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781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窄边框、高亮度、高品位已成为市场主流,反映在智能手机的背光源模组上,就是要求超窄边框、超高亮度和更加优质的品味。现有的智能手机的背光源模组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包括反射片01、导光板02、扩散片03、下棱镜04、上棱镜05、遮光胶带06、柔性电路板07、胶框08、LED灯条09、灯条备胶091和反射片备胶092等。由于现有的背光源模组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导光板、反射片等开发时间较长,导致背光源模组的开发时间严重被拉长,已逐渐无法满足市场短周期的开发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简化背光源模组的结构,缩短背光源模组的开发时间,同时降低背光源模组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

面光源,所述面光源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点光源,以及将多个所述点光源封装在一起的封装膜;

所述面光源具有正接电极和负接电极,多个所述点光源均连接在所述正接电极和所述负接电极之间;

所述面光源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光学膜片。

可选的,所述面光源中的多个所述点光源阵列排布,每一行中的点光源串联;

每一行中位于首尾的点光源与所述正接电极和所述负接电极接通。

可选的,还包括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包裹所述面光源和所述光学膜片的侧端面,以及所述光学膜片远离所述面光源的表面的边缘区域。

可选的,所述面光源的所述正接电极和所述负接电极位于所述面光源的同一侧端面上。

可选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用于输入电信号的第一正接电端和第一负接电端,以及用于输出电信号的第二正接电端和第二负接电端;

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二正接电端与所述面光源的所述正接电极接通,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负接电端与所述面光源的所述负接电极接通。

可选的,所述面光源的边缘一周设置有垂直于所述面光源的出光面、且向所述面光源的出光面上侧延伸的外围沿;

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外围沿内。

可选的,包裹所述光学膜片远离所述面光源的表面的边缘区域的遮光胶带为矩形环状,且其靠近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边的宽度大于其余三边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点光源为LED芯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模组。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为手机,所述手机包括前壳、后盖,以及位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盖之间的中壳;所述中壳上具有安装槽,所述背光源模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背光源模组的背光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源模组包括面光源,面光源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点光源,以及将多个点光源封装在一起的封装膜;面光源具有正接电极和负接电极,多个点光源均连接在正接电极和负接电极之间;面光源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光学膜片。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中通过将多个点光源封装在一起形成面光源,这样省去了现有的背光源模组中的导光板、胶框、反射片、反射片备胶、灯条和灯条备胶等结构,从而降低了背光源模组的开发成本,提高了背光源模组的开发周期,并且利于实现超窄边框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背光源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光源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光源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光源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光源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光源和柔性电路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面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如图2至图12所示,包括:面光源10,面光源10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点光源11,以及将多个点光源11封装在一起的封装膜;面光源10具有正接电极12和负接电极13,多个点光源11均连接在正接电极12和负接电极13之间;面光源10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光学膜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点光源11的设置数量、排列方式和连接方式等均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背光源模组的尺寸越大,点光源11的设置数量就越多。

这样一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中通过将多个点光源封装在一起形成面光源,这样省去了现有的背光源模组中的导光板、胶框、反射片、反射片备胶、灯条和灯条备胶等结构,从而降低了背光源模组的开发成本,提高了背光源模组的开发周期,并且利于实现超窄边框结构。

进一步的,参考图2所示,面光源10中的多个点光源11阵列排布,每一行中的点光源11串联;每一行中位于首尾的点光源11与正接电极12和负接电极13接通。这样可以简化多个点光源11的电源连接线路,方便控制多个点光源11同时点亮。

在实际应用中,点光源11可以为LED芯片。参考图3和图4所示,将多个LED芯片集成封装形成面光源10,面光源10的长度L和宽度W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面光源10的厚度H一般小于等于0.5mm,这样有利于实现超薄背光源模组。

较佳的,参考图5所示,面光源10的正接电极12和负接电极13位于面光源10的同一侧端面上。这样便于面光源10与外接电源的连接。进一步的,参考图6所示,还包括柔性电路板30,柔性电路板30包括用于输入电信号的第一正接电端31和第一负接电端32,以及用于输出电信号的第二正接电端33和第二负接电端34;柔性电路板30的第二正接电端33与面光源10的正接电极12接通,柔性电路板30的第二负接电端34与面光源10的负接电极13接通。通过柔性电路板30将面光源10的正接电极12和负接电极13引出,这样更加方便了面光源10与外接电源的接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柔性电路板30的尺寸大小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实际应用中,柔性电路板30的厚度一般小于或等于0.1mm。

