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优良散热性的智能信息化设备。
背景技术:2.信息设备是指计算机、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和信息部门的建筑物等硬件设施,信息设备是组成信息系统的硬件,是信息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的性能和运行寿命,因此,必须加强信息设备采购管理。
3.根据专利号为cn2085491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性和稳定性好的智能信息化设备,其通过设置的风机与散热口配合,促进本设备内外部空气的流通速度,有效提高了本设备的散热性能,但是在信息化设备主体安装于壳体中后,会使得设备表面贴合接触部分散热不足,且设备与壳体间难免存在细微的缝隙,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振动时,易导致设备在壳体内滑动偏移,并且容易导致设备表面出现磨损,不够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散热性的智能信息化设备,以解决设备与壳体接触部分相互贴合使得散热不足和设备与壳体间存在细微缝隙使得出现振动时导致设备在壳体内滑动偏移磨损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优良散热性的智能信息化设备,包括壳体和信息化设备主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安装有信息化设备主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防滑垫,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壳体的顶部中间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吹风盘。
6.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有固定于壳体两侧中间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分别套接有调节板和螺母,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贯穿有多个可调散热管,所述壳体的内部下方安装有多个固定散热管,多个所述可调散热管和固定散热管的外表面一侧均贯穿有通孔,多个所述可调散热管和固定散热管的一端均黏贴有橡胶垫。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信息化设备主体放置于壳体中时,通过多个固定散热管可对信息化设备主体底部进行支撑,之后将调节板按压使其沿着导向杆滑动,之后通过螺母转动即可将调节板位置限位,从而可让多个可调散热管夹持于信息化设备主体的两侧,进而可使得信息化设备主体使用过程中不会滑动偏移,因此不会出现磨损,且在信息化设备主体使用过程中,由于多个可调散热管和固定散热管支撑限位,使得气流可通过多个可调散热管和固定散热管进入壳体,通过通孔可进一步使得气流在壳体内流通,让信息化设备主体与壳体的接触面更小,使得散热更加全面。
8.进一步地,所述螺母与导向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位于调节板远离可调散热管的一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螺母沿着导向杆螺纹移动对调节板进行限位。
10.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多个所述可调散热管贯穿至壳体的内部两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调节板可沿着导向杆滑动将多个可调散热管推入至壳体中对信息化设备主体夹持。
12.进一步地,所述吹风盘位于信息化设备主体的上方,所述吹风盘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风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吹风盘进风后可通过多个风孔喷出对下方的信息化设备主体散热。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散热组件,在信息化设备主体放置于壳体中时,通过多个固定散热管可对信息化设备主体底部进行支撑,之后将调节板按压使其沿着导向杆滑动,之后通过螺母转动即可将调节板位置限位,从而可让多个可调散热管夹持于信息化设备主体的两侧,进而可使得信息化设备主体使用过程中不会滑动偏移,因此不会出现磨损,避免了设备与壳体间存在细微缝隙使得出现振动时导致设备在壳体内滑动偏移磨损的情况,且在信息化设备主体使用过程中,由于多个可调散热管和固定散热管支撑限位,使得气流可通过多个可调散热管和固定散热管进入壳体,通过通孔可进一步使得气流在壳体内流通,让信息化设备主体与壳体的接触面更小,使得散热更加全面,避免了设备与壳体接触部分相互贴合使得散热不足的情况。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20.图中:1、壳体;2、信息化设备主体;3、风机;4、防滑垫;5、散热组件;501、导向杆;502、调节板;503、可调散热管;504、螺母;505、通孔;506、固定散热管;6、吹风盘。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齐实施例进行说明。
23.一种具有优良散热性的智能信息化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壳体1和信息化设备主体2,壳体1的内部中间安装有信息化设备主体2,壳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防滑垫4,壳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组件5,散热组件5包括有固定于壳体1两侧中间的导向杆501,导向杆501的外表面分别套接有调节板502和螺母504,调节板502的一侧贯穿有多个可调散热管503,壳体1的内部下方安装有多个固定散热管506,多个可调散热管503和固定散热管506的外表面一侧均贯穿有通孔505,多个可调散热管503和固定散热管506的一端均黏贴有橡胶垫,壳体1的顶部中间安装有风机3,风机3的出风端连接有吹风盘6,吹风盘6位于信息化设
备主体2的上方,吹风盘6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风孔,使得在吹风盘6进风后可通过多个风孔喷出对下方的信息化设备主体2散热。
24.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散热组件5包括有固定于壳体1两侧中间的导向杆501,导向杆501的外表面分别套接有调节板502和螺母504,调节板502的一侧贯穿有多个可调散热管503,调节板502与导向杆501滑动连接,多个可调散热管503贯穿至壳体1的内部两侧,使得调节板502可沿着导向杆501滑动将多个可调散热管503推入至壳体1中对信息化设备主体2夹持,螺母504与导向杆501螺纹连接,螺母504位于调节板502远离可调散热管503的一侧,以便螺母504沿着导向杆501螺纹移动对调节板502进行限位,壳体1的内部下方安装有多个固定散热管506,多个可调散热管503和固定散热管506的外表面一侧均贯穿有通孔505,多个可调散热管503和固定散热管506的一端均黏贴有橡胶垫,在信息化设备主体2放置于壳体1中时,通过多个固定散热管506可对信息化设备主体2底部进行支撑,之后将调节板502按压使其沿着导向杆501滑动,之后通过螺母504转动即可将调节板502位置限位,从而可让多个可调散热管503夹持于信息化设备主体2的两侧,进而可使得信息化设备主体2使用过程中不会滑动偏移,因此不会出现磨损,且在信息化设备主体2使用过程中,由于多个可调散热管503和固定散热管506支撑限位,使得气流可通过多个可调散热管503和固定散热管506进入壳体1,通过通孔505可进一步使得气流在壳体1内流通,让信息化设备主体2与壳体1的接触面更小,使得散热更加全面。
25.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使用者将信息化设备主体2放置于壳体1中,这时多个固定散热管506可对信息化设备主体2底部进行支撑,之后使用者将调节板502按压使其沿着导向杆501滑动,之后使用者将螺母504转动即可将调节板502位置限位,从而可让多个可调散热管503夹持于信息化设备主体2的两侧,进而可使得信息化设备主体2使用过程中不会滑动偏移,且在信息化设备主体2使用过程中,由于多个可调散热管503和固定散热管506支撑限位,使得气流可通过多个可调散热管503和固定散热管506进入壳体1,当风机3运行使得吹风盘6进风后,可通过多个风孔喷出对下方的信息化设备主体2散热,且通过通孔505可进一步使得气流在壳体1内流通,让信息化设备主体2与壳体1的接触面更小,使得散热更加全面。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