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367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最常用的通讯工具,可以极大地方便用户和他人取得联系,建立通话,随着智能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单手操作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平时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在用户行走、挤地铁和办公等场合手机来电时,用户一般只能进行单手操作,要么左手要么右手,而传统的来电交互界面无法轻易实现单手操作,因为手机屏幕过大,当用户一只手拿住手机的时候,手机很难点击屏幕中间的操作按键,这样一来,用户很难对来电进行及时处理,从而造成了一些电话的错过或误操作。

因此,针对上述缺陷,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及系统,旨在通过方向传感器检测手机发生偏转的方向和角度,从而根据手机所处的姿势来调整手机屏幕上的来电界面,方便用户处理和操作当前的来电。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A,当手机收到来电后,通过检测手机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和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值来判断手机姿势;

步骤B,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左大于预设角度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呈左排列交互界面;

步骤C,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右大于预设角度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呈右排列交互界面。

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15度,所述预时间为2秒;所述手机姿势包括: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左大于15度、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右大于15度以及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向左或者向右倾斜的角度均小于或等于15度。

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还包括:

A1,根据接收手机的来电消息,手机后台获取来电者姓名、号码、头像信息显示在来电交互界面上;

A2,当手机发生偏转时,通过方向传感器检测手机姿势。

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判断手机姿势具体包括:

A11,当手机发生移动和偏转时,手机中的方向传感器检测到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向左或者向右倾斜的角度均未大于15度,则判定手机姿势正常姿势;

A12,当手机发生移动和偏转时,手机中的方向传感器检测到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左大于15度且持续时间超过2秒,则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左倾;

A13,当手机发生移动和偏转时,手机中的方向传感器检测到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右大于15度且持续时间超过2秒,则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右倾。

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左倾时,调整手机来电界面给用户呈现手机来电左排列交互界面,便于点击调整后的当前交互界面完成来电的处理和操作。

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C1,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右倾时,调整手机来电界面给用户呈现手机来电右排列交互界面,便于点击调整后的当前交互界面完成来电的处理和操作。

一种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系统,其中,包括:

手机姿势判断模块,用于当手机收到来电后,通过检测手机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和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值来判断手机姿势;

左排列调整模块,用于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左大于预设角度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呈左排列交互界面;

右排列调整模块,用于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右大于预设角度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呈右排列交互界面。

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系统,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15度,所述预时间为2秒。

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系统,其中,所述手机姿势包括: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左大于15度、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右大于15度以及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向左或者向右倾斜的角度均小于或等于15度。

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系统,其中,所述手机姿势判断模块还包括:

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接收手机的来电消息,手机后台获取来电者姓名、号码、头像信息显示在来电交互界面上;

姿势检测单元,用于当手机发生偏转时,通过方向传感器检测手机姿势。

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系统,其中,所述左排列调整模块具体包括:

左排列呈现单元,用于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左倾时,调整手机来电界面给用户呈现手机来电左排列交互界面,便于点击调整后的当前交互界面完成来电的处理和操作。

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系统,其中,所述右排列调整模块具体包括:

右排列呈现单元,用于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右倾时,调整手机来电界面给用户呈现手机来电右排列交互界面,便于点击调整后的当前交互界面完成来电的处理和操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当手机收到来电后,通过检测手机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和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值来判断手机姿势;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左大于预设角度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呈左排列交互界面;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右大于预设角度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呈右排列交互界面。本发明通过方向传感器检测手机发生偏转的方向和角度,从而根据手机所处的姿势来调整手机屏幕上的来电交互界面,方便用户处理和操作当前的来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当判定手机姿势正常姿势时来电实现页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左倾时来电实现页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左倾时来电实现页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功能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当手机收到来电后,通过检测手机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和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值来判断手机姿势。

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根据接收手机的来电消息,手机后台获取来电者姓名、号码、头像信息显示在来电交互界面上;当手机发生偏转时,通过方向传感器检测手机姿势,所述预设角度为15度,所述预时间为2秒。

本发明中, 在手机收到来电后,当手机没有发生偏转时,会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来电显示,以便用户知道来电号码的相关信息,来电号码显示实际上是电信交换网络提供的一项服务业务,就其机理而言,是指交换机对用户提供来电号码专用格式的数据的传送,用符合数据解码格式要求的端机进行接收和服务。

本发明主要针对用户使用大屏幕的手机,一般在5.0寸以上,因为小屏幕的手机来电显示在其中央,就算用户一只手也可以轻易进行处理和操作,但是现在手机的趋势是往大屏幕方向发展,而且屏幕越大,用户有时候一只手都很难拿稳整个手机,更不要说一只手来处理和操作来电了。

另外,针对用户使用的大屏幕手机,当用户行走、挤地铁和办公等场合手机来电时,用户只能进行单手操作,而传统的来电交互界面无法轻易实现单手操作,这样一来,用户很难对来电进行及时处理,从而造成了一些电话的错过或误操作,所以本发明针对用户在特殊场合使用手机的移动和偏转方向,通过方向感应器来判断手机处于何种姿势,进而来调整来电在屏幕上的方向和位置,便于用户进一步的操作。

所述步骤S100中判断手机姿势具体包括:

