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22020发布日期:2022-09-14 12:59阅读:54来源:国知局
LED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led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led照明越来越多应用在很多场景中,也出现了很多led驱动的方案。其中,高功率因数隔离两级方案是其中一种常用电路架构,该电路架构通常为两级隔离架构,由输入整流部分实现高功率因数的功能,电源输出部分实现降压恒流隔离功能。随着社会对节约能源,控制生态环境污染的要求逐渐提高,为了降低led驱动电路的空载功耗,led驱动电路内部的控制芯片的启动电阻设置的电阻值较大,但是较大电阻值的启动电阻就会导致启动电流比较小,因此led驱动电路的开机时间过长,无法满足用户的快速开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启动的led驱动电路。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
5.输入模块、供电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6.所述输入模块具有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
7.所述输入模块具有输入模块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模块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
8.所述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相连;
9.所述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第二输入端,所述供电模块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模块第二输出端相连;
10.所述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第三输入端和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
11.所述电源模块具有电源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相连;
12.所述电源模块具有电源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电源模块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第三输入端相连;
13.所述led驱动电路启动时,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14.所述led驱动电路正常工作时,通过所述电源模块给所述供电模块的反馈,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仅给所述输入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15.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形成的第一启动
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形成的第二启动电流。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七电阻,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输入模块以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模块、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电源模块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第一输出端。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一整流单元,还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解电容、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单元,所述第一电感的第十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为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内置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所述供电模块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具有输入模块第一输入端和输入模块第二输入端,还包括整流桥和第四电容;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第三端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第二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第四端接地,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一降压单元以及第一输出整流单元,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一mos管;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三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降压单元,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六引脚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七引脚,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降压单元。
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降压单元包括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一降压单元包括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输入模块,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
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整流单元包括第六二极管、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八引脚,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电源模块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七引脚以及电源模块第三输出端。
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一整流单元,还包括第二变压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八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五电容、第五二极管、第一电解电容以及第一mos管;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单元,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以及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所述供电模块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五引脚;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六引脚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四引脚以及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
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一降压单元以及第一输出整流单元,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十一电阻以及第六电容;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三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降压单元,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四引脚、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降压单元。
24.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包括:输入模块、供电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具有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所述输入模块具有输入模块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模块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所述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第二输入端,所述供电模块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模块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第三输入端和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电源模块具有电源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具有电源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电源模块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第三输入端相连;所述led驱动电路启动时,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led驱动电路正常工作时,通过所述电源模块给所述供电模块的反馈,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仅给所述输入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
给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形成的第一启动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形成的第二启动电流。本技术通过为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第一启动电流和第二启动电流,使得所述led驱动电路在低功耗的基础上,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启动电流,因此启动速度更快,提升了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led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
27.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led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28.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led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29.图4是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led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30.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内部mos管的电压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本技术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2.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33.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34.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35.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
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6.本技术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技术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3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输入模块100,电源模块200,供电模块300。所述输入模块100具有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所述输入模块100具有输入模块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模块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所述供电模块300具有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供电模块300具有供电模块第二输入端,所述供电模块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模块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供电模块300具有供电模块第三输入端和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电源模块200具有电源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源模块200具有电源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电源模块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第三输入端相连;所述led驱动电路启动时,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300给所述输入模块100和所述电源模块200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300给所述电源模块200提供工作电压;所述led驱动电路正常工作时,通过所述电源模块200给所述供电模块300的反馈,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300仅给所述输入模块100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300给所述电源模块200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300给所述电源模块200提供工作电压形成的第一启动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300给所述电源模块200提供工作电压形成的第二启动电流。具体地,所述输入模块100用于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第一直流电;所述电源模块200与所述输入模块100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电压低于所述第一直流电的第二直流电供给led负载使用;所述供电模块300与所述输入模块100和所述电源模块200连接,用于为所述输入模块100和所述电源模块200供电。具体地,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块100把交流市电转换为所述第一直流电,所述第一直流电的电压为400v,进而所述电源模块200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二直流电,用来为led负载供电,所述第二直流电的电压为36v。
38.请参阅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模块100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和第一整流单元,还包括第一电感l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解电容ec1、第五二极管d5;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单元,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十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为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内置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ec1的第一端、所述供电模块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电源模块200,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解电容ec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300;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用来
