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液管加热保温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06588发布日期:2022-10-22 07:4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液管加热保温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液管加热保温套。


背景技术:

2.在铸造模具时,铸造液从升液管内出来时,需要经过一保温套对其进行保温,然后再进入铸造模具内进行铸造成型,而现有的技术中的保温套包括一金属圈,在金属圈的外表面设有电加热器来维持金属圈的温度,来保证铸造液不会因为突然变冷而凝固造成废品。
3.但由于电加热器是包裹在金属圈的外表面,使得热量不易进入到金属圈的内腔中,进而对处在金属圈内腔中的升液管加热效果较差;以及电加热器包裹在金属管的外表面,其热量也容易流失,从而导致保温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液管加热保温套,用于解决现今的保温套对升液管的加热效果差,以及热量容易散失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升液管加热保温套,包括套体与电热管,所述电热管包绕在套体周侧,所述套体上竖向阵列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7.所述电热管包括竖向管体、上连接弯管与下连接弯管;每个安装孔的左右两侧均竖直安装竖向管体,每相邻的两个竖向管体之间依次交错通过上连接弯管和下连接弯管连接形成环状波浪形结构,且最开始的一根竖向管体与最后的一根竖向管体之间断开,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
8.防护组件,包裹在所述套体外圆周壁上;
9.导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套体内圆周壁上。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11.进一步,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隔热层与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套体外圆周壁上,而所述隔热层填充在外壳与套体之间形成的夹层内。
12.进一步,所述导热结构包括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与安装孔的数量相同,且散热孔贯通设置在与安装孔位置相对应的套体内圆周壁上。
13.进一步,所述导热结构还包括集热板,所述集热板的外弧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热头,且所述集热板上的导热头插接在位于相邻两个安装孔之间的套体内壁中,并使集热板与套体内壁贴合。
14.进一步,所述电热管为螺旋缠绕形成的螺旋管。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通过将电热管的竖向管体竖直安装在安装孔,且每相邻的两个竖向管体之间依次交错通过上连接弯管和下连接弯管连接形成环状波浪形结构,促使将电热管包绕组装在
套体的内部,从而代替现有技术中将电热管包绕在套体外表面,使得在将电热管通电后,套体能更快速的实现加热;
17.2、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可防止套体上的热量流失,从而保证套体保持足够的温度;
18.3、通过导热结构的设置,可将套体上的热量以最大限度的向套体的中部空腔导入,从而保证套体中部空腔内有足够的热量。
附图说明
19.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液管加热保温套的结构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液管加热保温套的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液管加热保温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套体局部剖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液管加热保温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套体局部剖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液管加热保温套中部分组件的剖视图。
25.附图标注如下:
26.1、套体;101、安装孔;102、散热孔;2、外壳;201、隔热层;3、集热板;301、导热头;4、电热管;401、竖向管体;402、上连接弯管;403、下连接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如图1~图5所示,一种升液管加热保温套,包括套体1与电热管4,电热管4包绕在套体1周侧,电热管4为螺旋缠绕形成的螺旋管,将电热管4设为螺旋状,能改善电热管4的加热效果;套体1上竖向阵列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01,通过设置的安装孔101可便于安装电热管4;
28.参阅图2与图5,电热管4包括竖向管体401、上连接弯管402与下连接弯管403;每个安装孔101的左右两侧均竖直安装竖向管体401,每相邻的两个竖向管体401之间依次交错通过上连接弯管402和下连接弯管403连接形成环状波浪形结构,从而实现将环状波浪形结构的电热管4组装在套体1的内部,从而代替现有技术中将电加热管包绕在套体1外表面,使得在将电热管4通电后,热量能从套体1的内部散开,从而能有效改善对套体1的加热速度;
29.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安装孔101内的两个竖向管体401的上端通过上连接弯管402连接,相邻两个安装孔101之间的竖向管体401的下端通过下连接弯管403连接,彼此依次形成整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设置为相邻两个安装孔101之间的竖向管体401的上端通过上连接弯管402连接,每个安装孔101内的两个竖向管体401的下端通过下连接弯管403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即通过多个竖向管体401、上连接弯管402与下连接弯管403连接形成环状波浪形结构即可,进一步的,电热管4可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30.参阅图5,且最开始的一根竖向管体401与最后的一根竖向管体401之间断开,从而形成整个电热管4的正负极端头,便于与外部电路进行连接;
31.参阅图2,防护组件,包裹在套体1外圆周壁上,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可防止套体1上的热量流失,从而保证套体1保持足够的温度;
32.参阅图2,防护组件包括隔热层201与外壳2,外壳2设置在套体1外圆周壁上,设置
的外壳2可对套体1起到保护的作用;而隔热层201填充在外壳2与套体1之间形成的夹层内,使隔热层201可阻挡套体1外圆周壁上的热量,避免套体1上的热量向其外圆周壁外流失,从而保证套体1上的热量能保持稳定;
33.参阅图3至图5,导热结构,设置在套体1内圆周壁上,通过导热结构的设置,可将套体1上的热量以最大限度的向套体1的中部空腔导入,从而保证套体1中部空腔内有足够的热量;
34.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热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导热结构包括散热孔102,散热孔102的数量与安装孔101的数量相同,且散热孔102贯通设置在与安装孔101位置相对应的套体1内圆周壁上,促使散热孔102与安装孔101贯通,进而能便于安装孔101内的热量流向套体1的中部空腔内,从而能改善对位于套体1的中部空腔中的升液管加热效果。
35.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热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导热结构包括集热板3,集热板3的外弧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热头301,且集热板3上的导热头301插接在位于相邻两个安装孔101之间的套体1内壁中,并使集热板3与套体1内壁贴合,从而实现将集热板3安装在相邻两个安装孔101之间的套体1内壁上,促使套体1内的热量可经导热头301导入在集热板3上,使热量汇集于集热板3上,促使集热板3上的热量向套体1的中部空腔扩散,从而提高套体1中部空腔内的热量。
36.而本实施例中,参阅图5,不仅是在与安装孔101位置相对应的套体1内圆周壁上开设了散热孔102,而且还在位于相邻两个散热孔102之间的套体1内壁上设置了集热板3,散热孔102能实现将安装孔101内的热量向套体1中部空腔导入,集热板3能将套体1上的热量进行汇集促使热量向套体1中部空腔散发,进而提高套体1中部空腔的温度,进一步改善对位于套体1的中部空腔中的升液管加热效果。
3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