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背光源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背光源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2.目前,产品都是应用于传统的技术参考来实现背光源的控制。power输入给转换电路,dc/dc转换升压后供电给驱动模块,过压、过流电路和稳压电路同时触发,再由外部脉冲信号输入到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的时序受到信号后进行内部调制,调制后的输出提供不同的电流给到led灯组,而从实现背光源亮暗的控制。
3.然而,上述方式大多数以阻容降压控制led灯组,但这种情况下通过led 灯组的瞬间电流较大,容易损坏驱动模块,进一步现阶段的led灯组会受到电网电压的干扰波动影响大,从而导致led灯组工作发光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通过 led灯组的瞬间电流变大,从而保护驱动模块、以及能够保证led灯组电压稳定的,不受电网电压的干扰到led背光源驱动电路。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led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
7.光源;
8.led驱动模块,所述led驱动模块包括第一芯片,过压保护单元、过流保护单元及短路保护单元,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过压保护单元、所述过流保护单元及所述短路保护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芯片电连接;及
9.降压转换模块,所述降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二芯片及降压单元,所述第二芯片与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降压单元与所述第二芯片电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压保护单元包括电容c523、电容c522、电阻 r536、电阻r535及二极管d501,所述电容c523与所述电容c52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2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36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53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36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501电连接,所述电阻r535 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501电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压保护单元还包括电阻r521、电阻r532及电阻r513,所述电阻r521与所述电阻r53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3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1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电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流保护单元包括电容c519、电容c509及mos 管q501,所述电容c519的一端与所述mos管q501电连接,所述电容c519 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509电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流保护单元还包括电阻r524、电阻r512、电阻r515、电阻r516、电阻r517、电阻r518及电阻r531,所述电阻r52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509电连
接,所述电阻r52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12 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51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12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509 电连接,所述电阻r51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1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16 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1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1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18及所述mos管q501电连接,所述电阻r531的一端与所述mos管 q501电连接,所述电阻r5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电连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短路保护单元包括电阻r523、电阻r520及电容c513,所述电阻r523的分别与所述电阻r52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23 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13的一端及所述第一芯片电连接,所述电阻r520 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13的另一端接地。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压单元包括电阻r924、电阻r925、电感l901 及电容c917,所述电阻r924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92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 r92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901的一端及所述电容c91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感l9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芯片电连接,所述电容c917的另一端接地。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压单元还包括电容c919、电阻r929、电阻 r920及电容c924,所述电容c919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92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91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92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92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2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2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924 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芯片电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led背光源驱动电路,通过设置第一芯片、过压保护单元、过流保护单元及短路保护单元,能够有效地防止瞬间大电流击穿,其中第一芯片通过外部pwm调光脉冲信号来控制光源的输出状态,有效的光源保护调光输出电路,通过设置降压转换模块,能够给整体电路提供供电需求,使得电压更加稳定,从而满足光源长时间稳定工作,不会受到电压的干扰波动。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led背光源驱动电路的功能模块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led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降压转换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一种led背光源驱动电路10,包括光源100、 led驱动模块200及降压转换模块300,光源100为led灯模组背光源,led 驱动模块200用于控制输出状态,从而保护调光输出电路,降压转换模块300 用于给整体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防止干扰信号掺入电路中。
