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6885发布日期:2022-10-25 22:5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网络传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2.态势感知是一种基于环境的、动态、整体地洞悉安全风险的能力,是以安全大数据为基础,从全局视角提升对安全威胁的发现识别、理解分析、响应处置能力的一种方式,最终是为了决策与行动,是安全能力的落地。
3.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是基于态势感知而衍生出的设备,现有的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时,其内部组件易受潮影响使用,因此通常会在其内部设置干燥剂包,但现有的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不具备对内部干燥剂包自动更换功能,使得需要人工频繁进行更换,费时费力,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且现有的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不具备对散热孔的自动清理功能,长期不清理可能会导致散热孔的堵塞,从而影响散热效果。
4.因此,发明一种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包括传输设备,所述传输设备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两侧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转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有干燥剂包,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及转板固定连接,所述传输设备的顶部开设有与开口连通的凹槽,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内与凹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部设有与壳体配合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传输设备的顶部设有用于将上方干燥剂包与外界空气隔离的隔离组件。
7.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组件包括l形杆,所述l形杆固定连接在传输设备的顶部,所述l形杆远离传输设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壳体匹配的隔离罩,所述隔离罩将壳体包裹,所述隔离罩的外侧及内侧下部均固定套设有驱动环。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环具体设置为环板构件,位于所述隔离罩外侧的驱动环的外侧及位于隔离罩内侧的驱动环的内侧均设有弧面。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连杆与传输设备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与壳体的底部边缘位置对应,所述传输设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传输设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按压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10.进一步的,所述转板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橡胶垫圈。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壳体远离第一伸缩杆一侧的t形杆,所述t形杆的外部转动套设有挡板,所述t形杆的外部且位于壳体与挡板之间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及挡板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第二橡胶垫圈,所述第二橡胶垫圈与相邻的驱动环之间贴合。
13.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设备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孔,所述传输设备的底壁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散热孔对应的顶针,所述活动块靠近散热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传输设备的顶壁开设有置物槽,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置物槽内,所述传输设备的顶壁固定安装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下部转动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及转轴的相邻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圆杆远离皮带轮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侧板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
1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圆杆远离皮带轮一端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顶部及底部均设有弧面,所述侧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与驱动块配合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与驱动块外侧抵触。
