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终端设备相互分享文件资源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8785阅读:8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终端设备相互分享文件资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终端设备文件资源分享时,现有技术方案可实现在两个设备之间分享文件资源,并且对终端的类型有要求,只能电脑和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之间进行分享,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件分享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终端设备相互分享文件资源的方法,解决了资源不能在多个不同类型终端之间进行文件资源共享的问题。

一种多终端设备相互分享文件资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各终端部署分享应用软件,各终端连接到同一局域网内;

(2)终端启动分享应用软件,分享应用软件启动后向局域网内各终端广播设备上线消息,局域网内其他终端收到广播消息时,保存设备地址信息,并在软件界面列表显示终端列表;

(3)终端打开本地文件资源显示,确认要共享的文件将其添加到分享应用软件共享列表;其他终端在分享应用软件界面选择已分享终端,点击共享资源,则分享应用软件发送文件资源列表获取消息,发送到分享源端;

(4)分享源端接收到文件资源列表获取消息后,将共享的文件资源列表信息发送到各终端,文件资源列表信息包括文件名、文件大小、类型;

(5)终端接收到分享源端发送的消息后,列表显示分享源端的文件列表信息;

(6)分享源终端接收到终端对文件内容获取消息时,读取文件内容,将数据通过tcp/ip网络发送给终端,终端接收到文件数据,将其保存到本地保存成文件缓存起来,文件数据接收成功后,直接打开缓存文件。

优选地,步骤(1)中当某一终端开启无线AP时,其他终端连接AP,无需网络情况下连接到一个局域网内。

优选地,步骤(5)中,终端可查看文件,也可下载文件到本地;终端单击查看文件,终端查看本地应用缓存是否已缓存该文件,若已缓存,直接打开缓存文件,若未缓存,则发送文件内容获取消息给分享终端。

优选地,步骤(6)中,终端勾选分享的文件资源列表信息的文件选择下载时,发送文件获取消息到分享源终端,分享源终端同样发送文件数据到终端,终端获取到文件数据后将文件保存到本地磁盘。

优选地,终端列表包含局域网内发现的所有终端,可任意操作共享文件资源;多个终端可同时访问分享源终端的资源文件,终端可以使用windows电脑,mac电脑,android手机平板,ios手机和平板。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对分享终端设备的数量没有约束,终端类型支持windows、mac电脑、android和ios的手机和平板等,分享终端设备间没有类型要求,实现了不同终端、不同系统、不同品牌设备间的文件随时随地分享,一到多个设备的文件共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多终端设备相互分享文件资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各终端部署分享应用软件,各终端连接到同一局域网内;

(2)终端启动分享应用软件,分享应用软件启动后向局域网内各终端广播设备上线消息,局域网内其他终端收到广播消息时,保存设备地址信息,并在软件界面列表显示终端列表;

(3)终端打开本地文件资源显示,确认要共享的文件将其添加到分享应用软件共享列表;其他终端在分享应用软件界面选择已分享终端,点击共享资源,则分享应用软件发送文件资源列表获取消息,发送到分享源端;

(4)分享源端接收到文件资源列表获取消息后,将共享的文件资源列表信息发送到各终端,文件资源列表信息包括文件名、文件大小、类型;

(5)终端接收到分享源端发送的消息后,列表显示分享源端的文件列表信息;

(6)分享源终端接收到终端对文件内容获取消息时,读取文件内容,将数据通过tcp/ip网络发送给终端,终端接收到文件数据,将其保存到本地保存成文件缓存起来,文件数据接收成功后,直接打开缓存文件。

优选地,步骤(1)中当某一终端开启无线AP时,其他终端连接AP,无需网络情况下连接到一个局域网内。

优选地,步骤(5)中,终端可查看文件,也可下载文件到本地;终端单击查看文件,终端查看本地应用缓存是否已缓存该文件,若已缓存,直接打开缓存文件,若未缓存,则发送文件内容获取消息给分享终端。

优选地,步骤(6)中,终端勾选分享的文件资源列表信息的文件选择下载时,发送文件获取消息到分享源终端,分享源终端同样发送文件数据到终端,终端获取到文件数据后将文件保存到本地磁盘。

优选地,终端列表包含局域网内发现的所有终端,可任意操作共享文件资源;多个终端可同时访问分享源终端的资源文件,终端可以使用windows电脑,mac电脑,android手机平板,ios手机和平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