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及同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912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通信装置及同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是有关于通信装置及同步方法,更具体地,是有关于通信装置及与之通信中的同级装置(peer device)再同步(re-synchronize)通信模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语“无线”,通常指电性或电子操作可在不使用“硬接线(hard wired)”连接的情况下实现。“无线通信”,是在不使用电导体或电线的情况下跨距离传输信息。此处所述距离可以很短(例如,用于电视遥控的几米)或者很长(例如,用于无线电通信的几千甚至几百万千米)。无线通信的最熟知的例子当属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蜂窝电话使用无线电波,使得操作者可以从世界上的许多位置向另一方发起电话呼叫。蜂窝电话可在存在包含可收发信号的设备的蜂窝电话站(cellular telephone site)的任意地点使用,其中信号可被处理以用于向蜂窝电话传输语音和数据或者从蜂窝电话发送语音和数据。

当前已有多种发展完备且定义完善的蜂窝通信技术。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是一种定义完善且广泛使用的通信系统,它采用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技术,这是一种数字无线电的多址机制,用以在移动电话和蜂窝站之间发送语音,数据以及信令数据(例如拨出的电话号码)。CDMA2000是一种混合的移动通信2.5G/3G技术标准,使用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技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为3G移动通信系统,在GSM系统基础上提供了增强范围的多媒体服务。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是由802.11工程标准所定义的技术,并可用于家庭网络,移动电话,视频游戏等,以提供高速无线局域网。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功耗问题和服务质量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能够提供更加有效的通信服务并降低功耗的通信装置及相关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至少一种通信装置及同步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包含:无线收发器,向同级装置发送无线射频信号或者从所述同级装置接收无线射频信号;以及处理器,根据确定规则确定是否需要与所述同级装置再同步通信模式,以及当需要进行所述再同步时,通过所述无线收发器向所述同级装置发送消息以触发再同步操作;其中,所述处理器在连接模式下确定是否需要所述再同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同步方法,用于通信装置与通信中的同级装置再同步通信模式。所述同步方法包含:根据确定规则确定是否需要与所述同级装置再同步所述通信模式;以及当需要进行所述再同步时,向所述同级装置发送消息以触发再同步操作;其中,所述确定是在连接模式下做出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通信装置及同步方法,其优点之一在于可节省电池电量。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制解调器的方块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较佳消息流程。

图4A为显示当接收到连接模式寻呼时的场景的一消息流程图。

图4B为显示当接收到连接模式寻呼时的场景的另一消息流程图。

图4C为显示当接收到连接模式寻呼时的场景的又一消息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与通信中的同级装置再同步通信模式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7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当进入连接模式时解决重复寻呼问题的流程图。

图7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当进入连接模式一段时间后的解决重复寻呼的流程图。

图7C为检测是否存在与同级装置之间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的流程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执行寻呼处理检查操作的流程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执行上行链路调查操作的流程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执行SR操作的流程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执行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的流程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发无线链路失败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及“包括”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连接至该第二装置。“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有线及无线的连接手段。以下所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方式,目的在于说明本发明的精神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方块示意图。通信装置100A可以是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也可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通信装置100A可包含至少一天线模块(包含至少一天线),无线收发器110,调制解调器120A,应用处理器130,用户识别卡140以及存储器150。无线收发器110可通过天线模块接收无线射频信号(wireless radio frequency signals),通过天线模块发送无线射频信号及执行射频信号处理。举例而言,无线收发器110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待处理的中频(Intermediate Frequency,IF)信号或基带信号,或者从调制解调器120A接收IF信号或基带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无线射频信号等待发送至同级装置。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同级装置可以是在网络端的小区(cell),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基站(Base Station,BS)等,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通信装置100A进行通信。

无线收发器110可包含用于执行射频转换和射频信号处理的多个硬件装置。举例而言,无线收发器110可包含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及/或混频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无线电频率可以是,例如,用于GSM的900MHz或1800MHz, 或者用于UMTS的1900MHz,或者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任意特定频带的频率,等等。

