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缓冲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89055发布日期:2019-05-17 20:5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缓冲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Methodfortransmittingbufferstatusreportindevice-to-devicecommunication)及其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有效分配使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并向基站传输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第一终端用于执行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而所需的缓冲状态报告的传输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出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扩大和使用这些终端的各种各样的服务要求,凸显出了不经由基站、接入点等的网络基础设施,在终端之间能够直接传输接收数据或者信号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多样的服务,或者确保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可靠性,或者提高通过更有效的带宽利用的通信容量,提出对通过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的各种移动通信网的无线资源而支持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技术的要求,其中,该现有的通信网,例如有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Evolution,LTE)或者LTE-Advanced网等。但目前的情况是,未开发出通过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的移动通信网的无线资源而有效支持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技术,其中,该现有的通信网,例如有LTE(LongTermEvolution)或者LTE-Advanced网等。此外,在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利用现有移动通信网的无线资源,因此需要有效的、用于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为此,基站有必要确认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有关的正确信息,并决定以此为基础的无线资源分配。并且,为此,基站有必要正确确认使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信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根据这样的要求,为了通过利用移动通信网的无线资源而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需要分配能够使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移动通信网的无线资源的步骤。此外,基站或者能够分配无线资源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为了有效分配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有必要获得对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量的信息。并且,要求终端向基站传输用于分配接收能够使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的缓冲状态报告的详细步骤。根据所述的要求,为了有效管理移动通信网的无线资源,要求分配使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的详细的方法。此外,在分配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基站或者分配无线资源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为了分配有效的无线资源或者分配,有必要获得对是否使用被分配的无线资源的信息。根据这样的要求,基站有必要接收在自身的覆盖范围内实现的且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有关的信息。并且,有必要建立终端用于向基站传输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有关的信息的且详细而有效的步骤。技术方案为了解决这些课题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其包括:触发(triggering)用于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的步骤;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radioresourceallocationentity)传输缓冲状态报告的步骤;以及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用于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步骤。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在上述第一终端发起(initiate)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开始进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从与上述第一终端执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上述第二终端接收上述无线资源请求的情况、具有更高优先顺序的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在上述缓冲区存在有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且重传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以及用于传输上述缓冲状态报告的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中发生至少任意一个情况的情况下,能够触发上述缓冲状态报告。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在用于与上述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对执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组进行管理的功能中执行至少一个功能。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缓冲状态报告包括和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ogicalChannelIdentity)索引值相区分的、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值(identityindexvalue)。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缓冲状态报告包括用于区分至少一个以上的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连接标识符索引值(directcommunicationconnectionidentityindexvalue)。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缓冲状态报告包括对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及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的缓冲状态信息,但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分配于和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相区分的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中。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是基站控制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其包括:当触发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一终端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时,从第一终端接收缓冲状态报告的步骤;基于缓冲状态报告来传输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步骤。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在上述第一终端发起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开始进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从与上述第一终端执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接收上述无线资源请求的情况、具有更高优先顺序的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在上述缓冲区存在有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且重传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以及用于传输上述缓冲状态报告的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中发生任意一个情况的情况下,能够触发上述缓冲状态报告。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缓冲状态报告包括和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ogicalChannelIdentity)索引值相区分的、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值。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缓冲状态报告包括用于区分至少一个以上的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连接标识符索引值。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缓冲状态报告包括对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及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的缓冲状态信息,但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分配于和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相区分的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在接收上述缓冲状态报告步骤之前,其还包括将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分配于和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相区分的逻辑信道组的步骤。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装置,是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一终端,其包括:控制部,其触发用于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传输部,其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缓冲状态报告;以及接收部,其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用于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在上述第一终端与上述第二终端发起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开始进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从与上述第一终端执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上述第二终端接收上述无线资源请求的情况、具有更高优先顺序的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在上述缓冲区存在有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且重传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以及用于传输上述缓冲状态报告的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中发生至少任意一个情况的情况下,能够触发上述缓冲状态报告。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在用于与上述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对执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组进行管理的功能中执行至少一个功能。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上述缓冲状态报告包括和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ogicalChannelIdentity)索引值相区分的、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值。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上述缓冲状态报告包括用于区分至少一个以上的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连接标识符索引值。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上述缓冲状态报告包括对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及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的缓冲状态信息,但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分配于和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相区分的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中。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装置,是控制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基站,其包括:接收部,当触发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一终端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时,从第一终端接收缓冲状态报告;以及传输部,其基于缓冲状态报告来传输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其中,在上述第一终端发起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开始进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从与上述第一终端执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接收上述无线资源请求的情况、具有更高优先顺序的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在上述缓冲区存在有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且重传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以及用于传输上述缓冲状态报告的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中发生至少任意一个情况的情况下,能够触发上述缓冲状态报告。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其中,上述缓冲状态报告包括和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ogicalChannelIdentity)索引值相区分的、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值。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其中,上述缓冲状态报告包括用于区分至少一个以上的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连接标识符索引值。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其中,上述缓冲状态报告包括对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及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的缓冲状态信息,但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分配于和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相区分的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其还包括:控制部,将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分配于和用于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相区分的逻辑信道组中。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其包括: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包括用于与上述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的第一信号的步骤;从上述基站或上述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第二信号的步骤;基于上述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步骤;以及传输包括对与上述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的信息的第三信号的步骤。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第三信号包括指示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的指示信息及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第二信号还包括上述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第三信号包括对基于上述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是否到期的上述无线资源的重分配请求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第二信号还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帮助信息(assistanceinformation),其中,上述帮助信息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无线资源信息(discoveryradioresourceinformation)、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通信无线资源信息(communicationradioresourceinformation)、用于识别位于与上述第一终端一定距离的邻接终端标识信息(adjacentUEidentificationinformation)、上述邻接终端位置信息、执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标识信息(groupidentificationinformation)、及通过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转换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第二信号包含于系统信息块进行传输,并且还包括上述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及对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优先顺序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是在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管理中执行一个以上的作用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是基站控制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其包括:从第一终端接收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的第一信号的步骤;传输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第二信号的步骤;以及从上述第一终端接收包括对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的信息的第三信号的步骤。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第三信号包括指示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的指示信息及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第二信号还包括上述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上述第三信号包括对基于上述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是否到期的上述无线资源的重分配请求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第二信号还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帮助信息,其中,上述帮助信息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无线资源信息、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通信无线资源信息、用于识别位于与上述第一终端一定距离的邻接终端标识信息、上述邻接终端位置信息、执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标识信息及通过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转换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第二信号包含于系统信息块进行传输,并且还包括上述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及对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优先顺序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是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一终端,其包括:传输部,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包括用于与上述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的第一信号;接收部,从上述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第二信号;以及控制部,基于上述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与上述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其中,上述传输部还传输包括对与上述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的信息的第三信号。