1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发明可实现对传输设备内的潮湿空气中的水份吸收,从而能实现对其内部的干燥,避免内部组件受潮损坏;2、本发明可实现对内部的干燥剂包的自动更换,使得无需人工频繁更换,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3、本发明可实现在干燥剂包自动更换的同时能进行对散热孔的疏通清理,从而能避免散热孔的堵塞影响传输设备的散热;本发明可实现对传输设备内的潮湿空气中的水份吸收,从而能实现对其内部的干燥,避免内部组件受潮损坏,且可实现对内部的干燥剂包的自动更换,使得无需人工频繁更换,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自身可实现在干燥剂包自动更换的同时能进行对散热孔的疏通清理,从而能避免散热孔的堵塞影响传输设备的散热,值得推广及使用。
16.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和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发明的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本发明的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三;图中:1、传输设备;2、转板;3、第一伸缩杆;4、壳体;5、第一弹簧;6、l形杆;7、第二伸缩杆;8、隔离罩;9、驱动环;10、安装板;11、按压开关;12、电机;13、控制器;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一橡胶垫圈;17、第二橡胶垫圈;18、t形杆;19、挡板;20、扭簧;21、干燥剂包;22、第二弹簧;23、侧板;24、顶针;25、皮带;26、圆杆;27、驱动块;28、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包括传输设备1,传输设备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传输设备1具体为多态势感知网络传输设备,开口内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转板2,转板2的两侧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3,第一伸缩杆3远离转板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壳体4,壳体4的内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有干燥剂包21,第一伸缩杆3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壳体4及转板2固定连接,传输设备1的顶部开设有与开口连通的凹槽,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内与凹槽内壁转动连接,转轴的外部设有与壳体4配合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传输设备1的顶部设有用于将上方干燥剂包21与外界空气隔离的隔离组件,使用时通过干燥剂包21可对传输设备1内部的潮湿空气中的水份进行吸收实现干燥功能,随着水份的吸收,使得位于传输设备1内部的干燥剂包21不断的变重,使得通过固定组件带动壳体4下降,从而拉扯第一弹簧5使其形变产生作用力,使得第一伸缩杆3伸长,随着壳体4的下降使得固定组件触碰驱动组件使得驱动组件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转板2、第一伸缩杆3及壳体4转动,此时上方的壳体4与隔离组件分离,下方的壳体4转动至上方时,此时其连接的第一弹簧5释放作用力带动壳体4复位,随着转板2的继续转动,使得两个壳体4的位置互换,使得使用过的干燥剂包21转动至上方,未使用的干干燥剂包21位于传输设备1内,实现对干燥剂包21的自动更换,随后驱动组件停止运动。
21.如图2-4所示,隔离组件包括l形杆6,l形杆6固定连接在传输设备1的顶部,l形杆6远离传输设备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7,第二伸缩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壳体4匹配的隔离罩8,隔离罩8将壳体4包裹,隔离罩8的外侧及内侧下部均固定套设有驱动环9,上方的壳体4转动对驱动环9造成挤压使其上升,从而带动隔离罩8上升使得第二伸缩杆7缩短,使得壳体4能顺利从隔离罩8内移动至外部,通过隔离罩8可对上方的壳体4进行隔离,使其与外界空气隔离,避免上方干燥剂包21吸收外界的潮湿空气,随着壳体4的转动使得彻底离开隔离罩8,此时由于重力隔离罩8下降复位,当壳体4再次转动至与隔离罩8的外部抵触时,同理通过对驱动环9的挤压使得带动隔离罩8上升,当壳体4运动至隔离罩8内,此时隔离罩8由于重力下落复位将壳体4包裹,当需要将隔离罩8内吸收水分使用完的干燥剂包21进行更
换时,可将隔离罩8向上拉动,可对内部的使用完的干燥剂包21进行更换。
22.如图4所示,驱动环9具体设置为环板构件,位于隔离罩8外侧的驱动环9的外侧及位于隔离罩8内侧的驱动环9的内侧均设有弧面,壳体4与弧面抵触时会带动驱动环9上升。
23.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板10,安装板10通过连杆与传输设备1的顶壁固定连接,安装板10的顶部设有按压开关11,按压开关11与壳体4的底部边缘位置对应,传输设备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2,传输设备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3,按压开关11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控制器13与电机12电性连接,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4,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14啮合的第二齿轮15,壳体4下降配合固定组件按压按压开关11使其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机12使其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1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15转动,使得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转板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伸缩杆3及壳体4转动,使得上下的壳体4进行位置的互换。