27.请参阅图1,led驱动模块200包括第一芯片,过压保护单元、过流保护单元及短路保护单元,第一芯片与光源电连接,过压保护单元、过流保护单元及短路保护单元分别与第一芯片电连接;降压转换模块300包括第二芯片及降压单元,第二芯片与光源电连接,降压单元与第二芯片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芯片的型号为bd9479fv,第二芯片的型号为eup3482,通过设置第一芯片、过压保护单元、过流保护单元及短路保护单元,能够有效地防止瞬间大电流击穿,其中第一芯片通过外部pwm调光脉冲信号来控制光源的输出状态,有效的光源保护调光输出电路,通过设置降压转换模块,能够给整体电路提供供电需求,使得电压更加稳定,从而满足光源长时间稳定工作,不会受到电压的干扰波动。
28.具体的电路工作原理为:输入dc+24v电压后分为两路输出:dc-dc升压 65v和dc-dc降压12v,65v电压是由电源模块经过变压器后输出,再提供给 led灯模组供电工作,确保led灯模组能长时间稳定工作;而12v电压是由 eup3482同步降压转换输出,能够带载驱动整体电路的电流,并且给调光驱动控制mcu供电,对整体电路进行控制处理,从而实现led灯背光电路的控制。调光驱动控制mcu是整个电路的核心,高效率led驱动器专为大型led阵列控制处理,可控制16+路输出,内置dc-dc恒流驱动器可为led灯模组提供信号处理。独立pwm通道可单路调光控制,led短路保护和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同时启动运行,时刻检测电路的异常情况。dc+24v输入到dc-dc电路进行升压,升压后输出65v电压供给led灯模组输出端供电工作,保证led灯模组正常通电运行。dc+24v通过eup3482同步降压输送给bd9479fv的reg50 引脚,使得驱动器的每pin脚有基准电压工作,lsp引脚连接vin输入,第一时间察觉led短路检测;uvol引脚检测电压低于3v将会自动增益升压,防止bd9479fv因电压不足而失衡工作。ss引脚设定软启动时间和持续时间,等待pwm信号的整幅过程,当电压上升时提高fb引脚的电压,不依靠pwm调光占空比的信号,fb引脚控制内置差分放大器的输出,检测电压的幅度来控制 bs1引脚的输出;dc-dc电流检测cs引脚包含过流保护功能,外接相连的开关管压降高于0.4v时,开关操作将强制停止;ovp作为过压短路保护的功能,连接vbl输入电路监控检测,当电压高于2.25v时cp端开始充电,当电压超过2.5v时电压输出由ovp控制;在bd9479fv驱动芯片通电工作时,cp端开始同步检测电路电压,当检测到电压异常时cp引脚开始先外围电容充电,电压超过2.5v芯片停止工作,驱动电压逐渐降低,fail引脚输出信号。pwm信号输送到转换电路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处理,等效出正弦波形送入调光驱动控制mcu的pwm引脚,bd9479fv根据pwm的脉宽占空比信号进行内部调制,pwm信号的脉
宽占空周期时序控制内部的差分放大器做对比,再由 bs端和xl端输送给外围mos管和稳压二极管限幅输出,实现光源的亮暗开关控制。调节输入的pwm信号占空比周期的大小,可以控制调光驱动控制mcu 输出的电流,从而控制光源灯模组的亮暗。
29.请参阅图2,优选地,过压保护单元包括电容c523、电容c522、电阻r536、电阻r535及二极管d501,电容c523与电容c522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522 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36的一端及电阻r53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3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01电连接,电阻r53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01电连接。再优选地,过压保护单元还包括电阻r521、电阻r532及电阻r513,电阻r521与电阻r53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32的另一端与电阻r51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13的另一端与第一芯片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dc24电压经过电源模块的电容滤波、变压器输出vbl1给驱动输出模块,然后vbl1电压再通过电容 c522、电容c523耦合和二极管d501限幅,电容c506滤除交流高频干扰对地释放,经过电阻精密的分压,再通过电容c520二次滤波,最后反馈给第一芯片 bd9479fv的5管脚,与内置电压比较器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检测。
30.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过流保护单元包括电容c519、电容c509及 mos管q501,电容c519的一端与mos管q501电连接,电容c519的另一端与电容c509电连接。具体地,过流保护单元还包括电阻r524、电阻r512、电阻r515、电阻r516、电阻r517、电阻r518及电阻r531,电阻r524的第一端与电容c509电连接,电阻r52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512的一端及电阻r515 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12的一端与电容c509电连接,电阻r515的另一端与电阻r51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16的另一端与电阻r51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1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18及mos管q501电连接,电阻r531的一端与mos管q501电连接,电阻r531的另一端与第一芯片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vbl1电压通过电容c519及电容c509耦合,再经过多数量电阻给到mos 管q501的源极,这里用到多数量的电阻是为了防止开机上电的瞬间电流过高,直接击穿mos管损坏电路正常工作,mos管q501源极再通过电阻r531二次保护才给到第一芯片bd9479fv的4脚cs,除此之外电容c517作为过流保护单元的检测电压点。
31.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短路保护单元包括电阻r523、电阻r520及电容c513,电阻r523的分别与电阻r52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2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513的一端及第一芯片电连接,电阻r52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13 的另一端接地。需要说明的是,bsx引脚是控制三极管驱动带载led灯模组输出,当电压高于9v时led检测电压短路,lsp引脚处于打开状态,输入0.3v~ 3.0至lsp引脚,从而对电路进行保护。
32.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降压单元包括电阻r924、电阻r925、电感 l901及电容c917,电阻r924的一端与电阻r92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92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901的一端及电容c917的一端电连接,电感l901的另一端与第二芯片电连接,电容c917的另一端接地。具体地,降压单元还包括电容 c919、电阻r929、电阻r920及电容c924,电容c919的一端与电阻r929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91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29的另一端与电阻r92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920的另一端与电容c924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924的另一端与第二芯片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dc+24v输送给第二芯片eup3482提供电压进行dc-dc降压工作,24v输入in输入端供电工作,同时连接en使能端开启芯片开关工作,comp端外接rc进行电压补偿,bs端与sw输出端连接电容来驱动开关操作,降压输出12v电压给调光驱动mcu供电,fb端连接 12v输出的分压器进行内置调节。第二芯片eup3482调节输入电压从4.5v到 30v下降到
输出电压低至0.923v,并提供高达2a的负载电流。eup3482采用电流模式控制来调节输出电压。输出电压通过阻性分压器在fb测量,并通过内部跨导误差放大器放大。comp引脚处的电压与开关电流(内部测量)进行比较以控制输出电压。转换器使用内部n通道mosfet开关将输入电压降至调节输出电压。由于高侧mosfet需要一个大于输入电压的栅电压,因此需要一个连接在sw和bs之间的增压电容器来驱动高侧栅。当sw较低时,增压电容器从内部5v轨道充电。当fb引脚电压超过标称调节值0.923v的15%时,过电压比较器跳闸,迫使高端开关关闭。第二芯片eup3482采用电流模式控制方便补偿和快速暂态响应。系统的稳定性和暂态响应通过comp引脚来控制。comp是内部跨导误差放大器的输出。串联电容器-电阻器组合设置一个零极点组合来控制控制系统的特性。
33.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