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00986发布日期:2019-03-02 01:4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具体涉及可以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的信道容量,已经提出了采用极化码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的方法。具体地,可采用极化码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以获得码字比特序列,然后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信道交织及调制。

然而,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将编码后的信息比特序列作为整体进行信道交织及调制。这导致随着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增加,码字比特序列的长度也随着增加,相应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例如误码率等越来越低。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分段;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得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分段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分段;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根据本发明上述方面的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方法和装置,通过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分段,并对所获得的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简化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提高了例如误码率等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预定分段样式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和第二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分段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预定分段样式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和第二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分段的另一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的对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的方法的一个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的对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6a示出了一个8×8的初始矩阵的示意图;

图6b示出了由如图6a所示的8×8的初始矩阵生成缩减矩阵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对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对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的另一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图1所示的方法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用户设备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polar编码、速率匹配、信道交织及调制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生成码字比特序列以及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速率匹配交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方法及装置。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这里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方法可以由基站执行,也可以由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执行,以及,用于极化码的交织装置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用户终端。而且,基站可以为固定台(fixedstation)、nodeb、enodeb(enb)、接入点(accesspoint)、发送点、接收点、毫微微小区、小小区等,在此不做限定。此外,这里所述的用户终端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用户终端,例如移动终端(或称为移动台)或者固定终端,然而,为方便起见,在下文中有时候可互换地使用ue和移动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方法和装置,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信道交织及调制之前,先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分段,使得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处理长度比较短的一个或多个分段而不是处理长度比较长的一个码字比特序列,简化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此外,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分段后,对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或段间交织,降低了比特传输的突发性错误,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例如误码率等。

以下,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方法。图1示出了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方法100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1中,获得第一码字比特序列。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步骤s101中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可以为极化(polar)编码器输出的码字比特序列。例如,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生成码字比特序列(也可以称为极化码的母码码字比特序列)。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polar编码、速率匹配、信道交织及调制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经过crc编码后的信息比特序列进入polar编码器,polar编码器对该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生成码字比特序列,然后采用速率匹配方案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速率匹配,继而再进行信道交织及调制。在实际应用中,速率匹配方案可以包括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打孔、缩短、重复等。这些不同的速率匹配方案的区别可以体现在循环缓冲的输出起止点不同,但是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当给定长度为p的码字比特序列时,对于不同的速率匹配方案,用于速率匹配交织的顺序是不变的。

图12示出了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生成码字比特序列以及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速率匹配交织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信息比特序列为u0、u1、……uk1,该信息比特序列进入polar编码器后,polar编码器对该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生成长度为p的码字比特序列。

根据一个示例,在步骤s101中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可以包含多个比特。例如,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可以包含8个比特,或者16个比特等。

然后,在步骤s102中,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分段。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图12所示的示例中,长度为p的码字比特序列被划分为m个分段,其中,第1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为0、第2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为1、……第m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为p/(16-1),而且分段后,每个分段包含16个比特,该16个比特的序号分别为0~15。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步骤s102中,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分段可以包括:根据预定分段样式,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分段,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与根据所述预定分段样式对第二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所获得的相应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相同,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码字比特序列的长度不同。

在该示例中,预定分段样式可以为预先确定各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例如,在步骤s102中根据预先确定各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或第二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分段。划分后,各个分段所包含的比特数可以相同或不同。

以下将结合图2进一步说明根据预定分段样式进行分段并且划分后同一码字比特序列的各个分段所包含的比特数相同的情形。

图2示出了根据预定分段样式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和第二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分段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假设预先确定各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相同,例如为2。当在步骤s101获得长度为16即包含16个比特201a~216a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时,在步骤s102中,根据预先确定各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对该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可以得到8个分段,其中,第1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第2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第8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而对于长度为8即包括8个比特201b~208b的第二码字序列比特,根据预先确定各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对其进行划分可以得到4个分段,其中,第1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第2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第4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可以看出,无论在步骤s101中获得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包含16个比特还是8个比特,根据预定分段样式对其进行划分以获得分段时,第一码字比特序列的每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相同。

在以上结合图2所示的示例中,根据各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个分段所包含的比特不限于此。例如,在划分码字比特序列时,可以根据各个分段包含16个比特对其进行划分。

此外,以下结合图3说明根据预定分段样式进行分段并且划分后同一码字比特序列的各个分段所包含的比特数不同的情形。

图3示出了根据预定分段样式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和第二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分段的另一示意图。如图3所示,假设预先确定各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不同,例如第1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第2个分段包含4个比特、第3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第4个分段包含4个比特、第5个分段包含4个比特……。当在步骤s101获得长度为16即包含16个比特301a~316a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时,在步骤s102中,根据预先确定各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对该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可以得到5个分段,其中,第1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第2个分段包含4个比特、第3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第4个分段包含4个比特、第5个分段包含4个比特,而对于长度为8即包括8个比特301b~308b的第二码字序列比特,根据预先确定各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对其进行划分可以得到3个分段,其中,第1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第2个分段包含4个比特、第3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可以看出,无论在步骤s101中获得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包含16个比特还是8个比特,根据预定分段样式对其进行划分以获得分段时,第一码字比特序列的第1个分段、第2个分段、第3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相同,并且第一码字比特序列的第2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和第1、3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不同。

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在步骤s102中,所述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分段还可以包括: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多个分段,其中所述多个分段中的至少一个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与所述多个分段的其他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不同。

例如,当在步骤s101获得长度为8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时,在步骤s102中,对其进行划分可以得到3个分段,其中,第1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第2个分段包含4个比特、第3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

在该示例中,在步骤s102中,可以先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第一划分以获得多个第一分段,其中,每个第一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相同,然后将多个第一分段中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分段合并为一个第二分段,继而第二分段和多个第一分段中除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分段以外的其他第一分段形成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所获得的多个分段。例如,当在步骤s101获得长度为8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时,在步骤s102中,对长度为8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第一划分以获得4个第一分段,其中每个第一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均为2,然后将4个第一分段中的第2个第一分段和第3个第一分段合并为一个第二分段,则第二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为4,继而第二分段和第1个第一分段、第4个第一分段形成对长度为8的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所获得的3个分段。

