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结构、炉头组件及电火灶。
背景技术:2.目前家庭厨房一般使用燃气灶进行加热,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燃气罐或燃气管道进行供气,通过燃气罐进行供气存在较高的使用成本和燃气更换不方便的问题。通过燃气管进行供气存在铺设困难的问题,且对厨房的布置也有一定的要求,使用环境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工艺简便,成本低,放电效果好的等离子体结构、炉头组件及电火灶。
4.一种等离子体结构,包括:等离子头,所述等离子头的一端形成高压电输出端;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等离子头远离所述高压电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与导电组件连接。
5.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等离子体结构,包括等离子头和连接杆,其中连接杆的一端与等离子头连接。当外部的电源装置、导电组件以及高压组件与连接杆电连接后,通过连接杆向等离子头传输高压电,等离子头在高压电作用下能够击穿空气形成热等离子体,产生大量热量,供加热使用。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中,连接杆直接与等离子头连接,且连接杆的另一端直接与导电组件连接,从而简化了等离子体结构的制造工艺,且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等离子头上设有凹陷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凹陷部相适配。
7.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中在等离子头上设置凹陷部,连接杆适配安装于等离子头的凹陷部内,从而使等离子体结构的装配更加简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的内壁形成螺纹槽,所述连接杆一端形成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槽相适配。
9.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进一步地,等离子头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实现装配,从而提高等离子头与连接杆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和装配效率。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等离子头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弹片,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等离子头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弹片相适配的凹槽。
11.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中,等离子头与连接杆之间插接装配并通过弹性件进行限位固定,从而提高等离子头与连接杆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和装配效率。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等离子头的直径沿着其延伸方向逐步减小。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等离子头包括连接部和放电部,所述放电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呈柱形,所述放电部呈锥形,所述放电部沿着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
向直径逐步减小,所述放电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形成所述高压电输出端。
14.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可以使等离子头的高压电输出端形成于较小区域上,有利于高压电的集中输出,方便等离子头击穿空气形成热等离子体并产生大量热量,从而提高等离子体结构的供热效率。呈柱状的等离子头的连接部或面积较大处的等离子头区域用于与连接杆连接,从而使连接杆对等离子头具有足够的支撑能力,且不至于对连接杆产生较大的热量。另外,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适合批量生产。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杆2的直径范围为0.1mm~20mm。
16.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进一步限定了连接杆2的直径范围为0.1mm~20mm。
17.可选地,连接杆的直径为0.1mm,在保证连接杆对等离子头足够支撑力的前提下,有效减少连接杆的体积,使等离子体结构可以快速降温,减少对与等离子体结构连接的导电组件的高温损伤,降低对导电组件以及对与等离子体结构相邻结构的耐热性能的要求,为等离子体结构应用于有高温加热需求的电器用品提供技术支持。
18.可选地,连接杆的直径为20mm。在保证连接杆良好散热性能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对等离子头提供有力支撑,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9.可选地,连接杆的直径范围为0.5mm~10mm,从而进一步优化连接杆的结构支撑强度以及提供良好的散热性能。
20.优选地,连接杆的直径范围为0.1mm~3.5mm,从而使等离子体结构可以直接加工成需要的长度,再通过用点焊或不锈钢焊锡丝的方式与导电组件直接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等离子体的结构简化,加工难度明显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的下降,且可靠性和热稳定性更高。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等离子头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范围比例为5:1~30:1。
22.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中等离子头与连接杆的直径比例通过控制在上述的数值范围内,可以在保证等离子头的高压电输出端容易击穿空气形成热等离子体的前提下,通过控制与等离子头连接的连接杆的粗细,从而保证等离子体结构的快速降温。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材质为金属材料。
24.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连接杆的材质为金属材料,特别是不锈钢材料,从而有利于提高等离子体结构的热传导性,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且不锈钢材质的连接杆生产制造工艺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25.一种炉头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插接孔,多个所述插接孔位于所述支架的底面;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结构,所述等离子体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等离子体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多个所述等离子体结构穿设于多个所述插接孔;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多个所述等离子体结构的所述连接杆穿过多个所述插接孔后与所述导电组件连接。
2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炉头组件,其中前述任意一项的等离子体结构穿过支架上的插接孔与位于支架另一侧上的导电组件电连接。本技术的炉头组件通过设置前述任意一项的等离子体结构,有利于简化炉头组件的生产工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电连接件和电容组件,所述电容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电连接件连接,所述电容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电连接。
28.上述的炉头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电容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连接件以及电容组
件。可选地,连接杆通过铆接或螺牙与电容组件连接。上述的结构连接方式可以简化炉头组件的生产工艺,从而有利于提高炉头组件的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容组件与所述连接杆焊接连接。
30.上述的炉头组件中,等离子体结构的连接杆可以通过点焊或不锈钢焊锡丝的方式与电容组件焊接在一起。通过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使炉头组件的结构可靠性更高。
31.一种电火灶,包括:灶体本体;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炉头组件,所述炉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灶体本体上;高压组件,所述高压组件与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
3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火灶,本技术的电火灶通过设置前述任意一项的炉头组件,可以提高电火灶的热稳定性,从而提高电火灶的使用寿命。此外,上述的电火灶中通过设置前述任意一项的等离子体结构,使电火灶的结构更趋简单,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等离子体结构的剖视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等离子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炉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炉头组件的剖视图;
