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3411发布日期:2021-11-03 18:0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一般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手机作为现代化通讯工具,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以其携带、使用方便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品之一。手机的使用频率之高,经常有意外进水的情况发生,致使手机损坏而无法正常使用;也有人喜欢边洗澡边打电话,因此手机的防水功能变得相当重要。
3.手机类产品防水设计可以分为专业防水和生活防水两大类。一般专业防水较复杂,成本高;而生活防水主要是在在外观缝隙位置设置开孔,或者增加防水泡棉、防水硅胶等来进行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及电子设备,可以在不增加物料的情况下,提高防水性能。
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设置在设备壳体与电池盖之间的缝隙边缘位置处,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壳体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电池盖的第二表面上的若干防水槽,所述防水槽的内表面为弧面,所述防水槽的弧面切线与所在表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水与所述防水槽所在表面材料的浸润角,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设备壳体与所述电池盖之间的缝隙位置处的两相对表面。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角为所述防水槽的弧面切线沿防水槽所在位置的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的夹角。
7.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槽在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宽度大于0.2mm。
8.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槽的深度大于0.15mm。
9.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槽为封闭式环形结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水槽,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水槽,所述第一防水槽和所述第二防水槽在所述缝隙位置处对称设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水槽,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水槽,所述第一防水槽和所述第二防水槽在所述缝隙位置处错开设置。
12.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上设置有如以上所述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结构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四周位置处。
1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作为辅助防水设计,在不增加物
料的情况下,在壳体缝隙间做一个整圈的储水槽造型。水进到这个位置,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聚集在防水槽位置,在没有外界持续的水压情况下,可以起到阻止水继续进入的作用。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防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1.1、防水槽;2、设备壳体;3、电池盖;4、第一表面;5、弧面切线;6、缝隙;7、第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申请相关的部分。
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4.请详见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设置在设备壳体2与电池盖3之间的缝隙6边缘位置处,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壳体2的第一表面4和/或所述电池盖3的第二表面7上的若干防水槽1,所述防水槽1的内表面为弧面,所述防水槽1的弧面切线5与所在表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水与所述防水槽所在表面材料的浸润角,其中,所述第一表面4与所述第二表面7为所述设备壳体2与所述电池盖3之间的缝隙6位置处的两相对表面。
25.该防水结构可以应用于手机等电子设备壳体之间的缝隙,比如塑胶壳体与塑胶电池盖之间的缝隙、塑胶电池盖与金属壳体之间的缝隙、塑胶壳体与塑胶电池盖之间的缝隙等。
26.其中,以防水槽1设置在设备壳体的第一表面4上为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夹角a为所述防水槽1的弧面切线5沿防水槽1所在位置的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4的夹角。在具体设置时,所述防水槽1在所述第一表面4上的宽度b大于0.2cm。所述防水槽1的深度c大于0.15cm。所述第一夹角的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水与第一表面处设备壳体材料的浸润角,使得水在防水槽位置尽量凝为水滴。例如,当水与壳体材料之间的浸润角为130
°
时,第一夹角选用90
°
,增大水与防水槽表面之间的浸润角。
27.需要说明的是,浸润角,也叫接触角(contact angle)是指在气、液、固三相交点处所作的气

液界面的切线穿过液体与固

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是润湿程度的量度。浸润角的测定方法分为:
28.(1)角度测量法:使用接触角测定仪直接测取接触角的大小,通过观察液滴或气泡在固体表面上的外形,在固、液、气三相交点处作一切线后,用量角器量取角度。
29.(2)长度测量法:通过对在固体表面上液滴的高度、宽度等的测量,计算出接触角,
如液滴最大高度法、吊片法等。
30.(3)重量法:利用吊片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原理,可以测定液体对固体(吊片)的接触角。
31.本技术实施例中,设备壳体与电池盖内表面相配合,缝隙均匀(例如为0.1mm),水会因为毛细现象而很容易渗入,在手机中壳上与电池盖内表面配合区域增加适当的防水槽,以改变电池盖内表面与设备壳体配合面之间均匀0.1mm缝隙的情况,在进水路径上此0.1mm缝隙会得到突然放大,毛细现象得到终止,达到阻止水进入的目的,避免从手机电池盖进入的水(或汗液)过多,并流到pcb板的其他地方。能够更好的保护手机在雨天和汗水较多的情况下不会因为从电池盖(或手机后盖)进水(或汗液)过多而导致手机内部的电器元件受到损坏。
32.毛细现象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液体与物体之间的附着力和因内聚力而产生的表面张力组合而成,令液体在不需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流向细管状物体的现象。
33.在具体设置时,如图4所示,所述防水槽1为封闭式环形结构。防水槽不设单独开口,贮存在防水槽内的水分通过挥发或者蒸发的方式消除。
34.当汗水或者水滴从设备壳体与电池盖之间的缝隙进入后,防水槽1能进一步阻止水滴或者汗液进一步沿缝隙流动,水在防水槽1位置形成水滴,并存储在防水槽1内,这些少量的水滴和汗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挥发或者蒸发掉,从而保护了设置在手机内部的电器元件。
35.在具体设置时,如图3所示,所述设备壳体2和/或所述电池盖3上设置有若干所述防水槽1,所述防水槽1在所述设备壳体2上的位置与在所述电池盖3上的位置对称或非对称。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水槽,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水槽,所述第一防水槽和所述第二防水槽在所述缝隙位置处对称设置。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水槽,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水槽,所述第一防水槽和所述第二防水槽在所述缝隙位置处错开设置。
38.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防水性能,在设备壳体2上设置有一条环形封闭式防水槽1,在电池盖3上设置有另一条独立的环形封闭式防水槽1,设备壳体2上的防水槽1的周长大于电池盖3上的防水槽1的周长,即设备壳体2上的防水槽1更靠近设备的外围,通过设置两层防水槽1,提高防水性能,当设备壳体2上的防水槽1部分积累满后,水沿着缝隙继续向设备内部扩散,可以通过第二条防水槽1继续进行积累,起到多重防护的作用。
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举例中,两条防水槽1可以均设置在一个设备壳体上,当然,也可以设置更多防水槽1提高防水性能,若干条可以设置在相邻两部件的任一上,在本技术中并不限制防水槽1的位置和数量,任一位置和数量均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40.再一方面,如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上设置有如以上所述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防水结构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四周位置处。
41.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电子设备,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4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水槽,作为辅助防水设计,在不增加物料的情况下。在壳体缝隙间做一个整圈的储水槽造型。水进到这个位置,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聚集在水槽位
置,在没有外界持续的水压情况下,可以起到阻止水继续进入的作用。
4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46.本技术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技术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技术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