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天线设备及天线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电调天线(Remote Electrical Tilt,RET)可以在远端控制中心通过网络调节天线的波束下倾角,能够大幅降低天线下倾角的调节和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电调天线通常由SBT(Smart Bias-Tee,微偏压装置)、RCU(Remote Control Unit,远端控制单元)和支持电调的天线组成。
若通信系统中包含多个电调天线,为节省SBT的使用数量,通常将多个电调天线的RCU级联使用(即,天线级联)。如图1所示,天线控制设备(下文简称主设备,例如,基站中的RRU单元或其它控制电调天线的装置)的AISG端口通过AISG总线连接电调天线(下文简称从设备)RET1的AISG输入端口,RET1的AISG输出端口通过AISG总线连接RET2的AISG输入端口,RET2的AISG输出端口连接RET3的AISG输入端口。由图1可知,天线级联关系为主设备→RET1→RET2→RET3。
电调天线通过标准AISG总线相连,共用AISG总线上的电源线和信号线。虽然各个电调天线在物理空间上具有先后连接关系,但是,主设备无法通过AISG总线自动识别出此种先后连接关系,必须通过人工识别这种先后连接关系,因此效率低且出错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天线设备及天线控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识别效率低且出错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天线控制设备输出第一类检测信号,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能够传递给与天线控制设备相连的第一类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根据各个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所述天线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依次级联的第二类天线设备;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逐个产生输出控制指令,所述输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各个所述天线设备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能够传输给与所述天线设备直接相连的下一级的第二类天线设备;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确定各个所述天线设备的下一级的第二类天线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根据各个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第一类天线控制设备,包括: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获取各个所述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逐次判断各个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是否与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
当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与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时,所述天线控制设备确定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对应的所述天线设备为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控制设备逐个产生输出控制指令,包括: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向当前天线设备下发所述输出控制指令;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接收所述当前天线设备返回的输出响应信息,所述输出响应信息由所述当前天线设备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指令输出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后产生;
当所述天线控制设备确定出与所述当前天线设备直接相连的第二类天线设备时,向所述当前天线设备下发终止输出控制指令,所述终止输出控制指令使所述当前天线设备停止输出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
当所述天线控制设备确定存在没有输出过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的天线设备时,将下一个没有输出过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的天线设备更新为当前天线设备,直到不存在没有输出过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的天线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控制设备输出第一类检测信号,包括:
当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接收到天线级联关系识别请求时,产生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天线控制设备内的信号产生电路产生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通过配置在所述天线控制设备AISG端口的检测信号输出引脚输出,并通过配置在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AISG输入端口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传递给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天线控制设备下发的输出控制指令时,天线设备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指令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
所述天线设备接收上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包括所述天线控制设备输出的第一类检测信号,或与所述天线设备直接相连的上一级的天线设备输出的第二类检测信号;
所述天线设备向所述天线控制设备返回自身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所述电平状态用于使所述天线控制设备判断所述天线设备是否是与所述天线控制设备直接相连的天线设备,或者,与输出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的天线设备直接相连的下一级的天线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设备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指令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包括:
所述天线设备接收所述输出控制指令并产生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设置在所述天线设备内的信号产生电路产生第二类检测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通过配置在所述天线设备的AISG输出端口的检测信号输出引脚输出,并通过配置在与所述天线设备直接相连的下一级的天线设备AISG输入端口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接收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包括:
天线控制设备控制当前天线设备输出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能够传输给与所述当前天线设备直接相连的上一级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所述上一级设备包括天线控制设备或与所述当前天线设备直接相连的其它天线设备;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根据自身及各个所述其它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当前天线设备的上一级设备;
