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以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47619发布日期:2018-06-30 16:5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以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应用程序都可以不定期的进行更新,在应用程序更新的过程中,用户终端需要与服务器进行长连接,一旦服务器检测到有更新数据,服务器就会将更新数据同步到所有正在连接的用户终端中,使得用户终端通过比较更新数据的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信息-摘要算法5)值与本地应用程序的MD5值以判断是否需要对本地应用程序进行更新。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当与服务器相连接的用户终端数量较多时,势必会增加维护成本;而且当更新数据和本地应用程序较大时,就会大大增加MD5值的计算量,降低了更新效率;而且当用户终端检测到更新数据的MD5值与本地应用程序的MD5相同时,说明无需对本地应用程序进行更新,但是服务器却还是将更新数据发送给了用户终端,从而浪费了网络流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以及装置,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更新效率,且可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所发送的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所述目标运行状态包括应用启动状态和应用切换状态;

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提取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检测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

当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为应用启动状态或应用切换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服务器侧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且在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时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

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确定当前更新模式,基于所确定的当前更新模式和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所发送的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所述目标运行状态包括应用启动状态和应用切换状态;

比较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提取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为应用启动状态或应用切换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服务器侧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且在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时返回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

版本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数据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确定当前更新模式,基于所确定的当前更新模式和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所述服务器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所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用户终端包括上述第四方面所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再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服务器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用户终端,使得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响应数据包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由于是由用户终端发起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所以服务器无需与用户终端实时保持长连接关系,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基于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的方法,相比于比较MD5值的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量,进而可以提高更新效率;而且通过服务器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可以避免将更新数据发送给没有更新需求的用户终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比较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更新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所述网络架构可以包括查询服务器100、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服务器200、多个用户终端300以及多个终端设备400,其中,所述CMS服务器200是指CMS的后台服务器,所述用户终端300是指用户侧的可运行目标应用的终端,所述终端设备400是指运营人员侧的可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更新开发的终端。所述多个终端设备400可以与所述CMS服务器200进行网络连接,所述CMS服务器200可以与所述查询服务器100进行网络连接,所述查询服务器100可以分别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400进行网络连接。当所述终端设备400将所开发的与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更新数据发送到所述CMS服务器200时,所述查询服务器100可以检测到所述CMS服务器200中的内容数据发生更新;所述查询服务器100可以进一步同步所述CMS服务器200中更新后的内容数据,并根据更新后的内容数据将所述查询服务器100中的第二应用数据更新为最新应用数据,并将所述查询服务器100中的第二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所述第二应用数据和所述第二应用版本信息均为与所述目标应用相关联的数据);以任意一个用户终端300为例,所述用户终端300在应用启动状态和应用切换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所述查询服务器100(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可以指所述用户终端300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程序版本号),所述查询服务器100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可以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所述查询服务器100将包含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300,使得所述用户终端300可以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用户侧的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将用户侧的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第一应用数据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数据。由于是由用户终端300发起数据更新请求到所述查询服务器100,所以查询服务器100无需与用户终端300实时保持长连接关系,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基于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的方法,相比于比较MD5值的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量,进而可以提高更新效率;而且通过所述查询服务器100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可以避免将更新数据发送给没有更新需求的用户终端300,从而可以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

请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201,用户终端检测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并当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为应用启动状态或应用切换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

具体的,当用户终端启动所述用户终端中的目标应用或前后台切换所述目标应用时(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为应用启动状态或应用切换状态时),所述用户终端可以生成与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数据更新请求,并在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添加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发送到服务器。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可以指所述用户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程序版本号。例如,携带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可以为:http://www.xxx.com/api/category?ver=localVer,其中,“localVer”即为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所述服务器可以为上述图1对应实施例中的查询服务器100。

S202,所述服务器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提取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