然后,在步骤s103中,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在步骤s103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例如,可以通过有规律的置换规则置换多个分段的分段标识,来确定用于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又例如,也可以通过随机生成的顺序确定用于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再例如,针对一个或多个分段中的不同分段,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用于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的方法400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1中,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中每个分段的分段标识生成该分段的初始二进制序号,其中每个初始二进制序号包括多个比特。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一个或多个分段中每个分段可以被分配分段标识,其中该分段标识可以为十进制序号。在步骤s401中,将每个分段的十进制序号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序号。

例如,在如上文所描述的步骤102中,根据预定分段样式,对长度为16的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并获得了8个分段,这8个分段的分段标识分别为[0、1、2、3、4、5、6、7]。则在步骤s401中,将这8个分段的分段标识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序号,分别为[000、001、010、011、100、101、110、111]。也就是说,这8个分段的初始二进制序号分别为[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并且,每个分段的初始二进制序号包括3个比特。

然后,在步骤s402中,将所述初始二进制序号的多个比特中部分比特的位置调换,以生成置换二进制序号。

例如,在如上所述示例中,在步骤s401中,对长度为16的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并获得了8个分段的示例中,每个分段的初始二进制序号包括3个比特,则在步骤s402中,将每个分段的初始二进制序号的3个比特中的第1个比特和第2个比特的位置调换,以生成置换二进制序号,即这8个分段的置换二进制序号分别为[000、001、100、101、010、011、110、111]。

然后,在步骤s403中,根据置换二进制序号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步骤s402中,生成8个分段的置换二进制序号分别为[000、001、100、101、010、011、110、111],则在步骤s403中,可以根据与置换二进制序号相对应的十进制序号[0、1、4、5、2、3、6、7]来确定用于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当然,也可以直接根据置换二进制序号来确定用于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然后,在步骤s404中,根据所确定的顺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步骤s403中,所确定的顺序为[0、1、4、5、2、3、6、7],则在步骤s404中,根据顺序[0、1、4、5、2、3、6、7]对这8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以上以调换初始二进制序号的多个比特中的2个比特为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替换地,还可以调换初始二进制序号的多个比特中的更多个比特。

例如,在以上描述的对长度为16的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并获得了8个分段的示例中,可以对二进制序号所包含的3个比特都进行调换。具体地,根据步骤s402,可先将每个初始二进制序号的3个比特中的第1个比特和第3个比特的位置调换,再将第2个比特和第3个比特的位置调换,以生成置换二进制序号,即这8个分段的置换二进制序号分别为[000、100、001、101、010、110、011、111]。

然后,根据步骤s403,可根据与置换二进制序号相对应的十进制序号[0、4、1、5、2、6、3、7]来确定用于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然后,根据步骤s404,根据顺序[0、4、1、5、2、6、3、7]对这8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以上分别以初始二进制序号包括3个比特且调换3个比特中的第1个比特和第2个比特来确定用于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以及初始二进制序号包括3个比特且先调换第1个比特和第3个比特再调换第2个比特和第3个比特来确定用于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为例进行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当初始二进制序号包括3个比特时,可以有6种调换比特的方式。相应地,在步骤s403中,可以得到6种用于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中的一种顺序。因此,除了上面所描述的顺序[0、1、4、5、2、3、6、7]和[0、4、1、5、2、6、3、7]之外,还可以其他方式调换初始二进制序号中的比特。例如,在步骤s403中,还可以确定用于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为:[0、1、2、3、4、5、6、7],[0、2、1、3、4、6、5、7],[0、2、4、6、1、3、5、7]或[0、4、2、6、1、5、3、7]。

另外,当初始二进制序号包括4个比特时,可以有24种调换比特的方式。相应地,在步骤s403中,可以得到以下24种用于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中的一种顺序:

[0、1、2、3、4、5、6、7、8、9、10、11、12、13、14、15],

[0、2、1、3、4、6、5、7、8、10、9、11、12、14、13、15],

[0、1、4、5、2、3、6、7、8、9、12、13、10、11、14、15],

[0、2、4、6、1、3、5、7、8、10、12、14、9、11、13、15],

[0、4、2、6、1、5、3、7、8、12、10、14、9、13、11、15],

[0、4、1、5、2、6、3、7、8、12、9、13、10、14、11、15],

[0、1、2、3、8、9、10、11、4、5、6、7、12、13、14、15],

[0、2、1、3、8、10、9、11、4、6、5、7、12、14、13、15],

[0、1、4、5、8、9、12、13、2、3、6、7、10、11、14、15],

[0、2、4、6、8、10、12、14、1、3、5、7、9、11、13、15],

[0、4、2、6、8、12、10、14、1、5、3、7、9、13、11、15],

[0、4、1、5、8、12、9、13、2、6、3、7、10、14、11、15],

[0、1、8、9、4、5、12、13、2、3、10、11、6、7、14、15],

[0、2、8、10、4、6、12、14、1、3、9、11、5、7、13、15],

[0、1、8、9、2、3、10、11、4、5、12、13、6、7、14、15],

[0、2、8、10、1、3、9、11、4、6、12、14、5、7、13、15],

[0、4、8、12、1、5、9、13、2、6、10、14、3、7、11、15],

[0、4、8、12、2、6、10、14、1、5、9、13、3、7、11、15],

[0、8、2、10、4、12、6、14、1、9、3、11、5、13、7、15],

[0、8、1、9、4、12、5、13、2、10、3、11、6、14、7、15],

[0、8、4、12、2、10、6、14、1、9、5、13、3、11、7、15],

[0、8、4、12、1、9、5、13、2、10、6、14、3、11、7、15],

[0、8、2、10、1、9、3、11、4、12、6、14、5、13、7、15],

[0、8、1、9、2、10、3、11、4、12、5、13、6、14、7、15]。

图4示出了根据分段标识对应的二进制序号确定交织顺序的方法。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根据其他方法来确定交织顺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的方法500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步骤s501中,生成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的数目对应的初始矩阵。

