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领域,尤其指一种是适用于与一系统主板自动化装配的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2.风扇是一种常用的系统散热装置,经常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提供强制散热的功效,而一般风扇的电源及信号回馈控制需通过与该电子设备中主机板进行电性连接而连结传递信号及电力。
3.如图1所示,传统风扇30包括一扇框31及一电导线32从扇框31内延伸到扇框31外,该电导线32一端系电性连接扇框内的电路板,另一端系延伸到该扇框31外连接有一公连接器33。凭借该公连接器33与该电子设备的主机板41的一母连接器411进行插接而电性连接;
4.然而该风扇30的公连接器33凭借电导线32远离扇框31且垂设于该电导线32的末端;当风扇30进行装配锁接在该电子设备的主机板41上后,其必须再通过人工手持方式徒手将该公连接器33对应插接于主机板母连接器411上使得完成组装,但两者组装后该电导线32会有多余线段(即过长的电导线32)在风扇30与主机板41之间需要再行顺线制程,此外该多余线段会干扰系统空间内的气流及容易造成灰尘的附着及落尘的困扰。
5.因此,如何改善现有风扇的电连接器与电子设备主机板相组配安装仅能以人工方式进行安装,耗时耗力造成制造成本增加及安装品质不一等问题,则为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首重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6.为改善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提供一种应用于一系统主板自动化组装的风扇结构。
7.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提供一种不会产生多余的风扇电线在风扇与系统主板之间的风扇结构。
8.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一系统主板自动化组装的风扇结构,该系统主板具有一机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风扇结构包含:
9.一风扇,具有一扇框本体及一电线组,该扇框本体具有一连接器结合部突出该扇框本体,且该扇框本体内容置有一扇轮及一风扇电路板,该电线组具有一端连接该风扇电路板,另一端外露于该扇框本体且连接一风扇端连接器,该风扇端连接器结合在该连接器结合部跟该扇框本体固定在一起,能够通过自动化制程直接电性连接该机板端连接器。
10.所述的应用于一系统主板自动化组装的风扇结构,其中:该扇框本体具有一上盖,该上盖盖合一底座,一侧墙位于该上盖及该底座之间,该连接器结合部从该底座或该侧墙突出该扇框本体。
11.所述的应用于一系统主板自动化组装的风扇结构,其中:该风扇端连接器从该侧墙的一平行方向或一竖直方向凸伸或从该底座的一竖直方向凸伸。
12.所述的应用于一系统主板自动化组装的风扇结构,其中:该风扇端连接器具有一对接部配合该连接器结合部。
13.所述的应用于一系统主板自动化组装的风扇结构,其中:该风扇端连接器及该机板端连接器其中之一为连接器插头,另一为连接器插座。
14.所述的应用于一系统主板自动化组装的风扇结构,其中:该连接器结合部具有一上方受力面作为一施力加压位置承受一外部压力,以使该风扇端连接器的向下直接电性连接该机板端连接器。
15.所述的应用于一系统主板自动化组装的风扇结构,其中:该扇框本体设置有一容线槽容纳该电线组。
16.所述的应用于一系统主板自动化组装的风扇结构,其中:该扇框本体更容置有一转子及一定子,该转子设置在扇轮的一内侧,该定子间隔对应该转子。
17.本实用新型凭借上述风扇快速结合结构,随着该风扇被装配在一系统主板上,该风扇端连接器直接电性连接该机板端连接器,如此以适用于自动化生产且不会产生多余的风扇电线在风扇与系统主板之间。
附图说明
18.图1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19.图2a-图2c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的风扇端连接器直接电性连接系统主板上的机板端连接器。
21.附图标记说明:风扇快速结合结构10;风扇11;扇框本体111;上盖1111;入风口11111;底座1112;入风口11121;侧墙1113;出风口11131;扇轮112;风扇电路板113;连接器结合部114;上方受力面1141;电线组115;内端1151;外端1152;容线槽116;转子117;定子118;风扇端连接器12;对接部121;系统主板22;机板端连接器221;垂直方向x1;平行方向y1;垂直方向y2;风扇30;扇框31;电导线32;公连接器33;主机板41;母连接器411。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2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发明的描述中,“多个”、“复数”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请参阅图2a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端连接器与连接器结合部尚未卡合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端连接器与连接器结合部卡合立体示意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分
