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

文档序号:32585777发布日期:2022-12-17 11:4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
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2.dsrc通信为专用短程通信,一种小范围的无线通信技术,是its的基础之一,dsrc系统主要用于车辆与路边系统、车辆一与车辆之间的通信,路边系统再通过有线通信与中心系统之间交换数据,可以实现车辆与整个系统的信息交换。
3.现有道路人行道旁用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大多都是采用螺栓固定分方式直接固定在路旁的支撑架上,然螺栓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可能会发生生锈现象,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行人检测预警装置进行定期检修时,生锈的螺栓将不便于工作人员将行人检测预警装置给快速拆卸下来,即降低工作效率,若强行拆卸可能会造成行人检测预警装置损坏,降低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提出新型的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行人检测预警装置本体不能快速地从支撑架上拆卸下来,继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矩形块,所述支撑架的正表面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的后表面固定有两个卡块,所述t型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所述支撑架的正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t型块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卡孔。
6.优选的,所述t型槽的内壁与两个卡孔的内壁同一侧相连通,两个所述矩形块的顶部分别活动套接在两个卡孔的内部。
7.优选的,两个所述卡块的同一侧分别活动贯穿两个矩形块的正表面,两个所述卡块的同一侧分别滑动嵌设在两个卡孔的内壁同一侧。
8.优选的,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与t型块的后表面固定安装。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导流块,两个所述导流块的底部均固定有两个挡雨板。
10.优选的,两个所述导流块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圆柱孔,每个所述圆柱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卡杆,且每个卡杆的底端均滑动嵌设在支撑架的顶部。
11.优选的,每个所述卡杆的顶部均固定有铁块,且每个铁块均活动套接在每个圆柱孔的内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矩形块、t行槽、t型块、卡块、弹簧、矩形槽、矩形孔和卡孔的配合下,可以让行人检测预警装置在支撑架上进行快速的拆装,即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卡块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矩形块从卡孔的内部移出,在矩形孔和矩形槽的配合下,便于对t型块进行移动。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挡雨板和导流块的配合下,可以防止雨天的雨水落到装置本体上,即有效地保证了装置本体能够正常进行使用,在圆柱孔和卡杆的配合下,可以防止导流块发生左右移动,在挡雨板的作用下,可以防止导流块进行上下移动,在铁块和工作人员准备好的磁铁的作用下,可以把卡杆从圆柱孔的内部移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的部分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的另一角度部分立体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的t型块、卡块和矩形孔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的导流块、圆柱孔和挡雨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的卡杆和铁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例说明:1、支撑架;2、装置本体;3、矩形块;4、t型槽;5、t型块;6、卡块;7、弹簧;8、矩形槽;9、矩形孔;10、导流块;11、挡雨板;12、圆柱孔;13、卡杆;14、铁块;15、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4.