在该示例中,在步骤s501中的初始矩阵可以为极化码的生成矩阵。例如,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的数目,生成极化码编码器对长度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的数目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时采用的生成矩阵,然后将该生成矩阵可以作为初始矩阵。

例如,在如上文所描述的步骤102中,根据预定分段样式,对长度为16的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并获得了8个分段,而极化码编码器对长度为8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时采用的生成矩阵为8×8的矩阵,则在步骤s501中,生成该8×8的生成矩阵,并且将该8×8的生成矩阵作为初始矩阵。图6a示出了一个8×8的初始矩阵的示意图,其中,该8×8的初始矩阵的列号1~8分别对应于这8个分段的分段标识0~7。

另外,在该示例中,生成矩阵的生成方式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何生成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返回图5,在步骤s502中,确定所述初始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并且根据确定的当前目标列的列号获得交织序号。

例如,在图6a所示的示例中,根据步骤s501生成了8×8的初始矩阵,然后在步骤s502中,确定初始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为第8列,并且根据第8列的列号获得一个交织序号7。

然后,在步骤s503中,删除当前目标列和与当前目标列对应的行,以生成缩减矩阵。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步骤s502中,已经确定初始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为第8列,则在步骤s503中,删除第8列和第8行,生成缩减矩阵。图6b示出了一个8×8的初始矩阵生成缩减矩阵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该8×8的初始矩阵的第8行和第8列被删除,生成7×7的缩减矩阵。

返回图5在步骤s504中,确定所述缩减矩阵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并且根据当前缩减目标列的列号获得交织序号。

例如,在图6b所示的示例中,已经生成7×7的缩减矩阵,根据步骤s504,确定缩减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为第6列,并且根据第6列的列号获得一个交织序号5。

然后,在步骤s505中,判断是否所述初始矩阵中的所有列的列号获得了交织序号,若否,则重复删除当前目标列和与当前目标列对应的行,以生成缩减矩阵,确定缩减矩阵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并且根据当前缩减目标列的列号获得交织序号,若是,则执行步骤s506。

例如,在图6b所示的示例中,根据步骤s504已经确定缩减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为第6列,则根据步骤s505,删除第6列和第6行,生成一个6×6的缩减矩阵,然后,确定6×6缩减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为第4列,并且根据第4列的列号获得一个交织序号3。一直重复步骤s503和步骤s504的过程,直到根据该8×8的初始矩阵中的所有列的列号获得了交织序号。

然后,在步骤s506中,顺序排列所获得的交织序号以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

例如,在以上结合图6a和图6b所示的示例中,假设根据初始矩阵和缩减矩阵依次获得了交织序号[7、5、3、6、4、2、1、0],则在步骤s506中,可以正序排列交织序号[7、5、3、6、4、2、1、0]以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为[7、5、3、6、4、2、1、0]。可替换地,也可以逆序排列交织序号[7、5、3、6、4、2、1、0]以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为[0、1、2、4、6、3、5、7]。

然后,在步骤s507中,根据所确定的顺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步骤s506中,确定了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为[7、5、3、6、4、2、1、0]或[0、1、2、4、6、3、5、7],则在步骤s507中,可以顺序[7、5、3、6、4、2、1、0]或[0、1、2、4、6、3、5、7]对这8个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此外,在该示例中,在如上所述的步骤s502~505中,当初始矩阵或缩减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不只为一个时,可以随机选择一个当前目标列,也可以按照一定的约定条件选择一个当前目标列。

图4和图5示出了不同的确定交织顺序的方法。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根据其他方法来确定交织顺序。

例如,在步骤s102中,可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n个分段,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在此情况下,在步骤s103中,可以对n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其中,交织比特序列中的第i个分段的分段标识和第(n-i+1)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之和与交织前第i个分段的分段标识和第(n-i+1)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之和相等,其中,i为正整数。

在此以一个具体的示例进行说明。例如,在步骤s102中,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并获得了16个分段,这16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为0~15,则在步骤s103中,可以根据预定的交织顺序比如[0、1、4、8、5、2、6、3、12、9、13、10、7、11、14、15]对这16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以交织比特序列。而且,在交织前,第1个分段的分段标识“0”和第16个分段的分段标识(“15”)之和等于15、第2个分段的分段标识(“1”)和第15个分段的分段标识(“14”)之和等于15、……第8个分段的分段标识(“7”)和第9个分段的分段标识(“8”)之和等于15;在交织后,交织比特序列中的第1个分段的分段标识(“0”)和第16个分段的分段标识(“15”)之和仍等于15,第2个分段的分段标识(“1”)和第15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之和仍等于15(“14”),……第8个分段的分段标识(“3”)和第9个分段的分段标识(“12”)之和仍等于15。

也就是说,能够保证交织后的交织比特序列中的第i个分段的分段标识和第(n-i+1)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之和与交织前是相同的交织顺序都可以为这里所描述的预定的交织顺序,其中,i为正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步骤s103中,还可以通过不同于上文所描述的任何一种方式的其他方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步骤s103中,可根据随机生成的顺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在实际应用中,随机生成的顺序可以是通过随机数发生器生成的顺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步骤s103中,可根据冻结比特顺序的至少部分顺序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然后,根据所确定的顺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冻结比特是极化器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时采用的、发送方与接收方预先确定的比特,冻结比特顺序可以为冻结比特的排列顺序。

在该示例中,在步骤s103中,可以根据冻结比特的排列顺序的全部或部分顺序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然后根据所确定的顺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步骤s103中,所述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还可以包括:根据已被交织的交织比特序列所采用的交织顺序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以及根据所确定的顺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存储已被交织的交织比特序列所采用的交织顺序,然后将其用于确定其他码字比特序列的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步骤s103中,可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中的至少部分分段的交织顺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中的其他部分分段的交织顺序不同。

