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条134设在第二内壁131b上且第二筋条134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筋条134与第一筋条133的下端连接;第三筋条135设在第三内壁131c上,第三筋条135与第二筋条134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且平行,第三筋条135与第一筋条133的上端连接。由此,第一至第三筋条135共同限定出用于引导USB接口 121的引导空间,当USB接口 121按正方向伸入至容纳腔131内部时,第一至第三筋条135可以将USB接口 121顺利地引导至容纳腔131的内部;当USB接口 121按反方向伸入至容纳腔131内部时,第一至第三筋条135可以有效地阻止USB接口 121伸入至容纳腔131的内部,从而避免了帽体130因强行扣合至壳体110而损坏。
[0042]为进一步提高引导部132与USB接口 12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在第一侧面111至外端面122的方向上,第二筋条134与第三筋条135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例如,在如图7所示的示例中,在图7中由右至左的方向上,第二筋条134与第三筋条135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逐渐减小。由此,当USB接口 121由帽体130的右端伸入至帽体130的左端时,第二筋条134和第三筋条135可以将USB接口 121可靠地限定在引导空间内。
[0043]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筋条134包括:第一限位段1341和第二限位段1342。其中,第一限位段1341的一端与第一筋条133的下端连接,第二限位段1342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段134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限位段1341高度大于第二限位段1342的高度。这里的“高度”可以指第一限位段1341、第二限位段1342在上下方向(如图6和图7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如图6所示,第一限位段1341与USB接口 121的下端面配合,第二限位段1342与部分壳体110的底壁配合,由此第二筋条134可以将USB接口 121顺利地引导至容纳腔131内部。
[0044]另外,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三筋条135包括:第三限位段1351和第四限位段1352。其中,第三限位段1351的一端与第一筋条133的上端连接,第四限位段1352的一端与第三限位段1351的另一端的连接,第三限位段1351的高度大于第四限位段1352的高度、第一限位段1341的高度,第四限位段1352的高度大于第二限位段1342的高度。这里的“高度”可以指第三限位段1351、第四限位段1352和第二限位段1342在上下方向(如图6和图7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三限位段1351与USB接口121的上端面配合,第四限位段1352与部分壳体110的顶壁配合,由此第三筋条135可以将USB接口 121顺利地引导至容纳腔131内部。另外,在第二筋条134和第三筋条135共同配合下,可以进一步提高USB接口 121与帽体130的配合的顺畅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阻止帽体130安装反方向扣合至壳体110上。
[0045]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引导部132的数量不做特殊限定,例如在如图5所示的示例中,容纳腔131内设有两个引导部132,两个引导部132间隔地设在容纳腔131的内壁上,由此可以进一步将USB接口 121顺利地引导至容纳腔131内。
[0046]如图5所示,为进一步保证帽体130按照正方向扣合至壳体110上,容纳腔131的与外端面122相对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用于限定USB接口 121位置的引导卡脚136,即第一内壁131a上设有多个引导卡脚136。进一步地,引导卡脚136为两个且间隔分布。可选地,两个引导卡脚136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帽体130安装正方向扣合至壳体110上的准确性。引导卡脚136沿第一侧面111至外端面122的方向延伸。在如图7所示的示例中,引导卡脚136沿左右方向延伸。由此,便于将USB接口 121由右向左引导至容纳腔131的内部。另外,为提高引导卡脚136的结构强度,引导卡脚136与引导部132之间设有加强筋137。
[0047]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引导卡脚136与USB接口 121的配合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当帽体130扣合至壳体110上时,引导卡脚136的底壁抵在USB接口 121的上端面上;再如,在如图4所示的示例中,USB接口 121的外端面122上设有接口凹槽123,引导卡脚136配合在接口凹槽123内。由此,进一步提高引导卡脚136与USB接口 121的配合的稳定性。
[00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5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具有USB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USB接口,所述电路板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USB接口的外端面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伸出,所述壳体的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中心轴线偏离所述USB接口的中心轴线; 扣合至所述壳体的帽体,所述帽体内形成有适于容纳所述USB接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引导部以将所述帽体按正方向引导至所述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USB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 第一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形成在所述容纳腔的与所述外端面相对的内壁上; 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设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第一筋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第一侧面至所述外端面的方向延伸;以及 第三筋条,所述第三筋条设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三筋条与所述第一筋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筋条与所述第二筋条相对且平行,所述第一至第三筋条限定出用于引导所述USB接口的引导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USB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面至所述外端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第三筋条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USB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条包括: 第一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筋条连接;和 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二限位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段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段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USB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筋条包括: 第三限位段,所述第三限位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筋条连接;和 第四限位段,所述第四限位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段的另一端的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段的高度大于所述第四限位段的高度、所述第一限位段的高度,所述第四限位段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段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USB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与所述外端面相对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用于限定所述USB接口位置的引导卡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USB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卡脚为两个且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USB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卡脚沿所述第一侧面至所述外端面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USB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卡脚与所述引导部之间设有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USB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的所述外端面上设有接口凹槽,所述引导卡脚配合在所述接口凹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USB接口的装置。其中,具有USB接口的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USB接口,电路板设在壳体内且USB接口的外端面从壳体的第一侧面伸出,壳体的垂直于第一侧面的中心轴线偏离USB接口的中心轴线;扣合至壳体的帽体,帽体内形成有适于容纳USB接口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引导部以将USB接口引导至容纳腔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USB接口的装置,通过在帽体的容纳腔内设置引导部以将USB接口按正方向引导至容纳腔内,在将帽体按正方向扣合至壳体上时,引导部可以将USB接口顺利地引导至容纳腔;当帽体按反方向扣合至壳体上时,引导部将阻挡USB接口伸入容纳腔内。由此,有效地防止了帽体因扣合方向错误而造成USB接口损坏。
【IPC分类】H05K5-02
【公开号】CN204335210
【申请号】CN201520009608
【发明人】邓雁青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