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上述第三信号包括指示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的指示信息及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上述第二信号还包括上述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上述第三信号包括基于上述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是否到期的上述无线资源的重分配请求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上述第二信号还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帮助信息,其中,上述帮助信息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无线资源信息、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通信无线资源信息、位于与上述第一终端一定距离的邻接终端标识信息、上述邻接终端位置信息、执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标识信息及通过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转换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上述第二信号包含于系统信息块进行传输,并且还包括上述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及对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优先顺序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是在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管理中执行一个以上的作用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是控制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基站,其包括:接收部,从第一终端接收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的第一信号;以及传输部,传输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第二信号,其中,上述接收部还从上述第一终端接收包括对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的信息的第三信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其中,上述第三信号包括指示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的指示信息及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其中,上述第二信号还包括上述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上述第三信号包括基于上述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是否到期的上述无线资源的重分配请求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其中,上述第二信号还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帮助信息,其中,上述帮助信息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无线资源信息、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通信无线资源信息、位于与上述第一终端一定距离的邻接终端标识信息、上述邻接终端位置信息、执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标识信息及通过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转换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其中,上述第二信号包含于系统信息块进行传输,并且还包括上述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及对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优先顺序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是终端传输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方法,其包括: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第一信号的步骤;基于触发条件信息来确认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触发的步骤;以及向上述基站或上述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包括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的步骤。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及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设置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第一信号通过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SIB)或上层信令来接收。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触发条件信息包含于上述第一信号,或者预先设置于上述终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失败相关信息、或者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是在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对执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组进行管理的功能中执行一个以上的功能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是基站接收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方法,其包括:生成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第一信号的步骤;向终端传输上述第一信号的步骤;以及从上述终端接收包括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的步骤。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及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设置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第一信号通过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SIB)或上层信令来传输。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失败相关信息、或者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是传输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终端,其包括:接收部,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第一信号;控制部,基于触发条件信息来确定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触发;以及传输部,向上述基站或上述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包括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及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设置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上述第一信号通过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SIB)或上层信令来接收。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上述控制部包含于上述第一信号、或者基于预先设置于上述终端的上述触发条件信息来确认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触发。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中,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失败相关信息、或者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是在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对执行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组进行管理的功能中执行一个以上的功能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是接收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基站,其包括:控制部,其生成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第一信号;传输部,向终端传输上述第一信号;以及接收部,从上述终端接收包括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其中,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及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设置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其中,上述第一信号通过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SIB)或上层信令来传输。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其中,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包括用于上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失败相关信息、或者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有益效果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第一终端从基站或者能够分配无线资源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分配能够使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此外,基站确认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有关的正确信息,并能够决定以此为基础的无线资源分配。并且,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报告而能够分配接收更正确的量的无线资源。此外,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基站或者能够分配无线资源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从第一终端接收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其他的缓冲状态报告,从而减少无线资源浪费,并有效分配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MACPDU结构的一个例子的附图。图2是图示短BSRMAC(shortBSRMAC)控制元素格式的一个例子的附图。图3是图示长BSRMAC(longBSRMAC)控制元素格式的一个例子的附图。图4是图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场景的部分例子的附图。图5是图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场景的另一个例子的附图。图6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及基站的信号流的附图。图7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缓冲状态报告的结构的附图。图8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缓冲状态报告的结构的附图。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逻辑信道ID字段值(Identityfieldvalue)的一个例子的附表。图1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逻辑信道ID字段值的另一个例子的附图。图11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及基站的信号流的附图。图12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分配方法的逻辑信道组的附图。图1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终端的操作的附图。图1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附图。图1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对基站的操作的另一个例子的附图。图16是图示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状态下的半永久性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的一个例子的附图。图17是图示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状态下的半永久性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的一个例子的附图。图18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号流的附图。图19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号流的附图。图20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无线资源配置专用(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信息元素的附图。图21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D2D配置信息元素的附图。图22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信号流的附图。图23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SPS配置信息元素的附图。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SPS配置信息元素中例示性图示SPS配置DL的信息元素的附图。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SPS配置信息元素中例示性图示SPS配置UL的信息元素的附图。图26是例示性图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定时器时的信号流的附图。图27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系统信息块类型1x(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1x)的信息元素的附图。图2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图2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流程图。图3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及基站的操作的附图。图3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及基站的操作的附图。图3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能够包含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附图。图3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能够包含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信息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附图。图3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发现(Discovery)失败时的终端及基站的操作的附图。图3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执行失败时的终端及基站的操作的附图。图3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图3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流程图。图3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终端的构成的附图。图3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构成的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例示性的附图对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注意,在对各附图的构成要素标注附图标记时,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即使显示在不同的附图上,也尽可能使用相同的符号。此外,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在判断为对相关的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可能会使本发明的主旨不清楚的情况下,将省略其详细说明。本发明中的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布置而用于提供如语音、数据包等的多种通信服务。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及基站(BaseStation,BS,或eNB)。本说明书中的用户终端应解释为表示无线通信中的终端的一种广义概念,不仅包括WCDMA及LTE、HSPA等中的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而且包括GSM中的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用户终端(UserTerminal,UT)、用户站(SubscriberStation,SS)、无线设备(wirelessdevice)等。基站或小区(cell)一般是指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地点(station),也可以称为节点-B(Node-B)、演进型节点B(evolvedNode-B,eNB)、扇区(Sector)、站点(Site)、基站收发系统(BaseTransceiverSystem,BTS)、接入点(Accesspoint)、中继节点(RelayNode)、射频拉远头(RemoteRadioHead,RRH)、射频单元(RadioUnit,RU)、小小区(smallcell)等其它术语。即,在本说明书中,基站或小区(cell)应被解释为表示CDMA中的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Controller,BSC)、WCDMA的NodeB、LTE中的eNB或者扇区(站点)等所覆盖的部分区域或功能的广义的含义,是将特大小区(megacell)、宏小区(macrocell)、微小区(microcell)、微微小区(picocell)、毫微微小区(femtocell)及中继节点(relaynode)、射频拉远头(RemoteRadioHead,RRH)、射频单元(RadioUnit,RU)、小小区(smallcell)通信范围等多种覆盖区域全都包括在内的含义。上述被罗列的多种小区由于存在控制各小区的基站,因此基站可以被解释为两种含义。i)与无线区域相关而提供特大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小小区的装置本身,或者ii)可以指上述无线区域本身。在i)中,提供规定的无线区域的装置被相同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所控制或者相互作用使上述无线区域协作而构成的所有装置全都指为基站。根据无线区域的构成方式eNB、RRH、天线、RU、LPN、点、传输接收点、传输点、接收点等成为基站的一个实施例。在ii)中,从用户终端的观点或者相邻基站的角度,可以将接收或传输信号的无线区域本身指为基站。并且,将特大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小小区、RRH、天线、RU、低功率节点(LowPowerNode,LPN)、点、eNB、传输接收点、传输点、接收点统称为基站。在本说明书中,用户终端和基站作为用于实现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技术或技术思想的两种传输接收主体而以广义的含义来使用,并不由特定术语或单词所限定。用户终端和基站作为用于实现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技术或技术思想的两种(上行链路(Uplink)或下行链路(Downlink))传输接收主体而以广义的含义来使用,并不由特定术语或单词所限定。其中,上行链路(Uplink,UL,或上行)是指通过用户终端向基站传输接收数据的方式,下行链路(Downlink,DL,或下行)是指通过基站向用户终端传输接收数据的方式。对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多址接入方式没有限制。可以使用如码分多址接入方式(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时分多址接入方式(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MA)、频分多址接入方式(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方式(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OFDMA)、OFDM-FDMA、OFDM-TDMA、OFDM-CDMA那样的多种多址接入方式。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应用于经GSM、WCDMA、HSPA进化为LTE及LTE-Advanced的非同步无线通信和进化为CDMA、CDMA-2000及UMB的同步无线通信领域等的资源分配。本发明不能限定或限制于特定的无线通信领域进行解释,应解释为包括能够适用本发明的思想的所有
技术领域