当所述天线控制设备确定存在没有输出过检测信号的天线设备时,将下一个没有输出过检测信号的天线设备更新为当前天线设备,返回执行天线控制设备控制当前天线设备输出检测信号的步骤,直到确定不存在没有输出过检测信号的天线设备,确定各个所述天线设备之间的级联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根据自身及各个所述其它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当前天线设备的上一级设备,包括:
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检测自身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是否与所述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如果电平状态相同,确定所述天线控制设备为所述当前天线设备直接相连的上一级设备;
如果电平状态不相同,逐个检测所述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是否与所述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如果所述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与所述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确定所述天线设备为所述当前天线设备的所述上一级设备。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天线控制设备下发的输出控制指令时,天线设备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指令输出检测信号;
所述天线设备接收与自身直接相连的下一级的天线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
所述天线设备向所述天线控制设备返回自身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所述电平状态用于使所述天线控制设备判断与所述天线设备直接相连的上一级设备,所述上一级设备包括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或者,与所述天线设备直接相连的上一级的其它天线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信号通过配置在所述天线设备AISG输入端口的检测信号输出引脚输出,并通过配置在所述天线设备的上一级设备AISG端口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传递到所述上一级设备,其中,所述AISG端口包括天线控制设备的AISG端口,或所述其它天线设备的AISG输入端口。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控制设备,包括:微处理器、第一信号产生电路和AISG端口;
所述AISG端口用于连接第一类天线设备的AISG输入端口,所述AISG端口配置有检测信号输出引脚,所述检测信号输出引脚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其中,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为与所述天线控制设备直接相连的天线设备;
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信号输出引脚,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端的控制信号产生第一类检测信号;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以及,用于逐个产生输出控制指令,所述输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天线设备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并逐个确定各个所述天线设备之间的级联关系,所述天线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依次级联的第二类天线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包括:开关管;
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端;
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通过上拉电阻连接直流电源,且所述输入端为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接地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还包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接地端的防雷保护装置。
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天线设备,包括:微处理器、第二信号产生电路、电平检测电路、AISG输入端口和AISG输出端口;
所述AISG输出端口配置有检测信号接收引脚,所述AISG输入端口配置有检测信号输出引脚,所述检测信号输出引脚用于连接所述天线设备的下一级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用于连接上一级设备的检测信号输出引脚,所述上一级设备包括天线控制设备或其它天线设备;
所述第二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信号输出引脚,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端的控制信号产生第二类检测信号;
所述电平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电平检测端,用于判断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并提供给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天线控制设备的微处理器产生的输出控制指令,经由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以及,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将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提供给所述天线控制设备的微处理器,以使所述天线控制设备根据所述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各个所述天线设备之间的级联关系。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平检测电路包括稳压管和上拉电阻;
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连接所述稳压管的阴极,且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连接微处理器的电平检测端;
所述稳压管的阳极连接接地端,所述阴极通过所述上拉电阻连接直流电源。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平检测电路还包括:一端与检测信号接收引脚连接,另一端连接接地端的防雷保护装置。
第七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天线控制设备,包括:微处理器、电平检测电路和AISG端口;
所述AISG端口用于连接第一类天线设备的AISG输入端口,所述AISG端口配置有检测信号接收引脚,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输出引脚;
所述电平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电平检测端,用于检测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逐个产生输出控制指令,所述输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各个天线设备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以及判断天线控制设备和各个所述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进而确定各个所述天线设备之间的级联关系,所述天线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依次级联的第二类天线设备。
