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8585发布日期:2022-12-10 01: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lc滤波器,是从输入端子向输出端子传递信号的lc滤波器,具备:层叠体,层叠有多个电介质层;平板形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上述层叠体中形成在相互不同的电介质层;第一电容器电极和第二电容器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容器;第一电感器导通孔,与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一电容器电极连接;第二电感器导通孔,与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容器电极连接;以及第一接地导通孔和第二接地导通孔,连接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上述第一电感器导通孔和上述第一电容器电极形成从上述输入端子接受信号的第一谐振电路,上述第二电感器导通孔和上述第二电容器电极形成向上述输出端子传递信号的第二谐振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滤波器,其中,上述层叠体形成为立方体,该立方体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从上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俯视时,上述第一接地导通孔和上述第二电感器导通孔沿着上述第一侧面配置,上述第一电感器导通孔和上述第二接地导通孔沿着上述第二侧面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滤波器,其中,在从上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俯视时,连结上述第一电感器导通孔和上述第二电感器导通孔的第一假想线与连结上述第一接地导通孔和上述第二接地导通孔的第二假想线交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c滤波器,其中,上述第二假想线在上述第一假想线的中点与上述第一假想线交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c滤波器,其中,上述第二假想线在上述第二假想线的中点与上述第一假想线交叉。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lc滤波器,其中,还具备:第三电容器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容器;第三接地导通孔,连接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感器导通孔,与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三电容器电极连接,在从上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俯视时,上述第二接地导通孔沿着上述第二侧面配置在上述第一电感器导通孔与上述第三电感器导通孔之间,上述第二电感器导通孔沿着上述第一侧面配置在上述第一接地导通孔与上述第三接地导通孔之间,上述第三电感器导通孔和上述第三电容器电极形成第三谐振电路,上述第二谐振电路经由上述第三谐振电路向上述输出端子传递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滤波器,其中,还具备第三接地导通孔和第四接地导通孔,连接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上述第二电感器导通孔沿着上述第一侧面配置在上述第一接地导通孔与上述第三接地导通孔之间,上述第一电感器导通孔沿着上述第二侧面配置在上述第二接地导通孔与上述第四接
地导通孔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lc滤波器,其中,上述层叠体由陶瓷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lc滤波器,其中,上述lc滤波器作为使特定频带的信号通过的带通滤波器发挥作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LC滤波器(100)具备:层叠有多个电介质层的层叠体(110)、平板电极(PG1、PG2)、电容器电极(P1、P2)、电感器导通孔(V1、V2)以及接地导通孔(VG1、VG2)。平板电极形成在层叠体的不同的层。电容器电极与电极(PG2)之间形成电容器。电感器导通孔(VG1)与电极(PG1)以及电容器电极(P1)连接,电感器导通孔(VG2)与电极(PG1)以及电容器电极(P2)连接。接地导通孔连接平板电极彼此。电感器导通孔(V1)以及电容器电极(P1)形成从输入端子(T1)接受信号的谐振电路。电感器导通孔(V2)以及电容器电极(P2)形成向输出端子(T2)传递信号的谐振电路。成向输出端子(T2)传递信号的谐振电路。成向输出端子(T2)传递信号的谐振电路。


技术研发人员:元山洋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2021.04.26
技术公布日:2022/1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