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驱系统冷却水路架构、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2.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混动力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的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由于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各系统及其零部件的温度工作区间差异较大,为了维持大部分零部件需要借助外界手段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区间,以确保零部件的稳定、高效工作,电驱系统、电池和发动机并存,可同时或者分别为整车提供动力,因此保证全工况全天候下各系统均处于最优工作温度即可保证动力系统稳定。
3.现有技术中,当车辆的电驱系统冷却需求较高时,往往将中冷器系统的冷却回路串入,以提高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效果,导致对中冷器系统的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电驱系统冷却水路架构、系统及车辆,旨在解决提高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时影响对中冷器系统的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驱系统冷却水路架构,所述冷却水路架构包括:
6.电驱系统水路、中冷系统水路、第一冷却水路、第二冷却水路和风冷模块;
7.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水路的两端与所述电驱系统水路两端连接,用于对电驱系统进行散热;
8.所述第二冷却水路的两端与所述中冷系统水路的两端连接,用于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散热;
9.所述第一冷却水路和所述第二冷却水路位于所述风冷模块同一侧,以使风冷模块同时对所述第一冷却水路与所述第二冷却水路进行降温。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水路上设置有:
11.第一溢水罐,所述第一溢水罐设置在所述电驱系统水路的一端,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冷却水路溢出的冷却水;
12.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驱系统水路,所述第一泵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溢水罐;
13.所述第二冷却水路包括:
14.第二溢水罐,所述第二溢水罐设置在所述中冷系统水路的一端,用于存储所述第二冷却水路溢出的冷却水;
15.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中冷系统水路,所述第二泵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溢水罐。
16.可选地,所述电驱系统回路包括:
17.第一三通比例阀:
18.用于对第一类型的驱动部件进行冷却的第一支路,以及用于对第二类型的驱动部件进行冷却的第二支路;
19.其中,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的三个阀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一泵体的输出端连接;
20.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冷却水路连接。
21.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驱动部件至少包括三合一控制器、p2 电机主体和p2电机主体控制器:
22.所述第二类型的驱动部件至少包括智能驾驶控制单元icu、后驱电机模块和后驱电机控制器。
23.可选地,所述中冷系统水路上设置有:
24.第二三通比例阀、中冷冷凝器和中冷中冷器;
25.其中,所述第二三通比例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泵体,所述第二三通比例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中冷冷凝器和所述中冷中冷器;
26.所述中冷冷凝器和所述中冷中冷器通过所述第二三通阀与所述第二冷却水路连接,以使所述中冷冷凝器和所述中冷中冷器形成并联水路。
27.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水路上设置有:
28.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
29.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与所述电驱系统水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形成并联水路。
30.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并排设置所述风冷模块的一侧,以使所述风冷模块分别进行冷却。
31.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水路包括第三散热器和副散热器;其中所述副散热器与所述第三散热器串联。
32.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如上述的冷却水路架构,还包括与所述冷却水路架构中的各个比例阀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车辆的冷却需求,控制各个比例阀的阀门的开闭。
33.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冷却水路架构。
34.有益效果:
3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驱系统冷却水路架构、系统及车辆,包括电驱系统水路、中冷系统水路、第一冷却水路、第二冷却水路和风冷模块,其中第一冷却水路的两端与电驱系统水路两端连接,用于对电驱系统进行散热,第二冷却水路的两端与中冷系统水路的两端连接,用于对中冷系统进行散热,然后通过风冷模块同时对第一冷却水路与第二冷却水路进行降温,从而有效避免对电驱系统的冷却动作影响到对中冷器系统的冷却动作,导致冷却效果不佳。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冷却水路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电驱系统水路;11、第一支路;111、三合一控制器; 112、p2电机主体;113、p2电机主体控制器;12、第二支路;121、智能驾驶控制单元icu;122、后驱电机模块;123、后驱电机控制器;124、油冷器;125、后驱电机主体;13、第一三通比例阀;14、第一三通阀;2、中冷系统水路;21、第一溢水罐;22、第一泵体;23、第二三通比例阀;24、中冷冷凝器;25、中冷中冷器;26、第二三通阀;3、第一冷却水路;31、第一散热器;32、第二散热器;33、第三三通阀;34、第四三通阀;4、第二冷却水路;41、第三散热器;42、副散热器;43、第二泵体;44、第二溢水罐;5、风冷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0.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混动力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的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由于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各系统及其零部件的温度工作区间差异较大,为了维持大部分零部件需要借助外界手段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区间,以确保零部件的稳定、高效工作,电驱系统、电池和发动机并存,可同时或者分别为整车提供动力,因此保证全工况全天候下各系统均处于最优工作温度即可保证动力系统稳定。
41.现有技术中,对电驱系统的冷却的优先级较高,当车辆的电驱系统冷却需求较高时,往往将中冷器系统的冷却回路串入,以提高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效果,然后根据电驱系统的冷却需求调整冷却效果,导致对中冷器系统的冷却效果不佳。
42.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电驱系统冷却水路架构,冷却水路架构包括:
43.电驱系统水路1、中冷系统水路2、第一冷却水路3、第二冷却水路4 和风冷模块5;
44.其中,第一冷却水路3的两端与电驱系统水路1两端连接,用于对电驱系统进行散热;
45.第一冷却水路3上设置有第一溢水罐21和第一泵体22,第一溢水罐21 设置在电驱系统水路1的一端,用于存储第一冷却水路3溢出的冷却水;第一泵体22的输出端连接电驱系统水路1,第一泵体2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溢水罐21。
