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79438发布日期:2018-07-07 09:2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l2pt(layer2protocoltunneling,二层协议隧道)是一种二层协议报文处理技术,它可以使位于不同地域的用户网络的二层协议报文通过运营商网络内的指定通道进行透明传输或被强制丢弃。mplsl2vpn(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layer2virtualprivatenetwork,多协议标签交换二层虚拟专用网络)提供基于mpls网络的二层vpn服务,使运营商可以在统一的mpls网络上提供基于不同介质的二层vpn,例如atm、fr、ethernet、ppp。同时,mpls网络仍可以提供mplsl3vpn、流量工程和qos等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二层协议报文无法在mplsl2vpn网络中透明传输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

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接收来自于第一用户边缘ce设备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为二层协议报文;

向第二pe设备发送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向第二ce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绑定所述第一虚拟交换实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第二pe设备,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于第一pe设备的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绑定所述第一虚拟交换实例;

对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一报文;

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向第二ce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使能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

第一报文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接收来自于第一用户边缘ce设备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为二层协议报文;

第一vxlan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pe设备发送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向第二ce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绑定所述第一虚拟交换实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第二pe设备,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vxlan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一pe设备的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绑定所述第一虚拟交换实例;

解封装模块,用于对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一报文;

第一报文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向第二ce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公开的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用于第一pe设备,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将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通过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接收来自于第一ce设备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二层协议报文,向第二pe设备发送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以使得通过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向第二ce设备发送第一报文,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由此二层协议报文能够跨越mplsl2vpn网络中的pe设备,从一个ce设备传输至另一个ce设备,实现ce设备之间的聚合。此外,通过pe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vxlan隧道进行二层协议报文的点对点传输,能够有效的节约隧道资源。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应用报文发送方法的组网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方法的一示意性的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应用报文发送方法的组网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装置的一示意性的框图。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报文发送装置9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目前,二层协议报文无法在mplsl2vpn网络中透明传输。即二层协议报文无法跨越mplsl2vpn网络中的pe(provideredge,运营商边缘)设备,从一个ce设备传输至另一个ce设备,由此无法实现ce(customeredge,用户边缘)设备之间的聚合。相关技术中,在mplsl2vpn网络中,当pe1接收到来自于ce1的二层协议报文时,pe1直接将接收到的二层协议报文传输至本地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cpu)进行运算。用户网络与运营商网络二层协议报文的运算将相互影响,用户网络无法独立完成二层协议报文的运算。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第一pe设备,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至s13。

在步骤s11中,将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

在步骤s12中,通过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接收来自于第一ce设备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二层协议报文。

在步骤s13中,向第二pe设备发送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以使得通过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向第二ce设备发送第一报文,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

其中,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可以指通过对pe设备的物理接口进行设置,以使得pe设备的物理接口在接收到二层协议报文的情况下,不将该二层协议报文传输至本地的cpu进行运算,而将该二层协议报文发送出去。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步骤s11为配置步骤。换言之,在完成将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之后,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即具有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配置阶段对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进行如步骤s11所述的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二层协议报文可以为stp(spanningtreeprotocol,生成树协议)报文、dldp(devicelinkdetectionprotocol,设备链路检测协议)报文、udld(unidirectionallinkdetection,单向链路检测协议)报文、pagp(portaggregationprotocol,端口聚合协议)报文或lacp(linkaggregationcontrol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报文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向第二pe设备发送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步骤s13),包括:对第一报文进行vxlan封装,得到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向第二pe设备发送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应用报文发送方法的组网示意图。如图2所示,pe1与ce1连接,pe2与ce2连接。pe1的接口1绑定vsi1,pe2的接口2绑定vsi1。在pe1的接口1绑定vsi1之后,pe1的接口1创建ac(attachmentcircuit,接入电路)接口1。在pe2的接口2绑定vsi1之后,pe2的接口2创建ac接口3。由于pe1的接口1和pe2的接口2均绑定vsi1,根据ac接口1和ac接口3可以在pe1与pe2之间建立vxlan隧道1。其中,接口1和接口2均为物理接口。ac接口1和ac接口3为逻辑接口。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配置阶段对pe1的接口1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由此pe1的接口1具有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如图2所示,ce1向pe1发送报文1,报文1为二层协议报文。pe1的接口1接收到来自于ce1的报文1。由于pe1的接口1具有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因而pe1不将报文1传输至本地的cpu进行运算,而将报文1发送出去。pe1对报文1进行vxlan封装,得到vxlan报文1。pe1通过vxlan隧道1向pe2发送vxlan报文1。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方法的一示意性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第一pe设备,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第一设备的第一接口还绑定第二虚拟交换实例。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至s14。