第八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天线设备,包括:微处理器、信号产生电路、电平检测电路、AISG输入端口和AISG输出端口;
所述AISG输出端口配置有检测信号接收引脚,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用于连接所述天线设备的下一级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输出引脚;
所述AISG输入端口配置有检测信号输出引脚,所述检测信号输出引脚用于连接所述天线设备的上一级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
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信号输出引脚,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端的控制信号产生检测信号;
所述电平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所述电平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电平检测端,用于判断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并提供给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根据天线控制设备的微处理器产生的输出控制指令,经由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所述控制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提供给所述天线控制设备的微处理器,以使所述天线控制设备确定各个所述天线设备之间的级联关系。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级联关系识别方法,通过在主设备与从设备,以及相邻从设备之间传递检测信号,根据检测信号的传递情况确定各个从设备之间的前后相连关系,即确定各个天线设备之间的级联关系,实现自动识别天线级联关系。与人工识别方式相比,自动识别方式的识别效率高且准确率高。
本发明的一种天线级联关系识别方法中,主设备及从设备均能够产生检测信号,上一级设备产生的检测信号能够传递到下一级设备中,主设备通过控制自身及各个从设备逐次产生检测信号,并检测各个从设备接收检测信号的情况,确定各个天线设备之间的前后连接关系,实现自动识别天线级联关系。
本发明的另一种天线级联关系识别方法中,从设备能够产生检测信号,而主设备无需产生检测信号,下一级设备产生的检测信号能够传递到上一级设备中,主设备通过控制各个从设备逐次产生检测信号,检测自身及各个从设备接收检测信号的情况,确定各个天线设备之间的前后连接关系,实现自动识别天线级联关系。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种天线级联示例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天线级联系统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天线级联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菊花链级联方式的天线级联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5示出了Y型级联方式的天线级联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天线级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所示天线级联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号产生电路和电平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步骤S110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9中步骤S120的流程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主设备逐个控制各个从设备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的流程示意图;
图13示出了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命令交互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图15中的步骤S320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天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天线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及天线,在相邻的两个天线设备之间传递检测信号,从而确定天线设备的前后相邻的关系,最终确定天线级联系统中各个天线之间的级联关系。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述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天线级联系统的结构连接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上一级天线设备能够产生检测信号,且所述检测信号能够被下一级天线设备接收到,主设备通过检测接收到上一级天线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的天线设备,确定各个天线设备之间的级联关系。
如图2所示,天线级联系统包括主设备1、从设备2、从设备3和从设备4。主设备1和各个从设备之间通过AISG端口及AISG总线连接。
主设备的AISG端口,以及从设备中的AISG输入、输出端口均包括电源正极引脚DC、负极引脚GND、数据总线引脚RSA、数据总线引脚RSB。其中,DC和GND连接AISG总线中的电源线,为天线内的模块提供工作电压。RSA连接AISG总线中的数据总线RS485A,RSB连接AISG总线中的数据总线RS485B,以实现主、从设备之间的通信。
主设备的AISG端口及从设备的AISG输出端口均配置有检测信号输出引脚DDOut。从设备的AISG输入端口均配置有检测信号接收引脚DDIn。上一级设备的DDOut引脚连接下一级设备的DDIn引脚,将上一级设备产生的检测信号传递到下一级设备。
请参见图3,主设备100内设置有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0和微处理器120。从设备200的RCU(图中未示出)内设置有第二信号产生电路210、微处理器220和电平检测电路230。
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0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120的第一输出端,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DDOut引脚。
当微处理器120接收到级联关系识别请求时,产生控制信号,并经由第一输出端提供给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0,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0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第一类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可以是电压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第二信号产生电路210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220的第一输出端,第二信号产生电路210的输出端连接DDOut引脚,用于产生第二类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可以是电压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电平检测电路230的输入端连接从设备200的DDIn引脚,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220的电平检测端,用于判断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并提供给微处理器220。
主设备的微处理器120通过AISG总线向从设备的微处理器220下发用于控制从设备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的输出控制指令,微处理器220接收输出控制指令后产生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经由第一输出端发送给第二信号产生电路210,以使第二信号产生电路210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即主设备控制从设备的第二信号产生电路产生第二类检测信号。
