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集中热源的散热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5081发布日期:2022-03-23 09:2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集中热源的散热板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集中热源的散热板材。


背景技术:

2.印刷基板上的电子部件产生的热量需要使用散热结构部件来将热量散发掉,降低电子部件的温度。
3.在较小的空间内,发热量较高的电子部件和周围的电子部件的距离较小,因此热量带动空气的流动速度较慢使得热量被蓄积在散热板中,导致电子零部件的温度无法有效的降低。
4.公告号为cn104509229a,名为散热板的专利技术方案中记载了一种散热板,其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传热面,其与发热部件接触;多个侧壁,它们分别配置于该传热面的四个方向上;以及散热基座面,其通过多个侧壁与所述传热面连接,发热部件发出的热量由所述传热面接收,从传热面经由所述多个侧壁传递至所述散热基座面,从该散热基座面进行散热,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该技术方案通过在下部设置进气孔,使得散热板周围的空气在热量的作用下流动,提高散热效率,但是在基板中,有着较多的零部件也在散发热量,同时还有部分零部件配备有主动式散热器(风扇),这些热源都将导致电子部件所处环境中有着较为明显的气流,因此通过该专利技术方案中可以从散热板底部进入上部排出的气流不稳定,散热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5.另外部分散热板的使用环境较为复杂和恶劣,常规材料的散热板无法保证其使用寿命以及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集中热源的散热板材,可以在有气流干扰的情况下有效的有引导气流进入散热区域,形成微烟囱效应,一定程度上保证对发热部件的散热,同时还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较高的使用寿命。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8.一种用于集中热源的散热板材,板材原料采用镍铜镍三明治结构,所述镍板将铜板完全包裹;所述散热板材包括,
9.吸热基板,下表面与发热部件贴合,吸收发热部件的热量;
10.侧管,成扩径管状,较小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缺口;所述侧管的较小开口端与吸热基板的上表面固接,所述侧管的轴线垂直与吸热基板;
11.围管,轴线垂直于吸热基板,上端与侧管的外表无缝固接;所述围管的下端面不低于吸热基板的上表面。
12.进一步地,所述侧管上的缺口的轴线平行于吸热基板的上板面,所述缺口的轴线与吸热基板的轴线不共面。
13.进一步地,所述吸热基板为圆形,所述侧管为喇叭管;所述围管为圆管;所述缺口
为扁平的半椭圆状。
14.进一步地,所述侧管的顶端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内侧面垂直于吸热基板。
15.进一步地,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为开口向下的盒状,所述封盖的顶部设有出气孔,所述封盖的下端面设有环形的内台阶槽;所述导管的上面设有与内台阶槽匹配的外台阶槽;所述封盖通过内台阶槽和外台阶槽过盈配合的安装在导管上。
16.进一步地,所述封盖为开口向下的圆桶状;所述出气孔设置在封盖的底部与侧壁交接处;所述出气孔为弧形条形孔。
17.进一步地,所述封盖底部内表面设有向下的倒置的圆锥状的凸起,所述凸起与侧管、导管同轴,所述凸起指向吸热基板的圆心。
18.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边缘与出气孔的边缘相交。
19.进一步地,所述封盖的侧面扇设有若干相对的对流孔。
20.进一步地,所述围管的外圆柱面、导管的外圆柱面、封盖的外圆柱面以及外底面上涂覆有热辐射涂层,所述热辐射涂层将热量转为红外线。
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22.吸热基板直接与发热部件接触,将热量吸收,热气流上升,带动侧管外部的空气穿过缺口进入到吸热基板的上表面,吸收热量,形成微烟囱效应,加速散热。围管对侧管的外部包裹,减少其他气流对通过缺口进入吸热基板上方的空气影响,即保证始终有稳定的空气通过缺口进入吸热基板,而不是在其他气流的影响下,出现只能少量空气进入吸热基板中(即其他气流的流速大于微烟囱效应形成的气流),使得吸热基板上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导致发热部件处于较高温度下。
23.本实用新型采用镍铜镍三明治结构,铜具有较好的吸热和散热能力,镍层可以保护铜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被氧化或者腐蚀,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2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25.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26.图1为实施例中用于集中热源的散热板材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中a-a剖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图1中c-c剖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镍板;2.铜板;3.吸热基板;4.侧管;41.缺口;5.围管;6.导管;61.外台阶槽;7.封盖;71.内台阶槽;72.出气孔;73.凸起;74.对流孔;8.热辐射涂层;9.发热部件;10.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3.实施例:
34.如图1至图5所示,发热部件9设置在基层10上,散热板材的吸热基板3贴附在发热部件9的上表面,吸收发热部件9的热量。散热板材原料采用镍铜镍三明治结构,镍板1将铜板2完全包裹。
35.具体的散热板材包括,
36.吸热基板3,下表面与发热部件9贴合,吸收发热部件9的热量;
37.侧管4,成扩径管状,较小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缺口41;所述侧管4的较小开口端与吸热基板3的上表面固接,所述侧管4的轴线垂直与吸热基板3;
38.围管5,轴线垂直于吸热基板3,上端与侧管4的外表无缝固接;所述围管5的下端面不低于吸热基板3的上表面。
39.吸热基板3直接与发热部件9接触,将热量吸收,热气流上升,带动侧管4外部的空气穿过缺口41进入到吸热基板3的上表面,吸收热量,形成微烟囱效应,加速散热。围管5对侧管4的外部包裹,减少其他气流对通过缺口41进入吸热基板3上方的空气影响,即保证始终有稳定的空气通过缺口41进入吸热基板3,而不是在其他气流的影响下,出现只能少量空气进入吸热基板3中(即其他气流的流速大于微烟囱效应形成的气流),使得吸热基板3上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导致发热部件9处于较高温度下。
40.板材原料镍铜镍三明治结构,铜具有较好的吸热和散热能力,镍层可以保护铜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被氧化或者腐蚀,延长板材的使用寿命。
41.本实施例中,所述侧管4上的缺口41的轴线平行于吸热基板3的上板面,所述缺口41的轴线与吸热基板3的轴线不共面。
42.缺口41的轴线与吸热基板3的轴线不共面,即缺口41引导空气斜向进入吸热基板3,这样多个缺口41引导进入的空气不会直接相对的冲击,保证最大可能的通过缺口41进入最多的空气。
43.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热基板3为圆形,所述侧管4为喇叭管;所述围管5为圆管;所述缺口41为扁平的半椭圆状。
44.侧管4设置为喇叭管状,这样通过缺口41进入的空气,可以在侧管4内形成卷状气流,这样可以增大侧管4内外的压差,使得更多的空气可以从侧管4外进入侧管4内,从而带走更多的热量。
45.本实施例中,所述侧管4的顶端设有导管6,所述导管6的内侧面垂直于吸热基板3。
46.侧管4由于处于外敞状态,其高度如果较低,其内的热空气非常容易受到基层10上的其他发热电子部件气流的影响,如果高度较高,本装置体积较大,部分情况下不适用,因此设置导管6,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侧管4内的热空气不受其他气流的影响。
47.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封盖7,所述封盖7为开口向下的盒状,所述封盖7的顶部设有出气孔72,所述封盖7的下端面设有环形的内台阶槽71;所述导管6的上面设有与内台阶槽71匹配的外台阶槽61;所述封盖7通过内台阶槽71和外台阶槽61过盈配合的安装在导管6上。
48.导管6的顶部外敞,也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设置封盖7,可以减少气流直接对侧管4和导管6内的热空气的影响,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微烟囱效应可以一直保持,即散热受到外界气流的影响较小。
49.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盖7为开口向下的圆桶状;所述出气孔72设置在封盖7的底部与侧壁交接处;所述出气孔72为弧形条形孔。
50.热气流在缺口41的作用下形成卷状气流,此时外侧的压强较大,因此将出气孔72设置在封盖7的底部与侧壁交接处可以更好的排出热空气。
51.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盖7底部内表面设有向下的倒置的圆锥状的凸起73,所述凸起73与侧管4、导管6同轴,所述凸起73指向吸热基板3的圆心。
52.凸起73可以引导热空气向出气孔72方向流动。
53.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73的边缘与出气孔72的边缘相交。
54.凸起73将封盖7底部空间压缩,给处于顶部的热空气加压,迫使热空气更快的通过出气孔72,增大气流速度,提高烟囱效应,同时也可以减少外部气流的影响。
55.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盖7的侧面扇设有若干相对的对流孔74。
56.本装置设置在近距离的主动散热器(散热风扇)附近时,当主动散热器散热的部件温度达到一定数值,启动后主动散热器产生的气流较大,本装置的自发的烟囱效应无法启动,此时通过对流孔74可以带动侧管4内的气流流动,从而对发热部件9散热。
57.本实施例中,所述围管5的外圆柱面、导管6的外圆柱面、封盖7的外圆柱面以及外底面上涂覆有热辐射涂层8,所述热辐射涂层8将热量转为红外线。
58.热辐射涂层8的原料包括纳米级的碳、碳化硅、氮化硼、氮化铝、氧化铝和二氧化钛,它们的重量比分别为5-30%、10-20%、10-20%、10-20%、5-10%和5-30%。
5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