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耳式耳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004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入耳式耳塞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塞,具体涉及一种入耳式耳塞。



背景技术:

入耳式耳塞包括导线连接杆以及与导线连接杆固接的后盖。在现有技术中,导线连接杆与后盖之间通过点胶水的方式进行固接,若入耳式耳塞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过大,导线连接杆与后盖容易分离;另外,用于粘合导线连接杆与后盖的胶水会部分被挤压至导线连接杆与后盖的外表面,因而影响入耳式耳塞的整体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入耳式耳塞,其能够避免导线连接杆与后盖在受力过大时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耳式耳塞,包括导线连接杆、后盖、固接于后盖前侧的前盖、固接于前盖前侧的硅胶耳套,以及螺丝;导线连接杆的头部的前侧设有内腔,后盖的后侧壁具有与导线连接杆的内腔侧壁边缘配合的后定位凸缘,后盖底壁开设有螺丝过孔,导线连接杆的内腔的底壁具有向前延伸的安装柱,安装柱的前端开设有与螺丝过孔位置相应的螺纹孔,螺丝的尾端穿过螺丝过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具体地,所述导线连接杆的内腔侧壁边缘具有后定位凸块,所述后定位凸缘呈分段环绕分布,所述后定位凸块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后定位凸缘之间的缺口。

具体地,所述后盖的后侧壁具有位于所述后定位凸缘内侧的非完整环片,所述非完整环片与所述后定位凸缘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筋。

具体地,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导线连接杆的内腔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

具体地,所述前盖的前侧具有连接筒,所述硅胶耳套套设在所述连接筒外,所述连接筒前端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沉孔设有防尘网。

具体地,所述连接筒靠近于其前端的外侧壁具有环槽,所述硅胶耳套后部具有与所述环槽配合的卡接凸缘。

具体地,所述前盖后侧具有内腔,所述前盖的内腔设有喇叭,所述后盖的前侧壁具有与所述前盖的内腔侧壁边缘相配合的前定位凸缘。

具体地,所述前定位凸缘开设有定位缺口,所述前盖的内腔侧壁边缘具有与所述定位缺口相配合的前定位凸块。

具体地,所述后盖的内腔底壁具有向前延伸的插接柱,所述前盖的内腔具有供所述插接柱插入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后盖与导线连接杆通过螺丝实现彼此固接,螺丝的连接强度比现有技术中的点胶方式的连接强度要大,因而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导线连接杆与后盖在受力过大时容易分离;另外,导线连接杆与后盖的外表面不会留有胶水,因而耳机外观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入耳式耳塞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入耳式耳塞的分解状态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入耳式耳塞在另一方向视角下的分解状态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导线连接杆、11.安装柱、111.螺纹孔、12.第二加强筋、

13.后定位凸块、2.后盖、21.后定位凸缘、22.螺丝过孔、

23.非完整环片、24.第一加强筋、25.前定位凸缘、251.定位缺口、

26.插接柱、3.前盖、31.连接筒、311.沉头孔、312.环槽、

32.防尘网、33.插孔、34.前定位凸块、4.硅胶耳套、

41.卡接凸缘、5..螺丝、6.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塞,包括导线连接杆1、后盖2、固接于后盖2前侧的前盖3、固接于前盖3前侧的硅胶耳套4,以及螺丝5。导线连接杆1的头部的前侧设有内腔,后盖2的后侧壁具有与导线连接杆1的内腔侧壁边缘配合的后定位凸缘21,后盖2底壁开设有螺丝过孔22。导线连接杆1的内腔的底壁具有向前延伸的安装柱11。安装柱11的前端开设有与螺丝过孔22位置相应的螺纹孔111,螺丝5的尾端穿过螺丝过孔22并与螺纹孔111螺纹连接。由于后盖2与导线连接杆1通过螺丝5实现彼此固接,螺丝5的连接强度比现有技术中的点胶方式的连接强度要大,因而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导线连接杆1与后盖2在受力过大时容易分离;另外,导线连接杆1与后盖2的外表面不会留有胶水,因而耳机外观更佳。

具体地,导线连接杆1的内腔侧壁边缘具有后定位凸块13,后定位凸缘21呈分段环绕分布,后定位凸块13位于相邻两个后定位凸缘21之间的缺口,从而能有效、方便地实现导线连接杆1与后盖2的定位及安装。后盖2的后侧壁具有位于后定位凸缘21内侧的非完整环片23,非完整环片23与后定位凸缘21之间一体地连接有第一加强筋24,以提高后定位凸缘21的强度,从而提高了导线连接杆1与后盖2的安装强度。

具体地,安装柱11与导线连接杆1的内腔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12,以提高安装柱11的强度,从而提高了导线连接杆1与后盖2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前盖3的前侧具有连接筒31,硅胶耳套4套设在连接筒31外。连接筒31前端设有沉头孔311,沉头孔311的沉孔固定地设有防尘网32,从而避免灰尘从沉头孔311进入耳机内,避免耳机内部的配件受损。连接筒31靠近于其前端的外侧壁具有环槽312,硅胶耳套4后部具有与环槽312配合的卡接凸缘41,使得连接筒31与硅胶耳套4能相互卡接。

具体地,前盖3后侧具有内腔,前盖3的内腔固定地设有喇叭6,后盖2的前侧壁具有与前盖3的内腔侧壁边缘相配合的前定位凸缘25,前定位凸缘25开设有定位缺口251,前盖3的内腔侧壁边缘具有与定位缺口251相配合的前定位凸块34。后盖2的内腔底壁具有向前延伸的插接柱26,前盖3的内腔具有供插接柱26插入的插孔33,从而能有效、方便地实现前盖3与后盖2的定位及安装。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