微处理器220将检测到的DDOut引脚的电平状态提供给主设备的微处理器120,以使微处理器120确定各个从设备的下一级从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主设备控制某一从设备中的第二信号产生电路产生第二类检测信号,并逐个获取各个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某一设备的下一级从设备;然后,控制下一个从设备产生第二类检测信号,并确定所述下一个从设备的下一级设备,直到全部从设备均产生过第二类检测信号,最终确定各个从设备之间的级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主、从设备之间采用RS485总线进行通信,为每个从设备分配一个唯一标识码(例如,MAC地址),主设备向从设备下发的命令中包含该从设备的唯一标识码。从设备接收到主设备下发的命令时,首先解析命令中的唯一标识码,判断所述唯一标识码是否是自身的唯一标识码,如果是,则执行所述命令;否则,丢弃所述命令。如此,能够保证主设备每次只控制某一个从设备产生第二类检测信号。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主从设备之间还可以采用其它的串行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设备设置有第一信号产生电路,能够产生第一类检测信号,并传递给下一级的从设备,而且,主设备能够控制从设备产生第二类检测信号并传递给下一级从设备。主设备通过检测第一类检测信号及第二类检测信号的传递情况,确定天线级联关系,实现自动识别天线级联关系。与人工识别方式相比,自动识别方式的识别效率高且准确率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设备设置有第二信号产生电路,用于产生第二类检测信号,并传递给下一级从设备。各个从设备将自身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上传给主设备,以使主设备通过控制自身及各个从设备逐次产生检测信号,检测各个从设备接收检测信号的情况,确定各个设备之间的前后连接关系,实现自动识别天线级联关系。与人工识别方式相比,自动识别方式的识别效率高且准确率高。
下面以具体的实例对本实施例的天线级关系的识别过程。
一、菊花链级联方式的识别过程
如图4所示的天线级联关系为:主设备→UID109→UID101→UID105,则级联关系的识别过程:
1),主设备扫描天线级联系统中的从设备,得到UID101、UID105和UID109。
2),主设备通过自身的DDOut引脚输出第一类检测信号,确定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的从设备,并控制自身的DDOut引脚停止输出检测信号。
假设,第一类检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则主设备检测到UID101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UID105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UID109的DDIn引脚为低电平,确定UID109为主设备的下一级设备;控制自身的DDOut引脚恢复输出高电平。
3)主设备控制从设备UID101的DDOut引脚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确定UID101的下一级设备,并控制UID101的DDOut引脚停止输出检测信号。
假设,第二类检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则主设备检测到UID105的DDIn引脚为低电平、UID109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确定UID105为UID101的下一级设备;控制UID101的DDOut引脚输出高电平。
4)主设备控制从设备UID105的DDOut引脚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确定UID105的下一级设备,并控制UID105的DDOut引脚停止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
假设,第二类检测信号为低电平,则主设备检测到UID101和UID109的DDOut引脚均为高电平,则确定UID105为最后一级。控制UID105的DDOut引脚输出高电平。
5)主设备控制UID109的DDOut引脚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确定UID109的下一级设备,并控制UID109的DDOut引脚停止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
假设,第二类检测信号仍为低电平,则主设备检测到UID101的DDIn引脚为低电平、UID105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确定UID101为UID109的下一级设备。控制UID109的DDOut引脚输出高电平。
6)主设备最终确定天线级联关系为:主设备→UID109→UID101→UID105。
二、Y型级联方式的识别过程
请参见图5,示出了一种Y型级联方式的天线级联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主设备的下一级设备为从设备UID106和UID109,UID106的下一级设备为UID105,UID109的下一级设备为UID104。
假设主设备输出的第一类检测信号和各个从设备输出的第二类检测均为低电平信号,则图4所示的级联关系识别过程为:
11),主设备扫描天线级联系统中的从设备,得到UID104、UID105、UID106、UID109;
12),主设备控制自身的DDOut引脚输出低电平信号,然后,主设备检测各个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分别为:UID104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UID105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UID106的DDIn引脚为低电平、UID109的DDIn引脚为低电平,则确定主设备的下一级设备为UID106和UID109。
13),主设备控制UID104的DDOut引脚输出低电平信号,然后,主设备检测各个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分别为:UID105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UID106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UID109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确定UID104为最后一级设备。
14),主设备控制UID105的DDOut引脚输出低电平信号,然后,主设备检测各个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分别为:UID104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UID106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UID109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确定UID105为最后一级设备。
15),主设备控制UID106的DDOut引脚输出低电平信号,然后,主设备检测各个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分别为:UID104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UID105的DDIn引脚为低电平、UID109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确定UID106的下一级设备为UID105。
16),主设备控制UID109的DDOut引脚输出低电平信号,然后,主设备检测各个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分别为:UID104的DDIn引脚为低电平、UID105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UID106的DDIn引脚为高电平,确定UID109的下一级设备为UID104。
17),最终,主设备确定天线级联关系为:
主设备→UID106→UID105
主设备→UID109→UID104。
请参见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天线级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主设备无法产生检测信号,从设备能够产生检测信号,且上一级设备能够接收下一级设备产生的检测信号。