。上行链路传输及下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利用相互不同的时间进行传输的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方式,或者可以使用利用相互不同的频率进行传输的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FDD)方式。此外,在LTE、LTE-Advanced那样的系统中是以单个载波或载波对为基准来构成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而建立规格。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过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s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PCFICH)、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hysicalHybridARQIndicatorChannel,PHI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EPDCCH)等控制信道来传输控制信息,并由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等数据信道构成而传输数据。使用EPDCCH(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PDCCH)或者扩展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xtendedPDCCH))也可以传输控制信息。在本说明书中,小区(cell)还可以指具有从传输接收点传输的信号的覆盖范围或者从传输接收点(传输点(transmissionpoint)或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point))接受的信号的覆盖范围的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该传输接收点本身。应用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通过两个以上的传输接收点协作来传输信号的多点协作传输接收系统(coordinatedmulti-pointtransmission/receptionSystem,CoMP系统)或多天线协作传输方式(coordinatedmulti-antennatransmissionsystem)、多小区协作通信系统。CoMP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多重传输接收点和终端。多重传输接收点也可以是基站或宏小区(macrocell,以下简称“eNB”),以及通过光缆或光纤维与eNB连接并被有线控制的、具有高的传输功率或宏小区区域内的具有低的传输功率的至少一个RRH。以下,下行链路(downlink)是指从多重传输接收点向终端的通信或通信路径,上行链路(upnlink)是指从终端向多重传输接收点的通信或通信路径。在下行链路中,传输器可以是多重传输接收点的一部分,接收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在上行链路中,传输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接收器可以是多重传输接收点的一部分。以下,有时将通过如PUCCH、PUSCH、PDCCH、EPDCCH及PDSCH等的信道来传输接收信号的情况表示为“传输/接收PUCCH、PUSCH、PDCCH、EPDCCH及PDSCH”的形式。此外,在以下,“传输或接收PDCCH,或者通过PDCCH传输或接收信号”的记载可以包括“传输或接收EPDCCH,或者通过EPDCCH传输或接收信号”的含义来使用。即,在以下记载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可以是指PDCCH,或者可以是指EPDCCH,并且也可以将PDCCH及EPDCCH全都包括的含义来使用。此外,为了便于说明,通过PDCCH说明的部分也可以适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EPDCCH,并且通过EPDCCH说明的部分也可以适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EPDCCH。另外,在以下记载的上层信令(HighLayerSignaling)包括传输含有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参数的RRC信息的RRC信令。eNB向终端执行下行链路传输。eNB可以传输作为用于单播传输(unicasttransmission)的主物理信道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以及用于传输PDSCH的接收所需的调度等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用于在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中(例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USCH))进行传输的调度许可信息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以下,将通过各信道传输接收信号的情况表示为“传输接收该信道”的形式。图1是图示MACPDU结构的一个例子的附图。通过参考图1,对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Unit,PDU)结构信息查看时,PDU由MAC报头和MAC有效载荷构成。MAC报头可以由若干个子报头100重新构成,MAC有效载荷可以由MAC控制元素(Controlelements,CE)和媒体接入控制服务数据单元(MediaAccessControlServiceDataUnits,MACSDUs)、填充(padding)构成。一般而言,各子报头100按顺序对MAC有效载荷的MACCEs或者MACSDUs、填充对应每一个。各MAC子报头100可以由以下的表1的多个字段(field)构成。[表1]如表1所示,各MAC子报头100可以由LCID、L、F、E及R字段中一个以上的字段所构成。更详细而言,LCID字段可以由多种值所构成。作为一例,通过表对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LCID字段的值和索引进行表示时,如下表2所示。[表2]索引LCID值00000CCCH00001-01010逻辑信道标识符01011-11000保留11001扩展功率余量报告11010功率余量报告11011C-RNTI11100截断BSR11101短BSR11110长BSR11111填充如表2所示,当索引为11100时,可以看出具有截断BSR的值。像这样LCID值可以根据LCID索引而多样地构成。另外,终端可以向基站传输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终端要向上行链路传输数据时,应通过请求基站所需的无线资源而分配接收。终端可以向基站传输告知现在要发送的数据在缓冲区中有多少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基站可以通过考虑接收的BSR来分配适当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详细举例时,BSR可以由长BSR和短BSR的两种格式构成。图2是图示短BSRMAC控制元素格式的一个例子的附图。参考图2,短BSR可包括对1个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LCG)的缓冲状态(Bufferstatus)信息。逻辑信道组通过具有类似的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要求条件或类似的特性的逻辑信道的捆绑,在一个终端最多可以存在有4个。短BSR由LCGID和缓冲区大小(BufferSize)构成,LCGID是指能够报告的缓冲区大小的逻辑信道组的ID。即,包括一个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大小信息。图3是图示长BSRMAC控制元素格式的一个例子的附图。长BSR可包括对所有(4个)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的缓冲状态(Bufferstatus)信息。逻辑信道组是具有如上所述相类似的QoS或者特性的逻辑信道的捆绑。参考图3,长BSRMAC控制元素格式300不包括逻辑信道组ID信息。即,长BSR在无逻辑信道组(LCG)ID字段的情况下由4个缓冲区大小(BufferSize)构成,并且是指按顺序从LCGID0至3的缓冲区大小。对最多存在有4个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大小信息可以按顺序全部包括。例如,逻辑信道组0的缓冲区大小信息包括于缓冲区大小#0中,逻辑信道组1的缓冲区大小信息可包括于缓冲区大小#1中。以下,缓冲区大小#2和#3也可以如以上进行分配。如上所述的两种格式的BSR是根据触发BSR的条件或能够包括BSR的剩余空间的大小等来决定某一种,以此进行传输。如上所述构成的BSR在满足触发条件时向基站传输。作为一例,触发BSR的条件如下所示。-触发常规BSR的条件■具有更高优先顺序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重新传输的数据进入到空的缓冲区的情况。■有向缓冲区传输的数据,并且重传定时器到期的情况。-触发周期性BSR的条件■周期定时器到期的情况。-触发填充BSR的条件■在构成传输的MACPDU时有能够包括BSR的剩余空间的情况下,根据剩余的空间大小包括长BSR或者短BSR。具体而言,在触发常规BSR的情况下,当有向两个以上的LCG传输的数据时,包括长BSR进行传输。如果有向一个LCG传输的数据时,包括短BSR进行传输。另外,当触发了常规BSR但没有用于重新传输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时,终端可以分配接收上行链路无线资源。例如,当在PUCCH中配置有(configured)SR资源(SchedulingRequestresource)时,可以通过传输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来分配接收上行链路无线资源。作为另一个例子,如果在PUCCH中未配置(configured)有SR资源(SchedulingRequestresource)时,终端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过程而分配接收无线资源。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分配时,可以向基站传输BSR。基站可以基于接收的BSR来向相应终端分配适当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作为又一个例子,如果不是常规BSR而是触发周期BSR或填充BSR时,会触发SR或者不会触发随机接入过程。在本说明书中,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可以是指D2D通信,除此之外,也可以是指通过利用无线资源而未经过基站且在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多种多样的通信。在以下,作为本发明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一个例子,通过参考附图,对D2D通信进行说明。然而,对D2D通信进行举例说明只是为了有助于理解。即,本发明如D2D通信所示,通过活用移动通信网的无线资源而能够全部适用于未经过基站且在终端之间直接传输接收数据及信号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在目前3GPPLTE/LTE-Advanced系统中,议论用于提供在互相接近的终端之间未经过基站且直接传输接收数据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案,例如有通过D2D的接近服务(proximityservice)。作为D2D通信,可以考虑如图4及图5所示的场景。图4是图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场景的部分例子的附图。参考图4,场景1A是执行D2D通信的UE1和UE2全部位于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的情况。即,其为虽然UE1和UE2都位于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但可以通过执行D2D通信来传输接收数据及信号的一种场景。场景1B是执行D2D通信的UE1位于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内,而UE2位于覆盖范围之外的情况。在此情况下,UE1和UE2也能够传输接收数据和信号。图5是图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场景的另一个例子的附图。参考图5,场景1C是执行D2D通信的UE1和UE2全部位于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的情况。在此情况下,UE1和UE2未经过基站也能够传输接收数据及信号。场景1D是执行D2D通信的UE1和UE2全部位于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但各终端位于相互不同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的情况。即,其为UE1位于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内,UE2位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情况。在此情况下,UE1和UE2未经过基站也能够直接传输接收数据及信号。在以下,对于执行本发明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通过划分各个实施例,对缓冲状态报告方法、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通信状态报告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对各方法进行说明时,如第一信号至第三信号所示的记载在相应方法中使用为相同的含义,但在其他方法中可以使用为不同的含义。即,例如,在缓冲状态报告中使用的第一信号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中使用的第一信号可以使用为不同的含义。在各个方法中通过分别定义相应信号进行说明。1.D2D终端的缓冲状态报告方法像这样用于执行D2D通信的终端为了分配接收移动通信网的无线资源,有必要通过具有分配基站或无线资源的权限或者功能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作为一例,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告知对用于D2D通信的数据量的信息。此外,执行D2D通信中或者具有D2D通信功能的终端可以通过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以下简称“BSR”)。当终端传输BSR时,基站或者无线资源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对于是与相应BSR向其他D2D终端传输的数据量有关的信息,还是与通过基站传输的数据量有关的信息无法区分。因此,基站对于应分别向通过基站的通信和D2D通信分配多少无线资源无法进行判断。在用于解决这样的问题点的本发明中,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为了终端的D2D通信能够分配适当的无线资源,从而防止无线资源的浪费,并能够顺利执行D2D通信。图6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及基站的信号流的附图。参考图6,通过举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以第一终端向基站传输BSR作为举例进行了说明,但第一终端不仅向基站传输,也可以向具有无线资源分配功能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进行传输。即使第一终端向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BSR时,也能够同样适用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局部操作。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其可包括:触发用于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的步骤;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缓冲状态报告的步骤;以及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用于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步骤。详细举例时,正在D2D通信中或者将进行D2D通信的第一终端609能够检测用于D2D通信的BSR的触发(trigger)(S610)。触发BSR时,正在D2D通信中或者将通过D2D进行通信的第一终端609对通过D2D通信进行传输的数据量(进入到第一终端缓冲区)也向基站601报告BSR(BufferStatusReport)(S620)。即,正在D2D通信中或者将通过D2D进行通信的第一终端构成用于D2D传输的MACPDU时,在触发BSR的情况下,在MACPDU中包括BSR而不能被构成,并且在用于基站传输的MACPDU中包括相应BSR进行传输。此时,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BSR为了D2D通信也可以独立构成,并且与现有BSR结合也可以向一个BSR进行传输。接收上述的BSR的基站601可以基于接收的BSR来传输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D2DGrant)(S630)。第一终端609以从基站601分配接收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D2DGrant)为基础能够与第二终端602执行D2D通信(S640)。基站609以对通过接收的D2D通信进行传输的数据量的BSR为基础,也可以将无线资源以动态调度(Dynamicscheduling)方式进行分配,也可以通过半永久性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PS)进行分配。第二终端可以是指不通过本发明的第一终端和基站且利用移动通信网的无线资源进行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并且,第二终端可以是与本发明的第一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此外,在本发明中记载的第二终端作为与第一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作为一例,D2D通信)的对象,可以是至少一个以上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或者也可以是指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合。以下,本发明的第一终端对构成BSR进行传输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该BSR包括对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区的数据量的信息。即,对于第一终端传输BSR,参考附图,按各实施例类别,对区分用于通过基站的通信的BSR和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BSR进行传输的方法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将对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作为一例,D2D通信)传输的数据量的专用BSR使用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终端在执行利用D2D的通信的情况下,D2D传输时包括BSR而不能被传输。如果在D2D通信中触发BSR时,第一终端可以向基站或者具有无线资源分配功能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相应BSR。例如,第一终端能够检测是否触发用于D2D通信的BSR。如果用于D2D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等的情况下,能够触发第一终端的BSR。当触发用于D2D通信的BSR时,第一终端没有向执行D2D通信的第二终端传输相应BSR,而是可以向基站或具有无线资源分配功能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进行传输。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通过其获得对第一终端的D2D数据的信息,以此能够执行有效的无线资源分配及分配。具体而言,向基站传输的BSR可以是与使用于通过现有的基站的通信的BSR相区分的专用BSR。图7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缓冲状态报告的结构的附图。参考图7,D2DBSR可以构成为如图7所示。举一例,当1个逻辑信道为了D2D通信而存在时,第一终端可以构成用于D2D通信的专用BSR进行传输。即,在包括一个逻辑信道的缓冲信息的BSR的结构中,R为保留位(reservedbit),缓冲区大小(BufferSize)可以是包括为了D2D通信而存储于缓冲区的数据量的信息的值。图8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缓冲状态报告的结构的附图。参考图8,当多个逻辑信道存在于第一终端的D2D连接时,第一终端也可以通过利用现有的BSR格式来传输用于D2D通信的数据量的信息。即,如参考图2及图3所述,BSR能够与在通过基站的通信中使用的BSR格式相同地构成。具体而言,能够执行D2D通信的第一终端能够与至少一个以上的终端构成D2D连接。并且,各D2D连接可以配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逻辑信道。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时,第一终端能够与至少一个以上的终端构成D2D连接。即,第一终端通过与第二终端构成D2D连接,通过与第三终端也可以构成D2D连接。并且,对于第一终端通过与第二终端构成D2D连接,可以存在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逻辑信道。同样地,对于第一终端通过与第三终端构成D2D连接,可以存在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逻辑信道。此外,第一终端为了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可以构成至少一个以上的D2D连接,用于各自的D2D通信的连接可以存在有用于至少一个以上的D2D通信的逻辑信道。更具体而言,例如,当用于D2D通信的BSR向短BSR格式a进行传输时,可以包括逻辑信道组标识符(ID)及/或D2D连接标识符(ID)和缓冲区大小信息而构成。如果用于D2D通信的BSR向长BSR格式b进行传输时,可以根据各逻辑信道组的顺序或者各D2D连接顺序,按顺序构成缓冲区大小。即,缓冲区大小#0包括逻辑信道组#0的缓冲区大小信息,缓冲区大小#1可包括逻辑信道组#1的缓冲区大小信息。即,当用于D2D通信的逻辑信道为两个以上时,可以构成D2D用专用BSR进行传输。并且,必要时可以包括D2D连接标识符信息来传递各缓冲区大小信息在至少一个以上的D2D连接中是否与某个终端的D2D连接相关的信息。对于第一终端这样传输BSR,通过配置D2D用专用BSR可以向基站传输。基站可以通过区分执行通过现有基站的通信的第一终端的BSR和D2D用专用BSR来有效管理D2D无线资源。图9及图10是示出用于将D2D专用BSR与现有BSR进行区分的逻辑信道标识符值和索引的附表。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逻辑信道ID字段值的一个例子的附表。在本发明中,为了配置图7及图8中所述的D2D用专用BSR,可以对D2D用逻辑信道进行重新定义。作为一例,在保留(Reserved)着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CID)索引值中,可以将特定索引900分配为指示D2D用BSR的索引。例如,D2D用BSR可包括具有逻辑信道标识符值(或者D2D连接标识符值)的索引信息900,其中,该逻辑信道标识符值在保留位(reservedbit)中能够表示D2DBSR。即,如图7所示,在传输对一个逻辑信道的D2D用专用BSR的情况下,也可以用D2D用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或者D2D连接标识符索引)(索引,900)来代替保留位(reservedbit)。具体而言,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或者D2D连接标识符索引值)值“11000”可以定义为表示D2D用BSR的索引。此后,在第一终端向基站传输用于D2D通信的专用BSR的情况下,可以包括相应索引值(11000)进行传输。基站可以通过确认接收的BSR的索引值为“11000”来确认接收的BSR为D2D专用BSR。此外,如参考图8所述,当终端通过与多个终端构成D2D连接时,传输的D2D用BSR也可以包括索引信息,其中,该索引信息用于告知在多个终端中是否与某个终端的D2D连接相关。即,可以包括具有上述的D2D连接标识符值的索引信息来传输BSR为D2D专用BSR且为与特定终端构成的对逻辑信道的BSR的信息。并且,对能够将上述的逻辑信道标识符值和D2D连接标识符值全部包括的索引进行定义,使得终端通过与多个终端构成D2D连接,并且在各D2D连接存在有多个逻辑信道的情况下,也同样可以传输该信息。在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及理解,对于第一终端通过与第二终端构成一个D2D连接的情况,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如上所述,在与多个终端构成D2D连接且在各D2D连接中存在有多个逻辑信道的情况下,也同样可以适用。即,通过作为一例所述的逻辑信道标识符值及/或D2D连接标识符值能够具体传递对各自的BSR的信息。图1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逻辑信道ID字段值的另一个例子的附图。作为一例,如果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LCIDIndex)在D2D专用BSR中仅分配一个时,D2D专用BSR也可以指示在长BSR格式或短BSR格式中预先定义的一个。或者,也可以将为了D2D专用BSR而保留着的索引如图10所示以各自的BSR格式进行分配。参考图10,例如,对于分配对D2D用BSR的索引,可以根据各BSR的格式来分配各自的索引。即,能够与分配于现有BSR的格式的多个索引1010相对应,在D2D用截断BSR中分配“10110”,在D2D用短BSR中可分配“10111”。并且,在D2D用长BSR中可分配“11000”。而且,在传输D2D用专用BSR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包括适于各自的BSR格式的索引值进行传输。基站通过索引能够确认D2D专用BSR,在如图10所示分配各索引的情况下,BSR也能够确认是否为长BSR还是短BSR。此外,作为一例,第一终端存在有用于D2D通信的逻辑信道一个以上,并且用于D2D通信的数据在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中满足触发条件时,可以向基站传输包括11000索引的专用D2DBSR。