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通风节能智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3017发布日期:2022-08-03 01:01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站通风节能智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基站通风节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站通风节能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节能环保的环境下,节能降耗是目前的发展方向,也是降低使用成本、减少能源紧缺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通信、电力、环保等技术领域,节能降耗更是开发创新的主要方向。目前的移动基站里面的各种电子设备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基站环境国家标准gb50174-93规定长年基站温度为18℃~28℃)下才能长期正常运行。为了达到基站标准的环境温度,目前大多数基站采取无人值守,空调常年开机运行状态。此种方式存在基站空调电费支出大,空调用电浪费现象,同时空调长期不停运转也造成空调损耗,使空调使用寿命大大下降,造成故障率高、检修和维护压力大等问题,这些都大大地增加了运营成本。另外,当空调设备损坏时,如不及时采取手段,将有可能造成机房设备散热通风不畅而损坏,从而影响正常通信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基站通风节能智能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使用负荷大耗能大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站通风节能智能系统,包括:基柜;设置于基柜中的通信设备;设置于基柜中的控制器;设置于基柜顶部的太阳能装置;以及设置于基柜中的空调;基柜的上部设有排风装置,下部设有进风装置,排风装置与进风装置贯穿于基柜的保温层;排风装置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导气部,导气部设置于基柜内顶部,排风装置另一端置于基柜外部的防护罩内;进风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防护罩具有防护网;太阳能装置光伏发电储存于储能电池,储能电池通过逆变器将电能转换输送给排风装置与进风装置;通信设备、控制器以及空调由电网供电。
5.进一步地,其上述太阳能装置具有太阳能板与太阳轨迹跟随装置。
6.进一步地,其上述导气部为方形状,其内部设有网状的管道,多个管道相交节点设有导气罩。
7.进一步地,其上述导气罩呈喇叭形。
8.进一步地,其上述防护罩固定在基柜侧壁,其开口朝下。
9.进一步地,其上述进风装置一端设有固定支架,第二过滤板插于固定支架上。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增设了太阳能装置、储能电池以及逆变器,太阳能装置获得的电能维持排风装置与进风装置的日常运转,空调的电能由电网提供,空调只有在基柜内部温度低于或高于规定工作温度以及排风装置与进风装置停止工作时才启动,这样可以降低空调使用负荷,从而减少电能消耗。
12.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基柜内部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运行框图的示意图。
16.附图标识
17.基柜1,通信设备2,控制器3,空调4,排风装置5,进风装置6,导气部7,防护罩8,第一过滤板9,第二过滤板10,防护网11,储能电池12,逆变器13,太阳能板14,太阳轨迹跟随装置15,导气罩16,固定支架17,外壁板18,保温层19,内壁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19.请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基柜内部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运行框图的示意图。一种基站通风节能智能系统,包括:基柜1;设置于基柜1中的通信设备2;设置于基柜1中的控制器3;设置于基柜1顶部的太阳能装置;以及设置于基柜1中的空调4;基柜1的上部设有排风装置5,下部设有进风装置6,排风装置5与进风装置6贯穿于基柜1的保温层19;排风装置5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导气部7,导气部7设置于基柜1内顶部,排风装置5另一端置于基柜1外部的防护罩8内;进风装置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过滤板9与第二过滤板10;防护罩8具有防护网11;太阳能装置光伏发电储存于储能电池12,储能电池12通过逆变器13将电能转换输送给排风装置5与进风装置6;通信设备2、控制器3以及空调4由电网供电。
20.太阳能装置具有太阳能板14与太阳轨迹跟随装置15,太阳能板14固定在太阳轨迹跟随装置15上,可以使太阳能板14跟随太阳移动提高阳光的利用率;导气部7为方形状,其内部设有网状的管道,多个管道相交节点设有导气罩16,导气罩16呈喇叭形,多个排列规整导气罩16可以快速将基柜1内通信设备2产生的热量吸走,提高降温效率;防护罩8固定在基柜1侧壁,其开口朝下;进风装置6一端设有固定支架17,第二过滤板10插于固定支架17上,便于第二过滤板10插拔更换;基柜1的柜体由外壁板18、保温层19以及内壁板20构成。
21.控制系统运行原理:第一温湿传感器与第二温湿传感器连接于控制器3,进风装置6与排风装置5连接于控制器3,红外发射器连接于控制器3;太阳能板14连接于储能电池12,储能电池12连接于逆变器13,逆变器13连接于进风装置6与排风装置5;通信设备2工作环境温度范围18℃~28℃,通信设备2工作产生的热量会使基柜1中的温度升高,基柜1内的温度与外部的温度在夏季与冬季相差较大,主要使用空调4控制温度,春季与秋季时基柜1内外温度相差较小,主要使用进风装置6与排风装置5换气即可;第一温湿传感器置于基柜1外部,第二温湿传感器置于基柜1内部,当第二温湿传感器监测到基柜1内部温度逼近28℃而进风装置6与排风装置5换气无法降温时,控制器3就会发出指令利用红外发射器启动空调4,并将进风装置6与排风装置5关闭,仅用空调4控制基柜1内温度;当第一温湿传感器监测
到外部温度在8℃~18℃的范围内时,控制器3发出指令利用红外发射器关闭空调4,并启动进风装置6与排风装置5,利用外部空气给基柜1内部降温,进风装置6与排风装置5的功率大小受控制器3自动调节,控制器3根据第二温湿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调节进风装置6与排风装置5的功率大小,例如:当第二温湿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为17℃时控制器3就调低进风装置6与排风装置5的功率甚至关停进风装置6与排风装置5,当第二温湿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为25℃时控制器3就调高进风装置6与排风装置5的功率,从而加快换气降低温度;当第一温湿传感器监测到外部温度低于8℃时,控制器3关停进风装置6与排风装置5,启动空调4控制温度。
22.本实用新型的增设了太阳能装置、储能电池12以及逆变器13,太阳能装置获得的电能维持排风装置5与进风装置6的日常运转,空调4的电能由电网提供,空调4只有在基柜1内部温度低于或高于规定工作温度以及排风装置5与进风装置6停止工作时才启动,这样可以降低空调4使用负荷,从而减少电能消耗。
23.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