如图6所示,天线级联系统包括主设备100、从设备#1、从设备#2和从设备#3,主设备与各个从设备之间通过AISG总线连接。
其中,主设备的AISG端口及从设备的AISG输出端口均配置有检测信号接收引脚DDIn,从设备的AISG输入端口配置有检测信号输出引脚DDOut。上一级设备的DDIn引脚连接下一级设备的DDOut引脚,从而将下一级设备产生的检测信号传递给上一级设备。
请参见图7,示出了图6所示天线级联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主设备300内设置有第一电平检测电路310和微处理器320。从设备400内设置有信号产生电路410、微处理器420和第二电平检测电路430。
第一电平检测电路310的输入端连接主设备300的DDIn引脚,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320的电平检测端,用于检测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并提供给微处理器320。
信号产生电路410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420的第一输出端,信号产生电路410的输出端连接从设备400的DDOut引脚。
第二电平检测电路430的输入端连接从设备400的DDIn引脚,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420的电平检测端,用于检测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并提供给微处理器420。
主设备300控制某一从设备产生检测信号,并检测自身的DDIn引脚和其它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某一从设备的上一级设备;继续控制下一个从设备产生第二类检测信号,检测自身及其它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下一个从设备的上一级设备,依次类推,直到全部从设备均输出过检测信号,最终确定各个从设备之间的级联关系。具体的控制过程与图3对应的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以图4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过程:
21),主设备扫描天线级联系统中的从设备,得到UID101、UID105和UID109。
22),主设备控制UID101输出低电平信号,然后,检测自身及其它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分别为:主设备为高电平、UID105为高电平、UID109为低电平,则确定UID109为UID101的上一级设备。
23)主设备控制UID105输出低电平信号,然后,检测自身及其它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分别为:主设备为高电平、UID101为低电平、UID109为高电平,则确定UID101为UID105的上一级设备。
24),主设备控制UID109输出低电平信号,然后,检测自身及其它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分别为:主设备为低电平、UID101为高电平、UID105为高电平,则确定主设备为UID109的上一级设备。
25),主设备最终确定天线级联关系为:主设备→UID109→UID101→UID105。
Y型级联方式的识别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设备,能够控制各个从设备输出检测信号,并检测各个从设备之间检测信号的传递情况。同时,能够接收主设备的下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通过控制各个从设备逐次产生检测信号,并检测自身及其它从设备的接收检测信号的情况,确定各个设备的级联关系,最终实现自动识别天线级联关系,与人工识别方式相比,识别效率高且准确率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设备设置信号产生电路,能够产生检测信号,并传递给上一级设备。以使主设备通过控制各个从设备逐次产生检测信号,并检测自身及其它从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情况,确定各个设备的级联关系,最终实现自动识别天线级联关系,与人工识别方式相比,识别效率高且准确率高。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0、第二信号产生电路210及信号产生电路410均可以由图8所示的信号产生电路10实现。
如图8所示,信号产生电路10主要包括开关管Q1,Q1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MCU的第一输出端,Q1的输入端通过上拉电阻R1连接直流电源Vcc,且Q1的输入端连接DDOut引脚,Q1的输出端连接接地端。
所述直流电源Vcc的输出电压范围可以为10V~30V。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信号产生电路输出的检测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因此,Q1可以是NPN型三极管,三极管的基极为Q1的控制端,集电极为Q1的输入端,发射极为Q1的输出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Q可以是NMOS管,NMOS管的栅极为Q1的控制端,漏极为输入端,源极为输出端。在当然,Q1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开关管,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
当MCU的第一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高电平信号)时,为三极管提供基极电流,从而使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集电极的电压为低电平,因此,DDOut引脚输出低电平,即DDOut引脚输出检测检测信号;
当MCU的第一输出端不输出控制信号时,三极管没有基极电流,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截止,集电极的电压为直流电源Vcc的输出电压,因此,DDOut引脚输出高电平。
优选地,所述信号产生电路还可以包括防雷保护装置11,防雷保护装置11的一端通过一限流电阻R2连接Q1的输入端,防雷保护装置11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用于将大电流引入大地,从而避免MCU受到大电流冲击而损坏。
优选地,所述信号产生电路还可以包括双向稳压管DZ1,DZ1的一端通过限流电阻R3连接防雷保护装置10与R2的公共端,且DZ1的该端连接天线设备的DDOut引脚,DZ1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DZ1用于使DDOut引脚的电压箝位于预定的电压,从而避免与该设备相连的设备内的受到浪涌电压的冲击而损坏。
优选地,所述信号产生电路还可以包括稳压管DZ2,DZ2的阴极通过限流电阻R4连接Q1的控制端,DZ2的阳极连接接地端,用于将MCU的第一输出端箝位至预设电压,从而避免MCU受大电流冲击而损坏。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电平检测电路,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制。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平检测电路310、第二电平检测电路430及电平检测电路230均可以由图8中的电平检测电路20实现。电平检测电路20用于检测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并输出该电平状态,即DDIn引脚为高电平状态时,电平检测电路20输出高电平信号;DDIn引脚为低电平状态时,电平检测电路20输出低电平信号。
如图8所示,电平检测电路20主要包括稳压管DZ3和上拉电阻R5。
稳压管DZ3阴极通过上拉电阻R5连接直流电源Vcc,DZ3的阳极连接接地端。DZ3和R5的公共端作为电平检测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DDIn引脚,且该公共端作为电平检测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MCU的电平检测端,用于检测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
当DDIn引脚为高电平时,经过稳压管DZ3稳压,MCU的电平检测端为高电平;
当DDIn引脚为低电平时,MCU的电平检测端为低电平,即检测到DDIn引脚接收到的检测信号;
当DDIn引脚浮空时,由于直流电源Vcc使稳压管工作在稳压状态,因此,MCU的电平检测端为高电平。