具体的,在S201步骤之前,所述服务器还可以与CMS建立通信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通信连接关系监控所述CMS中的内容数据,所述内容数据与所述目标应用相关联;其中,所述CMS可以开放多个运营接口给不同的运营人员,运营人员通过终端设备可以将要更新的应用数据和应用版本信息同步到所述CMS,使得所述CMS中的内容数据可以始终保持为最新应用数据和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由于所述服务器可以实时监控所述CMS,所以当有更新的应用数据和应用版本信息同步到所述CMS时,所述服务器可以监控到所述CMS中的内容数据发生更新,此时,所述服务器可以获取所述CMS中更新后的内容数据,并根据更新后的内容数据,将本地存储的第二应用数据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并将本地存储的第二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后,可以统计所述用户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如最近一个月)发送所述数据更新请求的次数,并根据所统计的次数计算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并判断所述发送频率是否大于预设频率阈值,若判断为否,则暂停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联的数据更新业务,说明用户对所述目标应用的使用较少,为了节省流量可以暂时不进行应用更新;若判断为是,则提取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

S203,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所述服务器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

具体的,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所述服务器可以将本地存储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封装为响应数据包,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相同,说明所述用户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已经是最新版本的应用程序,因此,所述服务器可以发送无需更新提示信息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可以根据所述无需更新提示信息停止数据更新业务,即无需对所述用户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更新,而且所述服务器也无需发送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到所述用户终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

S204,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确定当前更新模式,基于所确定的当前更新模式和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具体的,在S203步骤之后,所述用户终端可以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所述用户终端可以进一步分析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若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为局部更新范围(如目标应用的皮肤数据更新),则确定当前更新模式为第一更新模式,所述第一更新模式是指可以在所述目标应用运行的同时进行应用更新的模式,此时,所述用户终端可以进一步检测所述最新应用数据与当前显示的所述目标应用的用户界面是否关联,若检测为关联,则可以暂停对当前显示的用户界面的操作,并基于所述第一更新模式将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中的相关区域数据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此后再允许用户可以操作当前显示的更新后的用户界面;若检测为不关联,则可以在用户操作所述目标应用的用户界面的同时,基于所述第一更新模式将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中的相关区域数据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数据。若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为全局更新范围(如整个目标应用的更新),则确定当前更新模式为第二更新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二更新模式缓存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并在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重新启动或切换至后台时将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数据。例如,所述第一应用数据为用户侧的所述目标应用的经典壁纸数据,所述最新应用数据为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国庆主题壁纸数据,因此,在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后,所述用户终端即可将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用户界面中的经典壁纸数据更新为所述国庆主题壁纸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再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服务器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用户终端,使得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响应数据包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由于是由用户终端发起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所以服务器无需与用户终端实时保持长连接关系,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基于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的方法,相比于比较MD5值的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量,进而可以提高更新效率;而且通过服务器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可以避免将更新数据发送给没有更新需求的用户终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

请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301,服务器与内容管理系统建立通信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通信连接关系监控所述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内容数据;

S302,当所述服务器监控到所述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内容数据发生更新时,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内容管理系统中更新后的内容数据;

具体的,所述服务器可以为上述图1对应实施例中的查询服务器100。所述CMS可以开放多个运营接口给不同的运营人员,运营人员通过终端设备可以将要更新的应用数据和应用版本信息同步到所述CMS,使得所述CMS中的内容数据可以始终保持为最新应用数据和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由于所述服务器可以实时监控所述CMS,所以当有更新的应用数据和应用版本信息同步到所述CMS时,所述服务器可以监控到所述CMS中的内容数据发生更新,此时,所述服务器可以获取所述CMS中更新后的内容数据。

S303,所述服务器根据更新后的内容数据,将本地存储的第二应用数据更新为最新应用数据,并将本地存储的第二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S304,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

具体的,用户终端检测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当用户终端启动所述用户终端中的目标应用(或前后台切换)所述目标应用时,所述用户终端即可检测出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为应用启动状态(或应用切换状态),此时,所述用户终端可以生成与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数据更新请求,并在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添加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发送到服务器。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可以指所述用户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程序版本号。例如,携带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可以为:http://www.xxx.com/api/category?ver=localVer,其中,“localVer”即为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

