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1961发布日期:2021-12-31 22:4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防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安全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装置、电池系统等设备,当由于各类故障引起其内部功率半导体器件失效、储能元器件损坏或者异常可燃气体产生时,会发生剧烈的物理性或者化学类爆炸。特别是变流器内电容器件突发过压、过温或短路释放的电解液、一氧化碳或氢气等可燃气体时,其爆炸威力巨大,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3.箱体剧烈内爆时,如若箱盖形变能力较弱、形变减慢或者箱盖与箱体固定处物理强度不足时,箱盖均可能快速飞出,导致防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较低。
4.因此,如何提高箱体的使用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爆装置,以提高箱体的使用安全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爆装置,包括:
7.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及封堵所述箱体本体开口的箱盖,所述箱体本体的开口位置上部设有用于与箱盖适配的第一翻边,所述箱盖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箱体本体的开口正对,所述第一翻边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开口位置之间;
8.及用于锁紧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翻边的吸能紧固装置,当所述防爆装置内部爆炸时,所述吸能紧固装置吸能变形,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第一泄压口。
9.优选地,所述吸能紧固装置包括锁紧帽、第一螺纹件及与所述第一螺纹件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件,所述锁紧帽与所述第一螺纹件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帽与所述箱盖外表面抵接,所述第二螺纹件位于所述第一翻边上与所述盖板背向设置的一侧。
10.优选地,所述第二螺纹件为与所述第一螺纹件螺纹配合的压铆螺母。
11.优选地,所述箱盖还包括位于所述盖板边缘的多个翻边,第二翻边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翻边远离所述盖板一端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三翻边之间。
12.优选地,当所述防爆装置内部爆炸后,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抵接限位,所述第三翻边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螺纹件和所述第一螺纹件通过的第二通孔。
13.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吸能紧固装置共用一个所述第三翻边;或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吸能紧固装置一一对应。
14.优选地,所述第二翻边为设有供所述第一泄压口泄压的u型结构,所述第三翻边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翻边形成第二泄压口,所述第二泄压口的长度沿所述开口方向的长度向靠近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方向逐渐减小。
15.优选地,所述吸能紧固装置为多个,所述吸能紧固装置绕所述第一翻边周向分布。
16.优选地,所述箱体本体包括侧壁、设置开口位置的第四翻边及连接所述第四翻边
和所述第一翻边的第五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四翻边和所述第五翻边形成向外开口的u型结构。
17.优选地,所述侧壁和所述第五翻边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四翻边平行设置。
18.优选地,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箱体本体的底壁正对,所述第四翻边、第五翻边和所述第一翻边均为环形板体结构。
19.优选地,所述箱体本体和/或所述箱盖和/或所述吸能紧固装置为金属件。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装置包括箱体和吸能紧固装置,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及封堵箱体本体开口的箱盖,箱体本体的开口位置上部设有用于与箱盖适配的第一翻边,箱盖包括盖板,盖板与箱体本体的开口正对,第一翻边位于盖板和开口位置之间;吸能紧固装置用于锁紧盖板与第一翻边,当防爆装置内部爆炸时,吸能紧固装置吸能变形,第一翻边与盖板之间形成第一泄压口。
21.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技术提供的防爆装置中,通过当防爆装置内部爆炸时,吸能紧固装置吸能变形,同时第一翻边与盖板之间形成第一泄压口,进而实现在吸能过程中,实现箱体内部泄压,进而提高了箱体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所述防爆装置处于锁紧状态的a向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所述防爆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26.图4为图1所述防爆装置处于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4所述防爆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图6所述箱盖的b向视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防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其中图1