优选地,所述电平检测电路还包括防雷保护装置21,防雷保护装置21的一端通过限流电阻R6连接DZ3的阴极,另一端连接接地端,用于将大电流引入大地,防止MCU受到大电流冲击而损坏。
优选地,所述电平检测电路还包括双向稳压管DZ4,DZ4的一端连接DDIn引脚,同时,该端通过限流电阻R7连接防雷保护装置21与R6的公共端,用于使DDIn引脚的电压箝位于预定的电压,从而避免与该设备相连的设备内的受到浪涌电压的冲击而损坏。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电平检测电路,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制。
请参见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天线级联系统中的主设备中,所述天线级联系统中包括主设备和与所述主设备依次级联的从设备,其中,直接与所述主设备相连的从设备为第一类天线设备,与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依次级联的其它的从设备均为第二类天线设备,例如,图4中的UID109为第一类天线设备,UID101和UID105均为第二类天线设备;图5中,UID106和UID109均为第一类天线设备,UID104和UID105均为第二类天线设备。
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
步骤S110,主设备输出第一类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能够传递给第一类天线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可以由设置在主设备内的信号产生电路产生,并传递给与主设备直接相连的下一级设备,即,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
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可以通过AISG端口传输,具体的,主设备的AISG端口及从设备的AISG输出端口均配置有检测信号输出引脚DDOut,从设备的AISG输入端口配置有检测信号接收引脚DDIn。两级相邻的设备之间,上一级设备的DDOut引脚连接下一级设备的DDIn引脚,将上一级设备产生的检测信号传递到下一级设备。所述DDOut引脚和DDIn引脚可以是AISG端口的预留引脚,也可以是AISG端口新增的引脚。本实施例的天线设备结构与图2和图3对应的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也可以经由其它的通信端口传输,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制。
如图10所示,步骤S110可以包括步骤S111~S112;
步骤S111,当主设备接收到天线级联关系识别请求时,产生控制信号;
步骤S112,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主设备内的信号产生电路产生第一类检测信号。
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可以经由主设备中配置在的检测信号输出引脚DDOut传递到下一级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DDIn。
步骤S120,主设备根据各个从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第一类天线设备。
在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步骤S120可以包括:步骤S121~S123;
步骤S121,主设备获取各个从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
步骤S122,主设备逐个判断各个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是否与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
在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主设备可以逐个获取各个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信号的同时,判断该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直到全部从设备均判断完。
在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主设备可以先获取各个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信号,获得全部从设备的电平信号之后,再逐个判断各个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
步骤S123,当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与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时,主设备确定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引脚对应的从设备为主设备的下一级从设备。
若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与第一类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不相同,则确定该DDIn引脚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即该DDIn引脚对应的从设备不是主设备的下一级设备。
步骤S130,主设备逐个产生输出控制指令,所述输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各个从设备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能够传输给与各个从设备直接相连的下一级的从设备。
步骤S140,根据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确定与各个从设备直接相连的下一级的从设备。
主设备控制某一从设备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后,依次获取各个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信号,并判断各个电平信号的电平状态,若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与第一类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则确定该DDIn引脚对应的从设备为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的从设备对应的下一级从设备。依次类推,确定其它从设备的下一级设备,最终确定天线级联系统中天线级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S110、S120和S130的执行顺序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的其它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按照S130、S110、S120的顺序执行,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在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主设备逐个控制各个从设备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的过程可以采用图12所示的步骤流程;
步骤S131,主设备向当前从设备下发输出控制指令,所述输出控制指令使所述当前从设备输出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
步骤S132,主设备接收所述当前从设备返回的输出响应信息,所述输出响应信息由所述当前从设备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指令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后产生。
步骤S133,当主设备确定出与所述当前从设备直接相连的下一级的从设备时,向所述当前从设备下发终止输出控制指令,所述终止输出控制指令使所述当前从设备停止输出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
请参见图13,示出了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命令交互示意图,如图13所示:
SetDDOutCmd()为DDOut引脚电平设置指令,用于使从设备在DDOut引脚输出或停止输出检测信号,其中。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可以由主设备和从设备预先设定好,该命令的参数表示输出检测信号或停止输出检测信号。例如,SetDDOutCmd(1)表示输出检测信号,SetDDOutCmd(0)表示停止输出检测信号。
