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式线路板。
背景技术:2.目前大多数的线路板都是采用贴附蚀刻阻剂(压膜或涂布),经过曝光显影后,再以蚀刻做出线路板,使线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
3.线路板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等零件进行连接,以使两块线路板上的线路连接在一起,在一些相互垂直的角度进行连接时,目前的连接方式仅能提供两块线路板相互垂直或持平状态的连接,不能同时适配两种连接方式,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的线路板时连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拼接式线路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接式线路板,包括底板和拼接装置,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底端均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二者之间设有拼接装置,所述拼接装置包括插块,所述插块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于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和插块卡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壁开设有与插槽相互垂直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第一连接板的上下两端,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尺寸和插块尺寸相适配。
6.优选的,所述插块的两端均滑动插设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以插块为中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开设有与两个卡块相适配的固定孔,所述插块借助卡块、固定孔和第一连接板卡接,两个所述卡块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四个拉块,四个拉块两两为一组,两组所述拉块的表面均和插块滑动连接。
7.优选的,两个所述卡块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其自身与卡块连接处的一端和插块内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卡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尺寸和插槽尺寸相适配,所述滑块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块,两个所述辅助块以滑块为中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开设有与两个辅助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和辅助块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设有更换装置,所述更换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以第一连接板为中轴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板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和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均插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表面和底板活动连接,所述螺栓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卡接有两个卡板,两个所述卡板以连
接块为中轴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卡板的中心位置均和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借助两个卡板和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和第一连接板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卡板彼此远离的一端底侧卡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彼此远离的一端均和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拼接装置,两块连接板持平的情况下,将插块插进插槽内固定,两块连接块相互垂直的情况下,将插块插进连接孔固定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利用插槽和连接孔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避免了在面对不同的连接情况时,如今的连接方式无法胜任的问题,滑动卡块卡进第一连接板两侧的固定孔内,利用卡块将插块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第一弹簧抵住卡块将其卡在固定孔内,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避免了卡块插在固定孔中易松动的问题,滑动辅助块带动滑块滑进插槽内,利用滑块挡住插槽的位置,避免了尾端未连接的插槽内易积累灰尘、杂质的问题,解决了目前的连接方式不能同时适配两种连接方式,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的线路板时连接较为麻烦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更换装置,在将线路板固定在连接板上时,拧动螺栓将其连接在连接块上,连接块通过卡板卡在第一连接板底端,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底板上,利用连接块可拆卸的结构,避免了连接块内部的螺栓滑丝无法更换的问题,第二弹簧抵住卡板的一端将另一端抵在连接块底端,按住第二弹簧一端的卡板,使另一端翘起解除对连接块的束缚,利用按住卡板即可使连接块拆卸的结构,使连接块的拆卸、安装更为的便利,解决了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与螺栓连接的连接块内部的螺纹易损坏导致需更换整个线路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拼接式线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拼接式线路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拼接式线路板中图1的a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拼接式线路板中图1的b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拼接式线路板中图2的c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拼接式线路板中辅助块工作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例说明:1、底板;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拼接装置;41、插块;42、插槽;43、连接孔;44、卡块;45、第一弹簧;46、拉块;47、滑块;48、滑槽;49、辅助块;5、更换装置;51、固定板;52、螺栓;53、连接块;54、卡板;55、第二弹簧;5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
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拼接式线路板,包括底板1和拼接装置4,底板1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底端均和底板1固定连接。
24.下面具体说一下其拼接装置4和更换装置5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25.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二者之间设有拼接装置4,拼接装置4包括插块41,插块41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板3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2相对于第二连接板3的一端开设有插槽42,插槽42的内壁和插块41卡接,第一连接板2的内壁开设有与插槽42相互垂直的连接孔43,连接孔43贯穿第一连接板2的上下两端,连接孔43的内壁尺寸和插块41尺寸相适配,插块41的两端均滑动插设有卡块44,两个卡块44以插块41为中轴对称分布,第二连接板3的两侧开设有与两个卡块44相适配的固定孔,插块41借助卡块44、固定孔和第一连接板2卡接,两个卡块44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四个拉块46,四个拉块46两两为一组,两组拉块46的表面均和插块41滑动连接,两个卡块44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5,第一弹簧45远离其自身与卡块44连接处的一端和插块41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3远离卡块4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47,滑块47的尺寸和插槽42尺寸相适配,滑块4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块49,两个辅助块49以滑块47为中轴对称分布,第二连接板3的两侧开设有与两个辅助块49相适配的滑槽48,滑槽48的内壁和辅助块49滑动连接。
26.其整个拼接装置4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拼接装置4,两块连接板持平的情况下,将插块41插进插槽42内固定,两块连接块53相互垂直的情况下,将插块41插进连接孔43固定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利用插槽42和连接孔43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避免了在面对不同的连接情况时,如今的连接方式无法胜任的问题,滑动卡块44卡进第一连接板2两侧的固定孔内,利用卡块44将插块41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上,使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第一弹簧45抵住卡块44将其卡在固定孔内,利用第一弹簧45的弹力,避免了卡块44插在固定孔中易松动的问题,滑动辅助块49带动滑块47滑进插槽42内,利用滑块47挡住插槽42的位置,避免了尾端未连接的插槽42内易积累灰尘、杂质的问题,解决了目前的连接方式不能同时适配两种连接方式,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的线路板时连接较为麻烦的问题。
27.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板2的两侧设有更换装置5,更换装置5包括两个固定板51,两个固定板51以第一连接板2为中轴对称分布,两个固定板51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和第一连接板2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51的内部均插设有螺栓52,螺栓52的表面和底板1活动连接,螺栓52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53,连接块53的底端卡接有两个卡板54,两个卡板54以连接块53为中轴对称分布,两个卡板54的中心位置均和第一连接板2转动连接,连接块53借助两个卡板54和第一连接板2固定连接,两个卡板5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5,第二弹簧55的上端和第一连接板2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卡板54彼此远离的一端底侧卡接有限位块56,两个限位块56彼此远离的一端均和第一连接板2固定连接。
28.其整个的更换装置5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更换装置5,在将线路板固定在连接板上时,拧动螺栓52将其连接在连接块53上,连接块53通过卡板54卡在第一连接板2底端,将第一连接板2固定在底板1上,利用连接块53可拆卸的结构,避免了连接块53内部的螺栓52滑丝无法更换的问题,第二弹簧55抵住卡板54的一端将另一端抵在连接块53底端,按住
第二弹簧55一端的卡板54,使另一端翘起解除对连接块53的束缚,利用按住卡板54即可使连接块53拆卸的结构,使连接块53的拆卸、安装更为的便利,解决了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与螺栓52连接的连接块53内部的螺纹易损坏导致需更换整个线路板的问题。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