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定位监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63430发布日期:2019-03-08 18:34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智能定位监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品监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定位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深入现代社会的居民生活,为居民带来了生活便利化的基础。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生活压力增大,急需要利用互联网科技来帮助居民掌控生活,管理日常用品。尤其是一些贵重的,或者危险系数高的物品,在家中存放的时候,需要居民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而当居民离开居室,其安全性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也存在物品的监控/定位的设备,但是其定位效果、耗电量、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成本等,均存在不足。尤其是在现有电池技术未有重大进展的情况下,在不改变电池体积的情况下,很难再增加电池的储电量。在遵守搜星定位规则的条件下,通过优化设备运行,降低耗电量将是目前较佳的选择。

以上缺陷,值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定位监控方法,通过优化设备运行,降低耗电量,极大的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设备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智能定位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定位跟踪装置安装于待监控物品后,启动所述定位跟踪装置的监控模式,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自动生成当前位置的电子围栏,并向安装有APP的监控端推送监控模式启动的信息;

(2)所述定位跟踪装置实时监控待监控物品的状态,当待监控物品为静态时,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进入值守状态,当待监控物品为动态时,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进一步监控;

(3)当待监控物品的动态时间没有超过一级预设安全时间,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进入值守状态,当待监控物品的动态时间超过所述一级预设安全时间,所述定位跟踪装置向所述监控端推送物品被触碰的警报,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进一步监控;

(4)当待监控物品的动态时间没有超过二级预设安全时间,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进入值守状态,当待监控物品的动态时间超过所述二级预设安全时间,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进一步监控;

(5)当待监控物品没有超出所述电子围栏,返回步骤(2),当待监控物品超出所述电子围栏,所述定位跟踪装置向所述监控端推送物品超出所述电子围栏的警报;

(6)所述定位跟踪装置向所述监控端推送物品超出所述电子围栏的警报后,自动启动追踪模式,在预设追踪时间内,每指定追踪间隔时间,进行一次定位报点;

(7)追踪超过所述预设追踪时间后,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自动切换为追踪打点模式,在该追踪打点模式下,每指定打点间隔时间,进行一次定位报点。

进一步的,当启动所述定位跟踪装置的标准模式,监控模式关闭,所述定位跟踪装置向所述监控端推送标准模式已启动的信息,并进入标准打点模式,在该模式下,所述定位跟踪装置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定位报点。

进一步的,在标准打点模式下,所述定位跟踪装置每15分钟进行一次定位报点。

进一步的,当打开所述监控端上的iBeacon Key开关,在所述定位跟踪装置启动监控模式后,当所述定位跟踪装置与所述监控端的距离没有超出预设安全距离,所述定位跟踪装置不向所述监控端推送警报信息;当所述定位跟踪装置与所述监控端的距离超出所述预设安全距离,所述监控模式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安全距离为3米。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预设安全时间为15秒,所述二级预设安全时间为30秒。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追踪时间为5分钟,所述指定追踪间隔时间为15秒。

进一步的,所述指定打点间隔时间为1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围栏为以待监控物品为圆心,半径为10米的区域。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尤其是优化了搜星定位的运行,而搜星定位是设备的关键部分,也是耗电量最大的地方,通过智能监控物品的状态,避免设备盲目、重复地搜星定位,而是聪明的选择时机,降低了耗电量,极大的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相比现有的定位监控设备,其使得本发明的定位跟踪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强,处于值守模式的定位跟踪装置,其工作时间甚至能够达到一年,避免频繁充电,增加了设备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监控模式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标准模式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iBeacon Key开关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定位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定位跟踪装置安装于待监控物品后,启动所述定位跟踪装置的监控模式,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自动生成当前位置的电子围栏,并向安装有APP的监控端推送监控模式启动的信息;

(2)所述定位跟踪装置实时监控待监控物品的状态,当待监控物品为静态时,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进入值守状态,当待监控物品为动态时,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进一步监控;

(3)当待监控物品的动态时间没有超过15秒,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进入值守状态,当待监控物品的动态时间超过15秒,所述定位跟踪装置向所述监控端推送物品被触碰的警报,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进一步监控;

(4)当待监控物品的动态时间没有超过30秒,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进入值守状态,当待监控物品的动态时间超过30秒,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进一步监控;

(5)当待监控物品没有超出所述电子围栏,返回步骤(2),当待监控物品超出所述电子围栏,所述定位跟踪装置向所述监控端推送物品超出所述电子围栏的警报;

(6)所述定位跟踪装置向所述监控端推送物品超出所述电子围栏的警报后,自动启动追踪模式,在5分钟内,每15秒,进行一次定位报点;

(7)追踪超过5分钟后,所述定位跟踪装置自动切换为追踪打点模式,在该追踪打点模式下,每1分钟,进行一次定位报点。

如图2所示,当启动所述定位跟踪装置的标准模式,监控模式关闭,所述定位跟踪装置向所述监控端推送标准模式已启动的信息,并进入标准打点模式,在该模式下,所述定位跟踪装置每15分钟进行一次定位报点。

如图3所示,当打开所述监控端上的iBeacon Key开关,在所述定位跟踪装置启动监控模式后,当所述定位跟踪装置与所述监控端的距离没有超出3米,所述定位跟踪装置不向所述监控端推送警报信息;当所述定位跟踪装置与所述监控端的距离超出3米,所述监控模式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电子围栏为以待监控物品为圆心,半径为10米的区域。根据不同物品以及不同环境,可由使用者设置指定的电子围栏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跟踪装置内安装有SIM卡,通过GSM通信网络实时向安装有APP的监控端推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跟踪装置内安装有卫星定位模块以及监控传感器。监控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移动/振动传感器等。通过监控传感器实时监测物品的速度变化、转变角度以及磁场变化等,再配合卫星定位模块,智能的实现搜星定位。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