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安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视频联动及追踪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博物馆、油库、军事相关单位等重要设施、厂区,特别是有重点保密要求的单位安防需求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对相关单位安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建设在近年来等到了快速发展,充分利用现有高科技手段、先进装备,安全防范早已由人防、物防的单一模式过渡到技防、人防、物防有机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构建了多媒体、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化高效能的技防体系和信息通讯网络,为重要单位的管理提供了反应更迅速,更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了安防效率和质量。
目前安防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红外探测监控、无线探测防区报警系统、对讲系统等,各项系统紧密结合,互为联动,但在周界安防管理与科技手段结合越来越紧密的过程中,使得其对于安全防护的最外层屏障--周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用周界防范技术手段多采用电器元件,该类设备易被金属或信号探测器探测,易受信号场干扰,电器元件本身的电磁散射,易与电磁、无线信号,高压静电场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干扰;对边境线周边覆盖的信号场形成干扰,保密性弱、受破坏性差,电子元器件设备受环境、气候影响大,在雷击电闪,大雨等情况下较果不佳,必须做特殊防雷处理,并且存在易锈蚀、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等缺点,现有安防产品大多存在能源依赖性大,不适合长距离传输的不足,且基本为有形布设,既破坏环境主观,也暴露目标,易受破坏,对于地面以下以挖、凿方式进行的侵入行为无法侦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不适合长距离传输,隐蔽性差,易被察觉等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联动及追踪系统,其中,包括传感光缆,与所述传感光缆连接的分布式光纤周界监控主机,与所述分布式光纤周界监控主机连接的交换机,与所述交换机连接的服务器,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硬盘录像机,与所述硬盘录像机连接的视频矩阵,与所述视频矩阵连接的监控摄像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栅格,所述栅格沿周界线路布设,所述传感光缆布设于所述栅格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传感光缆沿所述栅格呈蛇形迂回布设,所述传感光缆与所述栅格用尼龙扎带捆绑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监控摄像头沿周界线路均匀分布进行视频监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系统技术从光路原理上解决了环境温度、偏振变化带来的干涉信号稳定问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好,布设于防区内的传感、通讯元器件均为无需能源供给的光缆,整个防区无需电力供给,不受自然气候影响,布设自由隐蔽。
2.系统可输出信号,实现与视频监控设备联动工作,当有入侵行为时,光纤振动探测报警系统会发出报警声,并在电子地图显示出准确的报警防区位置,同时系统给出信号,启动视频监控系统,对应防区摄像机立即对准报警点,将报警点图像传送回监控室,人员可通过实际图像决策行动,将整体提高其管理流程的可靠性与效率性,也减少了查看人力,和传统监控方案中夜晚监控效果差的难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感光缆及栅格布设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传感光缆,与所述传感光缆连接的分布式光纤周界监控主机,与所述分布式光纤周界监控主机连接的交换机,与所述交换机连接的服务器,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硬盘录像机,与所述硬盘录像机连接的视频矩阵,与所述视频矩阵连接的监控摄像头;还包括栅格,所述栅格沿周界线路布设,所述传感光缆布设于所述栅格上;所述传感光缆沿所述栅格呈蛇形迂回布设,所述传感光缆与所述栅格用尼龙扎带捆绑固定;所述监控摄像头沿周界线路均匀分布进行视频监控。
总长3-4公里的周界,由一台10公里机型的分布式光纤周界监控主机进行监测。在周界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台监控摄像头进行视频监控。周界线路沿线在20-30厘米的地下,埋设宽1.5米的防区栅格,传感光缆布设于栅格上,防区栅格的上方覆土填平,传感光缆沿格栅进行蛇形迂回布设,如图2所示,每段迂回长度相等,例如20米,两段迂回之间的距离也相等,例如30厘米,传感光缆每隔30-50厘米、以及拐点位置用尼龙扎带与栅格进行捆绑固定,每段迂回的光缆周量略超过3倍周界长度,因此,每台主机监控的约10公里周界防区,所用传感光缆将超过30公里。
监控主机的监测报警信息通过交换机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处理和显示,当有人员入侵防区周界,形成地面踩踏振动,栅格联动传感光缆感应到振动信号时,将信息传输至服务器,对入侵行为进行报警,服务器收到入侵报警和定位信息后,系统软件可联动控制对应的监控摄像头进行相关位置的环境图像显示和入侵确认,其预设点位的监控摄像头将触发位置图像传送至中控画面,中控人员可通过实际图像决策行动,将整体提高其管理流程的可靠性与效率性。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