例如,对于多个分段中的至少部分分段,可以根据不同于多个分段中的其他部分分段的确定方式来确定多个分段中的至少部分分段的交织顺序。比如,对于在步骤s102中所获得的8个分段,则在步骤s103中,这8个分段中的2个分段可以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多种确定交织顺序的方式中的一种(例如如图4所示的流程400)来确定段内的交织顺序,而对于这8个分段中的其他6个分段可以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多种确定交织顺序的方式中的另一种(例如如图5所示的流程500)确定段内的交织顺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根据步骤s102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多个分段的情况下,根据在步骤s103,可对多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其中多个分段中的至少部分的交织顺序与多个分段中的其他部分的交织顺序不同。

例如,对于多个分段中的至少部分分段,可以根据不同于多个分段中的其他部分分段的确定方式来确定多个分段中的至少部分分段的交织顺序。比如,对于在步骤s102中所获得的8个分段,则在步骤s103中,这8个分段中的4个分段可以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多种确定交织顺序的方式中的一种(例如随机生成的顺序)来确定段间的交织顺序,而对于这8个分段中的其他4个分段可以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多种确定交织顺序的方式中的另一种(例如冻结比特顺序的至少部分顺序)确定段间的交织顺序。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在步骤s103中可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例如,在根据步骤s102所获得的8个分段的情况下,步骤s103可对这8个分段中的一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又例如,在根据步骤s102所获得的8个分段的情况下,步骤s103可对这8个分段中的每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根据步骤s102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多个分段的情况下,步骤s103可对所述多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或者对所述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在该示例中,对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可以为同时考虑段内交织顺序和段间交织顺序对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可替换地,对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还可以为先根据段内交织顺序对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再根据段间交织顺序对段内交织后的多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可替换地,对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还可以为先根据段间交织顺序对多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再根据段内交织顺序对段间交织后的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

图7示出了在步骤s103中的对所述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步骤s102中获得4个分段,这4个分段的分段标识分别为[0、1、2、3],并且,每个分段包括4个比特,即第1个分段包括比特701~704,第2个分段包括比特705~708,第3个分段包括比特709~712,第4个分段包括比特713~716,则在步骤s103中,同时考虑段间交织顺序[0、1、2、3]和段内交织顺序为[0、2、1、3]对这4个分段进行交织,最终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图8示出了在步骤s103中的对所述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的另一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步骤s102中获得4个分段,这4个分段的分段标识分别为[0、1、2、3],并且,每个分段包括4个比特,即第1个分段包括比特801~804,第2个分段包括比特805~808,第3个分段包括比特809~812,第4个分段包括比特813~816,则在步骤s103中,先根据段内交织顺序为[0、2、1、3]对这4个分段中的每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然后再根据段间交织顺序为[0、1、2、3]对这4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最终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通过上文所描述的多种确定交织顺序的方式用于确定一个分段内的段内交织顺序时,也可以把上文所描述的多种确定交织顺序的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分段替换为一个分段内的一个或多个比特,从而也可以确定用于一个分段内的段内交织顺序。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方法,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信道交织及调制之前,先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分段,使得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处理长度比较短的一个或多个分段而不是处理长度比较长的一个码字比特序列,简化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此外,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分段后,对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或段间交织,降低了比特传输的突发性错误,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例如误码率等。

以下,参照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图1所示的方法100的装置。图9示出了执行图1所示的方法100的装置9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装置900包括获取单元910,获取单元910被配置为获得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装置900还包括分段单元920,分段单元920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分段。装置900还包括处理单元930,处理单元930被配置为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除了这三个单元以外,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然而,由于这些部件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无关,因此在这里省略其图示和描述。此外,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900执行的下述操作的具体细节与在上文中参照图2-8描述的细节相同,因此在这里为了避免重复而省略对相同细节的重复描述。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获取单元910获得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可以为极化(polar)编码器输出的码字比特序列。例如,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生成码字比特序列(也可以称为极化码的母码码字比特序列)。

根据一个示例,获取单元910获得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可以包含多个比特。例如,第一码字比特序列可以包含8个比特,或者16个比特等。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分段单元920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分段可以包括:根据预定分段样式,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分段,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与根据所述预定分段样式对第二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所获得的相应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相同,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码字比特序列的长度不同。

在该示例中,预定分段样式可以为预先确定各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例如,分段单元920根据预先确定各个分段包含的比特数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或第二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分段。划分后,各个分段所包含的比特数可以相同或不同。

根据预定分段样式进行分段并且划分后同一码字比特序列的各个分段所包含的比特数可以相同或不同的情形,与上文所描述的如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分段单元920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分段还可以包括: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多个分段,其中所述多个分段中的至少一个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与所述多个分段的其他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不同。

例如,当获取单元910获得长度为8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时,分段单元920对其进行划分可以得到3个分段,其中,第1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第2个分段包含4个比特、第3个分段包含2个比特。

在该示例中,分段单元920可以先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第一划分以获得多个第一分段,其中,每个第一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相同,然后将多个第一分段中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分段合并为一个第二分段,继而第二分段和多个第一分段中除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分段以外的其他第一分段形成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所获得的多个分段。例如,当获取单元910获得长度为8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时,分段单元920对长度为8的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第一划分以获得4个第一分段,其中每个第一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均为2,然后将4个第一分段中的第2个第一分段和第3个第一分段合并为一个第二分段,则第二分段中包含的比特数为4,继而第二分段和第1个第一分段、第4个第一分段形成对长度为8的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所获得的3个分段。

然后,处理单元930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处理单元93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例如,可以通过有规律的置换规则置换多个分段的分段标识,来确定用于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又例如,也可以通过随机生成的顺序确定用于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再例如,针对一个或多个分段中的不同分段,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用于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

处理单元930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的方法的流程如下:

处理单元930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中每个分段的分段标识生成该分段的初始二进制序号,其中每个初始二进制序号包括多个比特。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一个或多个分段中每个分段可以被分配分段标识,其中该分段标识可以为十进制序号。处理单元930将每个分段的十进制序号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序号。