调制解调器120A可以是用于解决蜂窝系统通信协议操作的蜂窝通信调制解调器,并处理接收自或者待发送至无线收发器110的IF信号或基带信号。应用处理器130用于运行通信装置100A的操作系统,以及运行通信装置100A中所安装的应用程序。在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器120A和应用处理器130可设计为相互之间使用一些总线或硬件接口耦接的相互分离的芯片,或者也可集成为整合型芯片(combo chip),即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且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用户识别卡140可以是用户识别模块(SIM)卡,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卡,可移除式用户识别模块(R-UIM)卡或CDMA用户识别模块(CDMA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CSIM)卡,以及类似的卡,并可通常包含用户账户信息,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以及一组SIM应用工具(SIM Application Toolkit,SAT)命令,并为电话簿联系方式提供存储空间。存储器150可以耦接于调制解调器120A和应用处理器130,并可储存系统数据或用户数据。

图1A显示单卡单待(Single-Card Single-Standby,SCSS)的应用情况。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现在的通信装置能够通过一个通信装置支持多卡多待(Multi-Card Multi-Standby,MCMS)的应用并解决多无线电接入技术(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Multi-RAT)的操作,多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例如,GSM/GPRS/GSM增强型数据速率(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EDGE),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无线电接入技术,CDMA2000,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以及包括频分复用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LTE,FDD-LTE)和时分复用LTE(Time Division Duplex LTE,TDD-LTE)的LTE等中的至少两种无线电接入技术。

图1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图1B所示的大多数元件类似于图1A,因而简洁起见,此处描述加以省略。在此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0B可包含耦接于调制解调器120B的多个用户识别卡140和150,从而使得调制解调器120B可至少支持两个RAT的通信,其中,这两个RAT可以 是不同的RAT或者是相同的RAT,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调制解调器120B,无线收发器110及/或天线模块可由用户识别卡140和150所共享以支持至少两个RAT的通信。因此,在此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0B可视为包含至少两个通信单元,一个可至少包含用户识别卡140,调制解调器120B的全部或部分,无线收发器110和天线模块,以及另一个可至少包含用户识别卡150,调制解调器120B的全部或部分,无线收发器110和天线模块。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调制解调器120B可具有解决多个蜂窝系统协议的操作以及为对应的通信单元处理IF信号或基带信号的能力。每个通信单元在同一时间可根据对应的通信协议独立运作,从而使得通信装置100B可支持多卡多待的应用。

请注意,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的概念,在图1A和图1B所代表的简化方块示意图中仅显示了与本发明有关的元件。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进一步包含一些图1A和图1B未显示的外围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进一步包含耦接于调制解调器120A/120B和应用处理器130的中央控制器。因此,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图1A和图1B所示的部分。

请注意,用户识别卡140和150可以是上述专用的硬件卡,或者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识别卡140和150也可以是烧录在对应调制解调器的内部存储装置中的个别识别码,号码,地址及其类似,并能够识别对应通信单元所运行的个别通信实体。因此,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图中所示。

请注意,尽管图1B所示的通信装置100B支持两个RAT无线通信服务,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说明书中给出的描述做出多种变形和修改,从而得到能够支持多于两个RAT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

请注意,尽管在图1B中,无线收发器110和天线模块由多个通信单元所共享,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说明书中给出的描述做出多种变形和修改,从而得到包含多个无线收发器及/或多个天线模块以支持多RAT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制解调器的方块示意图。调制解调器220可以是图1A和图1B所示的调制解调器120A或120B,并可包含至少一基带处理装置221,处理器222和内部存储器223。基带处理装置221可从无线收发器 110接收IF信号或基带信号,并执行IF信号处理或基带信号处理。举例而言,基带处理装置221可将IF信号或基带信号转换为多个数字信号,并处理数字信号,反之亦然。基带处理装置221可包含执行信号处理的多个硬件装置。信号处理可包含模数转换(ADC)/数模转换(DAC),增益调整,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等。

处理器222可控制调制解调器220的运作。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处理器222可用于执行调制解调器220的对应软件模块的程序代码。处理器105可维持并运行用于不同软件模块的个别进程(tasks),线程及/或协议栈。在较佳实施例中,可实施协议栈以分别处理一个RAT的多个无线电活动(radio activities)。然而,在同一时间也可实施多个协议栈来处理一个RAT的多个无线电活动,或者在同一时间仅实施一个协议栈来处理多于一个RAT的多个无线电活动,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处理器222可进一步从耦接于调制解调器的已插入的用户识别卡中读取数据,例如用户识别卡140及/或150,并将数据写入已插入的用户识别卡。内部存储器223可为调制解调器220储存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处理器222也可存取内部存储器223。