控制所述输入模块100的内部工作,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为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的bp2636c芯片,可以很好地实现所述输入模块100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芯片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仅作为示例,任何相同功能的控制芯片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3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包括整流桥db1和第四电容c4;输入模块第一输入端l连接所述整流桥db1的第二端,输入模块第二输入端n连接所述整流桥db1的第三端,所述整流桥db1的第四端接地,所述整流桥db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以及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整流桥db1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一直流电,所述第四电容c4与所述整流桥db1的输出端并联,所述第四电容c4起到了防止电压突变,吸收尖峰状态的过电压的作用。
4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模块200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第一降压单元以及第一输出整流单元,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以及第一mos管q1;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三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降压单元,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300、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五引脚以及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以及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七引脚,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降压单元。所述电源模块200用于将来自所述输入模块100的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电压低于所述第一直流电的所述第二直流电供给led负载使用。
4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降压单元包括第一变压器t1,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输入模块100,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为初级绕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为辅助绕组,第八引脚和第七引脚为次级绕组。
4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整流单元包括第六二极管d6、第二电解电容ec2、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八引脚,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解电容ec2的第一端以及电源模块第二输出端led+,所述第二电解电容ec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七引脚以及电源模块第三输出端led-。
43.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用来控制所述电源模块200的内部工作,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为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的bp3179f芯片。所述电源模块200通过所述第一变压器t1以及所述第六二极管d6降压整流后,在所述第二电解电容ec2的两端(亦即所述第一输出端led+以及所述第二输出端led-)得到第二直流电,供给led负载工作。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解电容ec2两端的所述第二直流电的电压为36v,也可以是其他电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来设定。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芯片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仅作为示例,任何相同功能的控制芯片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44.所述供电模块300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第七电阻r7,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输入模块100以及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模块100、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电源模块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第一输出端。
45.在实际应用中,给所述输入模块100输入交流市电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内部设置有内部启动线路,因此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可以自供电启动,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开始工作,因此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内置mos管也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为所述内置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会产生第一电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内置mos管的电压为0v-400v的一个方波。具体地,所述第一电压的状态包括高电平态、低电平态、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状态以及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电压的状态为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状态以及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压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产生了幅度比较大的电压变化,因此利用电压变化的能量可以给所述输入模块100和所述电源模块200供电。
46.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三电容c3连接所述内置mos管的漏极,当所述内置mos管的电压从0v变化到400v时,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产生了电压突变,使得所述第三电容c3有电流流过,所述第一启动电流通过所述第三二极管d3对所述第二电容c2充电,即为所述电源模块200供电,所述电源模块正常工作。具体地,所述第二电容c2两端的电压高于所述电源模块200的最小启动电压,所述电源模块200能正常持续工作。同时,第二启动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电解电容ec1以及所述第七电阻r7为所述为电源模块200供电,且所述第七电阻r7为了减少能耗采用了较大的电阻,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300给所述电源模块200提供工作电压形成的所述第一启动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300给所述电源模块200提供工作电压形成的第二启动电流。也就是说,在所述电源模块200的启动过程中,所述电源模块200同时接受第一启动电流和第二启动电流的供电,由于在第二启动电流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一启动电流,因此启动电流较大,启动时间比较短,可以实现快速的启动,提升了用户的体验。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容c3有电流流过时,第三启动电流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d1对所述第一电容c1充电,即对所述输入模块100供电,所述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高于所述输入模块100的最小启动电压,所述输入模块100能正常持续工作。当所述内置mos管从400v变化到0v时,所述第三电容c3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d2放电,所述第三电容c3内部存储电荷被泄放完,以便所述第三电容c3在下一个第一变化电压的变化周期能够再次被充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设计计算来调节所述第三电容c3电容值大小,所述第三电容c3的电容值越大,能够提供的能量越多。
47.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电容c2两端的电压达到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启动电压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开始工作,此时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输出pwm信号驱动第一mos管q1工作,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d4对所述第二电容c2充电。由于所述辅助绕组提供的充电电压较高,在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启动进
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通过所述电源模块200给所述供电模块300的反馈,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300仅给所述输入模块100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300给所述电源模块200提供工作电压。也就是说,所述供电模块300的在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还未启动时候提供第一启动电流和第二启动电流,来启动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这样就算所述第七电阻r7的电阻值较大,导致所述第二启动电流较小,但由于还有第一启动电流与第二启动电流共同启动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因此启动时间很短,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8.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型号可以为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有限公司的bp2628,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型号可以为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有限公司的bp3337d,即一种内置mos管的方案。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模块100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和第一整流单元,还包括第二变压器t2、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二电阻r12、第五电容c5、第五二极管d5、第一电解电容ec1以及第一mos管q1;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单元,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以及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ec1的第一端、所述供电模块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电源模块200,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解电容ec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第五引脚;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六引脚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四引脚以及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ec1的第一端。
49.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第一降压单元以及第一输出整流单元,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十一电阻r11以及第六电容c6;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第三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降压单元,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300、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四引脚、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二引脚;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降压单元。在此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模块300的结构与图2所示实施方式相同。
50.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型号可以为杰华特微电子有限公司的jw1962ah,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型号可以为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有限公司的bp3337d,即一种内置mos管的方案。所述输入模块100、所述供电模块300的结构与图2所示实施方式相同,所述电源模块200的结构与图3所示实施方式相同。
51.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芯片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仅作为示例,任何相同功能的控制芯片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52.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输入模块、供电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具有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所述输入模块具有输入模块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模块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所述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模块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第二输入端,所述供电模块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模块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第三输入端和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电源模块具有电源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具有电源模块第一输出端,所述电源模块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第三输入端相连;所述led驱动电路启动时,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led驱动电路正常工作时,通过所述电源模块给所述供电模块的反馈,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仅给所述输入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一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形成的第一启动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供电模块给所述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形成的第二启动电流。本技术通过为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第一启动电流和第二启动电流,使得所述led驱动电路在低功耗的基础上,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启动电流,因此启动速度更快,提升了使用体验。
53.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一种芯片供电电路、驱动控制芯片及电源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