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壳,尤其涉及一种端盖及一种电源盒。
背景技术:2.现有电源驱动盒压线部分的端盖,会通过锁螺丝的方式来固定,从而实现压紧电源线,通常压线要求的拉力要求为60牛每分钟25次,但螺丝锁紧的方式既增加人工,也增加零件数量,在生产线上也增加了工具的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盖及一种电源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5.一种端盖,包括:盖板;连接板,其向下延伸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盖板的侧面沿上下方向排列有多个第一卡齿;挡线板,其向下延伸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挡线板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沿所述挡线板所在盖板一侧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列有多个。
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将端盖可盖合到外设的电源盒上,用于封闭电源盒上的腔体,电源盒内具有与第一卡齿相配合的连接结构,将盖板盖合在腔体的开口内,利用连接板上的第一卡齿与电源盒相互配合,可实现整个端盖快速装入至电源盒上,而挡线板的底面与电源盒之间可留有用于走线的间隙,电线可穿过该间隙,并利用第一限位凹槽可对电源线进行限位,压紧电线并减少其在间隙内相对位移,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端盖的快速装配,不需要螺丝固定,整体更加美观,并加紧对电线的压线效果。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的底侧向下延伸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连接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卡齿位于所述连接板背对所述卡板的侧面,所述卡板背对所述连接板的侧面沿上下方向排列有多个第二卡齿。盖板通过卡板上的第二卡齿卡紧在外设的电源盒上,配合连接板上的第一卡齿一同卡紧,进一步加强了盖板连接至外设电源盒上的结构稳定性。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靠近所述盖板中心的方向为内,所述挡线板向外凸出于所述盖板。在外设的电源盒上可设置与挡线板相对应的槽位,盖板在盖合在电源盒时,挡线板亦配合连接至该槽位内,起到快速对位以及预装配的作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的底侧设置有竖压板,所述竖压板与所述挡线板相互平行,所述竖压板的底面高度低于所述挡线板的底面高度,所述竖压板的底面沿所述竖压板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列有多个第二限位凹槽。电线在经过挡线板压紧后引入至外设的电源盒内,然后经过竖压板再次将电源线压紧,竖压板的底面与挡线板的底面在水平方面上的相互错位可进一步压紧电线,并使得电线进一步限定在第二限位凹槽内。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向下延伸设置
有限位板。限位板可起到增大盖板一侧与外设电源盒的接触面积,提高盖板连接稳定性的作用,并且限位板可限制整个端盖装入到电源盒时的活动行程。
11.一种电源盒,包括盒体、如上述的端盖,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所述盖板可盖合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正对所述第一卡齿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上下方向排列有多个,所有的所述第一卡齿与所有的所述第一卡槽一对一地配合连接,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正对所述挡线板的位置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向上延伸至所述盒体的顶侧,所述挡线板伸入所述避让槽内,所述挡线板的底面与所述避让槽的底壁之间具有走线间隙。
12.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端盖在安装至电源盒时,利用挡线板与避让槽的相互配合,可实现端盖与电源盒的快速对位连接,并且利用第一卡齿与第一卡槽的配合连接,使得端盖可稳固地卡紧至盒体上,而走线间隙可对电线提供连通盒体内外的空间,如此端盖不需要通过打螺丝的方式固定至电源盒上,更加美观,并且装拆也更加方便。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腔的内底壁向上延伸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卡板背对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定位板正对所述第二卡齿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沿上下方向排列有多个,所有的所述第二卡齿与所有的所述第二卡槽一对一地配合连接。定位板上的第二卡槽与卡板上的第二卡槽相互配合连接,进一步提高端盖安装的结构稳定性。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腔的内底壁向上延伸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与所述竖压板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板、所述竖压板与所述竖板沿直线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竖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第三限位凹槽沿所述竖板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列有多个。电源从走线间隙进入后,再绕过竖压板底面的第二限位凹槽后,再从竖板的顶面绕入到盒体内部,极大地提高对电线压紧固定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第一立体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第二立体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与电源盒立体图。
