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属于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房用电磁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2.电磁兼容性缩写emc,就是指某电子设备既不干扰其它设备,同时也不受其它设备的影响。电磁兼容性和我们所熟悉的安全性一样,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安全性涉及人身和财产,而电磁兼容性则涉及人身和环境保护。
3.电子元件对外界的干扰,称为emi;电磁波会与电子元件作用,产生被干扰现象,称为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例如,tv荧光屏上常见的“雪花”,便表示接受到的讯号被干扰。
4.电磁屏蔽在空间某个区域内,用以减弱由某些源引起的场强的措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屏蔽体可由铜、铝、钢等金属制成,但对于恒定和极低频磁场,也可采用铁氧体等材料作为屏蔽体。
5.而机房用电磁屏蔽装置是一种应用于机房中进行电磁屏蔽的装置,现有的机房中大多缺乏电磁屏蔽装置,因此主机的电磁泄露率高,导致整个机房的电磁泄漏率较高,现有的技术中也存在一些电磁屏蔽箱,其是将主机置于箱体的内部,实现电磁屏蔽,但是这种箱体在使用时会严重影响到主机的散热,从而使主机的性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机房大多缺乏电磁屏蔽装置,因此主机的电磁泄露率高,导致整个机房的电磁泄漏率较高,以及存在一些电磁屏蔽箱,进行电磁屏蔽,但是这种箱体在使用时会严重影响到主机的散热,从而使主机的性能受到影响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房用电磁屏蔽装置,通过在机房中安装该电磁屏蔽装置,能够屏蔽主机的电磁信号,从而使整个机房的电磁泄露率降低,且装置能够辅助主机散热,极大地降低了电磁屏蔽装置对主机散热的影响,保证主机的性能。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机房用电磁屏蔽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封闭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用于放置主机进行主机的电磁屏蔽,其呈镂空的箱状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所述封闭机构活动插装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上方,用于封闭所述装置主体的开口结构;其中,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封口插板和开设于所述装置主体上表面的安装插口,所述封口插板由上而下插合至所述安装插口内,使其将所述装置主体的开口结构封闭,通过在机房中安装该电磁屏蔽装置,在使用时,将主机放置于装置主体的内部,通过电磁屏蔽装置能够屏蔽主机的电磁信号,从而使整个机房的电磁泄露率降低,且装置主体的一侧为开口结构,开口结构通过由上而下插接的封口插板插装封闭,这样在进行主机的安装和拆卸时只需要滑动封口插板即可实现,操作方便快捷。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封口插板的顶部安装有端板,所述端板的顶部中
心处设置有拉手,方便拉动封口插板。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主体内壁开设有封闭槽,所述封闭槽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开口的一侧,所述封口插板由所述安装插口插合至所述封闭槽的内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当封口插板插入安装插口内封闭开口结构时,封口插板与封闭槽榫卯卡合,从而保证了开口结构的密封性,使装置的电磁屏蔽效果更好。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辅助散热机构,其用于辅助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主机进行散热,所述辅助散热机构包括外侧散热辅板和内侧散热辅板,其中,所述外侧散热辅板嵌设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所述内侧散热辅板,其嵌设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其中,所述外侧散热辅板与所述内侧散热辅板贴合连接,所述外侧散热辅板的一端连接有散热翅片,由于在主机的外部设置电磁屏蔽装置,这样会影响到主机的散热,而通过辅助散热机构能够降低装置对主机散热的影响,主机散热结构将热量传导至内侧散热辅板上,而内侧散热辅板与外侧散热辅板贴合,外侧散热辅板的一端连接有散热翅片,因此,热量能够通过内侧散热辅板、外侧散热辅板和散热翅片快速散发到外界空气中,达到了辅助散热的效果,极大地降低了电磁屏蔽装置对主机散热的影响。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侧散热辅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侧散热辅板对称嵌设有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所述外侧散热辅板的一端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面。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翅片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散热翅片等距安装在两个所述外侧散热辅板之间,所述散热翅片采用倾斜结构,倾斜结构的散热翅片能够增大散热面积,提升该辅助散热机构的辅助散热效果。