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幻彩灯带控制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3581发布日期:2022-10-14 23:38阅读:1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幻彩灯带控制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幻彩灯带控制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2.led幻彩灯带又名led全彩灯带,led数码灯带,像素灯带,是led灯带的一种,产品为柔性fpc为基板焊接led,以及外围电路形成,可以实现追逐,led幻彩灯带流水、幻彩、显示效果等,主要用于ktv、酒店、家庭装饰等,幻彩灯带控制器对幻彩灯带的光效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幻彩灯带控制器只能实现一种流水特效,同时电压控制不稳定,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大多数是有线控制,使用不方便,消费者体验差。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多种流水特效的幻彩灯带控制器控制电路。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幻彩灯带控制器控制电路,包括蓝牙主控制芯片u1、电压转换芯片u2、电平转换芯片u3、稳压芯片vr1、稳压芯片vr2、接口j1、接口j2、接口j3、接口j4、插座j01、二极管dv1、稳压二极管d2、极性电容c1、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及场效应管q3,所述二极管dv1的正极连接所述接口j1的第二管脚,所述稳压芯片vr1的第一管脚与所述二极管dv1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芯片vr2的第一管脚与所述二极管dv1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芯片vr2的第二管脚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d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g端通过电阻r4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四管脚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一管脚通过电阻r2与所述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一管脚连接,所述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九管脚通过电阻r7与所述场效应管q2的g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d端连接所述接口j4的第二管脚,所述场效应管q2的s端接地,所述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十管脚通过电阻r8与所述场效应管q3的g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d端连接所述接口j4的第三管脚,所述场效应管q3的s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vr1的第二管脚通过电阻r1与所述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五管脚连接,所述稳压芯片vr1的第二管脚与所述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稳压芯片vr2的第二管脚与所述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六管脚连接,所述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三管脚通过电阻r15与所述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十五管脚连接,所述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四管脚通过电阻r11连接所述接口j4的第四管脚,所述接口j4的第五管脚连接所述接口j1的第二管脚,所述接口j4的第一管脚接地。
6.进一步,所述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芯片型号为rl61ax,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2的芯片型号为gs331-tr,所述电平转换芯片u3的芯片型号为rs0101yh6,所述稳压芯片vr1的芯片型号为ht7533,所述稳压芯片vr2的芯片型号为78l05g-ab3-r。
7.进一步,所述插座j01的第一管脚与所述接口j1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插座j01的第二管脚与所述接口j1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插座j01的第二管脚接地,所述插座j01的第
三管脚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接地。
8.进一步,所述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一管脚、第三管脚与第二十二管脚均接地,所述接口j2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三管脚、第四管脚及第五管脚分别连接所述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二管脚、第二十一管脚、第二十管脚、第十九管脚及第十八管脚,所述接口j3的第一管脚、第五管脚及第六管脚分别与所述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十五管脚、第九管脚及第十管脚连接,所述接口j3的第七管脚连接所述稳压芯片vr1的第二管脚,所述接口j3的第八管脚接地。
9.进一步,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二管脚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三管脚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三管脚通过电阻r5连接所述二极管dv1的负极,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四管脚通过电阻r3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s端,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五管脚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s端,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五管脚通过电容c4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五管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v1的负极。
10.进一步,所述稳压芯片vr2的第三管脚接地,所述稳压芯片vr2的第一管脚通过电容c7接地,所述稳压芯片vr2的第二管脚通过电容c8接地,所述稳压芯片vr2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通过电容c8接地,所述稳压芯片vr1的第三管脚接地,所述稳压芯片vr1的第一管脚通过电容c5接地,所述稳压芯片vr1的第二管脚通过电容c6接地。