当手机发生移动和偏转时,手机中的方向传感器检测到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向左或者向右倾斜的角度均未大于15度,则判定手机姿势正常姿势;即手机偏转的角度不大,所以无需对来电的方向和位置进行调整;

当手机发生移动和偏转时,手机中的方向传感器检测到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左大于15度且持续时间超过2秒,则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左倾;之所以要持续时间超过2秒是防止手机偏转超过15度后手机又由于移动等原因而马上进行了其它的移动和变换,所以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左大于15度且持续时间超过2秒则可判定为向左倾;

当手机发生移动和偏转时,手机中的方向传感器检测到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右大于15度且持续时间超过2秒,则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右倾;当然,当手机姿势已经判定为向右倾后,只要后面手机再发生向左或者回到正常姿势时,系统会再重新判断手机处于的姿势。

步骤S200,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左大于预设角度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呈左排列交互界面。

本发明中,利用智能手机自带的方向传感器来判断手机姿态,手机来电时,实时监测用户手持手机的方式和偏转方向行为状态,然后自动调整来电操作界面的重要元素(接听按钮或滑钮、拒接按钮或滑钮、静音按钮或滑钮、短信自动回复按钮或滑钮)的布局和交互,使其重新排版成用户单手可以操作的界面而又不至于轻易产生误操作,从而便于用户单手快速有效地完成接听、拒接、静音、短信自动回复等操作。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当判定手机姿势正常姿势时来电实现页面示意图。

如图2所示,当判定手机姿势正常姿势时,即当手机发生移动和偏转时,手机中的方向传感器检测到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向左或者向右倾斜的角度均未大于15度,则无需调整手机来电界面,来电显示呈正常显示,来电显示界面包括:来电姓名和号码、头像、稍后提醒、短信回复、接听以及拒绝;用户正常点击交互界面上的相关操作按钮即可;即当判定手机姿势正常姿势时,无需调整手机来电界面,正常点击交互界面上的相关操作按钮即可。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左倾时来电实现页面示意图。

如图3所示,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左倾时,即当手机发生移动和偏转时,手机中的方向传感器检测到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左大于15度且持续时间超过2秒,则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左倾;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给用户呈现手机来电左排列交互界面,来电姓名和号码以及头像位置不变,但是方向和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左倾斜的角度一致,而稍后提醒、短信回复、接听以及拒绝的按键呈上下进行排列后调整位置到手机屏幕的左下角,便于用户点击调整后的当前交互界面完成来电的处理和操作;即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左倾时,调整手机来电界面给用户呈现手机来电左排列交互界面,便于点击调整后的当前交互界面完成来电的处理和操作。

步骤S300,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右大于预设角度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呈右排列交互界面。

请参见图4,图4是是本发明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左倾时来电实现页面示意图。

如图4所示,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右倾时,即当手机发生移动和偏转时,手机中的方向传感器检测到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右大于15度且持续时间超过2秒,则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右倾;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给用户呈现手机来电右排列交互界面,来电姓名和号码以及头像位置不变,但是方向和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右倾斜的角度一致,而稍后提醒、短信回复、接听以及拒绝的按键呈上下进行排列后调整位置到手机屏幕的右下角,便于用户点击调整后的当前交互界面完成来电的处理和操作;即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右倾时,调整手机来电界面给用户呈现手机来电右排列交互界面,便于点击调整后的当前交互界面完成来电的处理和操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系统,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功能原理框图。

如图5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手机姿势判断模块510,用于当手机收到来电后,通过检测手机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和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值来判断手机姿势;具体如上所述。

左排列调整模块520,用于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左大于预设角度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呈左排列交互界面;具体如上所述。

右排列调整模块530,用于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右大于预设角度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呈右排列交互界面;具体如上所述。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系统,其中,所述手机姿势判断模块还包括:

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接收手机的来电消息,手机后台获取来电者姓名、号码、头像信息显示在来电交互界面上;具体如上所述。

姿势检测单元,用于当手机发生偏转时,通过方向传感器检测手机姿势;具体如上所述。

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系统,其中,所述左排列调整模块具体包括:

正常处理单元,用于当判定手机姿势正常姿势时,无需调整手机来电界面,正常点击交互界面上的相关操作按钮即可;具体如上所述。

左排列呈现单元,用于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左倾时,调整手机来电界面给用户呈现手机来电左排列交互界面,便于点击调整后的当前交互界面完成来电的处理和操作;具体如上所述。

所述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系统,其中,所述右排列调整模块具体包括:

右排列呈现单元,用于当判定手机姿势为向右倾时,调整手机来电界面给用户呈现手机来电右排列交互界面,便于点击调整后的当前交互界面完成来电的处理和操作;具体如上所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手机姿势自动调整来电界面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当手机收到来电后,通过检测手机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和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值来判断手机姿势;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左大于预设角度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呈左排列交互界面;当手机基于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向右大于预设角度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调整手机来电界面呈右排列交互界面。本发明通过方向传感器检测手机发生偏转的方向和角度,从而根据手机所处的姿势来调整手机屏幕上的来电交互界面,方便用户处理和操作当前的来电。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如处理器,控制器等)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磁碟、光盘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