37.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火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火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9.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40.100等离子体结构,
41.1等离子头;
42.2连接杆;
43.200炉头组件,
44.3支架,31底面,301插接孔;
45.4导电组件,41电连接件,42电容组件;
46.300电火灶,
47.5灶体本体;
48.6高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51.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等离子体结构、炉头组件及电火灶。
5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结构,包括:等离子头1,等离子头
1的一端形成高压电输出端;连接杆2,连接杆2的一端与等离子头1远离高压电输出端的一端连接,连接杆2的另一端用于与导电组件4连接。
5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等离子体结构,包括等离子头1和连接杆2,其中连接杆2的一端与等离子头1连接。当外部的电源装置、导电组件4以及高压组件6与连接杆2电连接后,通过连接杆2向等离子头1传输高压电,等离子头1在高压电作用下能够击穿空气形成热等离子体,产生大量热量,供加热使用。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中,连接杆直接与等离子头连接,且连接杆的另一端直接与导电组件4连接,从而简化了等离子体结构的制造工艺,且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54.如图1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等离子头1上设有凹陷部,连接杆2与凹陷部相适配。
55.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中在等离子头1上设置凹陷部,连接杆2适配安装于等离子头1的凹陷部内,从而使等离子体结构的装配更加简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56.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凹陷部的内壁形成螺纹槽,连接杆2一端形成螺纹部,螺纹部与螺纹槽相适配。
57.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进一步地,等离子头1与连接杆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实现装配,从而提高等离子头1与连接杆2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和装配效率。
5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和等离子头1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弹片,连接杆2和等离子头1的另一个上设有与弹片相适配的凹槽。
59.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中,等离子头1与连接杆2之间插接装配并通过弹性件进行限位固定,从而提高等离子头1与连接杆2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和装配效率。
60.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等离子头1的直径沿着其延伸方向逐步减小。
61.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等离子头1包括连接部和放电部,放电部设置在连接部上,连接部呈柱形,放电部呈锥形,放电部沿着远离连接部的方向直径逐步减小,放电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形成高压电输出端。
62.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可以使等离子头1的高压电输出端形成于较小区域上,有利于高压电的集中输出,方便等离子头1击穿空气形成热等离子体并产生大量热量,从而提高等离子体结构的供热效率。呈柱状的等离子头1的连接部或面积较大处的等离子头1区域用于与连接杆2连接,从而使连接杆2对等离子头具有足够的支撑能力,且不至于对连接杆2产生较大的热量。另外,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适合批量生产。
63.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的直径范围为0.1mm~20mm。
64.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进一步限定了连接杆2的直径范围为0.1mm~20mm。
65.可选地,连接杆的直径为0.1mm,在保证连接杆2对等离子头1足够支撑力的前提下,有效减少连接杆2的体积,使等离子体结构可以快速降温,减少对与等离子体结构连接的导电组件4的高温损伤,降低对导电组件以及对与等离子体结构相邻结构的耐热性能的要求,为等离子体结构应用于有高温加热需求的电器用品提供技术支持。
66.可选地,连接杆2的直径为20mm。在保证连接杆2良好散热性能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对等离子头提供有力支撑,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7.可选地,连接杆2的直径范围为0.5mm~10mm,从而进一步优化连接杆2的结构支撑强度以及提供良好的散热性能。
68.优选地,连接杆2的直径范围为0.1mm~3.5mm,从而使等离子体结构可以直接加工成需要的长度,再通过用点焊或不锈钢焊锡丝的方式与导电组件4直接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等离子体的结构简化,加工难度明显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的下降,且可靠性和热稳定性更高。
69.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等离子头1与连接杆2的直径范围比例为5:1~30:1。
70.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中等离子头1与连接杆2的直径比例通过控制在上述的数值范围内,可以在保证等离子头的高压电输出端容易击穿空气形成热等离子体的前提下,通过控制与等离子头连接的连接杆2的粗细,从而保证等离子体结构的快速降温。
7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的材质为金属材料。
72.上述的等离子体结构,连接杆的材质为金属材料,特别是不锈钢材料,从而有利于提高等离子体结构的热传导性,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且不锈钢材质的连接杆生产制造工艺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73.一种炉头组件200,如图4所示,包括:支架3,支架3上设有多个插接孔301,多个插接孔301位于支架3的底面31;前述任意一项的等离子体结构100,等离子体结构1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等离子体结构100设置在支架3上,且多个等离子体结构100穿设于多个插接孔301;导电组件4,导电组件4位于支架3的一侧,多个等离子体结构100的连接杆2穿过多个插接孔301后与导电组件4连接。
7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炉头组件200,其中前述任意一项的等离子体结构100穿过支架3上的插接孔301与位于支架3另一侧上的导电组件4电连接。本技术的炉头组件200通过设置前述任意一项的等离子体结构100,有利于简化炉头组件200的生产工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75.如图4、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组件4包括电连接件41和电容组件42,电容组件42的一端与电连接件41连接,电容组件42的另一端与连接杆2电连接。
76.上述的炉头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电容组件42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连接件41以及电容组件42。可选地,连接杆2通过铆接或螺牙与电容组件42连接。上述的结构连接方式可以简化炉头组件的生产工艺,从而有利于提高炉头组件的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77.在本实施例中,电容组件42与连接杆2焊接连接。
78.上述的炉头组件200中,等离子体结构100的连接杆42可以通过点焊或不锈钢焊锡丝的方式与电容组件42焊接在一起。通过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使炉头组件200的结构可靠性更高。
79.一种电火灶300,如图5、图6所示,包括:灶体本体5;如前述任意一项炉头组件200,炉头组件200设置在灶体本体5上;高压组件6,高压组件6与导电组件4电连接。
8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火灶300,本技术的电火灶300通过设置前述任意一项的炉头组件200,可以提高电火灶300的热稳定性,从而提高电火灶300的使用寿命。此外,上述的电火灶300中通过设置前述任意一项的等离子体结构100,使电火灶300的结构更趋简单,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
81.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8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