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微电子器件贴片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电子器件贴片机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1、微电子器件是指在芯片上实现的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微型化电子元件,有的特殊电路也会用到电感。这些器件通常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是现代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和核心。微电子器件贴片机是一种用于将微型电子元件精确、高效地贴装到印刷电路板(pcb)上的设备。
2、现在的贴片机在工作时,需要将电子器件规整的送到贴片机上,而一个个电子器件运送到贴片机下,由贴片机抓取时,需要电子器件的位置状态与贴片机的要求保持一致,从而避免贴片时产生误差,影响贴片质量;而现有的送料装置,一般只能实现一种送料角度送料,无法按照贴片机的要求改变电子器件的放置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2、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微电子器件贴片机的送料装置,包括:支撑底板;还包括:
3、第一送料部,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
4、第二送料部,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送料部相配合,以调节电子器件的运动位置;
5、第一转向部,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且与所述第二送料部相配合,以调节电子器件的朝向;
6、抓取转向部,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与所述第一转向部相配合,将电子器件以指定的角度放置;
7、传送带,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且与所述贴片机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送料部包括:
9、第一振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
10、振动盘,与所述第一振动电机输出端连接;
11、螺旋片,设置于所述振动盘内;
12、阻挡弧板,一端与所述振动盘内壁连接,且与所述螺旋片相配合,以使电子器件只能以一种角度穿过所述阻挡弧板和所述螺旋片之间产生的间隙;
13、第一引导件,设置于所述振动盘上,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送料部连接,以将电子器件运输到第二送料部上。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送料部包括:
15、第二滑槽,开设于所述支撑底板上;
16、滑动件,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
17、往复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以带动所述滑动件进行往复移动;
18、送料斜板,设置于所述滑动件上;
19、第二限位板,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于所述送料斜板上,以将所述送料斜板上的空间均匀隔开,以将所述电子器件依次运输到指定的位置;
20、第二引导块,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限位板上,以限制所述电子器件的移动轨迹;
21、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送料部上,以控制所述第二送料部的开启或关闭。
22、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包括:
23、第二滑块,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
24、第一支撑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且顶端与所述送料斜板连接;
25、第二支撑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与所述第一支撑侧板平行,且顶端与所述送料斜板连接;
26、滑动孔,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侧板上;
27、第二弹簧伸缩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侧板连接;
28、第一抵接斜板,于所述滑动孔内滑动,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与所述往复驱动件相配合,以实现所述滑动件的往复滑动。
29、进一步的,所述往复驱动件包括:
30、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
31、液压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
32、第一滑槽,开设于所述支撑底板上;
33、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且靠近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
34、抵接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上,与所述第一抵接斜板相配合,以带动滑动件滑动;
35、第一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
36、第一弹簧伸缩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37、第二抵接斜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且与所述第一抵接斜板相配合,以带动所述第一抵接斜板脱离所述抵接块。
3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
39、连接耳,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板远离第一送料部的一端;
40、第三限位板,经轴两端与所述连接耳转动连接,以阻挡电子器件移动到第一转向部上;
41、第二电机,设置于最外端的所述第二限位板上;
42、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43、从动齿轮,与所述轴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44、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最外端的所述第二限位板上。
4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向部包括:
46、第二放置槽,开设于所述支撑底板上;
47、气囊,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槽上;
48、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气囊上;
49、转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转动块与所述送料斜板上隔开的送料空间相对应;
50、电磁铁,设置于支撑底板上,且处于第二放置槽一侧;
51、直线振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槽内;
52、活动孔,开设与所述直线振动板上,且与若干组所述转动块相对应。
53、进一步的,所述抓取转向部包括:
54、连接侧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
55、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侧板上;
56、吸盘,与所述连接第一驱动件连接;
57、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侧板上,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以带动吸盘上下移动。
5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
59、第四电机,设置于所述连接侧板上;
60、第一转动轴,一端与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61、第一转动凸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
62、固定轴,设置于所述连接侧板上;
63、l型转动杆,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上;
64、第四卡接轴,设置于所述l型转动杆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转动凸轮贴合连接;
65、第三卡接轴,设置于所述l型转动杆的另一端;
66、第二活动板,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卡接轴上;
67、第三支撑侧板,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另一端连接;
68、第三活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侧板底端;
69、第二固定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三活动板上,且吸盘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套筒上。
7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
71、第二转动凸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
72、第一转动杆,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上;
73、第一卡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中间处,且与所述第二转动凸轮贴合连接;
74、第二卡接轴,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另一端连接;
75、第三固定块,设置于所述连接侧板上;
76、第一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三固定块;
77、按压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顶端连接;
78、第一活动板,设置于所述按压板上,且套设于所述第二卡接轴上;
79、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底端连接;
80、第一固定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且套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板上;
81、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82、第三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
83、第四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吸盘上端连接。
84、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85、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第一送料部和第二送料部,将杂乱的电子器件规整排成一列移动到第一转向部上,通过设置有第一转向部,使电子器件的正负极处在同一方向上,从而使电子器件在移动到贴片机前,到达整齐的排列状态;通过设置有抓取转向部,将每一个电子器件抓取后,按照贴片机需要的安装角度将电子器件放置到传送带上,最终由贴片机抓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