在步骤s11中,将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

在步骤s12中,通过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接收来自于第一ce设备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二层协议报文。

在步骤s13中,向第二pe设备发送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以使得通过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向第二ce设备发送第一报文,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

在步骤s14中,向第三pe设备发送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以使得通过第三pe设备的第三接口向第三ce设备发送第一报文,第三pe设备的第三接口绑定第二虚拟交换实例。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应用报文发送方法的组网示意图。如图4所示,pe1与ce1连接,pe2与ce2连接,pe3与ce3连接。pe1的接口1绑定vsi1和绑定vsi2,pe2的接口2绑定vsi1,pe3的接口3绑定vsi2。在pe1的接口1绑定vsi1之后,pe1的接口1创建ac接口1。在pe1的接口1绑定vsi2之后,pe1的接口1创建ac接口2。在pe2的接口2绑定vsi1之后,pe2的接口2创建ac接口3。在pe3的接口3绑定vsi2之后,pe3的接口3创建ac接口4。由于pe1的接口1和pe2的接口2均绑定vsi1,根据ac接口1和ac接口3可以在pe1与pe2之间建立vxlan隧道1。由于pe1的接口1和pe3的接口3均绑定vsi2,根据ac接口2和ac接口4可以在pe1与pe3之间建立vxlan隧道2。其中,接口1、接口2和接口3均为物理接口。ac接口1、ac接口2、ac接口3和ac接口4为逻辑接口。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配置阶段对pe1的接口1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由此pe1的接口1具有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如图4所示,ce1向pe1发送报文1,报文1为二层协议报文。pe1的接口1接收到来自于ce1的报文1。由于pe1的接口1具有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因而pe1不将报文1传输至本地的cpu进行运算,而将报文1发送出去。pe1对报文1进行vxlan封装,得到vxlan报文1。pe1通过vxlan隧道1向pe2发送vxlan报文1。pe1通过vxlan隧道2向pe3发送vxlan报文1。

本公开的报文发送方法,二层协议报文能够跨越mplsl2vpn网络中的pe设备,从一个ce设备传输至另一个ce设备,实现ce设备之间的聚合。此外,通过pe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vxlan隧道进行二层协议报文的点对点传输,能够有效的节约隧道资源。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第二pe设备,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51至s53。