请注意,为了清楚说明本本发明的概念,在图2所代表的简化方块图中仅显示了与本发明有关的元件。因此,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图2所示。

请注意,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器可包含多于一个处理器及/或多于一个基带处理装置。例如,调制解调器可包含支持多个RAT操作的多个处理器及/或多个基带处理装置。因此,本发明仅限于图2所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信装置(例如,通信装置100A或100B)可通过发送或接收多个无线射频信号与同级装置(例如,小区,eNB,基站等)进行通信。在一实施例中,对于图1A所示的单卡单待的应用,通信装置100A可依据对应的通信协议与同级装置进行通信。更具体地,通信装置100A可在驻留于(camp on)同级装置之前与同级装置进行通信。通信装置100A也可执行预定操作以驻留于同级装置,并在驻留于同级装置之后与同级装置保持通信。驻留于同级装置(例如,在网络端的小区,基站,eNB等)的操作为本领域已知技术,简洁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于图1B所示的多卡多待的应用,通信装置100B中所包含的每个通信单元可依据对应的通信协议与对应的同级装置进行通信。更具 体地,包含于通信装置100B中的每个通信单元可在驻留于对应的同级装置之前与对应的同级装置进行通信。包含于通信装置100B中的每个通信单元也可执行预定操作以驻留于对应的同级装置,并在驻留于对应的同级装置之后与对应的同级装置保持通信。

当驻留于对应的同级装置之后,通信装置(或,对应的通信单元,简洁起见,下文使用用语通信装置)可工作在空闲模式,并侦听来自网络的寻呼(paging)。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较佳消息流程。当通信装置从网络中的同级装置接收寻呼消息301时,通信装置可向同级装置发送连接请求消息302,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请求,以建立RRC连接。网络中的同级装置可向通信装置发送连接建立消息303。通信装置可建立RRC连接,并在之后向同级装置响应以连接建立完成消息304。当发送连接建立完成消息304之后,通信装置可退出空闲模式并进入连接模式。

当进入连接模式之后,通信装置可工作在连接模式中,并执行对应标准所定义的一些操作。当接收到来自同级装置的连接释放消息时,通信装置可释放RRC连接,退出连接模式并返回空闲模式。

总之,通信装置所工作的通信模式与对应的同级装置所维持(或认定)的通信装置的通信模式应进行同步。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信模式可包含至少一空闲模式,连接模式等。

然而,在一些场景下,通信装置当前所工作的通信模式与对应同级所维持或认定的通信装置的通信模式有可能是异步的。在此,用语“有可能是异步”意味着通过分析网络行为有较高的可能性是异步的,这是因为通信装置难以知晓同级装置所实际维持的通信模式。

有可能出现异步的通信模式的一种场景是,通信装置停留在连接模式下,但是已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向同级装置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者从同级装置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有可能出现异步的通信模式的另一种场景是,通信装置在连接模式下接收到寻呼消息(下文称为“连接模式寻呼”)。

图4A为显示当接收到连接模式寻呼时的场景的一消息流程图。在图4A中,当通信装置向网络发送移动发起(Mobile Originated,MO)呼叫请求,并在同时接收到来自网络的移动终止(Mobile Terminated,MT)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ed,CS)寻呼消息时,满足竞争条件。如图4A所示,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er,G-MSC)会收到其它漫游MSC发送过来的身份识别及访问管理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IAM)消息,接着会进行3GPP标准TS23.018中所规定的源极路由选择标识符(Source Routing Identifier,SRI)的相关流程,并把IAM消息送往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MSC)/来访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VLR)中。MSC会决定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选择并发出寻呼请求,MME会接着发寻呼发给同一群组的演进型B节点(eNodeB),eNodeB会将寻呼消息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通信装置。在此场景下,MO呼叫请求和CS寻呼之间的冲突导致通信装置接收连接模式寻呼。此处的MO呼叫请求可以是扩展的服务请求(Extended Service Request,ESR),服务请求或MO信令。