24.如图2所示,转板2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橡胶垫圈16,通过第一橡胶垫圈16可将转板2与开口之间的间隙填充,使得能避免灰尘通过开口进入到传输设备1内。
25.如图3-4所示,固定组件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壳体4远离第一伸缩杆3一侧的t形杆18,t形杆18的外部转动套设有挡板19,t形杆18的外部且位于壳体4与挡板19之间套设有扭簧20,扭簧20的两端分别与壳体4及挡板19固定连接,通过挡板19可对干燥剂包21进行限位,使其无法掉落出壳体4,转动挡板19使其拉扯扭簧20使其形变产生作用力,使得挡板19离开干燥剂包21,使得可对使用后的干燥剂包21进行更换,随后松开挡板19,扭簧20释放作用力带动挡板19复位。
26.如图4所示,壳体4的外侧设有第二橡胶垫圈17,第二橡胶垫圈17与相邻的驱动环9之间贴合,通过第二橡胶垫圈17可将驱动环9与壳体4之间的间隙填充,避免外界的潮湿空气进入到隔离罩8内被干燥剂包21吸收。
27.如图2、图5及图6所示,传输设备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孔,传输设备1的底壁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活动块,活动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板23,侧板2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散热孔对应的顶针24,活动块靠近散热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2,传输设备1的顶壁开设有置物槽,转轴的一端延伸至置物槽内,传输设备1的顶壁固定安装有板体,板体的下部转动安装有圆杆26,圆杆26及转轴的相邻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25连接,圆杆26远离皮带轮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侧板23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当转轴转动的同时带动连接的皮带轮转动,从而通过皮带25带动下方的皮带轮转动,进而带动圆杆26转动,圆杆26配合驱动组件驱动一对侧板23相互远离的运动,侧板23带动顶针24随之运动对散热孔内堵塞的灰尘进行顶出,实现对其疏通,避免散热孔堵塞影响散热,侧板23运动的同时带动活动块随之运动压缩第二弹簧22使其形变产生作用力,当转板2完成翻转后,此时驱动组件取消对侧板23的驱动,第二弹簧22释放作用力带动活动块、侧板23及顶针24复位。
28.如图2及图5所示,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圆杆26远离皮带轮一端的驱动块27,驱动块27的顶部及底部均设有弧面,侧板2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与驱动块27配合的驱动杆28,驱动杆28一端与驱动块27外侧抵触,圆杆26转动带动驱动块27随之转动,驱动块27通过弧面对驱动杆28进行挤压使其向远离驱动块27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侧板23随之运动,当驱动块27转动至弧面的顶端逐渐离开驱动杆28时,此时第二弹簧22释放作用力带动活动
块、侧板23及驱动杆28逐渐复位。
29.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干燥剂包21可对传输设备1内部的潮湿空气中的水份进行吸收实现干燥功能,随着水份的吸收,使得位于传输设备1内部的干燥剂包21不断的变重,使得干燥剂包21下降带动挡板19、t形杆18及壳体4下降,使得第一伸缩杆3伸长同时拉扯第一弹簧5使其形变产生作用力,t形杆18下降至与按压开关11抵触对其进行按压,使其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机12使其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1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15转动,使得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转板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伸缩杆3及壳体4转动,使得上下的壳体4进行位置的互换,上方的壳体4转动时与驱动环9的弧面抵触时会带动驱动环9上升,从而带动隔离罩8上升使得第二伸缩杆7缩短,使得壳体4能顺利从隔离罩8内移动至外部,通过隔离罩8可对上方的壳体4进行隔离,使其与外界空气隔离,避免上方干燥剂包21吸收外界的潮湿空气,随着壳体4的转动使得彻底离开隔离罩8,此时由于重力隔离罩8下降复位,当下方的壳体4转动至上方时,此时其连接的第一弹簧5释放作用力带动壳体4复位,随着壳体4的继续转动,同理通过对驱动环9的挤压使得带动隔离罩8上升,当壳体4运动至隔离罩8内,此时隔离罩8由于重力下落复位将壳体4包裹,此时使用后的干燥剂包21位于隔离罩8内,未使用的干燥剂包21位于传输设备1内,实现对干燥剂包21的自动更换,使得能无需工作人员频繁更换,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当需要将隔离罩8内吸收水分使用完的干燥剂包21进行更换时,可将隔离罩8向上拉动,转动挡板19使其拉扯扭簧20使其形变产生作用力,使得挡板19离开干燥剂包21,使得可对使用后的干燥剂包21进行更换,随后松开挡板19,扭簧20释放作用力带动挡板19复位,可对内部的使用完的干燥剂包21进行更换,在转轴带动转板2转动的同时,转轴带动连接的皮带轮转动,从而通过皮带25带动下方的皮带轮转动,进而带动圆杆26转动,圆杆26转动带动驱动块27随之转动,驱动块27通过弧面对驱动杆28进行挤压使其向远离驱动块27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侧板23随之运动,侧板23带动顶针24随之运动对散热孔内堵塞的灰尘进行顶出,实现对其疏通,避免散热孔堵塞影响散热,侧板23运动的同时带动活动块随之运动压缩第二弹簧22使其形变产生作用力,当驱动块27转动至弧面的顶端逐渐离开驱动杆28时,此时第二弹簧22释放作用力带动活动块、侧板23及驱动杆28逐渐复位,最终转板2完成翻转。
3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