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6022发布日期:2022-09-30 19:1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子设备辅助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技术的发展,车载电子设备的用电消耗逐渐增大,通常会通过液冷的方式对车载电子设备进行散热,具体地,将车载电子设备的电路板固定于外壳内,并在外壳内设置冷却液流动通道,通过向冷却液流动通道通入冷却液的方式对电路板进行散热,从而保证车载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3.但在采用上述方式对车载电子设备进行散热时,可能会使外壳内形成湿热空气,并因外壳的温度与电路板之间的温差,导致外壳的内壁极易形成凝露,并滴落在电路板及电路板上的各种电子元器件上,从而导致车载用电设备损坏。
4.为此,亟需一种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能够防止车载电子设备的外壳内壁形成凝露。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包括:
8.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将所述外壳的内腔分为互不连通的冷却液流动腔和安装腔,所述冷却液流动腔用于流通冷却液,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车载电子设备的电路板;所述外壳上设有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进气散热口和出气散热口;
9.第一温湿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外壳表面的温度,及所述安装腔内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
10.空气流动单元,所述空气流动单元用于使外界大气通过所述进气散热口进入所述安装腔内,并将所述安装腔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出气散热口排出。
11.作为上述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空气流动单元包括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风扇、或空气泵。
12.作为上述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所述风扇,所述风扇的转速可调;
13.或,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所述空气泵,所述空气泵的排量可调。
14.作为上述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为设于所述出气散热口的排气扇,或为设于所述进气散热口的送气扇。
15.作为上述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空气流动单元还包括进气散热开关阀和出气散热开关阀,所述进气散热开关阀设于所述进气散热口,所述出气散热开关阀设于所述出气散热口。
16.作为上述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散热开关阀为流量调节阀。
17.作为上述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散热口通过所述动力单元与外界大气或车载空调的出气口连通。
18.作为上述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单元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动力单元安装于所述外壳,或车身上。
19.作为上述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散热口和所述出气散热口设于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
20.作为上述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还包括:
21.第二温湿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外壳外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
22.吹气单元,用于对所述外壳的外壁进行吹气。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在车载电子设备工作的过程中,采用冷却液对电路板进行降温,防止电路板温度过高,确保车载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同时实时地通过第一温湿度检测单元检测外壳表面的温度,及安装腔内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并根据第一温湿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选择性地控制空气流动单元开启或关闭。不仅可以在需要对安装腔进行吹气时,及时控制空气流动单元开启对安装腔进行吹气,以降低外壳内的空气温度,防止外壳的内壁形成凝露;在不需要对安装腔进行吹气时,及时控制空气流动单元关闭,以停止对安装腔进行吹气,节约电能;此外,还能降低对冷却液的温度要求。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动力单元和过滤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27.图中:
28.1、外壳;11、进气散热口;12、出气散热口;13、冷却液流动腔;14、安装腔;15、冷却液进口;16、冷却液出口;
29.2、动力单元;3、隔板;4、过滤单元;5、进气散热开关阀;6、出气散热开关阀;
30.10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包括外壳1,其
中,外壳1内设有隔板3将外壳1的内腔分为互不连通的冷却液流动腔13和安装腔14,冷却液流动腔13用于流通冷却液,安装腔14用于安装车载电子设备的电路板100。示例性地,冷却液为水。
33.外壳1上设有冷却液进口15和冷却液出口16,冷却液进口15和冷却液出口16均与安装腔14连通,在车载电子设备工作时,通过冷却液进口15不断地向安装腔14内通入冷却液,冷却液在安装腔14内流动并从冷却液出口16流出,在这一过程中,冷却液将会把电路板100工作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起到对电路板100进行降温的目的。
34.为了提高电路板100的散热效果,外壳1和隔板3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如铝等,提高电路板100通过隔板3和安装腔14内的冷却液之间的换热效果,及安装腔14内的空气通过外壳1和外界空气之间的换热效果。
35.本实施例中,隔板3和电路板100正对设置,隔板3和电路板100之间的间隔比较小,一是可以避免隔板3和电路板100直接挤压电路板100上的电子元器件造成电子元器件松动,又可以提高电路板100和冷却液的换热效果。至于隔板3和电路板100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电路板100的具体类型确定。