S305,所述服务器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提取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

具体的,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后,可以统计所述用户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如最近一个月)发送所述数据更新请求的次数,并根据所统计的次数计算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并判断所述发送频率是否大于预设频率阈值,若判断为否,则暂停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联的数据更新业务,说明用户对所述目标应用的使用较少,为了节省流量可以暂时不进行应用更新;若判断为是,则提取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

S306,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所述服务器生成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请求状态字段以及更新状态字段的响应数据包,并将所生成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

具体的,在S305步骤之后,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所述服务器可以将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封装为响应数据包,并在所述响应数据包中添加所述请求状态字段和所述更新状态字段,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请求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更新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数据已更新标识,再将携带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和所述数据已更新标识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例如,所述请求状态字段可以为ret,所述更新状态也字段为data;若将所述请求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则ret==0;若将所述更新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数据已更新标识,则data!=nil。

S307,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相同,则所述服务器生成包含所述请求状态字段和所述更新状态字段的响应数据包,并将所生成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

具体的,在S305步骤之后,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相同,说明所述用户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已经是最新版本的应用程序,即无需对所述用户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更新,则所述服务器可以生成包含所述请求状态字段和所述更新状态字段的响应数据包,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请求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更新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数据无更新标识,并将携带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和所述数据无更新标识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其中,携带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和所述数据无更新标识的响应数据包不包括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由于所述服务器无需发送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到所述用户终端,所以可以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例如,所述请求状态字段可以为ret,所述更新状态也字段为data;若将所述请求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则ret==0;若将所述更新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数据无更新标识,则data=nil。

其中,当执行S306步骤时,S307步骤停止执行;同样的,当执行S307步骤时,S306步骤停止执行。

S308,所述用户终端解析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响应数据包,以获取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请求状态字段和所述更新状态字段;

S309,若检测出所述请求状态字段为请求成功标识,则所述用户终端进一步检测所述更新状态字段;

具体的,若检测出所述请求状态字段为请求成功标识,则所述用户终端进一步检测所述更新状态字段;若检测出所述请求状态字段为请求失败标识,则所述用户终端停止数据更新业务。

S310,若检测出所述更新状态字段为数据无更新标识,则所述用户终端停止数据更新业务;

具体的,若执行了S307的步骤,则可以检测出所述更新状态字段为数据无更新标识,此时,所述用户终端可以停止数据更新业务,即无需对所述用户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更新。

S311,若检测出所述更新状态字段为数据已更新标识,则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确定当前更新模式,基于所确定的当前更新模式和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具体的,若执行了S306的步骤,则可以检测出所述更新状态字段为数据已更新标识,因此,所述用户终端可以进一步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确定当前更新模式,基于所确定的当前更新模式和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可选的,所述用户终端更新所述用户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的具体过程可以为:检测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块是否存在有效数据;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是由多个数据块构成,所述目标数据块为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块;若所述目标数据块不存在有效数据,说明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不合法或有损伤,则所述用户终端可以停止数据更新业务,并重新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所述服务器;若所述目标数据块存在有效数据,说明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合法且无损伤,则所述用户终端可以进一步分析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若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为局部更新范围(如目标应用的皮肤数据更新),则确定当前更新模式为第一更新模式,所述第一更新模式是指可以在所述目标应用运行的同时进行应用更新的模式,此时,所述用户终端可以进一步检测所述最新应用数据与当前显示的所述目标应用的用户界面是否关联,若检测为关联,则可以暂停对当前显示的用户界面的操作,并基于所述第一更新模式将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中的相关区域数据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此后再允许用户可以操作当前显示的更新后的用户界面;若检测为不关联,则可以在用户操作所述目标应用的用户界面的同时,基于所述第一更新模式将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中的相关区域数据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数据。若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为全局更新范围(如整个目标应用的更新),则确定当前更新模式为第二更新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二更新模式缓存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并在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重新启动或切换至后台时将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数据。例如,所述第一应用数据为用户侧的所述目标应用的经典壁纸数据,所述最新应用数据为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国庆主题壁纸数据,因此,在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后,所述用户终端即可将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用户界面中的经典壁纸数据更新为所述国庆主题壁纸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再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服务器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用户终端,使得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响应数据包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由于是由用户终端发起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所以服务器无需与用户终端实时保持长连接关系,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基于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的方法,相比于比较MD5值的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量,进而可以提高更新效率;而且通过服务器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可以避免将更新数据发送给没有更新需求的用户终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