实施例1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dsrc通信的行人检测预警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底部设置有装置本体2,装置本体2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矩形块3,支撑架1的正表面开设有t型槽4,t型槽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t型块5,t型块5的后表面固定有两个卡块6,t型槽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7,两个弹簧7的一端均与t型块5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支撑架1的正表面开设有矩形槽8,挡t型块5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9,支撑架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卡孔15,t型槽4的内壁与两个卡孔15的内壁同一侧相连通,两个矩形块3的顶部分别活动套接在两个卡孔15的内部,两个卡块6的同一侧分别活动贯穿两个矩形块3的正表面,两个卡块6的同一侧分别滑动嵌设在两个卡孔15的内壁同一侧。
26.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装置本体2快速地安装在支撑架1上时,首先将支撑架1安装在人行道旁,接着利用起吊机带动工作人员和装置本体2移动到支撑架1的顶部,之后再矩形槽8和矩形孔9的配合下,带动t型块5从t型槽4的内部移出,当t型块5发生移动时,移动的t型块5会在t型槽4的配合下,使得两个弹簧7均被拉伸,同时移动的t型块5会带动两个卡块6发生移动,当t型块5带动两个卡块6分别从两个卡孔15的内部移出时,直接利用装置本体2带动两个矩形块3分别与两个卡孔15进行对接,当两个矩形块3分别与两个卡孔15完全进行对接时,此时直接慢慢松开对t型块5所施加的力,这时在两个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t型块5开始带动两个卡块6进行自动复位,当两个卡块6均完成复位移动时,两个矩形块3刚好分别被卡接在两个卡孔15的内部,即完成装置本体2快速地安装在支撑架1上的操作,当需要将装置本体2快速地从支撑架1上拆卸下来时,此时直接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将两个卡块6分别从两个卡孔15的内部移出,即可将两个矩形块3分别与从两个卡孔15的内部抽离出来,即完成装置本体2快速地从支撑架1上拆卸下来的操作,操作简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7.实施例2
28.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支撑架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导流块10,两个导流块10的底部均固定有两个挡雨板11,两个导流块10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圆柱孔12,每个圆柱孔12的内部均设置有卡杆13,且每个卡杆13的底端均滑动嵌设在支撑架1的顶部,每个卡杆13的顶部均固定有铁块14,且每个铁块14均活动套接在每个圆柱孔12的内部。
29.在本实施例中,当为了防止装置本体2在使用时被雨水淋到发生短路损坏时,此时在将装置本体2安装在支撑架1上时,直接将两个导流块10放置在支撑架1上并调整好位置,接着在每个圆柱孔12的内部均放置上卡杆13,当四个卡杆13分别从四个圆柱孔12的进口进入时,移动的四个卡杆13也会分别带动四个铁块14发生移动,当四个卡杆13的底部均滑动嵌设在支撑架1上时,即完成对导流块10的固定,同时四个铁块14也刚好分别移动到四个圆柱孔12的内部,当需要将卡杆13从圆柱孔12的内部移出时,直接利用工作人员准备的磁铁和铁块14的配合,即可将卡杆13从圆柱孔12的内部移出,即完成对导流块10的快速拆卸。
3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将装置本体2快速地安装在支撑架1上时,首先将支撑架1安装在人行道旁,接着利用起吊机带动工作人员和装置本体2移动到支撑架1的顶部,之后再矩形槽8和矩形孔9的配合下,带动t型块5从t型槽4的内部移出,当t型块5发生移动时,移动的t型块5会在t型槽4的配合下,使得两个弹簧7均被拉伸,同时移动的t型块5会带动两个卡块6发生移动,当t型块5带动两个卡块6分别从两个卡孔15的内部移出时,直接利用装置本体2带动两个矩形块3分别与两个卡孔15进行对接,当两个矩形块3分别与两个卡孔15完全进行对接时,此时直接慢慢松开对t型块5所施加的力,这时在两个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t型块5开始带动两个卡块6进行自动复位,当两个卡块6均完成复位移动时,两个矩形块3刚好分别被卡接在两个卡孔15的内部,即完成装置本体2快速地安装在支撑架1上的操作,当需要将装置本体2快速地从支撑架1上拆卸下来时,此时直接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将两个卡块6分别从两个卡孔15的内部移出,即可将两个矩形块3分别与从两个卡孔15的内部抽离出来,即完成装置本体2快速地从支撑架1上拆卸下来的操作,操作简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当为了防止装置本体2在使用时被雨水淋到发生短路损坏时,此时在将装置本体2安装在支撑架1上时,直接将两个导流块10放置在支撑架1上并调整好位置,接着
在每个圆柱孔12的内部均放置上卡杆13,当四个卡杆13分别从四个圆柱孔12的进口进入时,移动的四个卡杆13也会分别带动四个铁块14发生移动,当四个卡杆13的底部均滑动嵌设在支撑架1上时,即完成对导流块10的固定,同时四个铁块14也刚好分别移动到四个圆柱孔12的内部,当需要将卡杆13从圆柱孔12的内部移出时,直接利用工作人员准备的磁铁和铁块14的配合,即可将卡杆13从圆柱孔12的内部移出,即完成对导流块10的快速拆卸。
31.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