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3632发布日期:2022-05-30 23:0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电路板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


背景技术:

2.目前高速信号线传输信号的速度越来越快,高速传输对信号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时钟(clock)周期等比较敏感,易导致经过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路径的信号产生损耗,使信号完整性越来越富有挑战性。由此,对于一些有明显损耗的pcb线路,系统需增加re-driver(讯号中继器)或re-timer(时钟恢复器)来弥补信号通过pcb路径产生的损耗。
3.典型的,针对笔记本等终端设备要求有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动态切换功能的设计需求,需增加带re-driver或re-timer功能的mux(多路选择器)来实现显卡动态切换,然而对于uma(unified memory architeture,统一内存架构)配置如果继续保留re-driver/re-timer功能则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消耗。目前提出了在pcb既预留mux(带re-driver/re-timer功能)路径用于满足显卡动态切换的部件配置要求,又预留无需re-driver/re-timer功能的直连信号路径用于满足uma部件配置要求以节约成本的信号路径设计方案。
4.然而,申请人研究发现,现有的信号路径设计方案因pcb路径上存在信号残线,导致无法保证高速信号的信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技术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路板,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多条线路路径;
7.每条线路路径包括用于设置至少一个电阻的至少一个板位空间;
8.其中:
9.一个板位空间用于设置一个电阻,每个板位空间包括两个位点,分别用于与一个电阻两端中的不同端直连;
10.不同线路路径中的不同板位空间至少共享一个位点,且共享位点的每两个板位空间仅共享一个位点。
11.可选的,所述多条线路路径包括第一线路路径和第二线路路径;
12.所述第一线路路径包括用于设置第一电阻的两个位点,所述第二线路路径包括用于设置第二电阻的两个位点以及用于设置第三电阻的两个位点;
13.所述用于设置第一电阻的两个位点中的一个位点为所述用于设置第二电阻的两个位点中的一个位点,所述用于设置第一电阻的两个位点中的另一个位点为所述用于设置第三电阻的两个位点中的一个位点。
14.可选的,所述第一线路路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线路段,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位点、第二位点,第二线路段;
15.在所述第一线路路径中:所述第一线路段的一端用于连接第一信号源,另一端连
接所述第一位点;所述第二线路段的一端用于连接信号目的端的数据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位点;
16.所述第二线路路径包括依次相连的所述第一线路段,用于设置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三位点、第四位点,通路切换器,第三线路段,用于设置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五位点、第六位点,所述第二线路段;
17.在所述第二线路路径中:所述第一线路段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位点;所述通路切换器连接于所述第四位点与所述第三线路段之间,所述第三线路段连接于所述通路切换器与所述第五位点之间,所述第二线路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位点,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数据接口;
18.所述第一位点与所述第三位点为同一位点,所述第二位点与所述第六位点为同一位点。
19.可选的,所述通路切换器用于:
20.与第二信号源相连,并在所述第一信号源与所述数据接口间的信号路径和所述第二信号源与所述数据接口间的信号路径之间进行路径选通。
21.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源为集成显卡,所述第二信号源为独立显卡,所述信号目的端的为显示装置,所述信号目的端的数据接口为显示装置的显示接口;
22.在电子设备采用所述第一线路路径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位点和所述第二位点设置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空置;