请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401,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所发送的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所述目标运行状态包括应用启动状态和应用切换状态;

S402,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提取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

S403,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其中,S401-S403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对应实施例中的S301-S311步骤,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再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服务器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用户终端,使得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响应数据包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由于是由用户终端发起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所以服务器无需与用户终端实时保持长连接关系,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基于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的方法,相比于比较MD5值的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量,进而可以提高更新效率;而且通过服务器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可以避免将更新数据发送给没有更新需求的用户终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

请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501,用户终端检测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并当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为应用启动状态或应用切换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服务器侧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且在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时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

S502,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S503,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确定当前更新模式,基于所确定的当前更新模式和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其中,S501-S503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对应实施例中的S301-S311步骤,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再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服务器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用户终端,使得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响应数据包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由于是由用户终端发起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所以服务器无需与用户终端实时保持长连接关系,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基于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的方法,相比于比较MD5值的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量,进而可以提高更新效率;而且通过服务器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可以避免将更新数据发送给没有更新需求的用户终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

请参见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可以应用于服务器中,所述服务器可以为上述图1对应实施例中的查询服务器100,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监控模块14、内容获取模块15、更新模块16、请求接收模块11、比较模块12、第一发送模块13、第二发送模块17;

所述监控模块14,用于与内容管理系统建立通信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通信连接关系监控所述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内容数据;

所述内容获取模块15,用于当监控到所述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内容数据发生更新时,获取所述内容管理系统中更新后的内容数据;

所述更新模块16,用于根据更新后的内容数据,将本地存储的第二应用数据更新为最新应用数据,并将本地存储的第二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所述请求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所发送的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所述目标运行状态包括应用启动状态和应用切换状态;

所述比较模块12,用于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提取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3,用于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3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将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封装为响应数据包,并在所述响应数据包中添加所述请求状态字段和所述更新状态字段,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请求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更新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数据已更新标识,并将携带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和所述数据已更新标识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检测到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请求状态字段为所述请求成功标识,且所述更新状态字段为所述数据已更新标识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7,用于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相同,则生成包含所述请求状态字段和所述更新状态字段的响应数据包,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请求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更新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数据无更新标识,并将携带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和所述数据无更新标识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检测到所述请求状态字段为请求成功标识且所述更新状态字段为数据无更新标识时停止数据更新业务;其中,携带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和所述数据无更新标识的响应数据包不包括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其中,所述监控模块14、所述内容获取模块15、所述更新模块16、所述请求接收模块11、所述比较模块12、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3以及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7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对应实施例中的S301-S311步骤,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比较模块1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比较模块12可以包括:统计单元121、频率判断单元122、比较单元123、暂停单元124;

所述统计单元121,用于统计所述用户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发送所述数据更新请求的次数,并根据所统计的次数计算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

所述频率判断单元122,用于判断所述发送频率是否大于预设频率阈值;

所述比较单元123,用于若所述频率判断单元122判断为是,则提取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

所述暂停单元124,用于若所述频率判断单元122判断为否,则暂停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联的数据更新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再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服务器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用户终端,使得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响应数据包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由于是由用户终端发起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所以服务器无需与用户终端实时保持长连接关系,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基于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的方法,相比于比较MD5值的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量,进而可以提高更新效率;而且通过服务器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可以避免将更新数据发送给没有更新需求的用户终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

