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8356发布日期:2023-06-04 15:4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由阴极、阳极和在阴极与阳极之间的有机层堆叠而成,通过在器件的阴阳极两端施加电压,可以将电能转换成光,具有宽广角、高对比度和更快的响应时间等优点。伊斯曼柯达公司的tang和van slyke于1987年报道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采用芳基胺空穴传输层和三-8-羟基喹啉-铝层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 diodes”,applied physics letters,1987,51(12):913-915),在器件两端施加电压后,绿光从器件中发射出来,这项研究为现代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oled具有成本低功耗低、亮度高、视角宽、厚度薄等优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从器件结构上,oled可以分为单层结构和叠层结构(亦称串联结构),单层oled即在阴阳极之间仅包含一个发光单元,叠层oled则由多个发光单元堆叠而成。一个发光单元通常包含至少一个发光层,一个空穴传输层和一个电子传输层。发光单元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包含空穴注入层、电子注入层、空穴阻挡层和电子阻挡层。尽管单层oled只有一个发光单元,但是该发光单元可以包含多个发光层;例如,发光单元可以包含一层黄光发光层和一层蓝光发光层,但是单层oled只包含一对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叠层oled包含至少2个的发光单元,即至少2对及以上的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多个发光单元以垂直叠加的物理形式排列,从而实现电路上的串联特点,因而被称为叠层oled(从物理形式上)或串联oled(从电路连接上)。即,在同样的亮度下,叠层oled需要的电流密度比常规单层oled要小,因而可以达到延长寿命的效果;但是,在恒定电流密度下叠层oled的亮度比常规单层oled更高,电压也随之升高。

3、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在照明、背光源、全彩显示、微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传统的woled中,通常采用红绿蓝或黄蓝多个发光层垂直堆积在一起,通过混合三基色来获得白光,一般可以采用单层白光或叠层白光来实现。叠层白光通常包含至少2个发光单元,例如黄光发光单元和蓝光发光单元,彼此之间靠电荷产生层(chargegeneration layer,cgl)连接。叠层白光的优势在于颜色稳定,各个发光单元可独立优化结构从而使得器件性能达到最优。然而,叠层白光的工作电压较高,通常是两个发光单元在同一电流密度下的电压之和,这使得驱动电路的负担加重,尤其与微显示所使用的低电压cmos工艺不兼容。相反,单层白光将红绿蓝或黄蓝多个发光层集成在一个发光单元中,即只使用一对电子、空穴传输系统,没有电荷产生层,这种器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制备时间短,最重要的是工作电压低,可以与cmos电路兼容,因此在微显示领域广泛受到应用。

4、然而,单层白光不易对每个发光层独立调节,而且如果都使用同一类型的发光材料,例如,红绿蓝都使用荧光发光材料,则器件效率很低,而如果都使用磷光发光材料,则器件寿命受磷光蓝光限制而降低;如果采用红绿磷光发光材料搭配荧光蓝光发光材料,则会因为能级不匹配,出现颜色漂移现象,简称色漂现象,即在不同工作点(电压或电流密度)或不同亮度下,器件发出的光的颜色有明显变化。这是因为在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空穴的迁移率远远大于电子的迁移率,同时在不同工作电压下电子的注入与空穴的注入变化趋势也有很大不同,电子注入随工作电压的增加比空穴急剧得多,因此在oled中,发光层中的复合区域是随电流密度增加而从邻近电子传输层一侧向邻近空穴传输层一侧移动(“recombination zone study of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with triplet mixed host emitting structure”,kyoung soo yook,journal of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2010年,第16卷,第2期,181-184页)。对于单层woled来说,当驱动电压增加时,复合区域的中心有可能从一种颜色的发光层移到另一颜色发光层,从而不同颜色的光强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出射光颜色发生改变;例如当蓝光比例增加时,发出的光偏冷色调;当红光的比例增加时,发出的光偏暖色调。这种情况使得woled发出光的颜色在不同工作点下(不同电压或电流密度)或不同亮度下色坐标是变化的,甚至达到肉眼可见的程度,这对于常规照明或显示是十分不利的。

5、在专利cn100407437c中,公开了一种包含对称发光层和中间发光层的白光器件,减小了光谱随着电压的变化,但是这个结构至少需要三种发光层,且其中至少两个对称发光层发出的颜色一样,且需要对称设置在第三发光层的上下两侧,制备工艺复杂,而且颜色漂移相对来说依然很大。

6、在专利申请cn111081891a和cn111081892a中,也提到了在两个发光层之间使用一种缓冲层,但两个专利的目的都是为了使颜色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例如黑体曲线(blackbody curve)上从暖光到冷光移动,或从红光到近红外移动。因此其所使用的缓冲层是一种电子阻挡层,与任何一个发光层中的主体材料都不同,最重要的是,其目的与本发明完全不同。

7、虽然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但是器件普遍存在颜色漂移明显、光色不稳定、电性能欠佳、器件结构复杂等不足之处。因此,开发发光颜色更稳定、更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开发发光颜色更稳定、更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第二发光层之间的缓冲层;

2、所述第一发光层包含第一有机材料和第一发光材料;

3、所述第二发光层包含第二发光材料;

4、所述缓冲层包含所述第一有机材料;

5、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具有第一本征峰值波长,所述第二发光材料具有第二本征峰值波长;

6、所述第一本征峰值波长与第二本征峰值波长的差值≥30nm。

7、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与第二发光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层,通过使用包含第一发光层中所述第一有机材料的缓冲层,低电压时能够保证空穴顺利进入第二发光层,同时在高电压时缓冲层还起到阻挡电子的作用,这样在不同电压下能够维持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内激子数量变化基本保持相当,有效限制了复合区域的移动,使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不同电压下发出的光颜色保持一致,光谱稳定,颜色漂移小,显著提升器件在不同亮度或工作条件下的发光颜色稳定性,而且器件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工作电压低,能够满足多种显示和照明的性能要求,尤其适用于微显示领域。

8、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如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9、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如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电子设备、电子元件模块、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中的应用。

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通过使用包含第一发光层中所述第一有机材料的缓冲层,低电压时能够保证空穴顺利进入第二发光层,同时在高电压时起到阻挡电子的作用,在不同电压下能够维持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内激子数量变化基本保持相当,有效限制了复合区域的移动,使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不同电压下发出的光颜色保持一致,颜色漂移小,显著提升器件在不同亮度或工作条件下的发光颜色稳定性,而且器件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工作电压低,发光效率高,能够满足多种显示或照明的性能要求,尤其适用于微显示领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