19.附图中:100-盖板、200-连接板、210-第一卡齿、300-挡线板、310-第一限位凹槽、400-卡板、410-第二卡齿、500-竖压板、510-第二限位凹槽、600-限位板、700-盒体、710-避让槽、800-定位板、900-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21.参照图1与图2,一种端盖,包括:盖板100;连接板200,其向下延伸设置于所述盖板100的一侧,所述盖板100的侧面沿上下方向排列有多个第一卡齿210;挡线板300,其向下延伸设置于所述盖板100的一侧,所述挡线板300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310,所述第一限位凹槽310沿所述挡线板300所在盖板100一侧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列有多个。
22.由上述可知,将端盖可盖合到外设的电源盒上,用于封闭电源盒上的腔体,电源盒内具有与第一卡齿210相配合的连接结构,将盖板100盖合在腔体的开口内,利用连接板200上的第一卡齿210与电源盒相互配合,可实现整个端盖快速装入至电源盒上,而挡线板300的底面与电源盒之间可留有用于走线的间隙,电线可穿过该间隙,并利用第一限位凹槽310可对电源线进行限位,压紧电线并减少其在间隙内相对位移,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端盖的快速装配,不需要螺丝固定,整体更加美观,并加紧对电线的压线效果。
23.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线效果,防止盖板100向上弹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00的底侧向下延伸设置有卡板400,所述卡板400与所述连接板200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卡齿210位于所述连接板200背对所述卡板400的侧面,所述卡板400背对所述连接板200的侧面沿上下方向排列有多个第二卡齿410。盖板100通过卡板400上的第二卡齿410卡紧在外设的电源盒上,配合连接板200上的第一卡齿210一同卡紧,进一步加强了盖板100连接至外设电源盒上的结构稳定性。
24.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端盖安装至电源盒上的紧密程度,在本实施例中,以靠近所述盖板100中心的方向为内,所述挡线板300向外凸出于所述盖板100。在外设的电源盒上可设置与挡线板300相对应的槽位,盖板100在盖合在电源盒时,挡线板300亦配合连接至该槽位内,起到快速对位以及预装配的作用。
25.为了提高压线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00的底侧设置有竖压板500,所述竖压板500与所述挡线板300相互平行,所述竖压板500的底面高度低于所述挡线板300的底面高度,所述竖压板500的底面沿所述竖压板500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列有多个第二限位凹槽510。电线在经过挡线板300压紧后引入至外设的电源盒内,然后经过竖压板500再次将电源线压紧,竖压板500的底面与挡线板300的底面在水平方面上的相互错位可进一步压紧电线,并使得电线进一步限定在第二限位凹槽510内。
26.盖板100可依靠边缘抵在电源盒的腔体内壁,从而起到对盖板100水平定位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00远离所述连接板200的一侧向下延伸设置有限位板600。限位板600可起到增大盖板100一侧与外设电源盒的接触面积,提高盖板100连接稳定性的作用,并且限位板600可限制整个端盖装入到电源盒时的活动行程。
27.如图3所示,一种电源盒,包括盒体700、如上述的端盖,所述盒体700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所述盖板100可盖合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正对所述第一卡齿210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上下方向排列有多个,所有的所述第一卡齿210与所有的所述第一卡槽一对一地配合连接,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正对所述挡线板300的位置设置有避让槽710,所述避让槽710向上延伸至所述盒体700的顶侧,所述挡线板300伸
入所述避让槽710内,所述挡线板300的底面与所述避让槽710的底壁之间具有走线间隙。
28.将上述的端盖安装至电源盒时,利用挡线板300与避让槽710的相互配合,可实现端盖与电源盒的快速对位连接,并且利用第一卡齿210与第一卡槽的配合连接,使得端盖可稳固地卡紧至盒体700上,而走线间隙可对电线提供连通盒体700内外的空间,如此端盖不需要通过打螺丝的方式固定至电源盒上,更加美观,并且装拆也更加方便。
29.在上述实施例中,依靠第一卡齿210与第一卡槽的相互配合连接,可实现盖板100与盒体700的配合连接,为了加紧两者的配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内底壁向上延伸设置有定位板800,所述定位板800位于所述卡板400背对所述连接板200的一侧,所述定位板800正对所述第二卡齿41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沿上下方向排列有多个,所有的所述第二卡齿410与所有的所述第二卡槽一对一地配合连接。定位板800上的第二卡槽与卡板400上的第二卡槽相互配合连接,进一步提高端盖安装的结构稳定性。
30.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线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内底壁向上延伸设置有竖板900,所述竖板900与所述竖压板500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板200、所述竖压板500与所述竖板900沿直线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竖板900的顶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第三限位凹槽沿所述竖板900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列有多个。电源从走线间隙进入后,再绕过竖压板500底面的第二限位凹槽510后,再从竖板900的顶面绕入到盒体700内部,极大地提高对电线压紧固定的结构稳定性。
3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