请参见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数据处理装置2可以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数据处理装置2可以包括:请求发送模块21、解析模块22、第一停止模块23、更新检测模块24、第一通知模块25、有效性检测模块27、第二停止模块28、第二通知模块29、版本更新模块26、数据更新模块30;

所述请求发送模块21,用于检测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并当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为应用启动状态或应用切换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服务器侧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且在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时返回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

其中,所述响应数据包还包括:请求状态字段和更新状态字段。

所述解析模块22,用于解析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响应数据包,以获取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请求状态字段和所述更新状态字段;

所述第一停止模块23,用于若检测出所述请求状态字段为请求失败标识,则停止数据更新业务;

所述更新检测模块24,用于若检测出所述请求状态字段为请求成功标识,则检测所述更新状态字段;

所述第一停止模块23,还用于若检测出所述更新状态字段为数据无更新标识,则停止数据更新业务;

所述第一通知模块25,用于若检测出所述更新状态字段为数据已更新标识,则通知所述版本更新模块26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所述有效性检测模块27,用于检测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块是否存在有效数据;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是由多个数据块构成,所述目标数据块为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块;

所述第二停止模块28,用于若所述目标数据块不存在有效数据,则停止数据更新业务,并通知所述请求发送模块21重新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所述服务器;

所述第二通知模块29,用于若所述目标数据块存在有效数据,则通知所述版本更新模块26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所述版本更新模块26,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所述数据更新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确定当前更新模式,基于所确定的当前更新模式和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其中,当所述请求发送模块21、所述解析模块22、所述第一停止模块23、所述更新检测模块24、所述第一通知模块25、所述更新模块26、所述数据更新模块30在执行相应操作时,所述有效性检测模块27、所述第二停止模块28以及所述第二通知模块29可以暂停执行相应操作;或者,当所述请求发送模块21、所述有效性检测模块27、所述第二停止模块28、所述第二通知模块29、所述更新模块26、所述数据更新模块30在执行相应操作时,所述解析模块22、所述第一停止模块23、所述更新检测模块24以及所述第一通知模块25可以暂停执行相应操作。

可选的,当所述请求发送模块21、所述解析模块22、所述第一停止模块23以及所述更新检测模块24执行完相应操作后,所述第一通知模块25还可以用于通知所述有效性检测模块27执行相应操作,进而再由所述第二停止模块28、所述第二通知模块29、所述更新模块26、所述数据更新模块30执行相应操作。

其中,所述请求发送模块21、所述解析模块22、所述第一停止模块23、所述更新检测模块24、所述第一通知模块25、所述有效性检测模块27、所述第二停止模块28、所述第二通知模块29、所述更新模块26、所述数据更新模块30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对应实施例中的S301-S311步骤,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见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更新模块3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更新模块30可以包括:数据分析单元302、第一确定更新单元301、第二确定更新单元303;

所述数据分析单元302,用于分析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

所述第一确定更新单元301,用于若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为局部更新范围,则确定当前更新模式为第一更新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更新模式将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中的相关区域数据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数据;

所述第二确定更新单元303,用于若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为全局更新范围,则确定当前更新模式为第二更新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二更新模式缓存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并在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重新启动或切换至后台时将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再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服务器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用户终端,使得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响应数据包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由于是由用户终端发起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所以服务器无需与用户终端实时保持长连接关系,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基于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的方法,相比于比较MD5值的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量,进而可以提高更新效率;而且通过服务器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可以避免将更新数据发送给没有更新需求的用户终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

请参见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000可以应用于服务器中,所述服务器可以为上述图1对应实施例中的查询服务器100,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10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10所示的数据处理装置1000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用户终端和CMS;而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

接收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所发送的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所述目标运行状态包括应用启动状态和应用切换状态;

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提取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接收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所发送的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与内容管理系统建立通信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通信连接关系监控所述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内容数据;

当监控到所述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内容数据发生更新时,获取所述内容管理系统中更新后的内容数据;