图4B为显示当接收到连接模式寻呼时的场景的另一消息流程图。在图4B中,当通信装置向网络发送MO呼叫请求,并在同时接收到MT分组交换(Packet-Switched,PS)寻呼消息时,满足竞争条件。如图4B所示,公共数据网络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DN-GW)会收到其它漫游核心网发送过来的下行链路数据(Downlink data)消息,此消息送往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并执行下行链路数据通知(Downlink Data Notification)流程。在4G和2/3G核心网中,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和MME分别会收到下行链路数据通知并发出对应的寻呼消息,其中MME会将寻呼消息发送给同一群组的eNodeB,而eNodeB会将寻呼消息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通信装置。在此场景下,MO呼叫请求和PS寻呼之间的冲突导致通信装置接收连接模式寻呼。此处的MO呼叫请求可以是ESR,服务请求或MO信令。

图4C为显示当接收到连接模式寻呼时的场景的又一消息流程图。在图4C中,通信装置在空闲模式下接收来自网络的CS呼叫寻呼或PS(例如,下行链路数据)寻呼。当建立RRC连接之后,通信装置进入连接模式。然而,网络中的eNB可向通信装置重新发送寻呼消息,而此重复寻呼成为连接模式寻呼。

在另一场景中,通信装置可能无法接收网络中的同级装置所发送的数据或信号,或者因为某些原则无法向同级装置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信号,例如在较佳的服务环境下。在此情形下,同级装置可能将通信装置视为无服务,并有可能本机(locally)释放与该通信装置的网络连接相关的资源环境(context),并将通信装置的状态(换言之,通信模式)切换至RRC空闲(也就是空闲模式)。然而,通信装置可能不知晓这些,并继续工作在连接模式下。以此方式,通信装置可能工作在连接模式下,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 据传输。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标准仅规范了如何处理空闲模式下的寻呼,并未规范如何处理在连接模式下的寻呼。若通信系统只是丢弃在连接模式下接收到的寻呼,则同级装置可将通信装置视为无服务,并可能不会向通信装置发送任何CS或PS的寻呼,从而导致通信装置无法接收任何CS或PS的寻呼。另外,在没有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停留在连接状态(模式)下对于通信装置而言是很耗电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亟需适用于通信装置的可与同级装置再同步通信模式的同步方法。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与通信中的同级装置再同步通信模式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处理器(例如,处理器222)可根据确定规则确定是否需要与同级装置再同步通信模式(步骤S502)。当需要进行再同步时,处理器可通过无线收发器向同级装置发送消息,以触发再同步操作(步骤S504)。请注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处理器可在连接模式下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再同步并触发再同步操作。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确定规则可以是在连接模式下是否接收到来自同级装置的寻呼消息,以及在连接模式下通信装置与同级装置之间没有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是否已达预定时长。当在连接模式下接收到来自同级装置的寻呼消息时,或者当在连接模式下通信装置与同级装置之间没有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已达预定时长时,处理器可通过无线收发器向同级装置发送消息,以触发再同步操作。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当在连接模式下接收到的来自同级装置的寻呼消息为CS寻呼时,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器向同级装置发送ESR消息。处理器可检查寻呼记录中的核心网域(cn-Domain)栏位(field)以确定该寻呼消息为CS寻呼还是PS寻呼。

当向网络中的同级装置发送ESR消息后,通信装置的行为遵循3GPP标准所定义的操作。例如,当通信装置依据LTE标准工作或者通信装置包含符合LTE标准的LTE通信单元时,以及当同级装置发送确认(ACK)消息以响应ESR消息时,通信装置可根据重定向信息(redirection information)接收信道释放消息。通信装置或对应的LTE通信单元可执行电路交换回退(Circuit Switch Fallback,CSFB)操作以重定向至2G或3G网络以建立CS呼叫。当同级装置无法以ACK消息回应ESR消息或通信装置无法成功发送ESR消息时,通信装置或对应的 LTE通信单元可进一步触发对应的3GPP标准所定义的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操作及/或重新建立(reestablishment)操作。若无线链路失败操作失败及/或重新建立请求被同级装置拒绝,则通信装置或对应的LTE通信单元可进一步执行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搜索以驻留于2G或3G小区,并在2G或3G网络中建立CS呼叫。