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一风扇快速结合结构10包括一风扇11及一风扇端连接器12,该风扇11包括一扇框本体111及一电线组115,在本实施图中虽表示该风扇11为离心式风扇,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轴流式风扇。该扇框本体111具有一上盖1111盖合一底座1112,且具有一连接器结合部114突出该扇框本体111的外侧。该上盖1111及该底座1112之间设有一侧墙1113位于该扇框本体1111的一外缘。该侧墙1113一体成型在该底座1112上朝该上盖1111凸伸或一体成型在该上盖1111朝该底座1112凸伸,另外侧墙1113也可以是单独元件跟上盖1111及底座1112结合。
26.该上盖1111及该底座1112分别设有一入风口11111、11121,该侧墙1113设有一出风口11131。在该扇框本体111内容置有一扇轮112及一风扇电路板113及一转子117及一定子118。该扇轮112对应该入风口11111、11121,该风扇电路板113在该扇轮112下方。该转子117(包括环形磁铁及铁壳)设置在该扇轮112的一内侧,该定子118(包括一绝缘架组及在该绝缘架组之间的一硅钢片组及一绕线组缠绕该硅钢片组及该绝缘架组)位于该风扇电路板113上方且间隔对应该转子117。凭借该定子118跟该风扇电路板113电性连接,当该定子118通电激磁时跟该转子117产生电磁感应以驱动该转子117带动该扇轮112转动。
27.该连接器结合部114从该侧墙1113或该底座1112突出该扇框本体111,且与该扇框本体111是一体成型。也就是,该连接器结合部114一体成型在该侧墙1113或该底座1112。在本实施图示表示该连接器结合部114一体成型在该侧墙1113。该连接器结合部114具有一上方受力面1141承受一上方的外部压力,该连接器结合部114例如但不限制为滑槽或凹口或卡扣或扣接或插接等,该上方受力面1141与该扇框本体111的上盖1111或底座1112同一侧,在本实施图中表示该上方受力面1141与底座1112同一侧(如图中表示的上侧)。
28.该电线组115具有一内端1151连接位于该扇框本体111内的风扇电路板113,及一外端1152外露于该扇框本体111连接该风扇端连接器12。该风扇端连接器12具有一对接部121对应组合该连接器结合部114,进而跟该扇框本体111结合固定在一起形成一结合体。虽然,在本图表示该风扇端连接器12从该连接器结合部114的一侧向结合该连接器结合部1141,但不限于此,该风扇端连接器12系随着该连接器结合部1141设置的方向例如一垂直方向或一斜向结合该连接器结合部1141。
29.且随着该连接器结合部114选择设置在该侧墙1113或该底座1112,该风扇端连接器12固定在该侧墙1113或该底座1112。在本实施图中表示该风扇端连接器12从该侧墙1113的一平行方向y1(也就朝风扇11的下方)凸伸,但不限于此,该风扇端连接器12也可以从该侧墙1113的一垂直方向x1凸伸或从该底座1112的一垂直方向y2凸伸。如此,使该风扇11可通过轴向(垂直)或径向(水平)与该系统主板22(如图3)进行组接。
30.再者,该扇框本体111的一外表面可选择地设置有一容线槽116用以容纳该电线组115。该电线组115可以在该风扇端连接器12与该扇框本体111固定一起的前或的后整理收纳在该容线槽116内。
31.一般而言,该风扇11与该系统主板22之间的组合手段,可通过在系统主板22设置固定座对应该风扇11,然后通过螺锁或夹持或卡扣等方式进行使该风扇11与系统主板22连结组合。
32.请继续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扇放置在系统主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该风扇11由自动化制程被装配在一系统主板(例如计算机主板)22上,该风扇端连接器12对应该系
统主板22上的一机板端连接器221,该连接器结合部114的上方受力面1141作为一施力加压位置以承受一外部压力(例如来自压入治具、吸盘或机器手臂等自动化设备)施加向下的压力,以使该风扇端连接器12下压并直接电性连接(例如插接或接触)该机板端连接器221,如此达到自动化装配该风扇11与系统主板22。再者,在本实施图中表示该风扇端连接器12为连接器插头,该机板端连接器221为连接器插座或金属针脚(pin)等,但不局限于此,反的也可。
33.本实用新型凭借上述风扇快速结合结构10,随着该风扇11被装配在一系统主板22上,该风扇端连接器12直接电性连接该机板端连接器221,如此以适用于自动化生产且不会产生多余的风扇电线在风扇11与系统主板22之间。
34.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