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4950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VR技术和手机技术的发展,各种可穿戴设备中不仅可以预设显示器,也可以直接在手机中播放软件。但是现有的各种手机夹持装置还限于车辆使用等日常单独使用中,无法集成至各种可穿戴设备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以实现适用于可穿戴设备中方便牢固夹持手机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其中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通过调节装置与底板活动连接;第一背板的上侧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背板的下侧设有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其中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均位于底板上方,共同实现手机的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在第一背板上,第二夹持部固定连接在第二背板上,第三夹持部活动连接在第二背板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夹持部通过固定轴连接在第二背板上,第三夹持部穿设在固定轴上,可沿固定轴左右移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夹持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底板的下方。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通过拉簧相互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簧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上分别设有两个调节孔,调节装置设有两个调节臂,两个调节臂的中间位置相互铰接,调节臂的四个端部分别位于一个调节孔中,并可在调节孔中左右滑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均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开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槽的槽底宽度小于手机的厚度。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槽的外壁均设有多道加强筋。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的夹持槽长度不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针对可穿戴设备的特点,合理设计了手机夹持装置,可以方便牢固的夹持手机。特别的,针对可穿戴设备的特点,手机夹持装置需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外壳内,空间狭小,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两侧三个夹持设备,其中还设有一个活动夹持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型号可进行有效调节,避免误触手机侧面的功能按键。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手机夹持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手机夹持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手机夹持装置第二个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夹持装置的形状和位置,图1实质为去掉部分外壳的一种可穿戴设备。

图2是图1中的手机夹持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手机夹持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手机夹持装置第二个不同角度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1,第一背板21和第二背板22。

其中底板11为手机背面提供支撑。底板11为近似长方形的薄板,在两侧分别设置缺口。本实施例中,底板11一侧在中间位置设置较大缺口,另一侧再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缺口。

第一背板21和第二背板22均位于底板11的背面,两块背板相对设置。第一背板21和第二背板22通过调节装置23与底板11活动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背板21和第二背板22的两端分别设置拉簧24,第一背板21和第二背板22通过拉簧相互连接,以此来适应不同宽度的手机。

第一背板21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夹持部25,第一夹持部25穿过底板11一侧中间较大的缺口,延伸至底板11的正面,即位于底板11正面的上方。

第二背板22的下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夹持部26和第三夹持部27;第二夹持部26和第三夹持部27分别穿过底板11另一侧两端的缺口,延伸至底板11的正面,即位于底板11正面的上方。

三个夹持部共同实现手机的夹持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25固定连接在第一背板21上,第二夹持部26固定连接在第二背板22上,第三夹持部27活动连接在第二背板2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夹持部27通过固定轴272连接在第二背板22上,第三夹持部27穿设在固定轴272上,可沿固定轴272左右移动,通过设置此活动夹持部,可以综合调节手机的夹持位置,避免误触手机侧面按键。

第三夹持部27设有滑块271,所述滑块271位于底板11的下方,通过设置此滑块271,一方面可以方便调节第三夹持部27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实现第三夹持部27在固定轴272上的位置固定。

第一背板21和第二背板22上分别设有两个调节孔,调节装置23设有两个调节臂,两个调节臂的中间位置相互铰接,调节臂的四个端部分别位于一个调节孔中,并可在调节孔中左右滑动。

第一夹持部25,第二夹持部26和第三夹持部27均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开口宽度大于槽底2712宽度,即槽的横截面为梯形。两个槽壁:第一槽壁2711和第二槽壁2713对称设置。

为了进一步防止误触手机侧面按键,所述夹持槽的槽底宽度小于手机的厚度。

此外,所述夹持槽的外壁均设有多道加强筋。设置此种加强筋一方面可以增强夹持槽的强度,另一方面增加摩擦力,便于操作夹持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第一夹持部25,第二夹持部26和第三夹持部27的夹持槽长度不相同,具体的,第一夹持部25的夹持槽长度大于第二夹持部26的,第二夹持部26的夹持槽长度大于第三夹持部27的,此种设计也更适合目前大部分品种的手机。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