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主机固定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用于对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主机进行固定,所述主机固定机构包括两组夹持板和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可以采用弹簧或者弹片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具有弹性的组件),每组夹持板均设置有两个,两组所述夹持板分别活动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顶板和底板上,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夹持板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之间,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夹持板的侧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当主机安装在装置主体的内部后,夹持板在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能对主机的两侧上方和下方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主机安装后的稳定性提升,且通过设置的夹持板和弹性部件能够使主机与装置主体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这样同样能够降低了电磁屏蔽装置对主机散热的影响。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夹持板的移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其中,所述限位滑块,设置于所述夹持板的下方,限位滑槽沿装置主体的宽度方向开设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所述限位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滑槽内,所述限位滑块的截面呈“t”型(保证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的卡装效果),当夹持板在滑动时,限位滑块在限位滑槽内部进行滑动,这样可以保证夹持板移动的稳定,从而保证其夹持主机后的稳定。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面开设有过线口,所述过线口内部卡装有电磁密封块(由导电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电磁密封块具有弹性,所述电磁密封块上开设有穿线孔,过线口以及穿线孔用于主机走线,而通过在过线口内卡装电磁密封块,这样可以降低过线口位置的电磁泄露,从而保证该装置的电磁屏蔽效果。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磁密封块上还开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与所述穿线孔连通,这样可以保证电磁密封块在穿线孔位置的弹性,从而方便电线的穿入和穿出,并且使电线穿过后恢复穿线孔位置的弹性挤压作用效果,保证电磁屏蔽效果。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主体以及封口插板的内壁均喷涂有一层tf-801(银铜导电漆),装置主体以及封口插板由铜、铝、钢等金属制成。
19.本发明中,通过在机房中安装该电磁屏蔽装置,在使用时,将主机放置于装置主体的内部,通过电磁屏蔽装置能够屏蔽主机的电磁信号,从而使整个机房的电磁泄露率降低,且装置主体的一侧为开口结构,开口结构通过由上而下插接的封口插板插装封闭,这样在进行主机的安装和拆卸时只需要滑动封口插板即可实现,操作方便快捷;
20.本发明中,通过辅助散热机构能够降低装置对主机散热的影响,主机散热结构将热量传导至内侧散热辅板上,而内侧散热辅板与外侧散热辅板贴合,外侧散热辅板的一端连接有散热翅片,因此,热量能够通过内侧散热辅板、外侧散热辅板和散热翅片快速散发到外界空气中,达到了辅助散热的效果,极大地降低了电磁屏蔽装置对主机散热的影响,保证主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23.图3是本发明图2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的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发明图4中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外侧散热辅板;2、装置主体;21、安装插口;3、端板;4、拉手;5、封口插板;6、封闭槽;7、过线口;8、电磁密封块;9、散热翅片;10、穿线孔;11、内侧散热辅板;12、弹性部件;13、限位滑槽;14、限位滑块;15、夹持板;16、延伸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5,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一种机房用电磁屏蔽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一种机房用电磁屏蔽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机房大多缺乏电磁屏蔽装置,因此主机的电磁泄露率高,导致整个机房的电磁泄漏率较高,以及存在一些电磁屏蔽箱,进行电磁屏蔽,但是这种箱体在使用时会严重影响到主机的散热,从而使主机的性能受到影响的缺陷,通过在机房中安装该电磁屏蔽装置,能够屏蔽主机的电磁信号,从而使整个机房的电磁泄露率降低,且装置能够辅助主机散热,极大地降低了电磁屏蔽装置对主机散热的影响,保证主机的性能。
28.实施例1:
29.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机房用电磁屏蔽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装置主体2和封闭机构,所述装置主体2用于放置主机进行主机的电磁屏蔽,其呈镂空的箱状结构,所述装置主体2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所述封闭机构活动插装在所述装置主体2的上方,用于封闭所述装置主体2的开口结构;其中,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封口插板5和开设于所述装置主体2上表面的安装插口21,所述封口插板5由上而下插合至所述安装插口21内,使其将所述装置