另一方面,当在连接模式下接收到的来自同级装置的寻呼消息为PS寻呼时,处理器可通过无线收发器向同级装置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消息或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请求消息。当向网络中的同级装置发送SR或RA请求消息后,通信装置的行为遵循3GPP标准所定义的操作。例如,当SR或RA成功时,意味着同级装置知晓通信装置仍在网络中且通信装置保持工作在连接模式下。当SR或RA操作失败时,通信装置可进一步触发重新建立操作。若重新建立操作仍失败,则通信装置可释放RRC连接,并通过无线收发器向同级装置发送追踪区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请求,以触发对应3GPP标准所定义的TAU操作。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当处理器确定在连接模式下通信装置与同级装置之间没有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已达预定时长时,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器向同级装置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以触发基于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码(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请注意,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既包含数据层,也包含控制层,其中,数据层包含在数据无线电承载(bearer)上的数据传输,而控制层包括在信令无线电承载上的数据传输。

当向网络中的同级装置发送RA请求消息后,通信装置的行为遵循3GPP标准所定义的操作。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当随机接入操作失败时,处理器可确定退出连接模式并返回空闲模式。另一方面,当无线接入操作成功时,处理器可确定保持工作在连接模式下。然而,当随机接入操作已被触发并成功预定次数时,若通信装置与同级装置之间仍没有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则处理器可确定执行本机释放以释放RRC连接,并通过无线收发器向同级装置发送TAU请求以触发TAU操作。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处理器可设置计时器T2,以用于检测通信装置与同级装置之间是否有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当计时器T2已到期(expired),且在计时器T2有效时段内没有发送至同级装置的上行链路数据或来 自同级装置的下行链路数据,则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器向同级装置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以触发如上所述的随机接入操作。计时器T2的长度可根据之前的经验来确定。例如,处理器可记录在接收到来自同级装置的连接释放消息之前的没有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的时长。相应地,可记录对应于同级装置的PLMN识别码(PLMN ID),追踪区域码(Tracking Area Code,TAC)及/或小区识别码(CELL ID)。已记录的时长可以与同级装置为通信装置所维持的未激活的计时器的长度有关。以此方式,计时器T2的长度可根据已记录的时长来确定。

请注意,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启动另一计时器T1以用于解决当进入连接模式时的重复寻呼的问题。例如,当接收到来自同级装置的寻呼消息时,处理器可启动计时器T1。在计时器T1到期之前,若接收到来自同级装置的另一寻呼消息,则处理器可忽略该另一寻呼消息。在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忽略寻呼消息意味着处理器丢弃且不处理或响应寻呼消息。在本发明的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忽略寻呼消息意味着处理器丢弃且不处理或响应具有相同的cn-Domain栏位的寻呼消息。

请注意,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启动另一计时器T3以解决当通信装置已进入连接模式一段时间后的重复寻呼问题。如上所述,当在连接模式下接收到来自同级装置的寻呼消息时,处理器可通过无线收发器向同级装置发送消息,以触发再同步操作。同时,处理器可启动计时器T3。在计时器T3到期之前,若接收到来自同级装置的另一寻呼消息,则处理器可忽略该另一寻呼消息。在本发明的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忽略寻呼消息意味着处理器丢弃且不处理或响应具有相同的cn-Domain栏位的寻呼消息。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时序图。如图6所示,在时间Tc处,处理器接收到来自同级装置的寻呼消息并进入连接模式。处理器可启动计时器T1以解决当进入连接模式时的重复寻呼的问题。在计时器T1到期之前,若接收到来自同级装置的另一寻呼消息,则处理器可忽略该另一寻呼消息。

当进入连接模式后,处理器也可设置计时器T2,以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与同级装置之间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当计时器T2已到期,且在计时器T2有效时段内没有与同级装置之间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时,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器向同级装置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以触发如上所述的随机接入操作。当随机接入操作失败时,处理器可确定执行无线链路失败操作, 或退出连接模式并返回空闲模式。当随机接入操作成功时,处理器可确定保持工作在连接模式下并再次启动计时器T2,如图6所示的计时器T2(1)。当随机接入操作已被触发并成功至少n次(n为正整数),但仍没有与同级装置之间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时,处理器可确定执行本机释放以释放RRC连接,并通过无线收发器向同级装置发送TAU请求以触发TAU操作,所发送的TAU请求中不包含激活的旗标(flag),其中该旗标用于指示后续是否还有其它等待传送的数据。

