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组件和空调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1084发布日期:2024-01-06 23:1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组件和空调外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控组件和空调外机。


背景技术:

1、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制冷主机、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状态,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一定的要求。

2、但是,相关技术中,空调外机的防尘效果比较差,外部灰尘很容易从进风口处和出风口处进入到空调外机的电控组件内侧,导致电控组件内侧附着大量灰尘,影响电控组件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空调外机的电控组件的防尘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控盒底板,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进风部,设于所述进风口;出风部,设于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设有至少三级防尘结构。

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电控盒底板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均设置至少三级防尘结构,能够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至少三级防尘处理,有效提高空调外机的电控组件的防尘效果,避免外部灰尘从进风口处和出风口处进入到空调外机的电控组件内部导致电控组件内侧附着大量灰尘,影响空调外机的电控组件的正常运行。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电控盒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侧与第二安装侧,所述防尘结构包括:第一出风防尘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侧,连接所述电控盒底板,设有第一出风开口;第二出风防尘部,连接所述电控盒底板,设有第二出风开口;第三出风防尘部,设于所述第二出风防尘部远离所述第一出风防尘部的一侧,连接所述电控盒底板。

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将防尘结构设置成第一出风防尘部、第二防尘部、以及第三防尘部的形式,在电控盒底板的第一安装侧设置与电控盒底板连接的第一出风防尘部,能够通过第一出风防尘部实现出风口处的一级防尘;通过在第一安装侧与第一出风防尘部之间设置第二出风防尘部,能够在第一出风防尘部的基础之上,实现出风口处的二级防尘;通过在第二出风防尘部远离第一出风防尘部的一侧设置第三出风防尘部,能够通过第三出风防尘部实现出风口处的三级防尘。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三出风防尘部内部设有过滤件安装空间;其中,所述过滤件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无纺布。

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第三出风防尘部内部设有过滤件安装空间,能够在第三出风防尘部内部安装过滤介质,即无纺布,通过无纺布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处理,提高第三出风防尘部的除尘效果。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一出风防尘部包括:第一防尘安装板a;防尘围板,围设在所述第一防尘安装板的周侧,连接所述第一防尘安装板a与所述电控盒底板;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开口设于所述防尘围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将第一出风防尘部设置成第一防尘安装板a与围设在第一防尘安装板周侧的防尘围板的形式,能够通过第一防尘安装板a与防尘围板实现第一出风防尘部的防尘功能;通过在防尘围板处开设第一出风开口,能够实现第一出风防尘部的出风功能。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二出风防尘部包括:第二防尘安装板,连接所述电控盒底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二防尘安装板;每个所述第二出风开口处均设有对应的第二防尘导风件。

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将第二出风防尘部设置成第二防尘安装板、第二出风开口、以及第二防尘导风件的形式,能够通过第二防尘安装板实现第二出风防尘部与电控盒底板的配合连接;通过开设在第二防尘安装板上的第二出风开口实现第二出风防尘部的出风功能;通过在每个第二出风开口处设置对应的第二防尘导风件,能够通过第二防尘导风件对第二出风开口进行防尘处理。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当所述第二出风开口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开口沿着第一方向等间距地布设于所述第二防尘安装板;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出风开口的出风方向。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第二出风开口为多个时,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出风开口沿着第一出风开口的出风方向,等间距地布设于所述第二防尘安装板,能够在提高防尘效果的同时,保证出风口处的出风效果。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三出风防尘部包括:第三防尘安装本体,且内部设有所述过滤件安装空间;第三防尘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三防尘安装本体与所述电控盒底板;多个过滤孔,开设于所述第三防尘安装本体。

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将第三出风防尘部设置成第三防尘安装本体、第三防尘安装板、以及过滤孔的形式,并且设置第三防尘安装本体从出风口伸出至第二安装侧,能够通过第三防尘安装板将第三出风防尘部固定设置在电控盒底板上;通过开设在第三防尘安装本体上多个过滤孔,实现第三出风防尘部的过滤与出风功能。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防尘结构还包括:第一进风防尘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侧,连接所述电控盒底板;第二进风防尘部,连接所述电控盒底板;第三进风防尘部,设于所述第二进风防尘部远离第一进风防尘部的一侧,连接所述电控盒底板;其中,所述第一进风防尘部与所述第一出风防尘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进风防尘部与所述第二出风防尘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三进风防尘部与所述第三出风防尘部结构相同。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通过第一进风防尘部实现进风口处的一级防尘;能够在第一进风防尘部的基础之上,通过位于第一安装侧与第一进风防尘部之间的第二进风防尘部,实现进风口处的二级防尘;能够通过第三进风防尘部实现进风口处的三级防尘。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出风部还包括: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侧;风机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三出风防尘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第三出风防尘部上设置风机安装位,能够通过第三出风防尘部将风机固定安装至电控盒底板的第二安装侧。

19、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包括如前所述的任意一种电控组件。

2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21、(1)通过在电控盒底板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均设置至少三级防尘结构,能够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至少三级防尘处理,有效提高空调外机的电控组件的防尘效果,避免外部灰尘从进风口处和出风口处进入到空调外机的电控组件内部导致电控组件内侧附着大量灰尘,影响空调外机的电控组件的正常运行。

22、(2)通过将出风部设置成风机、第一出风防尘部、第二防尘部、以及第三防尘部的形式,在电控盒底板的第一安装侧设置与电控盒底板连接的第一出风防尘部,能够通过第一出风防尘部实现出风口处的一级防尘;通过在第一安装侧与第一出风防尘部之间设置第二出风防尘部,能够在第一出风防尘部的基础之上,实现出风口处的二级防尘;通过在第二出风防尘部远离第一出风防尘部的一侧设置第三出风防尘部,能够通过第三出风防尘部实现出风口处的三级防尘。通过设置第三出风防尘部与风机连接,能够通过第三防尘部将风机固定设置在电控盒底板的第二安装侧。

23、(3)通过在第三出风防尘部内部设有过滤件安装空间,能够在第三出风防尘部内部安装过滤介质,即无纺布,通过无纺布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处理,提高第三出风防尘部的除尘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