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强化传热高性能水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1658发布日期:2023-01-04 06:1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局部强化传热高性能水冷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局部强化传热高性能水冷板。


背景技术:

2.水冷板为电子元件散热水冷板,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电子元件的应用更加广泛,对水冷板散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冷板在使用时,将水冷板内的冷却戒指从水冷板内通过,此时水冷板可对功率模块的热量传导出,此时达到对元件散热的效果。
3.如授权公开号为cn210897540u所公开的一种水冷板,其虽然解决了实际应用中,偶尔出现部分电池因故障而大量发热的现象,这时水冷板无法及时吸热而导致前述故障电池温度持续升高不可控,有时候也会发生水冷板流道堵塞而不能将热量导出,进而导致水冷板温度过高的问题,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的问题,但仍未解决现有的水冷板在使用时局部强化传热效果不佳,由于不同元件功率不同,使得热流密度分布不均匀,当局部散热效果不佳,使得较大过滤的元件传热效果不佳,影响使用感与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局部强化传热高性能水冷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局部强化传热高性能水冷板,具有局部强化传热的效果,防止出现不同功率的元件在运作时,热流密度分布均匀,对较大功率的元件散热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同时具有便于限位的效果,防止出现元件在拆装时较为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局部强化传热高性能水冷板,包括水冷板底板和第一连接板以及铜弯管,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水冷板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水冷板底板上表面卡接连接有位于第一连接板下方的铜弯管,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面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一作业槽,所述第一作业槽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开设在第一连接板表面的通孔,所述第一作业槽内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所述通孔的下方设有与第一作业槽固定连接的散热片。
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二作业槽,所述第二作业槽内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两端套设有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
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四个,且散热片呈两两成对状分布在第一作业槽内,所述散热片用于将散热扇传导的热量导出。
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呈矩形状分布,且通孔与第一作业槽内相通。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挡块的相向面之前固定有套设在插杆表面的强力弹簧,所述挡块用于防止连接杆受到强力弹簧的推动力与第二作业槽脱位。
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板呈两两成对状分布有六个,且固定板与第二
连接板呈矩形状分布。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杆与连接杆的接触面均为光滑状,所述连接杆用于防止第二连接板在使用时脱位。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第一作业槽,当功率较大的元件作业时,可通过电联散热扇启动,此时散热扇可将功率较大的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通孔倒入第一作业槽内,此时散热扇可将热量导致散热片,使得散热片可将热量传导至铜弯管,此时铜弯管可将热量传导至水冷板底板外,实现了局部强化传热的效果,防止出现功率较大的元件作业时,产生热量较多,不便于对其传热的情况;
14.2、通过设置固定板,当需要对元件进行安装时,此时可手持第二连接板施力带动第二连接板呈远离固定板状展开,随后第二连接板可使得连接杆从第二作业槽内移出,此时可将元件固定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随后取消对第二连接板的施力,使得第二连接板可通过强力弹簧的拉力对复位,此时第二连接板可对使得凸块插入元件内进行限位,实现了便于拆装的效果,防止出现传统的焊接连接,长时间易出现松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板侧剖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板侧剖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水冷板底板;2、第一连接板;3、铜弯管;4、第一作业槽;5、通孔;6、散热扇;7、散热片;8、固定板;9、第二连接板;10、第二作业槽;11、插杆;12、强力弹簧;13、连接杆;14、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22.实施例:
23.如图1-图4所示,一种局部强化传热高性能水冷板,包括水冷板底板1和第一连接板2以及铜弯管3,第一连接板2固定在水冷板底板1的上表面,水冷板底板1上表面卡接连接有位于第一连接板2下方的铜弯管3,第一连接板2的底面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一作业槽4,第一作业槽4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开设在第一连接板2表面的通孔5,第一作业槽4内固定连接有散热扇6,通孔5的下方设有与第一作业槽4固定连接的散热片7。
24.上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25.当功率较大的元件作业时,可通过电联散热扇6启动,此时散热扇6可将功率较大的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通孔5倒入第一作业槽4内,且由于通孔5与第一作业槽4为相通状,可防止热量导入效果不佳,此时散热扇6可将热量导致散热片7,使得散热片7可将热量分散随后传导至铜弯管3,此时铜弯管3可将热量传导至水冷板底板1外,大大增加了局部的传热效果,防止出现功率较大的元件在使用时,传热效果不佳,影响使用效果与使用周期。
2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板2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板8,固定板8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板9,固定板8内开设有第二作业槽10,第二作业槽10内固定连接有插杆11,插杆11的两端套设有与第二连接板9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远离第二连接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14。
27.当需要对元件进行安装时,此时可手持第二连接板9施力带动第二连接板9呈远离固定板8状展开,随后第二连接板9可使得连接杆13从第二作业槽10内移出,此时可将元件固定板8与第二连接板9之间,且由于固定板8固定有多个,此时将功率较大的放置在通孔5的上方,随后取消对第二连接板9的施力,使得连接杆13可通过强力弹簧12的强拉力复位,此时第二连接板9可配合对原件进行限位,且由于第二连接板9固定有凸块,可使得凸块插入原件的底面增加稳固性。
2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散热片7的数量为四个,且散热片7呈两两成对状分布在第一作业槽4内,散热片7用于将散热扇6传导的热量导出。
29.通过设置散热片7,有效的提高了传热效果,防止出现过滤较大的元件,在使用时难以传热,可通过散热扇6配合散热片7提高了传热效果。
30.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通孔5呈矩形状分布,且通孔5与第一作业槽4内相通。
31.通过设置通孔5,有效的增加了使用效果,防止出现散热扇6在作业时难以将热量导入至第一作业槽4内进行作业,可通过开设通孔5提高了散热扇6的使用效果。
32.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个挡块14的相向面之前固定有套设在插杆11表面的强力弹簧12,挡块14用于防止连接杆13受到强力弹簧12的推动力与第二作业槽10脱位。
33.通过设置插杆11,有利于增加了使用效果,防止出现连接杆13在受到强力弹簧12的推动力时错位或脱位的情况,可通过设置插杆11对连接杆13进行导向。
34.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板8呈两两成对状分布有六个,且固定板8与第二连接板9呈矩形状分布。
35.通过设置固定板8,有利于增加了限位效果,防止出现第二连接板9在使用时稳固性不佳,与水冷板底板1出现脱位的情况,可通过设置固定板8提高了第二连接板9的稳固性。
3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插杆11与连接杆13的接触面均为光滑状,连接杆13用于防止第二连接板9在使用时脱位。
37.通过设置连接杆13,有效的增加了第二连接板9的稳固性,防止出现第二连接板9在使用时与固定板8脱位,从而影响对元件的限位效果。
38.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