例如,在如上文所描述的分段单元920根据预定分段样式,对长度为16的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并获得了8个分段,这8个分段的分段标识分别为[0、1、2、3、4、5、6、7]。则处理单元930将这8个分段的分段标识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序号,分别为[000、001、010、011、100、101、110、111]。也就是说,这8个分段的初始二进制序号分别为[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并且,每个分段的初始二进制序号包括3个比特。

然后,处理单元930将所述初始二进制序号的多个比特中部分比特的位置调换,以生成置换二进制序号。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处理单元930对长度为16的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并获得了8个分段的示例中,每个分段的初始二进制序号包括3个比特,则处理单元930将每个分段的初始二进制序号的3个比特中的第1个比特和第2个比特的位置调换,以生成置换二进制序号,即这8个分段的置换二进制序号分别为[000、001、100、101、010、011、110、111]。

然后,处理单元930根据置换二进制序号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处理单元930生成8个分段的置换二进制序号分别为[000、001、100、101、010、011、110、111],则处理单元930可以根据与置换二进制序号相对应的十进制序号[0、1、4、5、2、3、6、7]来确定用于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当然,也可以直接根据置换二进制序号来确定用于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然后,处理单元930根据所确定的顺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处理单元930所确定的顺序为[0、1、4、5、2、3、6、7],则处理单元930根据顺序[0、1、4、5、2、3、6、7]对这8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以上以调换初始二进制序号的多个比特中的2个比特为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替换地,还可以调换初始二进制序号的多个比特中的更多个比特。例如,在以上描述的对长度为16的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并获得了8个分段的示例中,可以对二进制序号所包含的3个比特都进行调换。

具体地,处理单元930可先将每个初始二进制序号的3个比特中的第1个比特和第3个比特的位置调换,再将第2个比特和第3个比特的位置调换,以生成置换二进制序号,即这8个分段的置换二进制序号分别为[000、100、001、101、010、110、011、111]。

然后,处理单元930可根据与置换二进制序号相对应的十进制序号[0、4、1、5、2、6、3、7]来确定用于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

然后,处理单元930根据顺序[0、4、1、5、2、6、3、7]对这8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上面描述了处理单元930根据分段标识对应的二进制序号确定交织顺序的方法。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根据其他方法来确定交织顺序。

处理单元930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的方法的流程如下:

处理单元930生成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的数目对应的初始矩阵。

在该示例中,处理单元930生成的初始矩阵可以为极化码的生成矩阵。例如,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的数目,生成极化码编码器对长度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的数目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时采用的生成矩阵,然后将该生成矩阵可以作为初始矩阵。

例如,在如上文所描述的分段单元920根据预定分段样式,对长度为16的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并获得了8个分段,而极化码编码器对长度为8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时采用的生成矩阵为8×8的矩阵,则处理单元930生成该8×8的生成矩阵,并且将该8×8的生成矩阵作为初始矩阵。图6a示出了一个8×8的初始矩阵的示意图,其中,该8×8的初始矩阵的列号1~8分别对应于这8个分段的分段标识0~7。

另外,在该示例中,生成矩阵的生成方式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何生成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然后,处理单元930确定所述初始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并且根据确定的当前目标列的列号获得交织序号。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处理单元930生成了8×8的初始矩阵,然后处理单元930确定初始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为第8列,并且根据第8列的列号获得一个交织序号7。

然后,处理单元930删除当前目标列和与当前目标列对应的行,以生成缩减矩阵。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处理单元930已经确定初始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为第8列,则处理单元930删除第8列和第8行,生成缩减矩阵。

然后,处理单元930确定所述缩减矩阵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并且根据当前缩减目标列的列号获得交织序号。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处理单元930已经生成7×7的缩减矩阵,则处理单元930确定缩减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为第6列,并且根据第6列的列号获得一个交织序号5。

然后,处理单元930判断是否所述初始矩阵中的所有列的列号获得了交织序号,若否,则重复删除当前目标列和与当前目标列对应的行,以生成缩减矩阵,确定缩减矩阵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并且根据当前缩减目标列的列号获得交织序号,若是,则执行对交织序号顺序排列的操作。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处理单元930已经确定缩减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为第6列,则删除第6列和第6行,生成一个6×6的缩减矩阵,然后,确定6×6缩减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为第4列,并且根据第4列的列号获得一个交织序号3。一直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根据该8×8的初始矩阵中的所有列的列号获得了交织序号。

然后,处理单元930顺序排列所获得的交织序号以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

例如,在以上的示例中,假设根据初始矩阵和缩减矩阵依次获得了交织序号[7、5、3、6、4、2、1、0],则处理单元930可以正序排列交织序号[7、5、3、6、4、2、1、0]以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为[7、5、3、6、4、2、1、0]。可替换地,也可以逆序排列交织序号[7、5、3、6、4、2、1、0]以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为[0、1、2、4、6、3、5、7]。

然后,处理单元930根据所确定的顺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例如,在如上所述的处理单元930确定了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为[7、5、3、6、4、2、1、0]或[0、1、2、4、6、3、5、7],则处理单元930可以顺序[7、5、3、6、4、2、1、0]或[0、1、2、4、6、3、5、7]对这8个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此外,在该示例中,在如上所述的处理单元930处理过程中,当初始矩阵或缩减矩阵的列中列重为1的当前目标列不只为一个时,可以随机选择一个当前目标列,也可以按照一定的约定条件选择一个当前目标列。

上文描述了两种不同的确定交织顺序的方法。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处理单元930还可以根据其他方法来确定交织顺序。例如,分段单元920可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n个分段,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在此情况下,处理单元930可以对n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其中,交织比特序列中的第i个分段的分段标识和第(n-i+1)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之和与交织前第i个分段的分段标识和第(n-i+1)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之和相等,其中,i为正整数。