主体2的开口结构封闭。
30.所述封口插板5的顶部安装有端板3,所述端板3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拉手4,方便拉动封口插板5。
31.所述装置主体2内壁开设有封闭槽6,所述封闭槽6位于所述装置主体2开口的一侧,所述封口插板5由所述安装插口21插合至所述封闭槽6的内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当封口插板5插入安装插口21内封闭开口结构时,封口插板5与封闭槽6榫卯卡合,从而保证了开口结构的密封性,使装置的电磁屏蔽效果更好。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3.通过在机房中安装该电磁屏蔽装置,在使用时,将主机放置于装置主体2的内部,通过电磁屏蔽装置能够屏蔽主机的电磁信号,从而使整个机房的电磁泄露率降低,且装置主体2的一侧为开口结构,开口结构通过由上而下插接的封口插板5插装封闭,这样在进行主机的安装和拆卸时只需要滑动封口插板5即可实现,操作方便快捷。
34.实施例2
3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散热机构,其用于辅助所述装置主体2内部的主机进行散热,所述辅助散热机构包括外侧散热辅板1和内侧散热辅板11,其中,所述外侧散热辅板1嵌设在所述装置主体2的外壁,所述内侧散热辅板11,其嵌设在所述装置主体2的内壁,其中,所述外侧散热辅板1与所述内侧散热辅板11贴合连接,所述外侧散热辅板1的一端连接有散热翅片9。
36.所述外侧散热辅板1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侧散热辅板1对称嵌设有在所述装置主体2的两侧,所述外侧散热辅板1的一端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2的背面。
37.所述散热翅片9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散热翅片9等距安装在两个所述外侧散热辅板1之间,所述散热翅片9采用倾斜结构,倾斜结构的散热翅片9能够增大散热面积,提升该辅助散热机构的辅助散热效果。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9.由于在主机的外部设置电磁屏蔽装置,这样会影响到主机的散热,而通过辅助散热机构能够降低装置对主机散热的影响,主机散热结构将热量传导至内侧散热辅板11上,而内侧散热辅板11与外侧散热辅板1贴合,外侧散热辅板1的一端连接有散热翅片9,因此,热量能够通过内侧散热辅板11、外侧散热辅板1和散热翅片9快速散发到外界空气中,达到了辅助散热的效果,极大地降低了电磁屏蔽装置对主机散热的影响。
40.实施例3
4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主机固定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2的内壁,用于对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2内部的主机进行固定,所述主机固定机构包括两组夹持板15和弹性部件12(弹性部件12可以采用弹簧或者弹片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具有弹性的组件),每组夹持板15均设置有两个,两组所述夹持板15分别活动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2的内部顶板和底板上,所述弹性部件12设置于所述夹持板15与所述装置主体2的内壁之间,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夹持板15的侧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2的内壁。
42.还包括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夹持板15的移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滑块14和限位滑槽13,其中,所述限位滑块14,设置于所述夹持板15的下方,限位滑槽13沿装置主体2的宽度方向开设于所述装置主体2的内壁,所述限位滑块14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滑槽13
内,所述限位滑块14的截面呈“t”型(保证限位滑块14和限位滑槽13的卡装效果)。
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44.当主机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后,夹持板15在弹性部件12的弹力作用下能对主机的两侧上方和下方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主机安装后的稳定性提升,且通过设置的夹持板15和弹性部件12能够使主机与装置主体2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这样同样能够降低了电磁屏蔽装置对主机散热的影响;
45.当夹持板15在滑动时,限位滑块14在限位滑槽13内部进行滑动,这样可以保证夹持板15移动的稳定,从而保证其夹持主机后的稳定。
46.实施例4
4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2的背面开设有过线口7,所述过线口7内部卡装有电磁密封块8(由导电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电磁密封块8具有弹性,所述电磁密封块8上开设有穿线孔10。
48.所述电磁密封块8上还开设有延伸槽16,所述延伸槽16与所述穿线孔10连通,这样可以保证电磁密封块8在穿线孔10位置的弹性,从而方便电线的穿入和穿出,并且使电线穿过后恢复穿线孔10位置的弹性挤压作用效果,保证电磁屏蔽效果。
49.所述装置主体以及封口插板5的内壁均喷涂有一层2tf-801(银铜导电漆),装置主体以及封口插板5由铜、铝、钢等金属制成。
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51.过线口7以及穿线孔10用于主机走线,而通过在过线口7内卡装电磁密封块8,这样可以降低过线口7位置的电磁泄露,从而保证该装置的电磁屏蔽效果。
5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