11.进一步,所述场效应管q2的s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2的s端通过电阻r9与所述场效应管q2的g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s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3的s端通过电阻r10与所述场效应管q3的g端连接。
12.进一步,所述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一管脚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六管脚通过电容c3接地,所述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二管脚接地。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压转换芯片u2、稳压芯片vr1、稳压芯片vr2及场效应管q1对电压进行控制,设置蓝牙主控制芯片u1、电平转换芯片u3、场效应管q2及场效应管q3对输出电流进行控制,使控制器的电压控制稳定,幻彩灯带控制器能实现多种流水特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实现无线控制,使用方便,消费者体验好。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幻彩灯带控制器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幻彩灯带控制器控制电路,包括蓝牙主控制芯片u1、电压转换芯片u2、电平转换芯片u3、稳压芯片vr1、稳压芯片vr2、接口j1、接口j2、接口j3、接口j4、插座j01、二极管dv1、稳压二极管d2、极性电容c1、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及场效应管q3,二极管dv1的正极连接接口j1的第二管脚,稳压芯片vr1的第一管脚与二极管dv1的负极连接,稳压芯片vr2的第一管脚与二极管dv1的负极连接,稳压芯片vr2的第二管脚与场效应管q1的d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g端通过电阻r4与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四管脚连接,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一管脚通过电阻r2与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一管脚连接,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九管脚通过电阻r7与场效应管q2的g端连接,场效应管q2的d端连接接口j4的第二管脚,场效应管q2的s端接地,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十管脚通过电阻r8与场效应管q3的g端连接,场效应管q3的d端连接接口j4的第三管脚,场效应管q3的s端接地,稳压芯片vr1的第二管脚通过电阻r1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五管脚连接,稳压芯片vr1的第二管脚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一管脚连接,稳压芯片vr2的第二管脚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六管脚连接,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三管脚通过电阻r15与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十五管脚连接,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四管脚通过电阻r11连接接口j4的第四管脚,接口j4的第五管脚连接接口j1的第二管脚,接口j4的第一管脚接地。通过设置电压转换芯片u2、稳压芯片vr1、稳压芯片vr2及场效应管q1对电压进行控制,设置蓝牙主控制芯片u1、电平转换芯片u3、场效应管q2及场效应管q3对输出电流进行控制,使控制器的电压控制稳定,幻彩灯带控制器能实现多种流水特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实现无线控制,使用方便,消费者体验好。
18.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芯片型号为rl61ax,电压转换芯片u2的芯片型号为gs331-tr,电平转换芯片u3的芯片型号为rs0101yh6,稳压芯片vr1的芯片型号为ht7533,稳压芯片vr2的芯片型号为78l05g-ab3-r,对电压的控制稳定,准确实现多种流水特效。
19.插座j01的第一管脚与接口j1的第二管脚连接,插座j01的第二管脚与接口j1的第一管脚连接,插座j01的第二管脚接地,插座j01的第三管脚接地,极性电容c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极性电容c1的负极接地,保证供电的持续性、稳定性与安全性。
20.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一管脚、第三管脚与第二十二管脚均接地,接口j2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三管脚、第四管脚及第五管脚分别连接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二管脚、第二十一管脚、第二十管脚、第十九管脚及第十八管脚,通过接口j2连接蓝牙主控制芯片u1对其进行数据传输及控制,接口j3的第一管脚、第五管脚及第六管脚分别与蓝牙主控制芯片u1的第十五管脚、第九管脚及第十管脚连接,接口j3的第七管脚连接稳压芯片vr1的第二管脚,接口j3的第八管脚接地,接口j3作为一个预留的接口,方便消费者随时连接使用。
21.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二管脚接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三管脚通过电阻r6接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三管脚通过电阻r5连接二极管dv1的负极,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四管脚通过电阻r3连接场效应管q1的s端,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五管脚连接场效应管q1的s端,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五管脚通过电容c4接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第五管脚连接二极管dv1的负极,确保电压转换芯片u2的管脚电平稳定性,使电压转换芯片u2对电压的转换稳定,保证电压转换芯片u2的安全性。
22.稳压芯片vr2的第三管脚接地,稳压芯片vr2的第一管脚通过电容c7接地,稳压芯片vr2的第二管脚通过电容c8接地,稳压芯片vr2的第二管脚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通过电容c8接地,稳压芯片vr1的第三管脚接地,稳压芯片vr1的第一管脚通过电容c5接地,稳压芯片vr1的第二管脚通过电容c6接地,确保稳压芯片vr1与稳压芯片vr2的安全性。
23.场效应管q2的s端接地,场效应管q2的s端通过电阻r9与场效应管q2的g端连接,场效应管q3的s端接地,场效应管q3的s端通过电阻r10与场效应管q3的g端连接,确保场效应管q2和场效应管q3的运行稳定性。
24.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一管脚通过电容c2接地,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六管脚通过电容c3接地,电平转换芯片u3的第二管脚接地,确保电平转换芯片u3运行的稳定性,使电压转换芯片u3对电平的转换稳定,保证电压转换芯片u3的安全性。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