23.在电子设备采用所述第二线路路径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三位点和所述第四位点设置所述第二电阻,基于所述第五位点和所述第六位点设置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空置。
24.可选的,所述通路切换器为集成有信号调理功能的多路选择器,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源与所述数据接口间的信号路径和所述第二信号源与所述数据接口间的信号路径之间进行路径选通,并对选通的信号路径进行信号调理。
25.可选的,所述第一线路路径和所述第二线路路径包括的各线路段上的信号线分别为预定的高速信号线。
26.可选的,每个板位空间包括的两个位点为两个焊点,分别用于焊接一个电阻两端中的不同端。
27.由以上方案可知,本技术公开的电路板,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多条线路路径,每条线路路径包括用于设置至少一个电阻的至少一个板位空间,其中,一个板位空间用于设置一个电阻,每个板位空间包括两个位点,分别用于与一个电阻两端中的不同端直连,不同线路路径中的不同板位空间至少共享一个位点,且共享位点的每两个板位空间仅共享一个位点。本技术通过将不同线路路径中的不同板位空间至少共享一个用于直连电阻的位点,且共享位点的每两个板位空间仅共享一个位点,使得在采用所需的线路路径进行部件配置时,可有效消除线路路径上的残线,避免了残线对数据信号的反射、干扰导致的信号畸形,提升了信号路径中高速信号的信号质量。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是已有信号路径设计方案的线路布局图;
30.图2是基于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实现的信号路径设计方案的线路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针对目前提出的在pcb既预留mux(带re-driver/re-timer功能)路径以用于满足显卡动态切换的部件配置要求,又预留无需re-driver/re-timer功能的直连信号路径以用于满足uma部件配置要求进而节约成本的信号路径设计方案,申请人研究发现,现有的信号路径设计方案因pcb路径上存在信号残线,导致无法保证高速信号的信号质量。参见图1示出的已有信号路径设计方案的线路布局图,该方案中,无论是采用mux路径还是直连路径都有一小段残线,具体如图1中一系列首尾相连的箭头线条对应的路径,该路径至少存在两段残线,即图中两个圆圈对应的stub,这两段残线会对该路径上的数据信号产生反射、干扰,从而导致信号畸形,影响了信号质量。
3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板,该电路板可以是pcb板,该电路板的组成结构,具备包括:
34.设置于基板上的多条线路路径;
35.每条线路路径包括用于设置至少一个电阻的至少一个板位空间;
36.其中:
37.一个板位空间用于设置一个电阻,每个板位空间包括两个位点,分别用于与一个电阻两端中的不同端直连;
38.不同线路路径中的不同板位空间至少共享一个位点,且共享位点的每两个板位空间仅共享一个位点。
39.可选的,每个板位空间包括的两个位点为两个焊点,分别用于焊接一个电阻两端中的不同端,也即,通过将一个电阻两端的引脚(pin)焊接到相应板位空间的两个焊点,实现在电路板的相应线路路径上配置所需的电阻部件。
4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电路板的每条线路路径上提供用于设置至少一个电阻的至少一个板位空间,并将不同线路路径中的不同板位空间至少共享一个位点,且共享位点的每两个板位空间仅共享一个位点,使得借助在不同线路路径上进行电阻选配(配置或不配置电阻),达到消除线路路径上残线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在所需线路路径上进行所需数量的电阻配置,达到所需的分压、降压目的。
41.针对笔记本等终端设备要求有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动态切换功能的设计需求,为实现既预留mux(带re-driver/re-timer功能)路径以用于满足显卡动态切换的部件配置要求,又预留无需re-driver/re-timer功能的直连信号路径以用于满足uma部件配置要求进
而节约成本,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板,至少包括第一线路路径和第二线路路径。
42.其中,第一线路路径包括用于设置第一电阻的两个位点,第二线路路径包括用于设置第二电阻的两个位点以及用于设置第三电阻的两个位点。
43.用于设置第一电阻的两个位点中的一个位点为用于设置第二电阻的两个位点中的一个位点,用于设置第一电阻的两个位点中的另一个位点为用于设置第三电阻的两个位点中的一个位点。
44.更进一步,参见图2,为基于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实现的信号路径设计方案的线路布局图,其中,实线线条对应的路径为第一线路路径,虚线线条对应的路径为第二线路路径。
45.第一线路路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线路段(trace1),用于设置第一电阻(r1)的第一位点(dot1)、第二位点(dot2),以及第二线路段(trace2)。