8中:
32.1、箱体本体;
[0033]1‑
1、侧壁;1

2、第四翻边;1

3、第五翻边;1

4、第一翻边;
[0034]
2、箱盖;
[0035]2‑
1、盖板;2

2、第二翻边;2

3、第三翻边;
[0036]
3、吸能紧固装置;
[0037]3‑
1、锁紧帽;3

2、第一螺纹件;3

3、第二螺纹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防爆装置,以提高箱体的使用安全性。
[0039]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0]
请参考图1至图8。
[0041]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爆装置包括箱体和吸能紧固装置3,箱体包括箱体本体1及封堵箱体本体1开口的箱盖2。箱体本体1和箱盖2的材质可以相同或不同,其中箱体本体1和箱盖2优选材质较硬的材料。具体的,箱体本体1和/或箱盖2和/或吸能紧固装置3为金属件。
[0042]
具体的,吸能紧固装置3的个数和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满足防爆需求即可。优选,箱盖2的每个侧边均设有吸能紧固装置3。其中,优选,吸能紧固装置3绕箱体本体1的开口周向分布,具体的,相邻两个吸能紧固装置3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或不等。
[0043]
具体的,箱盖2可以为铝合金、碳钢、不锈钢等硬质材料薄壁外壳,依据箱体结构可呈现矩形、正方形、多边形等形状。
[0044]
箱体本体1的材质为铝合金、碳钢、不锈钢等硬质材料,形状箱盖2优选基本一致。具体的,扣合时,优选,箱盖2外周与箱体本体1的侧壁1

1共面设置。
[0045]
吸能紧固装置3可以为铝合金、碳钢、不锈钢等硬质材料。
[0046]
箱体本体1的开口位置上部设有用于与箱盖2适配的第一翻边1

4。箱盖2包括盖板2

1,盖板2

1与箱体本体1的开口正对,第一翻边1

4位于盖板2

1和开口位置之间;吸能紧固装置3用于锁紧盖板2

1与第一翻边1

4,当防爆装置内部爆炸时,吸能紧固装置3吸能变形,第一翻边1

4与盖板2

1之间形成第一泄压口。
[0047]
具体的,第一翻边1

4可以为箱体本体1朝向开口外侧的翻边,即第一翻边1

4位于箱体本体1的侧壁1

1外侧。具体的,第一翻边1

4与箱体本体1的底壁平行设置。
[0048]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箱盖2还包括位于盖板2

1边缘的多个翻边,第二翻边2

2及连接于第二翻边2

2远离盖板2

1一端的第三翻边2

3,第一翻边1

4位于盖板2

1与第三翻边2

3之间。在防爆装置内部爆炸时,最终第三翻边2

3与盖板2

1抵接,避免箱盖2与箱体本体1分离,提高使用安全性。
[0049]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防爆装置中,通过当防爆装置内部爆炸时,吸能紧固装置3吸能变形,同时第一翻边1

4与盖板2

1之间形成第一泄压口,进而实现在吸能过程中,实现箱体内部泄压,最终第一翻边1

4和第三翻边2

3抵接,进而提高了箱体的使用安全性。
[0050]
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防爆装置仅需对传统箱体本体1和箱盖2的结构进行适应改进,整体改动较小,且箱盖2的加工方便,成本低,具备很好的经济效益。
[0051]
其中,箱盖2可采用钣金冲压或金属粉料压铸而成,以降低成本。
[0052]
其中,箱体的形状及对应位置的吸能紧固装置3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满足防爆需求。
[0053]
其中箱体本体1和箱盖2的壁厚的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箱体本体1的外形可呈现矩形、正方形、多边形、圆柱形等形状,箱盖2亦可呈现矩形、梯形、多边形、圆形等形状。
[0054]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吸能紧固装置包括锁紧帽3

1、第一螺纹件3

2及与第一螺纹件3

2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件3

3,锁紧帽3

1与第一螺纹件3

2固定连接,锁紧帽3

1与
箱盖2外表面抵接,第二螺纹件3

3位于第一翻边1

4上与盖板2

1背向设置的一侧。具体的,第一螺纹件3

2和第二螺纹件3

3一者为螺杆,另一者为具有内螺纹的筒体结构。具体的,锁紧帽3

1和第一螺纹件3

2可以构成螺钉或螺栓等。
[0055]
在具体组装时,第一螺纹件3

2穿过盖板2

1和第一翻边1

4,将箱体本体1与箱盖2紧固连接。
[0056]
本技术中箱盖2与箱体本体1紧密连接,且吸能紧固装置位于箱盖2表面,箱体在处于锁紧状态时,并不影响箱体正常使用。
[0057]
具体的,为了提高箱体密封性能,优选,第二螺纹件3

3为与第一螺纹件3

2螺纹配合的压铆螺母。
[0058]
在防爆装置内部爆炸时,第一螺纹件3

2和第二螺纹件3

3螺纹连接处形变,第一螺纹件3

2相对于第二螺纹件3

3向远离箱体本体1方向运动。
[0059]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防爆装置内部爆炸后,第三翻边2