根据各逻辑信道的顺序的缓冲区大小信息可以按照顺序被包含在图8(b)的缓冲区构成中。当触发D2D专用BSR时,第一终端可以向基站传输D2D专用BSR。作为一例,在满足如下的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触发D2D专用BSR。-常规BSR■第一终端自己欲进行D2D通信时或者已经开始进行D2D通信时(UEInitiatedD2DCommunication),能够触发常规BSR。■在从D2D通信中的另一个终端(作为一例,第二终端)传递BSR信息的情况或者从另一个终端(作为一例,第二终端)传递无线资源请求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例如,D2D通信中的终端(作为一例,第二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中,在通过覆盖范围之内的第一终端向基站请求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在具有更高优先顺序的D2D传输用逻辑信道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在重新传输的用于D2D传输的数据进入到空的缓冲区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在有向缓冲区传输的用于D2D传输的数据且重传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周期性BSR■在周期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周期性BSR。例如,周期定时器也可以将现有BSR的定时器一起使用,并也可以将用于D2D用BSR的新的定时器一起使用。当使用新的定时器时,其相关值可以通过上层信令(作为一例,RRC消息)进行设置。-填充BSR■在构成传输的MACPDU时有能够包括BSR的剩余空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剩余的空间大小包括长BSR或者短BSR。如果用于通过现有的基站的通信的BSR和D2D专用BSR两个都被触发的情况下,当其为常规BSR时,可以将两个都包含在MACCE中进行传输。基站基于接收的D2D专用BSR,也可以通过动态调度(Dynamicscheduling)来分配无线资源,也可以通过半永久性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PS)进行分配。第二实施例:为了用于与基站的通信和D2D通信的无线资源请求而使用一个BSR的方法。第一终端可以通过一个BSR来传输用于通过现有基站的通信的BSR和用于D2D通信的BSR。例如,正在D2D通信中的或者通过D2D将进行通信的第一终端在D2D通信中触发BSR时,没有将BSR包含于D2D传输中进行传输,通过将相应BSR与基站的BSR进行合并而可以向基站传输。在此时传输的BSR的情况下,其构成为能够同时包括对用于通过现有的基站的通信的数据量和用于D2D传输的数据量的信息。图11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及基站的信号流的附图。通过参考图11以例示方式说明时,基站1101向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分配第一终端1109的各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Identity)。基站1101向逻辑信道组分配逻辑信道时,可以分为用于通过基站的通信的逻辑信道组和用于D2D通信的逻辑信道组进行分配(S1110)。本发明的基站向逻辑信道组分配逻辑信道时,为了区分用于D2D通信的逻辑信道,没有将与基站进行D2D通信的逻辑信道分配给一个逻辑信道组。即,没有将用于通过基站的传输的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Identity)和用于D2D的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Identity)分配给一个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此后,当第一终端1109触发用于与第二终端1102进行通信的缓冲状态报告时(S1120),可以向基站1101传输相应BSR(S1130)。基站1101以从第一终端1109接收的BSR为基础可以向第一终端1109传输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第一终端1109基于接收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而与第二终端1102执行D2D通信(S1150),其中,该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在此情况下,由于基站将D2D用逻辑信道分配给用于通过基站的通信的逻辑信道和其他逻辑信道组,因此包含于BSR的信息能够确认是否为用于D2D通信的缓冲状态信息。图12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分配方法的逻辑信道组的附图。参考图12,基站通过区分逻辑信道而对分配于逻辑信道组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逻辑信道组是指具有类似的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要求条件或类似的特性的逻辑信道的捆绑。作为一例,逻辑信道组在第一终端最多可以存在有4个。并且,通过举例,对逻辑信道组为4个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12中,D2D-逻辑信道(D2D-LogicalChannel,D-LCH)是用于D2D通信的逻辑信道。即,可能有如下情况,在第一终端存在有用于D-LCH#0和D-LCH#1的D2D通信的两个逻辑信道。此时,在基站中,逻辑信道组从0至2(LCG0~2)(1200、1201、1202)可以分配用于通过现有的一般基站的通信的逻辑信道。例如,可以根据相应逻辑信道的特性,在LCG0(1200)中分配LCH#3,在LCG1(1201)中分配LCH#5、LCH#7、LCH#8,在LCG2(1202)中分配LCH#4和LCH#6。此外,在基站中,LCG3(1203)可以只分配用于D2D通信的逻辑信道。例如,在LCG3(1203)中可以分配D-LCH#0和D-LCH#1。基站通过这样构成的BSR能够区分通过基站的通信和D2D通信,并可以基于各自的BSR信息而有效分配无线资源。第一终端基于在各逻辑信道组分配的逻辑信道的缓冲信息而触发BSR时,可以通过构成上述的BSR格式进行传输。例如,触发长BSR时,可以按顺序配置各逻辑信道组1200~1203的缓冲区大小信息进行传输。基站可以以接收的相应BSR为基础来确认LCG3(1203)的缓冲区大小。并且,BSR以短BSR格式仅传输特定LCG一个时,只对于优先顺序最高的LCG也可以传输BSR,只对于与D2D传输相关的LCG(1203)也可以传输BSR。即,传输短BSR时,可以只包括对一个LCG的信息,其可以根据优先顺序设置来进行决定。在现有BSR触发条件及用于D2D通信的BSR触发条件中满足任意一个以上的条件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能够传输BSR。例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触发BSR。-常规BSR■第一终端自己欲进行D2D通信时或者已经开始进行D2D通信时(UEInitiatedD2DCommunication),能够触发常规BSR。■在从D2D通信中的另一个终端(作为一例,第二终端)传递BSR信息的情况或者从另一个终端(作为一例,第二终端)传递无线资源请求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例如,D2D通信中的终端(作为一例,第二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中,在通过覆盖范围之内的第一终端向基站请求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在具有更高优先顺序的D2D传输用逻辑信道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在重新传输的用于D2D传输的数据进入到空的缓冲区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在有向缓冲区传输的用于D2D传输的数据且重传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在具有更高优先顺序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在重新传输的数据进入到空的缓冲区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在有向缓冲区传输的数据且重传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常规BSR。-周期性BSR■在D2D用周期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周期性BSR。例如,D2D用周期定时器也可以与现有BSR的定时器相同,并也可以对用于D2D用BSR的新的定时器进行定义而使用。当使用新的定时器时,其相关值可以通过上层信令(作为一例,RRC消息)进行设置。■在现有周期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下,能够触发周期性BSR。例如,即使对D2D用周期定时器进行另外定义而在能够使用于通过基站的通信的BSR传输用周期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下,也能够触发周期性BSR。-填充BSR■在构成传输的MACPDU时有能够包括BSR的剩余空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剩余的空间大小包括长BSR或者短BSR。基站通过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而确定用于第一终端的D2D传输的数据量,从而可以向相应第一终端提供适当的大小的无线资源。并且,管理使D2D通信顺利进行,并且能够适当地分配使用于通过基站的通信的无线资源和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基站通过其能够提高系统整体的性能。通过参考图13至图15,对本发明能够全部执行的第一终端及基站的个别操作进行说明。图1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终端的操作的附图。一种方法,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其可包括:触发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的步骤;向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缓冲状态报告的步骤;以及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步骤。参考图13,本发明的第一终端能够触发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报告(BSR)(S1310)。作为一例,在第一终端发起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开始进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从与第一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接收无线资源请求的情况、具有更高优先顺序的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在缓冲区存在有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且重传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以及用于传输缓冲状态报告的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中发生至少任意一个情况的情况下,能够触发缓冲状态报告。并且,除此之外,在满足上述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也能够触发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当触发缓冲状态报告时,第一终端可以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缓冲状态报告(S1320)。作为一例,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是指对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组进行管理的功能中执行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终端。并且,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可以是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例如,D2D通信可以称为簇头(Clusterhead)、中央控制实体(Centralcontrolentity)、中央实体(Centralentity)等多种术语。第一终端向基站传输的缓冲状态报告可以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不同地构成。例如,如第一实施例所示,可以通过配置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专用缓冲状态报告进行传输。作为一例,缓冲状态报告可包括和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ogicalChannelIdentity)索引值相区分的、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值(或者D2D连接索引值)。根据缓冲状态报告的格式,也可以通过定义多个索引值而被包括,也可以通过只定义一个索引值而被包括。并且,如上所述,当终端通过与多个终端构成D2D连接时,缓冲状态报告也可以包括D2D连接标识符索引值。或者,将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值和D2D连接标识符索引值全部包括,或者也可以包括对两个值全部进行定义的另外的索引值。或者,如第二实施例中所述,也可以将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多个逻辑信道分配为特定逻辑信道组。例如,缓冲状态报告包括对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及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的缓冲状态报告,但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也可以分配于和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相区分的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中。第一终端从基站接收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S1330)。第一终端可以基于接收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来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图1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附图。一种方法,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基站控制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其可包括:当触发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一终端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时,从第一终端接收缓冲状态报告的步骤;以及基于缓冲状态报告而传输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步骤。参考图14,基站可以从第一终端接收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报告(S1410)。作为一例,当第一终端检测缓冲状态报告触发时,基站能够接收包括用于相应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对数据量的信息的缓冲状态报告。例如,在第一终端发起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开始进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从与第一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接收无线资源请求的情况、具有更高优先顺序的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在缓冲区存在有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且重传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以及用于传输缓冲状态报告的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中发生至少任意一个情况的情况下,能够触发缓冲状态报告。并且,除此之外,在满足上述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也能够触发缓冲状态报告。由基站接收的缓冲状态报告可以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不同地构成。例如,如第一实施例所示,可以通过配置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专用缓冲状态报告来接收。作为一例,缓冲状态报告可包括和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ogicalChannelIdentity)索引值相区分的、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值。根据缓冲状态报告的格式,也可以通过定义多个索引值而被包括,也可以通过只定义一个索引值而被包括。并且,如上所述,当终端通过与多个终端构成D2D连接时,缓冲状态报告也可以包括D2D连接标识符索引值。或者,将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值和D2D连接标识符索引值全部包括,或者也可以包括对两个值全部进行定义的另外的索引值。基站基于接收的缓冲状态报告来分配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并能够传输无线资源分配信息(S1420)。图1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对基站的操作的另一个例子的附图。如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实施例所述,也可以将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多个逻辑信道分配为特定逻辑信道组(S1510)。例如,缓冲状态报告包括对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及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的缓冲状态报告,但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也可以分配于和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相区分的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中。具体而言,基站可以将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逻辑信道分配为特定逻辑信道。即,没有将用于通过基站的通信的逻辑信道和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分配为相同的逻辑信道组,而是将其分配为各自独立的逻辑信道组。基站可以从第一终端接收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信息的缓冲状态报告(S1520)。如上所述,缓冲状态报告可以合并包括对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的逻辑信道及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的缓冲状态。并且,在合并的缓冲状态报告中,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多个)被分配的逻辑信道组能够与用于通过基站的通信的逻辑信道进行区分而构成。基站可以基于接收的缓冲状态报告而分配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基站可以向第一终端传输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S1530)。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第一终端具有如下效果,即,可以从基站或能够分配无线资源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分配接收能够使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并且,第一终端具有如下效果,即,通过传输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报告而能够分配接收更正确的量的无线资源。此外,基站或者能够分配无线资源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具有如下效果,即,从第一终端接收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另外的缓冲状态报告,从而减少无线资源浪费,并有效分配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2.在D2D通信中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基站可以分配用于终端的数据传输接收的无线资源。基于前面说明的BSR信息也可以分配上行链路无线资源,为了传输下行链路数据及信号可以分配无线资源。基站分配无线资源的方式可以利用多种方式。例如有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和在一定时间内分配无线资源的方式等。在以下,以基站分配无线资源作为一例,对半永久性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PS)方式进行说明。半永久性调度方式是一种如互联网语音协议(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VoIP)等的小容量的数据传输以短周期反复发生的用于服务的调度方式。例如,当终端传输接收用于语音对话的数据时,类似大小的语音包在一定的周期生成而进行传输。即,终端为了传输相应包,基站应以一定的周期分配相似量的无线资源。如果为了VoIP服务而利用动态调度(dynamicscheduling)方式时,为了继续传输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assignment)和上行链路授权(ULgrant)信息而将使用很多数量的PDCCH。由于PDCCH的数量被限制,因此如果一个终端使用很多数量的PDCCH时,会使基站在小区内能够服务的用户的数量减少。因此,为了最小化PDCCH的负载而给予一次调度(scheduling),以便长时间周期使用一定大小的资源的方式,该方式为半永久性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PS)方式。图16是图示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状态下的半永久性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的一个例子的附图。为了向终端1609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基站1601能够对无线资源进行调度。参考图16举例时,基站1601可以向终端1609传输包括SPS配置信息(SPS-config)的上层信令(S1610)。作为一例,上层信令可以是RRC重配置消息。此后,基站1601可以向终端1609传输用于SPS激活(Activation)的PDCCH(S1620)。终端1609接收PDCCH时,基站1601传输下行链路数据(S1630、S1640、S1650)。基站1601完成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可以传输结束SPS调度的PDCCH(S1660)。通过这些步骤,基站通过一次的调度可以向终端传输周期发生的少量的数据。并且,能够减少根据每次发生的下行链路数据的传输的PDCCH资源的消耗。图17是图示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状态下的半永久性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的一个例子的附图。基站1701为了上行链路数据接收可以从终端1709调度无线资源。参考图17,例如,基站1701可以向终端1709传输包括SPS配置信息(SPS-config)的上层信令(S1710)。作为一例,上层信令可以是RRC重配置消息。此后,基站1701可以向终端1709传输用于SPS激活(Activation)的PDCCH(S1720)。终端1709接收包括SPS激活信息的PDCCH时,向基站1701传输上行链路数据(S1730、S1740、S1750)。