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接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6980发布日期:2022-03-09 12:0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系统接入设备。


背景技术:

2.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智能配用电直接面向电力客户,是保证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提高电网效率和创新服务的关键环节。
3.现有的配用电通信系统具有通信节点数量巨大、节点分布面广,且配用电环境中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强电、静电、噪音等现象,通信系统存在严重的干扰,会使通信系统的终端(接收机、发射机)尤其是终端的无线模块(rf)接收的信号会发生严重畸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通信系统接入设备,有效的解决了通信系统存在严重的干扰,终端的无线模块接收的信号发生畸变的问题。
5.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差分滤波电路、抗混叠滤波电路、幅频反馈电路,所述差分滤波电路接收无线模块射频信号,经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电容c1抑制浪涌,变压器t1抑制传导干扰后转换为差分信号,进入差动放大器抑制共模干扰放大差分信号后输出;
6.所述抗混叠滤波电路采用选频网络接收差分滤波电路输出信号,之后经变压器t2隔离、抗混叠滤波器滤波、稳压管稳压后输出到后级射频滤波器;
7.幅频反馈电路反馈抗混叠滤波器滤波后信号的频率分量到选频网络,起到稳频的作用,幅度分量到差动放大器,起到调节幅度的作用。
8.进一步的,所述差分滤波电路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电容c1、变压器t1,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上端、电容c1的上端、变压器t1的引脚1,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下端、电容c1的下端连接大地,变压器t1的引脚2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大地,变压器t1的引脚4通过电容c3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变压器t1的引脚3通过电容c4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7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1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r1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ar1的输出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为差分滤波电路输出信号。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接收无线模块射频信号,经抑制浪涌以及高频干扰,之后进入宽带宽大的变压器t1抑制传导干扰后转换为差分信号,进入差动放大器进一步抑制共模干扰,并放大差分信号后,进入选频网络滤除杂波频率信号、选出所需的高频分量,并采用电阻r6和电容c11连接到地和大地,用以提供电磁干扰耦合路径,之后经变压器t2隔离,抗混叠滤波器滤波、并进行交流共模抑制,稳压管稳压后输出到后级射频滤波器进行处理,以此减小干扰造成的信号畸变,并采用选频电路反馈抗混叠滤波器滤波后信号的频率分量
到选频网络,使所需频率分量再次选频,起到稳频的作用,幅度分量反馈到差动放大器,起到调节幅度的作用,补偿因变压器、滤波器损耗,确保进入后级射频滤波器的幅度。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差分滤波电路原理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抗混叠滤波电路原理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幅频反馈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5.通信系统接入设备,包括差分滤波电路、抗混叠滤波电路、幅频反馈电路,所述差分滤波电路接收无线模块射频信号,经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电容c1抑制浪涌以及高频干扰,之后进入宽带宽大的变压器t1抑制传导干扰后转换为差分信号,进入差动放大器进一步抑制共模干扰,并放大差分信号后输出;
16.所述抗混叠滤波电路采用选频网络接收差分滤波电路输出信号,滤除杂波频率信号、选出所需的高频分量,并采用电阻r6和电容c11连接到地和大地(可为连接到终端的金属外壳处),用以提供电磁干扰耦合路径,之后经变压器t2隔离,抗混叠滤波器滤波、并进行交流共模抑制,稳压管稳压后输出到后级射频滤波器进行处理,以此减小信号畸变程度;
17.幅频反馈电路采用选频电路反馈抗混叠滤波器滤波后信号的频率分量到选频网络,使所需频率分量再次选频,起到稳频的作用,幅度分量反馈到差动放大器,起到调节幅度的作用,补偿因变压器、滤波器损耗,起到调节幅度的作用确保进入后级射频滤波器的幅度。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差分滤波电路接收无线模块射频信号(无线模块天线接收的信号),经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电容c1抑制浪涌以及高频干扰,以避免大的干扰能量向后级电路传输,之后进入宽带宽大的变压器t1抑制传导干扰后转换为差分信号,进入电容c3-c7、运算放大器ar1、电阻r1-电阻r4组成的差动放大器进一步抑制共模干扰,并放大差分信号后输出,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电容c1、变压器t1,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上端、电容c1的上端、变压器t1的引脚1,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下端、电容c1的下端连接大地,变压器t1的引脚2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大地,变压器t1的引脚4通过电容c3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变压器t1的引脚3通过电容c4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7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1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r1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ar1的输出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为差分滤波电路输出信号。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混叠滤波电路采用电阻r5、电容c8、电阻r7、电容c10组成的选频网络接收差分滤波电路输出信号,滤除杂波频率信号、选出所需的高频分量,并采用电阻r6和电容c11连接到地和大地(可为连接到终端的金属外壳处),用以提供电磁干扰
耦合路径,之后经变压器t2隔离,电容c13-c15、电感l1-l5组成的抗混叠滤波器滤波、并进行交流共模抑制,稳压管稳压后输出到后级射频滤波器进行处理,以此减小信号畸变程度,包括电阻r5,电阻r5的一端连接差分滤波电路输出信号,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8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变压器t2的引脚1,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变压器t2的引脚2、电阻r6的一端连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11连接大地,变压器t2的引脚4分别连接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变压器t2的引脚3分别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电感l5的一端、稳压管d1的负极为抗混叠滤波电路输出信号,进入后级射频滤波器,电容c15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电感l5的另一端、稳压管d1的正极连接信号地。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幅频反馈电路采用电阻r8-电阻r10、运算放大器ar2、电感l4和电容c12组成的选频电路反馈抗混叠滤波器滤波后信号的频率分量到选频网络,使所需频率分量再次选频,起到稳频的作用,幅度分量反馈到差动放大器,起到调节幅度的作用,补偿因变压器、滤波器损耗,包括电阻r10,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抗混叠滤波电路输出信号,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ar2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9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感l4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ar1的同相输入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2的引脚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