在此以一个具体的示例进行说明。例如,分段单元920对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并获得了16个分段,这16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为0~15,则处理单元930可以根据预定的交织顺序比如[0、1、4、8、5、2、6、3、12、9、13、10、7、11、14、15]对这16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以交织比特序列。而且,在交织前,第1个分段的分段标识“0”和第16个分段的分段标识(“15”)之和等于15、第2个分段的分段标识(“1”)和第15个分段的分段标识(“14”)之和等于15、……第8个分段的分段标识(“7”)和第9个分段的分段标识(“8”)之和等于15;在交织后,交织比特序列中的第1个分段的分段标识(“0”)和第16个分段的分段标识(“15”)之和仍等于15,第2个分段的分段标识(“1”)和第15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之和仍等于15(“14”),……第8个分段的分段标识(“3”)和第9个分段的分段标识(“12”)之和仍等于15。

也就是说,能够保证交织后的交织比特序列中的第i个分段的分段标识和第(n-i+1)个分段的分段标识之和与交织前是相同的交织顺序都可以为这里所描述的预定的交织顺序,其中,i为正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处理单元930还可以通过不同于上文所描述的任何一种方式的其他方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处理单元930可根据随机生成的顺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在实际应用中,随机生成的顺序可以是通过随机数发生器生成的顺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处理单元930可根据冻结比特顺序的至少部分顺序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然后,根据所确定的顺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冻结比特是极化器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编码时采用的、发送方与接收方预先确定的比特,冻结比特顺序可以为冻结比特的排列顺序。

在该示例中,处理单元930可以根据冻结比特的排列顺序的全部或部分顺序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然后根据所确定的顺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处理单元930可根据已被交织的交织比特序列所采用的交织顺序确定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以及根据所确定的顺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存储已被交织的交织比特序列所采用的交织顺序,然后将其用于确定其他码字比特序列的段内和/或段间交织的顺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处理单元930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和/或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还可以包括: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中的至少部分分段的交织顺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中的其他部分分段的交织顺序不同。

例如,对于多个分段中的至少部分分段,可以根据不同于多个分段中的其他部分分段的确定方式来确定多个分段中的至少部分分段的交织顺序。比如,对于分段单元920所获得的8个分段,则处理单元930可以将这8个分段中的2个分段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多种确定交织顺序的方式中的一种(例如如图4所示的流程400)来确定段内的交织顺序,而对于这8个分段中的其他6个分段可以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多种确定交织顺序的方式中的另一种(例如如图5所示的流程500)确定段内的交织顺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分段单元920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多个分段的情况下,处理单元930可对多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其中多个分段中的至少部分的交织顺序与多个分段中的其他部分的交织顺序不同。

例如,对于多个分段中的至少部分分段,可以根据不同于多个分段中的其他部分分段的确定方式来确定多个分段中的至少部分分段的交织顺序。比如,对于分段单元920所获得的8个分段,则处理单元930可以将这8个分段中的4个分段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多种确定交织顺序的方式中的一种(例如随机生成的顺序)来确定段间的交织顺序,而对于这8个分段中的其他4个分段可以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多种确定交织顺序的方式中的另一种(例如冻结比特顺序的至少部分顺序)确定段间的交织顺序。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处理单元930可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例如,在根据分段单元920所获得的8个分段的情况下,处理单元930可对这8个分段中的一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又例如,在根据分段单元920所获得的8个分段的情况下,处理单元930可对这8个分段中的每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根据分段单元920对所述第一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划分以获得多个分段的情况下,处理单元930可对所述多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或者对所述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

在该示例中,对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可以为同时考虑段内交织顺序和段间交织顺序对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可替换地,对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还可以为先根据段内交织顺序对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再根据段间交织顺序对段内交织后的多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可替换地,对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和段间交织,以生成交织比特序列还可以为先根据段间交织顺序对多个分段进行段间交织,再根据段内交织顺序对段间交织后的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具体的示例与上文所描述的如图7和图8所示的示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处理单元930在通过上文所描述的多种确定交织顺序的方式用于确定一个分段内的段内交织顺序时,也可以把上文所描述的多种确定交织顺序的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分段替换为一个分段内的一个或多个比特,从而也可以确定用于一个分段内的段内交织顺序。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交织装置,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信道交织及调制之前,先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分段,使得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处理长度比较短的一个或多个分段而不是处理长度比较长的一个码字比特序列,简化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此外,对码字比特序列进行分段后,对一个或多个分段进行段内交织或段间交织,降低了比特传输的突发性错误,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例如误码率等。

另外,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示出了以单元为单位的块。这些结构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此外,各结构单元的实现手段并不特别限定。即,各结构单元可以通过在物理上和/或逻辑上相结合的一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将在物理上和/或逻辑上相分离的两个以上装置直接地和/或间接地(例如通过有线和/或无线)连接从而通过上述多个装置来实现。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可以作为执行本发明的用于波束管理的参考信号发送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来发挥功能。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用户设备1000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上述的用户设备1000可以作为在物理上包括处理器1010、内存1020、存储器1030、通信装置1040、输入装置1050、输出装置1060、总线1070等的计算机装置来构成。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装置”这样的文字也可替换为电路、设备、单元等。用户设备1000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所示的各装置,也可以不包括部分装置。

例如,处理器1010仅图示出一个,但也可以为多个处理器。此外,可以通过一个处理器来执行处理,也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同时、依次、或采用其它方法来执行处理。另外,处理器1010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芯片来安装。

用户设备1000中的各功能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通过将规定的软件(程序)读入到处理器1010、内存1020等硬件上,从而使处理器1010进行运算,对由通信装置1040进行的通信进行控制,并对内存1020和存储器1030中的数据的读出和/或写入进行控制。

处理器1010例如使操作系统进行工作从而对计算机整体进行控制。处理器1010可以由包括与周边装置的接口、控制装置、运算装置、寄存器等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构成。例如,上述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呼叫处理单元等可以通过处理器1010实现。

此外,处理器1010将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数据等从存储器1030和/或通信装置1040读出到内存1020,并根据它们执行各种处理。作为程序,可以采用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动作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程序。例如,用户设备1000的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保存在内存1020中并通过处理器1010来工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对于其它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地来实现。