在步骤s51中,接收来自于第一pe设备的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

在步骤s52中,对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一报文。

在步骤s53中,通过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向第二ce设备发送第一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通过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接收来自于第二ce设备的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为二层协议报文;向第一pe设备发送封装第二报文的vxlan报文,以使得通过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向第一ce设备发送第二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配置阶段对pe1的接口1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由此pe1的接口1具有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如图2所示,ce1向pe1发送报文1,报文1为二层协议报文。pe1的接口1接收到来自于ce1的报文1。pe1对报文1进行vxlan封装,得到vxlan报文1。pe1通过vxlan隧道1向pe2发送vxlan报文1。pe2接收来自于pe1的vxlan报文1。pe2对vxlan报文1进行解封装,得到报文1。pe2的接口2向ce2发送报文1。ce2接收来自于pe2的报文1。由此实现将ce1的报文1传输至ce2,实现ce1和ce2之间的聚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配置阶段对pe1的接口1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由此pe1的接口1具有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如图4所示,ce1向pe1发送报文1,报文1为二层协议报文。pe1的接口1接收到来自于ce1的报文1。pe1对报文1进行vxlan封装,得到vxlan报文1。pe1通过vxlan隧道1向pe2发送vxlan报文1。pe2接收来自于pe1的vxlan报文1。pe2对vxlan报文1进行解封装,得到报文1。pe2的接口2向ce2发送报文1。ce2接收来自于pe2的报文1。pe1通过vxlan隧道2向pe3发送vxlan报文1。pe3接收来自于pe1的vxlan报文1。pe3对vxlan报文1进行解封装,得到报文1。pe3的接口3向ce3发送报文1。ce3接收来自于pe2的报文1。由此实现将ce1的报文1传输至ce2和ce2,实现ce1和ce2、ce3之间的聚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还可以将pe1的接口1绑定vsi3,pe4的接口4绑定vsi3。由此,在pe1的接口1具有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将ce1的报文1传输至ce4。本公开对此不做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配置阶段对pe1的接口1和pe2的接口2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由此pe1的接口1和pe2的接口2具有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如图2所示,ce1向pe1发送报文1,报文1为二层协议报文。pe1的接口1接收到来自于ce1的报文1。pe1对报文1进行vxlan封装,得到vxlan报文1。pe1通过vxlan隧道1向pe2发送vxlan报文1。pe2接收来自于pe1的vxlan报文1。pe2对vxlan报文1进行解封装,得到报文1。pe2的接口2向ce2发送报文1。ce2接收来自于pe2的报文1。ce2向pe2发送报文2,报文2为二层协议报文。pe2的接口2接收到来自于ce2的报文2。pe2对报文2进行vxlan封装,得到vxlan报文2。pe1通过vxlan隧道1向pe1发送vxlan报文2。pe1接收来自于pe2的vxlan报文2。pe1对vxlan报文2进行解封装,得到报文2。pe1的接口1向ce1发送报文2。ce1接收来自于pe1的报文1。由此实现将ce1的报文1传输至ce2,将ce2的报文2传输至ce1,实现ce1和ce2之间的双向聚合。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装置的框图。该装置用于第一pe设备,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使能模块61,用于将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第一报文接收模块62,用于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接收来自于第一用户边缘ce设备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为二层协议报文;第一vxlan报文发送模块63,用于向第二pe设备发送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向第二ce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绑定所述第一虚拟交换实例。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装置的一示意性的框图。如图7所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绑定第二虚拟交换实例,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vxlan报文发送模块64,用于向第三pe设备发送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三pe设备的第三接口向第三ce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三pe设备的第三接口绑定所述第二虚拟交换实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一vxlan报文发送模块63包括:封装子模块631,用于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vxlan封装,得到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发送子模块632,用于向所述第二pe设备发送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装置的框图。该装置用于第二pe设备,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绑定第一虚拟交换实例。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vxlan报文接收模块81,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一pe设备的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绑定所述第一虚拟交换实例;解封装模块82,用于对封装第一报文的vxlan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发送模块8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向第二ce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报文发送装置的框图。如图9所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使能模块84,用于将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使能透明传输二层协议报文的功能;第二报文接收模块85,用于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的第二接口接收来自于第二ce设备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为二层协议报文;第三vxlan报文发送模块86,用于向第一pe设备发送封装第二报文的vxlan报文,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向第一ce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本公开的报文发送装置,二层协议报文能够跨越mplsl2vpn网络中的pe设备,从一个ce设备传输至另一个ce设备,实现ce设备之间的聚合。此外,通过pe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vxlan隧道进行二层协议报文的点对点传输,能够有效的节约隧道资源。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报文发送装置900的框图。参照图10,该装置900可包括处理器901、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902。处理器901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902可经由系统总线903通信。并且,处理器901通过读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902中与报文发送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文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

本文中提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902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