另外,当计时器T1到期后,处理器可进一步当接收到连接模式寻呼时设置计时器T3,以解决重复寻呼的问题。如上所述,在计时器T3到期之前,若接收到来自同级装置的另一寻呼消息,则处理器可忽略该另一寻呼消息。在本发明的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忽略寻呼消息意味着处理丢弃且不处理或响应具有相同的cn-Domain栏位的寻呼消息。

图7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当进入连接模式时解决重复寻呼问题的流程图。当进入连接模式(步骤S702)后,处理器可启动计时器T1(步骤S704)。一旦接收到CS或PS的寻呼(步骤S706),则处理器可执行寻呼处理检查操作(步骤S708)(寻呼处理检查操作如图8所示)。

图7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当进入连接模式一段时间后的解决重复寻呼的流程图。当进入连接模式(步骤S710)后,处理器可启动计时器T1(步骤S712)。当计时器T1到期(步骤S714)后,且当接收到CS或PS的寻呼(步骤S716)时,处理器可执行寻呼处理检查操作(步骤S718)(寻呼处理检查操作如图8所示)。

图7C为检测是否存在与同级装置之间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的流程图。当进入连接模式(步骤S720)后,处理器可启动或重置计时器T2(步骤S722),并保持检测是否存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或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任务(步骤S724)。若是,则处理器返回步骤S722以重置计时器T2。若否,则处理器可进一步检查计时器T2是否已到期(步骤S726)。若是,则处理器可执行寻呼处理检查操作(步骤S730)(寻呼处理检查操作如图8所示)。若否,则处理器可无进一步操作(步骤S728)。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执行寻呼处理检查操作的流程图。当执行寻呼处理检查操作(步骤S802)时,处理器可先检查计时器T1是否已到期(步骤S804)。若否(计时器T1未到期),则处理器可进一步检查寻呼记录中的 cn-Domain栏位以确定该寻呼消息是否为PS寻呼(步骤S806)。若是(确定该寻呼消息为PS寻呼),则处理器可进一步检查寻呼记录中的用户设备识别码(UE ID)栏位是否等于通信装置的IMSI(步骤S808)。若否(寻呼记录中的UE ID不等于通信装置的IMSI),则处理器可忽略该寻呼(步骤S810)。

另一方面,当寻呼消息为CS寻呼,或当寻呼消息为PS寻呼且寻呼记录中的UE ID栏位等于通信装置的IMSI时,处理器可处理该寻呼(步骤S812)。例如,对于CS寻呼,处理器可向同级装置发送ESR消息。请注意,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与发送ESR消息不同,处理器也可忽略该CS寻呼,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图8所示。对于UE ID等于通信装置的IMSI的PS寻呼,处理器可执行3GPP TS24.301标准所述的附着(attach)操作。

当计时器T1到期时,处理器可进一步检查计时器T3是否到期(步骤S814)。若计时器T3已启动但未到期,则处理器可忽略该寻呼(步骤S810),这是因为该寻呼为进入连接模式一段时间后所接收到的重复寻呼。若计时器T3尚未启动或到期,则处理器可进一步检查该寻呼记录中的cn-Domain栏位以确定该寻呼消息是否为PS寻呼(步骤S816)。若是,则处理器可进一步检查该寻呼记录中的UE ID栏位是否等于通信装置的IMSI(步骤S818)。若否,则处理器可启动或重置计时器T3(步骤S820),并触发上行链路调查(probing)操作(步骤S822)(上行链路调查操作如图9所示)。

另一方面,当寻呼消息为CS寻呼,或当寻呼消息为PS寻呼且寻呼记录中的UE ID栏位等于通信装置的IMSI时,处理器可处理如上所述的该寻呼(步骤S812)。例如,对于CS寻呼,处理器可向同级装置发送ESR消息。对于具有UE ID等于通信装置的IMSI的PS寻呼,处理器可执行如3GPP TS24.301标准所述的附着操作。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执行上行链路调查操作的流程图。当执行上行链路调查操作(步骤S902)时,处理器可先检查计时器T2是否已到期(步骤S904)。若是,则处理器可向同级装置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以触发并执行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步骤S914)(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如图11所示)。若否,则处理器可进一步检查信号质量指示(例如RSRP,RSRQ或SNR等)的值是否高于预定阈值(步骤S906)。若否,处理器可向同级装置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以触发并执行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步骤S914)。若是,则处理器可进一步检查SR配置是否已接收且并未被处理器释放(即是否已有 SR配置)(步骤S908)。当同级装置为通信装置分配SR配置时,SR配置可承载于发送至通信装置的连接再配置消息中。通信装置可在进入连接模式的时候接收连接再配置消息。若未接收到配置或处理器因时间对齐计时器的到期而释放配置,则处理器可向同级装置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以触发并执行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步骤S914)。若是,处理器可向同级装置发送SR消息,以触发并执行SR操作(步骤S910)(SR操作如图10所示)。