内存1020是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om)、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p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其它适当的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个来构成。内存1020也可以称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主存储装置)等。内存1020可以保存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可执行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等。

存储器1030是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软磁盘(flexibledisk)、软(注册商标)盘(floppydisk)、磁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d-rom(compactdiscrom)等)、数字通用光盘、蓝光(blu-ray,注册商标)光盘)、可移动磁盘、硬盘驱动器、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stick)、密钥驱动器(keydriver))、磁条、数据库、服务器、其它适当的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个来构成。存储器1030也可以称为辅助存储装置。

通信装置1040是用于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网络进行计算机间的通信的硬件(发送接收设备),例如也称为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网卡、通信模块等。通信装置1040为了实现例如频分双工(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和/或时分双工(tdd,timedivisionduplex),可以包括高频开关、双工器、滤波器、频率合成器等。例如,上述的发送接收天线、放大单元、发送接收单元、传输路径接口等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040来实现。

输入装置1050是接受来自外部的输入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开关、按钮、传感器等)。输出装置1060是实施向外部的输出的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扬声器、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灯等)。另外,输入装置1050和输出装置1060也可以为一体的结构(例如触控面板)。

此外,处理器1010、内存1020等各装置通过用于对信息进行通信的总线1070连接。总线1070可以由单一的总线构成,也可以由装置间不同的总线构成。

此外,用户设备1000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等硬件,可以通过该硬件来实现各功能块的部分或全部。例如,处理器1010可以通过这些硬件中的至少一个来安装。

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用语和/或对本说明书进行理解所需的用语,可以与具有相同或类似含义的用语进行互换。例如,信道和/或符号也可以为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为消息。参考信号也可以简称为rs(referencesignal),根据所适用的标准,也可以称为导频(pilot)、导频信号等。此外,分量载波(cc,componentcarrier)也可以称为小区、频率载波、载波频率等。

此外,无线帧在时域中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期间(帧)构成。构成无线帧的该一个或多个期间(帧)中的每一个也可以称为子帧。进而,子帧在时域中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时隙构成。子帧可以是不依赖于参数配置(numerology)的固定的时间长度(例如1ms)。

进而,时隙在时域中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符号(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符号、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符号等)构成。此外,时隙也可以是基于参数配置的时间单元。此外,时隙还可以包括多个微时隙。各微时隙在时域中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符号构成。此外,微时隙也可以称为子时隙。

无线帧、子帧、时隙、微时隙以及符号均表示传输信号时的时间单元。无线帧、子帧、时隙、微时隙以及符号也可以使用各自对应的其它名称。例如,一个子帧可以被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timeinterval),多个连续的子帧也可以被称为tti,一个时隙或一个微时隙也可以被称为tti。也就是说,子帧和/或tti可以是现有的lte中的子帧(1ms),也可以是短于1ms的期间(例如1~13个符号),还可以是长于1ms的期间。另外,表示tti的单元也可以称为时隙、微时隙等而非子帧。

在此,tti例如是指无线通信中调度的最小时间单元。例如,在lte系统中,无线基站对各用户终端进行以tti为单位分配无线资源(在各用户终端中能够使用的频带宽度、发射功率等)的调度。另外,tti的定义不限于此。

tti可以是经过信道编码的数据包(传输块)、码块、和/或码字的发送时间单元,也可以是调度、链路适配等的处理单元。另外,在给出tti时,实际上与传输块、码块、和/或码字映射的时间区间(例如符号数)也可以短于该tti。

另外,一个时隙或一个微时隙被称为tti时,一个以上的tti(即一个以上的时隙或一个以上的微时隙)也可以成为调度的最小时间单元。此外,构成该调度的最小时间单元的时隙数(微时隙数)可以受到控制。

具有1ms时间长度的tti也可以称为常规tti(lterel.8-12中的tti)、标准tti、长tti、常规子帧、标准子帧、或长子帧等。短于常规tti的tti也可以称为压缩tti、短tti、部分tti(partial或fractionaltti)、压缩子帧、短子帧、微时隙、或子时隙等。

另外,长tti(例如常规tti、子帧等)也可以用具有超过1ms的时间长度的tti来替换,短tti(例如压缩tti等)也可以用具有比长tti的tti长度短且1ms以上的tti长度的tti来替换。

资源块(rb,resourceblock)是时域和频域的资源分配单元,在频域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副载波(子载波(subcarrier))。此外,rb在时域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也可以为一个时隙、一个微时隙、一个子帧或一个tti的长度。一个tti、一个子帧可以分别由一个或多个资源块构成。另外,一个或多个rb也可以称为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rb)、子载波组(scg,sub-carriergroup)、资源单元组(reg,resourceelementgroup)、prg对、rb对等。

此外,资源块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re,resourceelement)构成。例如,一个re可以是一个子载波和一个符号的无线资源区域。

另外,上述的无线帧、子帧、时隙、微时隙以及符号等的结构仅仅为示例。例如,无线帧中包括的子帧数、每个子帧或无线帧的时隙数、时隙内包括的微时隙数、时隙或微时隙中包括的符号和rb的数目、rb中包括的子载波数、以及tti内的符号数、符号长度、循环前缀(cp,cyclicprefix)长度等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用绝对值来表示,也可以用与规定值的相对值来表示,还可以用对应的其它信息来表示。例如,无线资源可以通过规定的索引来指示。进一步地,使用这些参数的公式等也可以与本说明书中明确公开的不同。

在本说明书中用于参数等的名称在任何方面都并非限定性的。例如,各种各样的信道(pucch、pdcch等)和信息单元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名称来识别,因此为这些各种各样的信道和信息单元所分配的各种各样的名称在任何方面都并非限定性的。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使用各种各样不同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例如,在上述的全部说明中可能提及的数据、命令、指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芯片等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此外,信息、信号等可以从上层向下层、和/或从下层向上层输出。信息、信号等可以经由多个网络节点进行输入或输出。

输入或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保存在特定的场所(例如内存),也可以通过管理表进行管理。输入或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覆盖、更新或补充。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删除。输入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发往其它装置。