46.第一冷却水路3在进行冷却时,通过第一泵体22将经过第一冷却水路3 散热的冷却水泵入电驱系统水路1,从提高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效果。由于在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冷却水发生热胀冷缩,通过第一溢水罐21对溢出的冷却水进行存储,有效避免由于热胀冷缩导致冷却水溢出。
47.第二冷却水路4的两端与中冷系统水路2的两端连接,用于对中冷系统进行散热;
48.其中第二冷却水路4包括第二溢水罐44和第二泵体43,第二溢水罐44 设置在中冷系统水路2的一端,用于存储第二冷却水路4溢出的冷却水;
49.第二泵体43的输出端连接中冷系统水路2,第二泵体4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溢水罐44。
50.第二冷却水路4在进行冷却时,通过第二泵体43将经过第二冷却水路4 散热的冷却水泵入中冷系统水路2,从提高对中冷系统的冷却效果。由于在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冷却水发生热胀冷缩,通过第二溢水罐44对溢出的冷却水进行存储,有效避免由于热胀冷缩导致冷却水溢出。
51.第一冷却水路3和第二冷却水路4位于风冷模块5同一侧,以使风冷模块5同时对第一冷却水路3与第二冷却水路4进行降温。
52.其中,当对电驱系统进行冷却时,通过第一冷却水路3进行冷却,在对中冷系统进行冷却时,通过第二冷却水路4进行冷却,第一冷却水路3与第二冷却水路4互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电驱系统与中冷系统不同的冷却需求进行冷却,有效避免对电驱系统的冷却动作影响到对中冷器系统的冷却动作,导致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53.其中,电驱系统回路包括第一三通比例阀13,用于对第一类型的驱动部件进行冷却的第一支路11,以及用于对第二类型的驱动部件进行冷却的第二支路12;
54.第一三通比例阀13的三个阀门分别与第一支路11、第二支路12和第一泵体2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支路11与第二支路1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三通阀14与第一冷却水路3连接。
5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类型的驱动部件至少包括三合一控制器111、p2电机主体112和p2电机主体112控制器,第二类型的驱动部件至少包括智能驾驶控制单元icu121、后驱电机模块122和后驱电机控制器123。
56.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根据车辆的驾驶模式不同,车辆的后驱电机主体125 与p2电机主体112的工况不同,因此产生的热量不同,需要的散热效果也不同,通过根据后驱电机主体125和p2电机主体112的不同工况确定需要的冷却效果,然后通过第一三通比例阀13调整第一支路11与第二支路12 的冷却液流量比例,从而实现对冷却效果的合理划分,充分利用整个架构的冷却效果。
57.其中,后驱电机冷却模块包括后驱电机主体125和油冷器124,其中后驱电机主体125分部在油冷器124的冷却油路上,通过油冷器124对后驱电机主体125进行冷却,油冷器124连接在第二支路12中,通过电驱系统回路对油冷器124进行冷却,当电驱系统回路发生故障时油冷器124依然能对后驱电机主体125进行冷却,提高了对后驱电机主体125的冷却效果。
58.第一冷却水路3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第一散热器 31和第二散热器3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三通阀33和第四三通阀34与电驱系统水路1连接,以使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形成并联水路。
59.当对电驱系统进行冷却时,冷却液通过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 形成的并联水路对冷却液进行散热,有效提高了整个第一冷却水路3的冷却效果和冷却速度,同时,通过两条并联的水路进行散热,有效降低了冷却过程中冷却液的阻力,进一步提高了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效果。
60.其中,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并排设置风冷模块5的一侧,以使风冷模块5分别进行冷却。在本实施例中,风冷模块5包括风扇,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并联后错开,并排设置在风扇一次,从而使风扇散热过程中同时对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散热,相关技术中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交叠时,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散出的热量相互影响,提高了第一冷却水路3的冷却效果。
61.中冷水路包括:第二三通比例阀23、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其中,第二三通比例阀2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泵体43,第二三通比例阀23 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通过第二三通阀26与第二冷却水路4连接,以使中冷冷凝器24 和中冷中冷器25形成并联水路。
62.中冷水路同时对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通过第二三通比例阀23调节经过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的冷却水比例,从而实现根据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的冷却需求,对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进行冷却的效果,使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 25同时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有效提高了对冷却水路架构冷却功能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对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的冷却效果,实现了第二三通比例阀23使得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可以按需进行流量分配,在使用共同的散热器实现不同运行工况的散热互补。
6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路架构,还包括与冷却水路架构中的第一三通比例阀13和第而三通比例阀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车辆的冷却需求,控制各个比例阀的阀门的开闭。
64.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一三通比例阀13调整第一支路11与第二支路12 的冷却液流量比例,在一种实施例中,当车辆处于后驱模式时,即后驱电机模块122功率较高时,后驱电机模块122需要更强的冷却效果,通过控制模块控制13第一三通比例阀13与第二支路12连接的阀门流量增大,从而提高对第二支路12的冷却效果,降低对第一支路11的冷却效果;当车辆处于全驱模式时,p2电机主体113开始工作,控制模块13控制第一三通比例阀 13按照p2电机主体113与后驱电机模块122的冷却需求比,调整第一三通比例阀13两个输出端阀门的流量比,从而使冷却水按照冷却需求比对电驱系统进行冷却,从而实现对冷却效果的合理划分,充分利用整个架构的冷却功能。
65.当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冷却需求不同时,控制模块13控制第二三通比例阀23按照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的冷却需求比,调整第二三通比例阀23两个输出端阀门的流量比,从而控制第二三通比例阀 23调节经过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的冷却水比例,实现根据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的冷却需求,对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25进行冷却的效果,实现了第二三通比例阀23使得中冷冷凝器24和中冷中冷器 25可以按需进行流量分配,在使用共同的散热器实现不同运行工况的散热互补,充分利用整个架构的冷却功能。
6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冷却水路架构或冷却系统。
67.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8.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
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9.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不同形式的改变之处,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