当执行SR操作后,处理器可进一步检查SR操作是否已成功(步骤S912)。若否,处理器可进一步向同级装置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以触发并执行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步骤S914)。当执行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后,处理器可进一步检查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是否已成功(步骤S916)。

若SR操作成功或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成功,则处理器可进一步向同级装置发送对应消息(步骤S918)。例如,为SR操作发送缓冲器状态报告,或者为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发送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消息。若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失败,则处理器可进一步触发无线链路失败操作(步骤S920)(无线链路失败操作如图12所示)。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执行SR操作的流程图。当执行SR操作时,处理器可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上向网络中的同级装置发送调度请求(SR)消息。一旦接收到SR消息,同级装置可向通信装置发送上行链路授权(DCI 0)消息。然后,处理器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上向同级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同级装置可在PHICH上发送确认(ACK)消息或否认(NACK)消息,以指示用户数据是否已被成功接收。当接收到NACK消息时,处理器可进一步执行重传。请注意,若处理器和网络中的同级装置不同步,则同级装置可能不会响应接收到的SR消息,SR操作将失败,以及处理器可能进一步触发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

图1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执行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的流程图。当执行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时,处理器可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上发送具有前导码(preamble)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一旦接收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则同级装置可以PRACH响应来回应通信装置。处理器可向同级装置发送C-RNTI MAC控制信息单元(Control Element,CE)以完成竞争解决(Contention Resolution,CR)。然后,同级装置可进一步向通信装 置发送RRC连接再配置消息,以及处理器可通过向同级装置发送RRC连接再配置完成消息来响应。请注意,若处理器和网络中的同级装置不同步,则同级装置可能无法响应接收到的C-RNTI MAC CE,基于C-RNTI的随机接入操作将失败,以及处理器可能进一步触发无线链路失败操作。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发无线链路失败操作的流程图。当触发无线链路失败操作(步骤S1202)时,处理器可先执行信道释放以释放在通信装置端的RRC连接(步骤S1204)。接着,处理器可执行小区搜索以寻找合适的小区以再次驻留(步骤S1206)。接着,处理器可发送重新建立请求以触发重新建立操作(步骤S1208)。接着,处理器可确定重新建立是否已成功(步骤S1210)。若处理器接收到来自网络的重新建立响应并向网络发送重新建立完成消息时,则处理器可确定重新建立已成功,并可确定保持工作在连接模式下(即保留在连接模式下)(步骤S1212)。若处理器未接收到来自网络的任何响应或者接收到来自网络的重新建立拒绝消息,则处理器可确定重新建立失败,并可确定退出连接模式且返回空闲模式(步骤S1214)。

如上所述,3GPP标准仅规范了如何在空闲模式下处理寻呼,并未规范如何在连接模式下处理寻呼。若通信装置仅丢弃在连接模式下接收到的寻呼,则同级装置可将通信装置视为无服务,并可能不向通信装置发送任何CS或PS的寻呼,导致通信装置无法接收任何CS或PS的寻呼。另外,在没有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而停留在连接状态(连接模式)对于通信装置而言是很耗电的。

然而,通过应用上述所提出的多种方法,通信装置可执行充足的操作与同级装置再同步通信模式。以此方式,连接模式下接收到的非正常的寻呼消息可被充分处理,以便同级装置不会将通信装置视为无服务,且不会采取将导致通信装置遭受负面效应的进一步操作。另外,当通信装置停留在连接模式下但与同级装置之间没有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已达到较长的一段时间时,通信装置可确定执行本机释放及/或TAU操作。以此方式,可节省电池电量。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可以多种方式来实施。例如,该多个实施例可使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应理解,执行上述功能的任意组件或组件集合通常可视为控制上述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多种方式来实施,例如使用专用硬件,或使用微码或软件进行编码以执行上述功能的通用硬件。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