假设检测信号设定为低电平,则当从设备接收到SetDDOutCmd(1)命令时,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当从设备接收到SetDDOutCmd(0)命令时,停止输出低电平信号。。
SetDDOutRsp()为输出响应信息,从设备利用该命令通知主设备已设置DDOut引脚的电平状态。
GetDDInCmd()为获取从设备DDIn引脚的电平信号的命令。
GetDDInRsp()为获取响应信息,从设备利用该命令向主设备反馈设置结果。
当主设备获得各个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后,再利用SetDDOutCmd()命令停止输出检测信号,即恢复从设备的DDOut引脚的电平。
上述的SetDDOutCmd、SetDDOutRsp、GetDDInCmd和GetDDInRsp均为新增加的AISG命令。
步骤S134,当主设备确定存在没有输出过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的从设备时,将下一个没有输出过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的从设备更新为当前从设备,直到不存在没有输出过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的从设备。
本实施例中的识别流程与图4、图5的识别过程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级联关系识别方法,主设备及从设备均能够产生检测信号,上一级设备产生的检测信号能够传递到下一级设备中,主设备通过控制自身及各个从设备逐次产生检测信号,检测各个设备接收检测信号的情况,确定各个设备之间的前后连接关系,实现自动识别天线级联关系。与人工识别方式相比,自动识别方式的识别效率高且准确率高。
与图9所示的天线级联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天线级联关系识别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从设备中,如图1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210,从设备接收上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其中,所述检测信号包括主设备输出的第一类检测信号,或与所述从设备直接相连的上一级从设备输出的第二类检测信号。
与图9对应的实施例相同,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或第二类检测信号可以通过AISG端口传输,也可以经由其它的通信端口传输,其中,AISG端口和其它通信端口的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20,从设备向主设备返回自身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所述电平状态用于使主设备判断所述从设备是否接收到上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
在某一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后,主设备向各个其它从设备下发获取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的命令,从设备接收到所述命令后,向主设备返回自身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以使主设备确定接收到检测信号的从设备。若从设备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则主设备能够检测到该从设备的DDIn引脚的电平状态与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从而确定该从设备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
步骤S230,当从设备接收主设备下发的输出控制指令时,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指令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并向所述主设备返回输出响应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可以由设置在所述从设备内的信号产生电路产生;主设备向从设备下发用于控制从设备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的输出控制指令,从设备接收输出控制指令后产生控制信号,由该控制信号检测信号产生电路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即主设备控制从设备产生第二类检测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通过配置在从设备AISG输出端口的检测信号输出引脚DDOut输出,并通过配置在下一级从设备AISG输入端口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传递给下一级从设备。
其中,所述检测信号输出引脚和检测信号接收引脚可以是AISG端口预留的引脚,也可以是AISG端口新增的引脚。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10、S220和S230是从设备在不同的情况下的处理过程,某种情况下可能只需执行其中的部分步骤。当从设备接收到上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时,从设备只需执行步骤S210和S220。当从设备未接收到检测信号时,执行步骤S220。当从设备接收主设备下发的输出控制指令时,只需执行步骤S230。当从设备仅接收到主设备下发的获取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的指令时,只需执行步骤S220。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从设备的天线级联关系识别方法,从设备能够接收上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并使主设备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输出检测信号的设备对应的下一级设备。最终,确定各个天线设备之间的前后连接关系,实现自动识别天线级联关系。与人工识别方式相比,自动识别方式的识别效率高且准确率高。
请参见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主设备。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主设备无法产生检测信号,从设备能够产生检测信号,且上一级设备能够接收下一级设备产生的检测信号。在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主设备的AISG端口及从设备的AISG输出端口均配置检测信号接收引脚DDIn,并在从设备的AISG输入端口配置检测信号输出引脚DDOut。上一级设备的DDIn引脚连接下一级设备的DDOut引脚。其中,DDIn引脚和DDOut引脚可以是AISG端口中预留的引脚,还可以是AISG端口新增的引脚,此处不作限定。
如图15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
步骤S310,主设备控制当前从设备输出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能够被与所述当前从设备直接相连的上一级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接收到。所述上一级设备包括主设备或与当前从设备直接相连的上一级的其它从设备。
步骤S320,主设备根据自身及各个其它从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与所述当前从设备直接相连的上一级设备。
在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步骤S320可以包括:
步骤S321,主设备检测自身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是否与所述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主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配置在主设备的AISG端口,用于接收下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