基站1701完成终端1709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可以传输结束SPS调度的PDCCH(S1760)。作为另一例,基站1701也可以不传输结束SPS调度的PDCCH。此时,在一定时间或者一定次数以上未接收上行链路数据时,可以结束SPS调度。通过这些步骤,终端通过一次的调度可以向基站传输周期发生的少量的数据。并且,能够减少根据每次发生的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的PDCCH资源的消耗。另外,如果D2D通信中的(具有D2D通信功能的)终端结束D2D传输时,基站不能确认是否结束相应D2D通信。因此,如果基站向相应终端分配一定的无线资源,以便为D2D通信使用时,由于基站不可能知道终端的D2D通信什么时候结束,因此无法知道应什么时候释放(release)相应资源。并且,由于未被使用的D2D用无线资源有可能不必要地继续进行分配,因此基站在调度时可能发生相应资源不能被使用且形成浪费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使基站知道是否结束终端的D2D通信,从而由结束无线资源的D2D通信能够防止不必要地进行分配。基站通过其能够有效管理无线资源。在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点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8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号流的附图。一种方法,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终端通过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其可包括:通过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包括用于与第二终端进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的第一信号的步骤;从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第二信号的步骤;基于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步骤;以及传输包括对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的信息的第三信号的步骤。通过参考图18举例说明时,第一终端1809可以向基站1801传输包括请求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所需的无线资源分配的信息的第一信号(S1810)。作为另一例,第一终端1809也可以向分配无线资源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第一信号。作为一例,分配无线资源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可以是指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管理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中执行一个以上的作用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即,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可以将D2D通信称为簇头(Clusterhead)、中央控制实体(Centralcontrolentity)、中央实体(Centralentity)等多种术语。从功能的观点出发,当终端位于上述的D2D通信场景的覆盖范围之外时,其意味着部分执行无线资源分配或者同步信道的传输或者D2D组管理等基站的作用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在以下,为了便于理解,通过举例,主要对基站进行了说明,但通过代替基站使上述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包括的操作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基站1801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向第一终端1809分配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并可以传输包括相应分配信息的第二信号(S1820)。第一终端1809通过利用接收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而分配的无线资源来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S1830)。此后,第一终端1809可以向基站传输包括对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通信状态的信息的第三信号(S1840)。第二终端是指不经过本发明的终端和基站,通过利用移动通信网的无线资源能够传输接收数据及信号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第二终端可以是至少一个以上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说明而记载为单数,但其可以为多数。根据以下说明的各实施例,可以对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通信状态进行不同地定义。例如,可以是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信息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再请求信息等,在以下对各个情况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第一终端传输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作为一例,D2D)直接通信结束消息的方法。其为通过像通信结束消息那样的显式的消息而释放被分配的无线资源的方法(Explicitrelease)。当正在与第二终端进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一终端利用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而没有重传的数据时(作为一例,当结束D2D通信时),可以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消息。作为一例,D2D通信终端可以传输D2D通信结束消息。图19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号流的附图。参考图19,终端对显式告知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为了便于说明,通过举例对D2D通信进行说明。整个过程如下所示。1.希望D2D通信的第一终端1909为了D2D通信向基站1901传输请求消息(S1910)。相应请求消息可以包括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请求消息可以是RRC消息,也可以是上层信令。请求消息的传输可以额外包括用于D2D通信的帮助(assistance)信息。例如,帮助信息可包括通过D2D通信传输的数据量信息、用于D2D通信的数据种类、希望D2D通信的邻接终端ID信息、通过D2D通信传输的DRB信息等的终端分配接收用于执行D2D通信的无线资源而所需的信息。并且,作为另一例,D2D数据量可以是用于D2D通信的终端缓冲状态信息。2.接收请求消息的基站1901向传输消息的第一终端1909分配使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S1920)。在基站1901向第一终端1909传输的无线资源分配消息中可以额外包括用于D2D通信的帮助(assistance)信息。例如,基站向第一终端传输的帮助信息可包括D2D发现(discovery)无线资源信息、D2D通信(communication)无线资源信息、邻接终端ID信息、邻接终端位置信息、通过D2D通信转换的DRB信息等。基站向第一终端传输的D2D帮助(assistance)信息通过RRC消息传输或者可以通过PDCCH传输。或者,D2D帮助(assistance)信息也可以通过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SIB)播出。此时,过程1即S1910步骤的D2D请求步骤也可以省略。3.分配接收用于D2D的无线资源的第一终端1909通过利用相应无线资源,与一个以上的第二终端1902执行D2D通信(S1930)。4.当结束D2D通信时,第一终端1909向基站1901传输D2D通信结束消息(S1940)。即,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在图18中说明的第三信号传输D2D通信结束消息。基站1901通过接收结束消息能够确认出第一终端1909的D2D通信结束。5.接收D2D通信结束消息的基站1901将相应无线资源使用于其他通信中。即,由于基站1901为了其他通信可以对为D2D通信而分配的无线资源进行分配,因此能够进行有效的无线资源管理。图20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无线资源配置专用(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信息元素的附图。在所述的S1910步骤及S1920步骤中能够接收传输的终端之间(D2D)直接通信帮助(assistance)信息可包括以下的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例如,帮助信息可包括D2D发现(discovery)无线资源信息、D2D通信(communication)无线资源信息、使用于D2D通信的组(group)ID信息、通过D2D通信传输的数据量信息、用于D2D通信的数据种类、希望D2D通信的邻接终端ID信息、通过D2D通信传输的DRB信息及使用于D2D通信的HARQ过程(process)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例如,所述的终端之间(D2D)直接通信帮助(assistance)可以由D2D配置(configuration)信息元素(informationelement)构成。具体而言,例如,所述的D2D配置信息元素也可以包含于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也可以由新的RRC消息构成。举一例,可以构成为如图20所示的RRC消息。参考图20,d2d配置字段2010添加于无线资源配置专用信息元素2000而能够传递所述的帮助信息等。除此之外,在无线资源配置专用信息元素中可包括多种字段。作为一例,被包括的多种字段和相应信息如以下表中整理所示。[表3]图21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D2D配置信息元素的附图。在图20中包括的D2D配置字段2100中所包括的各信息元素如图21所示。例如,可包括执行D2D通信的组ID信息、发现频率信息、D2D频率信息、对D2D调度方式的信息(作为一例,D2D半永久性调度的间隔信息)、SPS配置过程号信息、周期(duration)信息、drb添加模式列表信息及d2dUE标识符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在以上,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D2D通信终端向基站显式地传输D2D通信结束消息的方法进行了说明。并且,通过各信号的详细举例进行了说明。如上所述,可以有基站分配无线资源的多种方法。作为一例,有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或动态分配的方法或者根据半永久性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PS)方式的调度方式等。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适用这种方式。更具体而言,在以上的多种方法中作为一例,对于根据SPS方式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通过举例,对本发明的操作进行说明。例如,使用SPS(Semi-PersistentScheduling)方式的情况的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进行操作。1.希望根据本发明的D2D通信的第一终端通过第一信号向基站传输D2D通信开始消息。开始消息可包括指为D2D通信的指示(Indication)信息、为D2D通信所需的资源请求信息及包括通过D2D传输的数据量的帮助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2.接收通信开始消息的基站通过第二信号,可以向传输通信开始消息的第一终端分配将使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作为一例,基站通过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过程来设置用于第一终端的D2D通信的SPS配置(configuration),作为D2D-RNTI通过PDCCH能够激活(activation)相应D2D用SPS。作为另一例,设置用于D2D的专用SPS配置(configuration),接收相应消息的第一终端设置SPS,并能够直接激活(activation)SPS。3.分配接收资源的第一终端通过利用相应无线资源,能够与用于D2D通信的第二终端执行D2D通信。4.当结束D2D通信时或者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利用D2D通信而没有传输接收的数据时,第一终端通过第三信号向基站传输D2D通信结束消息。结束消息可包括意味着D2D通信结束的指示(Indication)信息及对以D2D传输的数据的第一终端缓冲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或者,基站基于为了从第一终端接收的D2D通信而所需的无线资源信息或者传输的数据量信息也能够判断出D2D通信结束。5.接收结束消息的基站通过回收相应无线资源而向用于其他通信的无线资源进行分配,从而能够有效管理无线资源。第2实施例:设置对无线资源分配的有效持续时间的方法(作为一例,D2D持续时间设置方法)。是一种在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中设置持续时间等而隐式指示无线资源释放的方法(Implicitrelease)。在以下,作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一例,对以D2D通信为例子进行说明。基站对第一终端提供所述的D2D帮助(assistance)信息时或者分配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时,可以提供D2D通信有效时间即持续时间(duration)信息。作为一例,在D2D帮助信息中还可以包括D2D发现(discovery)无线资源信息、D2D通信(communication)无线资源信息、邻接终端ID信息及邻接终端位置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信息。接收包括所述的有效时间信息的消息的第一终端通过持续时间(duration)值开始定时器。当定时器到期(expire)时,释放(release)相应D2D帮助(assistance)信息,并结束D2D通信。因此,继续进行D2D通信的第一终端在定时器到期之前或者定时器到期之后可以向基站传输重新请求消息第2-1实施例:SPS配置(configuration)时设置有效持续时间(duration)的方法。本发明的所述的隐式释放方法也可以适用于SPS方式的无线资源分配方式。图22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信号流的附图。基站为了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可以向第一终端传输SPS配置(configuration)信息。SPS配置(configuration)可包括相应SPS信息的有效持续时间(duration)。接收SPS配置(configuration)信息的第一终端配置(configuration)信息接收时或SPS激活(activation)消息接收时可以通过有效持续时间(duration)值开始定时器。当定时器到期(expire)时,去激活(deactivation)或释放(release)相应SPS配置(configuration)信息。因此,将继续进行D2D通信的第一终端定时器到期之前或者到期之后可以向基站传输再请求无线资源的再请求消息。参考图22,通过举例,对第2-1实施例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按各步骤类别过程如下所示。1.第一终端2209可以向基站2201传输用于与第二终端的D2D通信的请求消息(S2210)。请求消息可包括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并且,也还可以包括用于D2D通信的帮助(assistance)信息。例如,帮助信息可包括通过D2D通信传输的数据量信息、用于D2D通信的数据种类、希望D2D通信的邻接终端ID信息、通过D2D通信传输的DRB信息及希望的有效持续时间(duration)值中一个以上的信息。作为另一例,D2D数据量可以是用于D2D通信的第一终端缓冲状态信息。所述的D2D帮助(assistance)信息可以由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构成。2.基站2201以接收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包括有效持续时间(duration)信息可以向第一终端2209传输SPS配置(configuration)信息(S2220)。例如,SPS配置(configuration)信息即可以是现有的SPS配置信息,也可以是通过D2D用重新定义的D2D-SPG配置信息。并且,SPS配置(configuration)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D2D通信的帮助(assistance)信息。例如,帮助信息可包括发现(discovery)信道信息、D2D频率信息、D2D无线资源分配信息、邻接终端ID信息、邻接终端位置信息、通过D2D通信转换的DRB信息、使用于D2D通信的HARQ过程信息及使用于D2D通信的组(group)ID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3.接收SPS配置(configuration)的第一终端2209可以通过有效持续时间(duration)值开始定时器(timer)(S2230)。即,SPS配置信息、接收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及有效持续时间信息的信号的第一终端2209可以基于有效持续时间信息开始内部定时器。作为另一例,基站2201通过传输指示相应定时器的开始的指示信息,也能够开始定时器。即,首先传输SPS配置信息及有效持续时间,此后,通过指示信息也能够开始定时器。4.第一终端2209通过基于接收的信号而分配的无线资源能够与第二终端2202执行D2D通信(S2240)。5.当定时器到期(expire)时,去激活(deactivation)或释放(release)相应SPS配置(configuration)信息(S2250)。6.此外,将继续进行D2D通信的第一终端2209在定时器到期之前或者到期之后传输再请求消息(S2260)。即,由于作为对D2D通信状态的信息还未结束D2D通信,因此可以传输再请求无线资源的再请求消息。再请求消息也可以是所述的请求消息,可以是包括对通过D2D传输的数据量(进入到第一终端缓冲区的数据量)的BSR(BufferStatusReport)的消息。在图22中图示为S2260步骤在S2250步骤之后被执行,但如上所述S2260步骤可以在S2250步骤之前被执行。或者也可以同时执行。作为又一例,在图22中图示为第一终端2209开始定时器,并判断到期的步骤。但是,基站2201也可以开始定时器并判断到期。此时,基站2201在定时器被到期之前或之后从第一终端接收再请求消息时,重分配无线资源并可以重新开始定时器。或者第一终端2209和基站2201也可以进行使定时器全部进行操作的操作。图23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SPS配置信息元素的附图。参考图23,基站向第一终端传输的SPS配置信息2300可包括半永久性调度C-RNTI、sps配置DL、sps配置UL及D2D半永久性调度C-RNTI字段等。即,可包括D2D用SPS方式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C-RNTI)字段,也可包括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SPS配置信息。参考图24及图25,通过举例,对sps配置DL及sps配置UL的信息元素进行说明。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SPS配置信息元素中例示性图示SPS配置DL的信息元素的附图。参考图24,SPS配置DL字段可包括下行链路的SPS间隔(interval)信息、下行链路SPS有效持续时间(duration)信息及组ID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SPS配置信息元素中例示性图示SPS配置UL的信息元素的附图。参考图25,SPS配置UL字段可包括上行链路的SPS间隔(interval)信息、隐式释放后的信息、两个间隔配置信息及上行链路SPS有效持续时间(duration)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第一终端通过接收包括所述的图23至图25的信息的信号,能够使定时器进行操作。并且,当基于定时器的到期操作在到期之前或之后需要再请求时,可以传输再请求消息。如果不需要再请求时,第一终端在没有结束消息传输的情况下结束D2D通信,基站通过回收相应无线资源而也可以用于其他用途。并且,基站可以有效管理无线资源。可以包括在图23至图25的所述的SPS配置信息中的各字段或者信息元素如以下表4所示可包括多种信息。[表4]第2-2实施例: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无线资源分配时设置有效持续时间的方法。举一例,在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执行D2D通信的情况下,无线资源分配配置(resourceallocationconfiguration)时可以设置有效时间。图26是例示性图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定时器时的信号流的附图。参考图26,第一终端2609为了与第二终端的D2D通信可以向基站2601请求无线资源或者请求D2D通信开始(S2610)。在S2610步骤中,第一终端2609可以将有效持续时间(duration)信息包括在通信请求消息或者无线资源分配消息中进行传输。基站2601向相应第一终端2609无线传输用于D2D通信的D2D帮助信息时或者传输无线资源分配信息时,可以包括有效持续时间信息进行传输(S2620)。作为一例,基站2601也可以向第一终端2609一起传输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及D2D帮助信息,此时也可以包括有效持续时间信息进行传输。例如,D2D帮助信息可包括D2D发现(discovery)信道信息、D2D频率信息、D2D无线资源分配信息、邻接终端ID信息及邻接终端位置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此时传输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在S2610步骤中也能够与第一终端2609向基站2601传输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相同,并也可以不同。基站2601参考第一终端2609传输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使得可以设置有效持续时间信息进行传输。接收所述的S2620步骤的消息的第一终端2609通过包含于消息的有效持续时间(duration)值开始定时器(S2630)。此后,通过利用分配的无线资源与第二终端2602进行通信(S2640)。当定时器的有效持续时间被到期(expire)(S2650)时,释放(release)所述的D2D帮助(assistance)信息及/或无线资源分配信息。此外,结束第一终端2609的D2D通信。并且,第一终端2609在需要继续进行D2D通信的情况下,可以向基站2601传输再请求D2D通信的消息(S2660)。例如,第一终端2609在所述的定时器到期之前或者之后可以传输再请求消息。在图26中图示了S2660步骤在S2650步骤之后被执行的情况,但S2650步骤也可以在S2660步骤之后被执行,并且也可以同时被执行。作为又一例,在图26中图示为第一终端2609开始定时器,并判断到期的步骤。但是,基站2601也可以开始定时器并判断到期。此时,基站2601在定时器被到期之前或之后从第一终端接收再请求消息时,重分配无线资源并可以重新开始定时器。或者第一终端2609和基站2601也可以进行使定时器全部进行操作的操作。如果第一终端2609在定时器到期之前结束D2D通信时,可以不传输另类的再请求消息,如果定时器到期时,基站2601通过回收相应无线资源而能够用于其他用途。作为又一例,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SIB)来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及/或有效持续时间信息,使得也能够播出(Broadcast)。例如,基站在SIB中包括有效持续时间(duration)信息或者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会话(Session)类别最大无线资源量信息等而能够播出。作为另一例,基站还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优先顺序信息也能够播出。第一终端以包括于SIB的优先顺序信息为基础也能够决定是否进行D2D通信,还是进行通过基站的普通的移动通信。图27是例示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系统信息块类型1x(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1x)的信息元素的附图。