根据更新后的内容数据,将本地存储的第二应用数据更新为最新应用数据,并将本地存储的第二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将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封装为响应数据包,并在所述响应数据包中添加所述请求状态字段和所述更新状态字段;

将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请求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更新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数据已更新标识;

将携带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和所述数据已更新标识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检测到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请求状态字段为所述请求成功标识,且所述更新状态字段为所述数据已更新标识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01还执行以下步骤:

若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相同,则生成包含所述请求状态字段和所述更新状态字段的响应数据包;

将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请求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更新状态字段设置为所述数据无更新标识;

将携带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和所述数据无更新标识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

其中,携带所述请求成功标识和所述数据无更新标识的响应数据包不包括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满足预设频率阈值时,提取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统计所述用户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发送所述数据更新请求的次数,并根据所统计的次数计算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

判断所述发送频率是否大于预设频率阈值;

若判断为是,则提取所述数据更新请求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

若判断为否,则暂停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联的数据更新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再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服务器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用户终端,使得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响应数据包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由于是由用户终端发起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所以服务器无需与用户终端实时保持长连接关系,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基于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的方法,相比于比较MD5值的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量,进而可以提高更新效率;而且通过服务器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可以避免将更新数据发送给没有更新需求的用户终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

请参见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数据处理装置2000可以应用于用户终端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2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01,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2004,用户接口2003,存储器20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2002。其中,通信总线2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2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2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2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2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2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2001的存储装置。如图1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2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11所示的数据处理装置2000中,网络接口2004主要用于连接服务器;而用户接口2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2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20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

检测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

当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运行状态为应用启动状态或应用切换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服务器侧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且在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时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

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确定当前更新模式,基于所确定的当前更新模式和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数据包还包括:请求状态字段和更新状态字段;

则所述处理器2001在执行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解析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响应数据包,以获取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请求状态字段和所述更新状态字段;

若检测出所述请求状态字段为请求失败标识,则停止数据更新业务;

若检测出所述请求状态字段为请求成功标识,则检测所述更新状态字段;

若检测出所述更新状态字段为数据无更新标识,则停止数据更新业务;

若检测出所述更新状态字段为数据已更新标识,则执行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2001在执行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块是否存在有效数据;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是由多个数据块构成,所述目标数据块为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块;

若所述目标数据块不存在有效数据,则停止数据更新业务,并通知所述请求发送模块重新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所述服务器;

若所述目标数据块存在有效数据,则执行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版本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2001在执行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确定当前更新模式,基于所确定的当前更新模式和所述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分析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

若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为局部更新范围,则确定当前更新模式为第一更新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更新模式将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中的相关区域数据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数据;

若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范围为全局更新范围,则确定当前更新模式为第二更新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二更新模式缓存所述最新应用数据,并在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重新启动或切换至后台时将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更新为所述最新应用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终端在目标运行状态时发送携带用户侧的第一应用版本信息的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再获取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发送频率,在所述发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版本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应用版本信息与最新应用版本信息不同,则服务器将包含本地存储的最新应用数据和最新应用版本信息的响应数据包发送到用户终端,使得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响应数据包将第一应用版本信息更新为最新应用版本信息,并根据最新应用数据更新用户侧的第一应用数据。由于是由用户终端发起数据更新请求到服务器,所以服务器无需与用户终端实时保持长连接关系,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基于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的方法,相比于比较MD5值的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量,进而可以提高更新效率;而且通过服务器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可以避免将更新数据发送给没有更新需求的用户终端,从而可以避免网络流量的浪费。

请参见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服务器500和用户终端600,所述服务器500可以通过网络与所述用户终端600连接。其中,所述服务器500具体可以包括上述图6和图7对应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1,所述用户终端600具体可以包括上述图8和图9对应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2,这里不再对服务器500和用户终端600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赘述;或者,所述服务器500具体可以为上述图10对应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1000,所述用户终端600具体可以为上述图11对应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2000,这里不再对服务器500和用户终端600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