当主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与所述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时,在步骤S322,确定主设备为与所述当前从设备直接相连的上一级设备;
当主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与所述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不相同时,在步骤S323,逐个检测从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是否与所述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
从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配置在AISG输出端口,用于接收下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
当从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与所述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相同时,在步骤S324,确定所述从设备为与当前从设备直接相连的上一级设备。
当从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与所述检测信号的电平状态不相同时,返回执行步骤S323,检测下一个从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
可选地,在确定与输出检测信号的从设备直接相连的上一级设备后,主设备控制所述当前从设备停止输出所述检测信号。即主设备每次只控制一个从设备输出检测信号,通过检测接收到检测信号的设备,确定该从设备的上一级设备,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30,判断是否存在没有输出过检测信号的从设备,如果是,将下一个没有输出过检测信号的从设备更新为当前从设备,返回执行步骤S310;否则,执行步骤S340。
步骤S340,确定各个设备之间的级联关系。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主设备的天线级联识别方法,主设备控制从设备输出检测信号,并检测接收所述检测信号的上一级设备,从而确定从设备的上一级设备,依次类推,确定各个天线设备的级联关系,最终实现自动识别天线级联关系,与人工识别方式相比,识别效率高且准确高。
相应于图15示出的应用于主设备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于从设备的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应用于从设备的天线级联关系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7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
步骤S410,当从设备接收到主设备下发的输出控制指令时,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指令输出检测信号,并向主设备返回输出响应信息。
在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信号可以由设置在从设备内的信号产生电路产生,并经由检测信号输出引脚输出。
步骤S420,从设备接收与该从设备直接相连的下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其中,从设备可以通过检测信号接收引脚DDIn接收所述检测信号。
步骤S430,从设备向主设备返回自身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所述电平状态用于使主设备判断所述从设备是否接收到下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级联关系识别方法,从设备根据主设备的输出控制指令输出检测信号,并向主设备返回自身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以使主设备确定所述从设备的上一级设备,依次类推,确定各个天线设备的级联关系,最终实现自动识别天线级联关系,与人工识别方式相比,识别效率高且准确高。
请参见图18,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天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天线设备包括:处理器101、通信接口102和存储器103,其中,通信接口102与处理器101。
存储器1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01提供指令(或程序)和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调用存储103内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01用于:
当接收到主设备下发的输出控制指令时,所述从设备据所述输出控制指令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并向所述主设备返回输出响应信息;
接收上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包括主设备输出的第一类检测信号,或所述从设备的上一级从设备输出的第二类检测信号;
向主设备返回自身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所述电平状态用于使主设备判断所述从设备是否接收到上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
在本发明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调用存储103内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01用于:
当接收到主设备下发的输出控制指令时,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指令输出检测信号,并向主设备返回输出响应信息;
接收下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
向主设备返回自身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所述电平状态用于使主设备判断所述从设备是否接收到下一级设备输出的检测信号。
请参见图19,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天线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天线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201、通信接口202和存储器203,其中,通信接口202与处理器201。
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调用存储203内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201用于:
输出第一类检测信号,所述第一类检测信号能够传递给与主设备相连的下一级从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
根据从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主设备的下一级从设备;
逐次控制天线级联系统中各个从设备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逐个确定各个从设备的下一级从设备,所述第二类检测信号能够被与输出第二类检测信号的从设备相连的下一级从设备接收到。
在本发明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调用存储203内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201用于:
控制当前从设备输出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能够被与所述当前从设备相连的上一级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接收到,所述上一级设备包括主设备或天线级联系统中的其它从设备;
根据自身及各个其它从设备的检测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当前从设备的上一级设备;
当确定存在没有输出过检测信号的从设备时,将下一个没有输出过检测信号的从设备更新为当前从设备,返回执行主设备控制当前从设备输出检测信号的步骤,直到确定不存在没有输出过检测信号的从设备,确定各个设备之间的级联关系。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发明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