通过举例D2D的情况,对包括于上述的SIB的信息元素进行说明时,可以由如图27所示构成。参考图27,在SIB中可包括用于D2D通信的D2D发现频率信息、D2D频率信息、D2D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duration)信息及D2D优先顺序(Priority)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除此之外,也还可以包括用于第一终端的D2D通信的信息。第一终端接收通过SIB的D2D发现频率信息、有效持续时间信息及优先顺序信息等,并基于相应信息能够与第二终端执行D2D通信。在以上,参考附图说明的本发明通过举例对基站进行了说明,但如上所述不仅基站能够适用,而且可以管理相应D2D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适用。如上所述,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可以是指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管理D2D通信组的功能中具有一个以上的功能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或者特定终端。在以上,以第一终端及基站为中心,对按各实施例类别举例说明的本发明的操作进行说明图2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可包括向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包括用于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的第一信号的步骤(S2810)。根据上述的各实施例,第一信号可包括用于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帮助信息、指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指示信息、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对数据量的信息、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信息及定时器时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中至少一个以上的信息。例如,帮助信息可包括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数据量信息、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种类、希望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邻接终端ID信息、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DRB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等的且分配接受第一终端用于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所需的信息。第一终端可包括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第二信号的步骤(S2820)。根据所述的各实施例,第二信号可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作为另一例,第二信号还可包括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作为又一例,第二信号还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帮助信息。例如,帮助信息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无线资源信息、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通信无线资源信息、位于与第一终端一定距离的邻接终端标识信息、邻接终端位置信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标识信息及转换成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作为又一例,第二信号可以包含于系统信息块进行传输,并且还可包括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及对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优先顺序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也可以分别传输包含于上述的第二信号的多个各种信息,并也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信息进行传输。第一终端基于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可包括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步骤(S2830)。即,基于通过第二信号接收的信息能够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所谓的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可以是指通过利用分配接受的无线资源与至少一个以上的终端传输接收数据及信号的操作。第一终端可包括传输第三信号的步骤,其中,该第三信号包括对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的信息(S2840)。根据所述的各实施例,第三信号可包括多种信息。作为一例,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三信号可包括指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的指示信息及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即,可包括告知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结束的结束消息,也可包括剩余的缓冲状态信息。基站通过接收其可以将无线资源分配给其他用途。作为另一例,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三信号可包括基于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是否到期的无线资源的重分配请求的信息。即,第三信号可包括再请求消息信息。并且,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当第一终端不再需要无线资源时,也可以不传输。并且,上述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可以是指执行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管理中一个以上的作用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除此之外,第一终端在执行所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能够全部执行所需的操作。图2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流程图。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基站控制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其可包括从第一终端接收将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包括的第一信号的步骤(S2910)。根据上述的各实施例,第一信号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帮助信息及定时器时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中至少一个以上的信息。例如,帮助信息可包括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数据量信息、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种类、希望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邻接终端ID信息、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DRB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等的且分配接受第一终端用于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所需的信息。基站可包括传输第二信号的步骤,其中,该第二信号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S2920)。根据所述的各实施例,第二信号可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作为另一例,第二信号还可包括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作为又一例,第二信号还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帮助信息。例如,帮助信息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无线资源信息、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通信无线资源信息、位于与第一终端一定距离的邻接终端标识信息、邻接终端位置信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标识信息及转换成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作为又一例,第二信号可以包含于系统信息块进行传输,并且还可包括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及对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优先顺序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也可以分别传输包含于上述的第二信号的多个各种信息,并也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信息进行传输。并且,基站可包括从第一终端接收包括对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的信息的第三信号的步骤(S2930)。根据所述的各实施例,第三信号可包括多种信息。作为一例,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三信号可包括指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的指示信息及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即,可包括告知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结束的结束消息,也可包括剩余的缓冲状态信息。基站通过接收其可以将无线资源分配给其他用途。作为另一例,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三信号可包括基于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是否到期的无线资源的重分配请求的信息。即,第三信号可包括再请求消息信息。并且,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当第一终端不再需要无线资源时,也可以不传输。除此之外,对于执行上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基站能够全部执行所需的操作。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基站也还可以包括对分配的SPS配置信息及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等的到期定时器进行操作的步骤。并且,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二信号中还包括作为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SPS配置信息,使得也可以进行传输。以上所述的第一终端及基站的各步骤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也可以使一部分的步骤组合成一个步骤,并也可以使一个步骤分为两个以上的步骤来执行。并且,也可以对各步骤的顺序进行调换来执行。此外,也可以省略一个以上的步骤来执行。并且,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也可以使特定构成或者实施例组合而构成一个实施例,也可以使各自分别执行一个实施例。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发明,为了有效管理移动通信网的无线资源,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能够有效分配使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并且,在分配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基站或者分配无线资源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具有如下效果,即,能够从第一终端获得对于是否使用为有效的无线资源分配或者分配而分配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并且,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通过确认是否执行第一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而能够动态调节向第一终端分配的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3.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方法在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终端利用无线资源能够与目标终端执行通信。并且,需要终端用于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此外,终端可以要求有搜索成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目标的目标终端的操作。为此,如果要求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Discovery)步骤时,要求用于发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作为一例,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发现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可以使用如下所示的方式。作为一例,可以考虑向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组或者整个终端共同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作为另一例,也可以考虑按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类别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具体而言,按终端类别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可以是每当发生传输要求时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或者也可以是根据上述的半永久性方式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另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可以是指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管理中执行一个以上的作用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即,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可以将D2D通信称为多种术语,例如,簇头(Clusterhead)、中央控制实体(Centralcontrolentity)、中央实体(Centralentity)等。从功能的观点出发,当终端位于上述的D2D通信场景的覆盖范围之外时,其意味着部分执行无线资源分配或者同步信道的传输或者D2D组管理等基站的作用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在以下,为了便于理解,通过举例,主要对基站进行了说明,但通过代替基站使上述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包括的操作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如上所述,基站很难了解在目前自身的覆盖范围内实现有多少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或者还有多少的终端在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而且,很难正确掌握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而分配的无线资源是否为不足还是过剩。其可以导致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无线资源的问题点。并且,基站有必要掌握在目前自身的覆盖范围内实现的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基站通过其并基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状态信息能够调节分配无线资源。即,基站能够有效管理有限的无线资源,并且终端能够分配接受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适当的量的无线资源,从而能够有效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在以下,通过具体举例,对用于分配上述的有效的无线资源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及基站的操作的附图。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终端传输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方法,其可包括: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第一信号的步骤;基于触发条件信息来确认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触发的步骤;以及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的步骤。参考图30举例时,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3001向终端3009传输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第一信号(S3010)。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可包括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并报告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所需的设置信息。作为一例,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设置信息。作为另一例,也可以全部包括用于上述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及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设置信息。另外,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3001向终端3009传输的第一信号可以通过系统信息模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SIB)或者上层信令来传输。作为一例,上层信令可以是RRC信令。接收第一信号的终端3009基于触发条件信息能够确认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触发(S3020)。触发条件信息可以包括于上述的第一信号进行传输。或者也可以在终端3009预先设置。例如,对于终端3009通过接收第一信号而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当发生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失败时,能够触发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或者,以一定次数或一定持续时间为基准能够触发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或者,以一定周期也能够设置触发条件信息。触发条件信息包括于第一信号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向终端3009传输,或者也可以在终端3009预先设置。或者与状态报告基准有关的参数信息向终端3009传输,并且终端3009基于相应参数信息也能够确认触发。终端3009根据S3020步骤满足确认的触发条件时,可以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3001传输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失败相关信息或者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并且,对于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第二信号可包括与目标终端有关的信息、与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接收的数据量有关的信息、数据传输成功率信息及与组通信有关的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除此之外,也可以包括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时间及位置信息等多种信息。更具体而言,例如,第二信号可以有是否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报告、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终端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会话数报告、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发现消息传输尝试失败次数报告、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数据传输尝试失败次数报告、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的吞吐量(Throughput)报告及终端的缓冲状态报告等。相应信息可以包括在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之中。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3001从终端3009接收第二信号,使得基于上述的终端之间通信状态报告信息能够调节无线资源分配的量。第一实施例:成功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图3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及基站的操作的附图。参考图31,在终端成功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下,对传输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各步骤类别操作进行说明。基站3101为了了解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而传输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S3110)。相应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通过SIB传输,或者可以通过上层信令传输。通过SIB能够传输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终端数或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会话(Session)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尝试失败次数等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设置信息。