3与第一翻边1

4抵接限位,第三翻边2

3上设有供第二螺纹件3

3和第一螺纹件3

2通过的第二通孔。
[0060]
当箱体内部发生爆炸后,假定箱体位置不变,箱盖2与吸能紧固装置3的位置发生位移。箱盖2的第三翻边2

3与箱体本体1的第一翻边1

4接触,同时箱盖2与箱体本体1之间出现泄压通道。由于第一翻边1

4和第三翻边2

3抵接限位,可有效抵抗爆炸后箱盖2产生的动能,阻止了箱盖2的飞出,最终实现了防爆功能,最终的效果如图4和图5所示。
[0061]
优选,吸能紧固装置3为多个,吸能紧固装置3绕第一翻边1

4周向分布。当箱体本体1的开口呈多边形设置时,优选,箱体本体1的开口每个边上均设有吸能紧固装置3。
[0062]
如图3和图5所示,箱体本体1包括侧壁1

1、设置开口位置的第四翻边1

2及连接第四翻边1

2和第一翻边1

4的第五翻边1

3,第一翻边1

4、第四翻边1

2和第五翻边1

3形成向外开口的u型结构。如上设置,可以使得箱盖2的第二翻边2

2与侧壁1

1齐平。避免箱体的边缘外凸。
[0063]
具体的,侧壁1

1和第五翻边1

3平行设置,第一翻边1

4与第四翻边1

2平行设置。如上设置,便于箱体加工和组装。
[0064]
第四翻边1

2与箱体本体1的底壁正对,第四翻边1

2、第五翻边1

3和第一翻边1

4均为环形板体结构,提高箱体在锁紧状态的密封性,为了提高密封性,第一翻边1

4和第三翻边2

3抵接出可以设置密封圈。
[0065]
在具体使用时,至少两个吸能紧固装置3共用一个第三翻边2

3;或第三翻边2

3与吸能紧固装置3一一对应。
[0066]
第二翻边2

2为设有供第一泄压口泄压的u型结构,如图7所示,第三翻边2

3为多个。具体的,相邻两个第三翻边2

3形成第二泄压口,第二泄压口的长度沿开口方向的长度向靠近u型结构的开口方向逐渐减小,进而加速泄压。在组装时,可以采用抽拉方式,实现箱体本体1与箱盖2的组装,两者配合到位后,通过吸能紧固装置3锁紧。当然,在具体加工时,第二泄压口的尺寸可以相同,第三翻边2

3可以结构相同或不同。
[0067]
如图6所示,第三翻边2

3为多个时,翻边长度l2≥l1,相邻两个第三翻边2

3之间第二泄压口开口尺寸m1≥m2≥0,翻边宽度c大于0,具体尺寸以实际而定。同时,箱体本体1对应位置可与箱盖2对应位置开孔尺寸一致,亦可不开孔。第三翻边2

3形状可为矩形、圆弧形、锯齿形等。
[0068]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组装箱体的劳动强度,优选,箱体本体1和/或箱盖2为一体成型结构。
[0069]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箱体本体1为正方形箱体,长度a=b=150mm

250mm,具体的,箱体本体1的边长可以为200mm。如图6所示,靠近u型结构的开口的第三翻边2

3的长度l1可以为35mm

45mm,具体可以为40mm,靠近u型结构的开口的第二个第三翻边2

3的长度l2可以为60mm

70mm,具体可以为65mm。相邻两个第三翻边2

3的间距m1可以为18mm,m2可以为25mm,第三翻边2

3翻折位置的宽度可以相同具体的,第三翻边2

3的宽度可以为20mm

24mm,具体可以为22mm。当箱体发生爆炸时,箱盖2与紧固装置之间发生位移,吸收能量,箱盖2与箱体之间出现第一泄压口,同时箱盖2与箱体本体硬接触,利用第一翻边1

4和第三翻边2

3的强度吸收爆炸能量。
[0070]
本技术提供的防爆装置在具体加工时,可依据实际箱体内的爆炸状况和爆炸能量等级,合理选取箱盖2形状的组合和优化方案,实现防爆目的,系统整体实用性很强。
[0071]
本技术的防爆装置可以针对于内部具有高电压、高电流的箱体设计,其箱盖2和箱体本体1在满足其剧烈爆炸的防护要求的条件下,需在爆炸后保证外壳和箱体的较小的分离间距。
[0072]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7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