信息的通知并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controlinformation))、上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control)信令、广播信息(主信息块(mib,masterinformationblock)、系统信息块(sib,systeminformationblock)等)、媒体存取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信令)、其它信号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施。

另外,物理层信令也可以称为l1/l2(第1层/第2层)控制信息(l1/l2控制信号)、l1控制信息(l1控制信号)等。此外,rrc信令也可以称为rrc消息,例如可以为rrc连接建立(rrcconnectionsetup)消息、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等。此外,mac信令例如可以通过mac控制单元(macce(controlelement))来通知。

此外,规定信息的通知(例如,“为x”的通知)并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通过不进行该规定信息的通知,或者通过其它信息的通知)进行。

关于判定,可以通过由1比特表示的值(0或1)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由真(true)或假(false)表示的真假值(布尔值)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数值的比较(例如与规定值的比较)来进行。

软件无论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以其它名称来称呼,都应宽泛地解释为是指命令、命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步骤、功能等。

此外,软件、命令、信息等可以经由传输介质被发送或接收。例如,当使用有线技术(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digitalsubscriberline)等)和/或无线技术(红外线、微波等)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发送软件时,这些有线技术和/或无线技术包括在传输介质的定义内。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系统”和“网络”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

在本说明书中,“基站(bs,basestation)”、“无线基站”、“enb”、“gnb”、“小区”、“扇区”、“小区组”、“载波”以及“分量载波”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基站有时也以固定台(fixedstation)、nodeb、enodeb(enb)、接入点(accesspoint)、发送点、接收点、毫微微小区、小小区等用语来称呼。

基站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小区(也称为扇区)。当基站容纳多个小区时,基站的整个覆盖区域可以划分为多个更小的区域,每个更小的区域也可以通过基站子系统(例如,室内用小型基站(射频拉远头(rrh,remoteradiohead)))来提供通信服务。“小区”或“扇区”这样的用语是指在该覆盖中进行通信服务的基站和/或基站子系统的覆盖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

在本说明书中,“移动台(ms,mobilestation)”、“用户终端(userterminal)”、“用户装置(ue,userequipment)”以及“终端”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移动台有时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以用户台、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台、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若干其它适当的用语来称呼。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无线基站也可以用用户终端来替换。例如,对于将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间的通信替换为多个用户终端间(d2d,device-to-device)的通信的结构,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此时,可以将上述的无线基站所具有的功能当作用户终端所具有的功能。此外,“上行”和“下行”等文字也可以替换为“侧”。例如,上行信道也可以替换为侧信道。

同样,本说明书中的用户终端也可以用无线基站来替换。此时,可以将上述的用户终端所具有的功能当作无线基站所具有的功能。

在本说明书中,设为通过基站进行的特定动作根据情况有时也通过其上级节点(uppernode)来进行。显然,在具有基站的由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networknodes)构成的网络中,为了与终端间的通信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动作可以通过基站、除基站之外的一个以上的网络节点(可以考虑例如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服务网关(s-gw,serving-gateway)等,但不限于此)、或者它们的组合来进行。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还可以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切换来使用。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序列、流程图等只要没有矛盾,就可以更换顺序。例如,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步骤单元,而并不限定于给出的特定顺序。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利用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高级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超越长期演进(lte-b,lte-beyond)、超级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super3g)、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mt-advanced)、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4g,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未来无线接入(fra,futureradioaccess)、新无线接入技术(new-rat,radioaccesstechnology)、新无线(nr,newradio)、新无线接入(nx,newradioaccess)、新一代无线接入(fx,futuregenerationradioacces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注册商标),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接入2000(cdma2000)、超级移动宽带(umb,ultramobilebroadband)、ieee802.11(wi-fi(注册商标))、ieee802.16(wimax(注册商标))、ieee802.20、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其它适当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系统和/或基于它们而扩展的下一代系统。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根据”这样的记载,只要未在其它段落中明确记载,则并不意味着“仅根据”。换言之,“根据”这样的记载是指“仅根据”和“至少根据”这两者。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对使用“第一”、“第二”等名称的单元的任何参照,均非全面限定这些单元的数量或顺序。这些名称可以作为区别两个以上单元的便利方法而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因此,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参照并不意味着仅可采用两个单元或者第一单元必须以若干形式占先于第二单元。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判断(确定)(determining)”这样的用语有时包含多种多样的动作。例如,关于“判断(确定)”,可以将计算(calculating)、推算(computing)、处理(processing)、推导(deriving)、调查(investigating)、搜索(lookingup)(例如表、数据库、或其它数据结构中的搜索)、确认(ascertaining)等视为是进行“判断(确定)”。此外,关于“判断(确定)”,也可以将接收(receiving)(例如接收信息)、发送(transmitting)(例如发送信息)、输入(input)、输出(output)、存取(accessing)(例如存取内存中的数据)等视为是进行“判断(确定)”。此外,关于“判断(确定)”,还可以将解决(resolving)、选择(selecting)、选定(choosing)、建立(establishing)、比较(comparing)等视为是进行“判断(确定)”。也就是说,关于“判断(确定)”,可以将若干动作视为是进行“判断(确定)”。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连接的(connected)”、“结合的(coupled)”这样的用语或者它们的任何变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间的直接的或间接的任何连接或结合,可以包括以下情况:在相互“连接”或“结合”的两个单元间,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间单元。单元间的结合或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也可以是逻辑上的,或者还可以是两者的组合。例如,“连接”也可以替换为“接入”。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可以认为两个单元是通过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线、线缆、和/或印刷电气连接,以及作为若干非限定性且非穷尽性的示例,通过使用具有射频区域、微波区域、和/或光(可见光及不可见光这两者)区域的波长的电磁能等,被相互“连接”或“结合”。

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包括”、“包含”、以及它们的变形时,这些用语与用语“具备”同样是开放式的。进一步地,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用语“或(or)”并非是异或。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确定的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作为修改和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是以示例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而言并非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