或者,基站3101通过RRC消息,与发现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一起也可以向希望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3109传输状态报告设置信息。图3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能够包含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附图。如图7所示,基站3101向终端3109传输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可包括与D2D无线资源分配信息有关的信息及与D2D通信状态报告设置信息有关的信息。在图7中通过举例对D2D进行了说明,但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时全部能够适用。此后,终端3109根据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能够与目标终端3102传输接收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发现消息(S3120)。发现消息在终端3109为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前面搜索终端3102,并执行用于执行通信的且用于执行准备工作的功能。终端3109成功传输接收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发现消息时,通过利用从基站3101分配接受的无线资源来执行终端之间通信(S3130)。此后,正在终端之间通信中的终端3109基于上述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能够确认是否触发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或者,基于预先设置于终端3109的触发条件信息能够确认是否满足触发。如果终端3109通过确认是否触发而满足触发条件时,向基站3101传输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S3140)。作为另一例,当从基站3101接收对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的报告请求消息时,终端3109也可以传输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即,终端根据基站的请求能够传输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此时,触发条件信息可以是是否接收基站向终端传输的请求消息。图3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能够包含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信息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附图。在上述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中可包括如图33所图示的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有关的多个信息。图33作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一例,在D2D的情况下,例示性图示了包括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信息。并且,除此之外,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可包括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有关的位置信息等的基站用于分配无线资源所需的多种信息。基站基于接收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能够调整终端的无线资源分配。例如,结束无线资源分配,或者能够执行额外分配等的操作。第二实施例: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发现消息传输尝试失败的情况图3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发现(Discovery)失败时的终端及基站的操作的附图。当尝试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发现(Discovery)消息传输时,在失败一定时间段的情况下或者失败一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终端3409终止发现(Discovery)传输,并向基站报告包括失败次数、失败持续时间(duration)等的信息的失败报告。按各步骤类别通过举例说明时,基站3401可以向终端3409传输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消息传输设置信息。作为一例,发现消息传输设置信息可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最大发现消息传输尝试次数信息及最大发现消息传输尝试时间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并且,发现消息传输设置信息可包括在参考图30说明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之中。并且,可以通过SIB或者RRC消息来传输。终端3409基于在从基站3401接收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中能够包括的发现消息传输设置信息并利用相应无线资源,以此尝试发现消息传输。此时,终端3409的发现消息传输有可能失败。例如,当多个终端通过利用相同的无线资源而尝试发现消息传输时,相应发现消息传输有可能失败(S3420)。失败于发现消息传输的终端3409在一定时间之后通过利用相同或不同的无线资源也可以重新传输发现信号。对于终端3409重新传输发现消息中,像一定时间或重新传输次数那样的信息可包括在上述的发现消息传输设置信息之中。或者,也可以是在终端预先设置的值。虽然终端3409传输了一定次数或者一定时间段的发现消息,但有可能发生再次失败的情况(S3425)。此时,终端3409确认用于向基站3401传输发现失败相关信息的触发条件(S3430)。例如,触发条件包括在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之中,或者可以预先设置在终端之中。举一例来说,触发条件可包括终端的发现消息传输尝试失败一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传输尝试失败一定时间段的情况、对设置成周期报告的周期进行满足的情况及从基站接收报告请求消息的情况中任意一个情况。终端3409满足触发条件时,向基站传输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失败相关信息(S3440)。发现失败相关信息可包括于图30中说明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中进行传输。发现失败相关信息可包括终端在发现中失败的原因信息等多种信息。作为一例,发现失败相关信息可包括如下的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发现消息传输尝试失败次数:可包括从基站设置的时间或在终端预先设置的时间段与发现消息传输尝试失败次数相关的信息。-发现消息传输尝试失败持续时间(duration):可包括将发现消息传输尝试从首次失败之后到现在为止的时间信息或者从首次失败之后到首次成功之前的时间信息。-终端的位置信息:可包括终端的现在位置信息。终端的现在位置信息可以从像GPS或者GNSS那样的定位系统中获得。或者可包括根据终端的测定操作而测定的服务小区及/或相邻小区测定信息等。-终端所属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组的标识信息:可包括终端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的组(例如,D2D组)的通信而使用的标识信息。作为一例,标识信息可以是像标识符或者索引那样用于区别组而使用的特定值。-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数据量:可包括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有关的缓冲信息等。基站3401基于接收的发现失败相关信息而能够执行无线资源的重分配或者变更分配无线资源的操作。第三实施例:失败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数据传输的情况图3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执行失败时的终端及基站的操作的附图。图10是图示终端虽然在发现消息传输接收中成功,但在数据传输中失败的情况的例子的附图。此时,终端向基站传输与数据传输的失败有关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参考图35,对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希望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终端3509可以从基站3501接收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S3510)。在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中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及上述的发现消息传输设置信息等。终端3509选择以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用进行分配的无线资源中部分或全部,从而能够尝试数据传输接收。无线资源信息可包括在终端3509传输接收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发现消息之中。并且,如上所述,也可以包括在通过SIB或上层信令从基站3501接收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之中。终端3509为了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能够尝试数据传输接收,并且此时也有可能失败(S3520)。在数据传输接收中发生失败时,终端3509经过一定时间之后重新选择无线资源而能够尝试传输(S3525)。终端3509用于数据重新传输的一定时间信息包括在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之中,或者可以是在终端预先设置的值。当失败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数据传输接收时,终端3509能够确认是否满足触发条件。例如,在数据传输尝试失败一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传输尝试失败一定时间段的情况、周期报告时满足周期条件的情况及接收基站请求消息的情况中任意一个情况下,能够触发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的传输。当触发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的传输时,终端3509可以向基站3501传输相应信息(S3540)。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于上述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进行传输。例如,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可包括如下的信息。-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数据传输尝试失败次数:可包括从基站设置的时间或预先设置的时间段与数据传输尝试失败次数相关的信息。-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数据传输尝试失败持续时间(duration):可包括将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数据传输尝试从首次失败之后到现在为止的期间信息或者从首次失败之后到首次成功之前的期间信息。-终端的位置信息:可包括终端的现在位置信息。终端的现在位置信息可以从像GPS或者GNSS那样的定位系统中获得。并且,也可以包括通过终端测定的服务小区及/或相邻小区测定信息等。-终端所属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组的标识信息:可包括终端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组的通信而使用的标识信息。作为一例,标识信息可以是像标识符或者索引那样用于区别组而使用的特定值。-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数据量:可包括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有关的缓冲信息等。基站3501基于接收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而能够执行无线资源的重分配或者变更分配无线资源的操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基站通过接收从终端接收的终端之间通信状态报告能够有效分配无线资源。即,基站基于在自身的覆盖范围内实现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必要性及状态信息等能够分配用于终端之间通信的无线资源。并且,基站能够有效分配及管理无线资源。此外,在终端立场中为了终端之间通信而正确分配接受必要的无线资源,从而能够提高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成功率。在以下,全部执行上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情况下,通过参考附图,对终端及基站的操作进行说明。图3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终端传输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方法,其可包括: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第一信号的步骤;基于触发条件信息而确认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触发的步骤;以及向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的布置。参考图36,终端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第一信号(S3610)。第一信号可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作为一例,第一信号可包括终端用于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所需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也可以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设置信息。第一信号也可以额外包括上述的发现消息传输设置信息。并且,第一信号可以通过SIB或上层信令来接收。例如,上层信令也可以是RRC信令。终端通过接收第一信号而能够尝试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即,终端可以传输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消息,并且也可以传输数据。终端基于触发条件信息能够监测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触发(S3620)。如上所述,触发条件可以包括于第一信号进行传输。或者,在终端也可以预先设置。或者,是否满足触发条件也可以根据是否接收从基站的请求消息来决定。当满足触发条件时,终端可以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包括终端之间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S3630)。如前面所述,终端可以根据是否成功进行终端之间通信或是否失败发现消息传输接收或是否失败数据传输来传输第二信号。如图33所示,第二信号可包括与终端之间通信有关的信息。或者,如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的情况所示,也可以包括发现失败相关信息或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或者,全部包括以上三种形式的信息或者也可以包括至少两种以上的信息。上述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可包括基站,并且可以是指执行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对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组进行管理的功能中一个以上的功能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图3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流程图。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基站接收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方法,其可包括:生成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第一信号的步骤;向终端传输第一信号的步骤;以及从终端接收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的步骤。参考图37,基站可生成包括用于向终端传输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第一信号(S3710)。作为一例,第一信号可包括终端用于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所需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也可以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设置信息。第一信号也可以额外包括发现消息传输设置信息。基站向终端传输生成的第一信号(S3720)。作为一例,第一信号可以通过SIB或上层信令来传输。并且,上层信令也可以是RRC信令。当触发终端的终端之间通信状态报告时,基站可以接收第二信号(S3730)。基站包括于第一信号并能够传输触发条件信息。或者,也可以向终端传输将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传输请求的请求消息。当接收请求消息时,终端以满足触发条件来进行判断,从而能够传输第二信号。终端根据是否成功终端之间通信、是否失败发现消息传输接收或者是否失败数据传输,第二信号可包括多种信息。例如,第二信号如图33所示可包括与终端之间通信有关的信息。或者,如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的情况所示,也可包括发现失败相关信息或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或者,全都包括以上三种形式的信息或者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信息。基站通过接收包括上述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能够决定无线资源分配。或者,基站也能够决定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变更。终端及基站通过以上所述的操作能够全部执行本发明的各实施例。通过参考附图,对能够全部执行上述的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第一终端及基站的构成进行说明。图3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终端的构成的附图。对于本发明的缓冲状态报告方法,首先对第一终端的构成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第一终端3800,其可包括:控制部3810,其触发用于与第二终端进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传输部3820,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缓冲状态报告;以及接收部3830,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用于与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参考图38,控制部3810配置为全部执行上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所需的、用于执行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且用于分配接受无线资源的缓冲状态报告的触发及缓冲状态报告,并且能够控制用于传输的第一终端的操作。并且,发生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发起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开始进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情况、从将与第一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接收无线资源请求的情况、具有更高的优先顺序的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的情况、在缓冲区存在有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且到期重传定时器的情况及到期用于传输缓冲状态报告的定时器的情况中至少任意一个情况时,控制部3810能够触发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对于构成向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的缓冲状态报告中,控制部3810能够进行控制,以便包括和用于与基站的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ogicalChannelIdentity)索引值相区分的、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值。并且,如上所述,终端与多个终端构成D2D连接的情况下,其也可以进行控制,以便在缓冲状态报告中包括D2D连接标识符索引值。或者,其也可以进行控制,以便全部包括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值和D2D连接标识符索引值,或者包括对两个值全部进行定义的另外的索引值。并且,控制部能够进行控制,以便包括对用于与基站的通信的逻辑信道及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的缓冲状态信息。此时,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能够分配于和用于与基站的通信的逻辑信道相区分的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传输部3820可以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缓冲状态报告。即,如上所述,对于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可以向不是第二终端的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缓冲状态报告。接收部3830可以从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包括用于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信号。除此之外,传输部3820及接收部3830能够与基站传输接收信号、数据及消息,通过与第二终端进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也能够传输接收信号及数据等。另外,对于本发明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第一终端的构成如下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终端3800,其包括:控制部3810、传输部3820及接收部3830。控制部3810控制整个第一终端的操作,其中,该操作用于执行向基站报告是否请求及结束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操作所需的无线资源的操作等。具体而言,例如,执行本发明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一终端3800,其可包括:传输部3820,其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传输包括用于与第二终端进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的第一信号;接收部3830,其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第二信号;以及控制部3810,其基于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并且,传输部3820还可传输包括对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的信息的第三信号。