进一步的,参考图7至图9所示,还包括遮光胶带20,遮光胶带20包裹面光源10和光学膜片的侧端面,以及所述光学膜片远离面光源10的表面的边缘区域。利用遮光胶带20包裹面光源10和光学膜片的侧端面,可以防止面光源10和光学膜片的侧端面漏光。需要说明的是,包裹面光源10和光学膜片的侧端面的遮光胶带与包裹所述光学膜片远离面光源10的表面的边缘区域的遮光胶带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粘接在一起的,或者也可以是完全分离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较佳的,包裹面光源10和光学膜片的侧端面的遮光胶带与包裹所述光学膜片远离面光源10的表面的边缘区域的遮光胶带是一体成型的,这样能够对面光源10和光学膜片的固定起到一定作用。

图8为图7沿AA方向的剖视图,参考图7和图8所示,包裹所述光学膜片远离面光源10的表面的边缘区域的遮光胶带20为矩形环状,且其靠近柔性电路板30的一边的宽度大于其余三边的宽度。参考图7所示,靠近柔性电路板30的一边为宽度是K4的边,由于宽度是K4的边的下侧设置有柔性电路板30,需要遮盖的宽度较大,因而该边宽度K4大于其余的三个边的宽度K1、K2和K3。在实际应用中,K4一般为0.2mm~2mm,与K4边相对的边的宽度K3一般为0.2mm~0.5mm,而其余两个边的宽度K1和K2一般相等,取值范围为0.2mm~0.5mm。

较佳的,在K4边远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设置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用于保护待设置的显示屏。所述缓冲件一般可以选用泡棉或者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参考图8和图9所示,所述光学膜片一般包括扩散片41、下棱镜42和上棱镜43。其中,下棱镜42和上棱镜43可以用一张复合棱镜膜44代替。这样可以减少膜层设置,进而减小背光源模组的厚度,利于实现超薄背光。

进一步的,参考图10至图12所示,面光源10的边缘一周设置有垂直于面光源10的出光面、且向面光源10的出光面上侧延伸的外围沿14;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外围沿14内。通过在面光源10的边缘一周设置外围沿14,可以对设置在其上的光学膜片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方便光学膜片的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外围沿14的宽度w1和高度h1等均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图11为图10沿BB方向的剖视图,参考图11所示,较佳的,外围沿14的宽度w1为0.25mm~0.5mm,这样有利于实现超窄边框结构;外围沿14的高度h1为0.15mm~0.25mm,这样有利于实现超薄背光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当面光源10的边缘一周设置有外围沿14时,外围沿14可以防止面光源10和光学膜片的侧端面漏光,因而遮光胶带20就不需要包裹面光源10和光学膜片的侧端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包括面光源,面光源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点光源,以及将多个点光源封装在一起的封装膜;面光源具有正接电极和负接电极,多个点光源均连接在正接电极和负接电极之间;面光源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光学膜片。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中通过将多个点光源封装在一起形成面光源,这样省去了现有的背光源模组中的导光板、胶框、反射片、反射片备胶、灯条和灯条备胶等结构,从而降低了背光源模组的开发成本,提高了背光源模组的开发周期,并且利于实现超窄边框结构。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背光源模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中通过将多个点光源封装在一起形成面光源,这样省去了现有的背光源模组中的导光板、胶框、反射片、反射片备胶、灯条和灯条备胶等结构,从而降低了背光源模组的开发成本,提高了背光源模组的开发周期,并且利于实现超窄边框结构。

进一步的,参考图13所示,所述显示装置为手机,所述手机包括前壳、后盖,以及位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盖之间的中壳50;中壳50上具有安装槽51,所述背光源模组设置在安装槽51内,所述背光源模组的背光面与安装槽51的底面接触。

图13中的箭头示出了面光源10的发光方向。参考图13所示,将面光源10、光学膜片和遮光胶带20直接组装到手机的中壳50的安装槽51上,可以使得手机四周的黑边宽度最小化,利于实现超窄边框结构,进而实现全屏显示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