36.在采用冷却液对电路板100进行降温的过程中,若安装腔14内的空气湿度较大且外壳1和外壳1内的空气之间的温差较大,且外壳1的温度偏低时,外壳1的内壁将会形成冷凝水,若冷凝水滴落在电路板100上,将会导致电路板100故障,直接影响车载电子设备工作。
37.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的外壳1上设有均与安装腔14连通的进气散热口11和出气散热口12。示例性地,进气散热口11和出气散热口12设于外壳1的相对两侧,以延长空气在安装腔14内的流动路径,提高散热效果。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还包括空气流动单元和第一温湿度检测单元,其中,空气流动单元用于使外界大气通过进气散热口11进入安装腔14内,并将安装腔14内的空气通过出气散热口12排出;第一温湿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外壳1表面的温度,及安装腔14内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
38.根据第一温湿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选择性地控制空气流动单元开启或关闭,不仅可以在需要对安装腔14进行吹气时,及时控制空气流动单元开启对安装腔14进行吹气,实现对外壳1及外壳1内的电路板100进行强制风冷,以降低外壳1内的空气温度,防止外壳1的内壁形成凝露;在不需要对安装腔14进行吹气时,及时控制空气流动单元关闭,以停止对安装腔14进行吹气,节约电能;此外,还能降低对冷却液的温度要求。
39.本实施例中,第一温湿度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外壳1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及用于检测外壳1内空气温度及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
40.进一步地,空气流动单元包括动力单元2,动力单元2包括风扇,通过风扇实现安装腔14内的空气流动,及安装腔14内的空气和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同时对外壳1及外壳1内的电路板100进行强制风冷,提高了散热效果。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空气泵替换风扇。
41.本实施例中,风扇为设于出气散热口12的排气扇。于其他实施例中,风扇还可以设于进气散热口11的送气扇。
42.本实施例中,动力单元2位于外壳1的外部,减小车载电子设备自身结构的变更,降低成本。于其他实施例中,动力单元2还可以设于外壳1的内部。
43.本实施例中,动力单元2安装于外壳1上。具体地,外壳1的一侧壁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贯通设置的进气散热口11,动力单元2设于安装槽内,并使动力单元2出气口正对进气散热口11。于其他实施例中,动力单元2还可以安装于车身上。
44.动力单元2可以采用螺钉、螺栓等螺纹紧固件、或卡接等方式可拆卸地安装于外壳1上;还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将风扇固定于安装槽的内壁,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45.进一步地,由于外界空气中含有颗粒等杂质,为了防止杂质堵塞动力单元2及进入安装腔14内,进气散热口11设有过滤单元4。示例性地,过滤单元4位于动力单元2的上游,过滤单元4为多孔板,出气散热口12设有多个。
46.进一步地,在外壳1表面的温度和外壳1外的空气温度相差较大,且外壳1外的空气湿度较大时,外壳1的外壁也可能会形成冷凝水,若外壳1上存在与安装腔14连通的微小缝隙,外壳1外壁的冷凝水也可能会通过这些微小缝隙、进气散热口11或出气散热口12等进入安装腔14内,并滴落在电路板100上。为此,车载电子设备防凝露装置还包括吹气单元和第二温湿度检测单元,其中,第二温湿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外壳1外的空气温度及空气湿度,吹气单元用对外壳1的外壁进行吹气,并能够根据第二温湿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及第一温湿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
47.在根据第二温湿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及第一温湿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确定需要对外壳1的外壁进行吹气时,控制吹气单元启动,以对外壳1的外壁进行吹气,以防止外壳1的外壁形成凝露。在根据第二温湿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及第一温湿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确定不需要对外壳1的外壁进行吹气时,控制吹气单元关闭,停止对外壳1的外壁进行吹气,以节约电能。
48.示例性地,吹气单元可以是风扇或空气泵,吹气单元的空气来源可以是外界大气,还可以是空调风;第二温湿度检测单元为温湿度传感器。需要说明的是,在吹气单元的空气来源为空调风时,可以无需设置风扇或空气泵,并设置吹气开关阀,吹气开关阀设于车载空调的出气口,吹气开关阀的出气口正对外壳1的外壁,在需要对外壳1的外壁进行吹气时,开启吹气开关阀,利用空调风对外壳1的外壁进行吹气。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车载空调提供风时,车载空调提供的是冷风。
49.进一步地,风扇的转速可调,通过调节风扇的转速,可以实现根据安装腔14内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及外壳1的表面温度调节风量的大小,以避免安装腔14内形成冷凝水。示例性地,风量大小为0.001m3/mi n-1000m3/mi n,安装腔14内的空气湿度为0%-100%,安装腔14内的温度大小为-100℃-1000℃。需要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若采用空气泵替换封风扇,为了实现风量可调,空气泵的排量可调。
50.进一步地,空气流动单元还包括进气散热开关阀5和出气散热开关阀6,进气散热开关阀5设于进气散热口11,出气散热开关阀6设于出气散热口12。在不需要对安装腔14进行吹气时,关闭进气散热开关阀5和出气散热开关阀6,防止外界的潮湿空气进入安装腔14内;在需要对安装腔14进行吹气时,开启进气散热开关阀5和出气散热开关阀6,对安装腔14进行吹气。
51.示例性地,进气散热开关阀5和出气散热开关阀6均为电磁开关阀,进气散热开关阀5位于过滤单元4的上游。于其他实施例中,在风扇的转速不可调或空气泵的排量不可调时,可以将进气散热开关阀5设置为流量调节阀,以调节送入安装腔14内的空气量,以保证
对电路板100的冷却效果,防止外壳1的内壁形成冷凝水。当然也可以将风扇的转速可调或空气泵的排量可调,同时将进气散热开关阀5选用流量调节阀。
5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5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