除此之外,传输部3820和接收部3830用于与基站、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或者成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对象的第二终端传输接收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信号或消息、数据。根据各实施例,传输部3830可传输用于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帮助信息、指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指示信息、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对数据量的信息、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信息及定时器时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中至少一个以上的信息的第一信号。例如,帮助信息可包括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数据量信息、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种类、希望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邻接终端ID信息、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DRB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等的且分配接受第一终端用于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所需的信息。并且,接收部3830根据各实施例能够接收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第二信号。作为另一例,第二信号还可包括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作为又一例,第二信号还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帮助信息。例如,帮助信息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无线资源信息、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通信无线资源信息、位于与第一终端一定距离的邻接终端标识信息、邻接终端位置信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标识信息及转换成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作为又一例,接收部3830可以通过系统信息块接收第二信号,还可包括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及对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优先顺序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也可以分别传输包含于上述的第二信号的多个各种信息,也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信息进行传输。并且,传输部3820根据各实施例可传输包括各种信息的第三信号。作为一例,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三信号可包括指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的指示信息及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即,可包括告知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的结束消息,也可包括剩余的缓冲状态信息。基站通过接收其可以将无线资源分配给其他用途。作为另一例,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三信号可包括基于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是否到期的无线资源的重分配请求的信息。即,第三信号可包括再请求消息信息。并且,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当第一终端不再需要无线资源时,也可以不传输。并且,上述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可以是指执行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同步信道传输及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管理中一个以上的作用的无线资源分配实体。除此之外,对于执行上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第一终端能够全部执行所需的操作。另外,对于本发明的通信状态报告方法,终端的构成如下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终端3800,其可包括:接收部3830,其从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第一信号;控制部3810,其基于触发条件信息而确认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触发;以及传输部3820,其向基站或者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具体而言,控制部3810控制对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触发进行确认并用于传输所需的整个终端的操作。例如,控制部3810基于从基站接收或者预先设置于终端的触发条件信息,能够确认是否触发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并且,控制部3810能够控制用于与目标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操作。当触发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时,传输部3820可以向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传输第二信号。包含于第二信号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根据上述的各实施例,可包括多种信息。例如,如图8所示,第二信号可包括与终端之间通信有关的信息。或者,如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的情况所示,也可包括发现失败相关信息或者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或者,全部包括以上三种形式的信息或者也可以包括至少两种以上的信息。并且,传输部3820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也能够与目标终端传输数据及信号。接收部3830从基站或无线资源分配实体接收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第一信号。例如,由接收部3830接收的第一信号可包括终端用于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所需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也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设置信息。第一信号也可以额外包括上述的发现消息传输设置信息。第一信号通过SIB或上层信令能够接收。例如,上层信令也可以是RRC信令。除此之外,传输部3820和接收部3830用于与基站或者目标终端传输接收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信号或消息、数据。图3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构成的附图。对于本发明的缓冲状态报告方法,首先对基站的构成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基站3900,其可包括:接收部3930,当触发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第一终端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时,从第一终端接收缓冲状态报告;以及传输部3920,其基于缓冲状态报告来传输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参考图39,控制部3910从第一终端接收为全部执行上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信息的缓冲状态报告,从而能够控制用于分配无线资源的基站3900的操作,其中,该无线资源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并且,控制部3910可以将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分配于和用于与基站通信的逻辑信道相区分的逻辑信道组中。即,在根据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的缓冲状态报告的合并传输状况下,为了区分通过基站的通信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能够控制使各逻辑信道不分配于相同的逻辑信道组中。接收部3930可以从第一终端接收缓冲状态报告。作为一例,缓冲状态报告可包括和用于与基站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ogicalChannelIdentity)索引值相区分的、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值。即,通过设置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专用缓冲状态报告而能够被接收。并且,如上所述,终端通过与多个终端构成D2D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将D2D连接标识符索引值包括于缓冲状态报告中。或者,将逻辑信道标识符索引值和D2D连接标识符索引值全都包括,或者也可以包括对两个值全部进行定义的另外的索引值。作为另一例,缓冲状态报告包括对用于与基站通信的逻辑信道及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的缓冲状态报告,但用于与基站通信的逻辑信道可以分配于和用于与基站通信的逻辑信道相区分的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即,在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及通过基站的通信的缓冲状态报告被合并而接收的情况下,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能够分配于特定逻辑信道组。即使基站通过其合并接收的缓冲状态报告,也能够区分通过基站的逻辑信道组和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逻辑信道组。并且,区分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能够分配无线资源。传输部3920可以向第一终端传输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由基站3900传输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可以是基于通过上述的各实施例的方式接收的缓冲状态报告构成的信息。例如,第一终端为了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当传输包括对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量的信息的缓冲状态报告时,基站可以通过缓冲状态报告进行确认,其中,该缓冲状态报告是通过上述的各实施例构成的。此后,基站基于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对第一终端的数据量的信息,能够分配适当的无线资源。除此之外,传输部3920可以向第一终端传输下行链路数据、信号及消息。接收部3930还可以从第一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数据、信号及消息。另外,对于本发明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基站的构成如下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基站3900,其包括:接收部3930及控制部3810、传输部3820。控制部3910分配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并控制根据通过确认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而管理无线资源的整个基站的操作。通过具体举例时,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基站3900,其可包括:接收部3930,其从第一终端接收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的第一信号;以及传输部3920,其传输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第二信号。并且,接收部3930还可以从第一终端接收包括对于与第二终端的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的信息的第三信号。并且,接收部3930根据上述的各实施例可接收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帮助信息及定时器时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中至少一个以上的信息的第一信号。例如,帮助信息可包括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数据量信息、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种类、希望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邻接终端ID信息、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传输的DRB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等的且分配接受第一终端用于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所需的信息。传输部3920根据各实施例在第二信号中可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作为另一例,第二信号还可包括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作为又一例,第二信号还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帮助信息。例如,帮助信息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发现无线资源信息、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通信无线资源信息、位于与第一终端一定距离的邻接终端标识信息、邻接终端位置信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组标识信息及转换成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作为又一例,第二信号可以包括与系统信息块进行传输,还可包括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信息及对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优先顺序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也可以分别传输包括于上述的第二信号的多个各种信息,也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信息进行传输。并且,接收部3930根据各实施例,作为第三信号可包括各种信息。作为一例,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接收部3930作为第三信号可包括指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结束的指示信息及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缓冲状态信息中一个以上的信息。即,可包括告知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结束的结束消息,也可包括剩余的缓冲状态信息。基站通过接收其可以将无线资源分配给其他用途。作为另一例,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三信号可包括基于无线资源的有效持续时间是否到期的无线资源的重分配请求的信息。即,第三信号可包括再请求消息信息。并且,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当第一终端不再需要无线资源时,也可以不接收。除此之外,控制部3910能够全部执行在执行上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需的操作。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控制部3910也可以控制使分配的SPS配置信息及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等的到期定时器进行操作。并且,在另一实施例中,传输部3920在第二信号中还包括作为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SPS配置信息,使得也可以进行传输。除此之外,接收部3930通过相应信道从第一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及数据、消息。并且,传输部3920通过相应信道向第一终端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及数据、消息。另外,对于本发明的通信状态报告方法,基站的构成如下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基站3900,其可包括:控制部3910,其生成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设置信息的第一信号;传输部,向终端传输第一信号;以及接收部,从终端接收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具体而言,控制部3910控制将向终端传输的终端之间通信设置信息生成及传输、并从终端接收终端之间通信状态报告而分配无线资源所需的整个基站的操作。例如,控制部3910可生成终端之间通信设置信息。第一信号可包括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所需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也可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设置信息。第一信号也可以额外包括上述的发现消息传输设置信息。并且,控制部3910可以控制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且与无线资源分配相关的操作。例如,也可以基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分配或变更无线资源。传输部3920可以向终端传输生成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可以向SIB或者上层信令传输。接收部3930可以从终端接收包括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状态报告的第二信号。例如,终端根据是否成功终端之间通信、是否失败发现消息传输接收或者是否失败数据传输,第二信号可包括多种信息。具体而言,第二信号如图8所示可包括与终端之间通信有关的信息。或者,如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的情况所示,也可包括发现失败相关信息或终端之间直接通信失败相关信息。或者,全都包括以上三种形式的信息或者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信息。除此之外,传输部3920和接收部3930用于与终端传输接收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信号或消息、数据。如上所述,对于第一终端通过与第二终端执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本发明提出向基站传输包括对数据量的信息的缓冲状态报告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数据量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进行传输。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有关的缓冲状态报告也可以对专用缓冲状态报告进行定义而传输,将逻辑信道与通过现有的基站的用于传输接收数据的逻辑信道相进行区分而分配于逻辑信道组,从而也能够进行区分。基站接收根据上述的方法的缓冲状态报告,使得可以基于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量而分配无线资源。并且,具有如下效果,即,明确区分使用于通过基站的通信的无线资源和为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而使用的无线资源,使得能够有效分配及管理像这样基站动态调度或者半永久性调度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全部能够适用本发明。并且,不仅为动态调度及半永久性调度的情况,而且为了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而分配且动态调节固定的资源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即,由于即使基站不按照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使用状态调节无线资源,也需要确认且收集对通过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量的信息,因此也可以通过缓冲状态报告来接收相应信息。并且,以上所述的本发明能够和基站为了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而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具体方式无关地进行适用。通过组合上述的实施例的一个技术内容和另一个技术内容或者结合这些技术思想的方式可进行上述的实施例的多种组合。以上的说明只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例示性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特征的情况下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形。因此,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并不被这些实施例所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根据以下的权利要求书进行解释,应解释为与其在同等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都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根据美国专利法119(a)条(35U.S.C§119(a)),本专利申请对2013年08月09日在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3-0094718号及2013年09月06日在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3-0107593号及2013年10月31日在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3-0131376号及2014年01月23日在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4-0008556号及2014年02月17日在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4-0017610号及2014年05月19日在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4-0059638号要求其优选权,并且作为参考文献将其全部内容并入到本专利申请中。进而,当本专利申请对于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也以上述同样的理由要求优选权时,其全部内容将作为参考文献并入到本专利申请中。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