46.在第一线路路径中:第一线路段(trace1)的一端用于连接第一信号源,另一端连接第一位点(dot1);第二线路段(trace2)的一端用于连接信号目的端的数据接口(即图2中conn对应的位置),另一端连接第二位点(dot2)。
47.第二线路路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线路段(trace1),用于设置第二电阻(r2)的第三位点(dot3)、第四位点(dot4),通路切换器,第三线路段(trace3),用于设置第三电阻(r3)的第五位点(dot5)、第六位点(dot6),以及第二线路段(trace2)。
48.在第二线路路径中:第一线路段的一端用于连接第一信号源,另一端连接第三位点(dot3);通路切换器连接于第四位点(dot4)与第三线路段(trace3)之间,第三线路段(trace3)连接于通路切换器与第五位点(dot5)之间,第二线路段(trace2)的一端连接第六位点(dot6),另一端用于连接信号目的端的数据接口。
49.结合参见图2,第一电阻(r1)所对应两个位点中的第一位点(dot1)与第二电阻(r2)所对应两个位点中的第三位点(dot3)为同一位点,第一电阻(r1)所对应两个位点中的第二位点(dot2)与第三电阻(r3)所对应两个位点中的第六位点(dot6)为同一位点。
50.可选的,第一信号源为集成显卡,可以是但不限于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集成显卡,或主板集成显卡(如,集成在主板北桥中的显卡)。第二信号源为独立显卡,信号目的端为显示装置,如笔记本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信号目的端的数据接口为显示装置的显示接口,如dp(display port,数字式视频接口标准的显示接口)、edp(embedded display port,嵌入式显示接口)等。
51.通路切换器用于与第二信号源相连,并在第一信号源与所述数据接口间的信号路径和第二信号源与所述数据接口间的信号路径之间进行路径选通。更进一步,通路切换器用于在电子设备采用第二线路路径的情况下,在第一信号源与所述数据接口间的信号路径和第二信号源与所述数据接口间的信号路径之间进行路径选通。
52.通路切换器可以是但不限于多路选择器mux。
53.优选的,第一线路路径和第二线路路径包括的各线路段上的信号线分别为预定的高速信号线,示例性的,第一线路路径和第二线路路径包括的第一线路段(trace1)、第二线路段(trace2)及第三线路段(trace3)上的信号线可以是但不限于edp、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等高速信号线,以支持对信号的高速传输,实际应用中,可根据
需求选取对应类型的高速信号线。
54.相匹配的,通路切换器为带re-driver或retimer功能的mux,以用于使通路切换器除了能够进行路径选通,还可以通过re-driver或retimer功能对选通的信号路径进行信号调理,起到信号均衡和增强作用,以弥补高速信号通过pcb路径时产生的损耗。
55.基于图2所示的线路布局,在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采用第一线路路径的情况下,也即采用直连信号路径以用于满足uma部件配置要求进而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具体基于第一位点和第二位点设置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空置。结合参考图2,此时信号路径为trace1+r1+trace2,r2与r3零件空置,整条路径上没有多余的残线。
56.与此相对,在电子设备采用所述第二线路路径的情况下,也即采用mux(带re-driver/re-timer功能)路径以用于满足显卡动态切换的部件配置要求的情况下,具体基于第三位点和第四位点设置第二电阻,基于第五位点和第六位点设置第三电阻,第一电阻空置。结合参考图2,此时信号路径为trace1+r2+mux+trace3+r3+trace2,r1零件空置,整条路径上没有多余的残线。
57.从而,在进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部件配置时,无论是采用第一线路路径还是采用第二线路路径,均消除了线路路径上的残线,避免了残线对数据信号的反射、干扰导致的信号畸形。
58.由以上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通过在包括的每条线路路径上提供用于设置至少一个电阻的至少一个板位空间,并将不同线路路径中的不同板位空间至少共享一个用于直连电阻的位点,且共享位点的每两个板位空间仅共享一个位点,使得在采用所需的线路路径进行部件配置时,可有效消除线路路径上的残线,避免了残线对数据信号的反射、干扰导致的信号畸形,提升了信号路径中高速信号的信号质量,可达到既保证高速信号的信号质量,又降低系统成本的目的。
59.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0.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系统或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61.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62.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