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终端与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互动开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2987发布日期:2019-05-28 19:40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远程终端与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互动开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会议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程终端与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互动开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编码和信息压缩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网络的高速发展,视频会议系统出现并步入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第一套关于视频会议系统的国际标准(h.320)获得通过并实施以来,视频会议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其所提供的语音体验、视频体验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语音体验需求方面,将向着高保真语音重现方面演进,而视频体验需求方面将向着高分辨率、宽视角方面演进。

然而,现有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在每个会场设置一台远程视频会议硬件终端,如果涉及多个参会者处于不同地区位置,不仅需要多台远程视频会议硬件终端,所进行视频会议成本高,特别是针对某些参会人员(如,嘉宾或领导)无法到达会场时,往往无法参会该会议,造成会议无法正常举行的现象。主会场硬件终与分会场硬件终端完全相同,导致主会场多机位画面和电子讲稿的的切换导播画面的播出

另外,现有的纯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缺乏硬件,所有终端采用电脑或手机在同一屏幕中显示头像,没有主会场,也缺乏主会场的画面切换功能,这样就没有电脑、手机与主会场多画面切换的视、音频互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终端与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互动开会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会议系统针对重要参会人员不能达到指定会场,就无法正常举行会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终端与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互动开会系统,用于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与各个远程终端之间视音频交互与图文交互,包括:

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用于在多场景画面之间和多场景画面与电子讲稿之间切换并将切换结果进行编码处理,生成实时视频流,将所述视频流上传至服务器;

实体主会场显示装置,连接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或/和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呈现所述实体主会场显示装置切换后的实时视频流,或者,用于接收解码所述服务器转发的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视频流和所有远程参会者所使用的终端采集的实时视频流与图文数据,并在同一界面内的不同显示窗口同时播放;

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其至少包含摄像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和计算机,预装有前端互动应用程序,该终端接收并解码服务器转发的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视频流和所有远程参会者所使用的终端采集的实时视频流与图文信息,并在不同显示窗口同时播放所述实时视频流与图文信息;还用于发送本终端采集的实时视频流和图文信息至服务器;

服务器,安装有后台互动应用程序,连接该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以接收并转发主会场的实时视频流,连接该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以接收和转发参会者的视频流与图文信息。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远程终端与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互动开会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手机、计算机或平板设备)可与主会场之间建立视频链接,达到远程会议的目的,使得参会人员无论身处何地,通过网络均能及时参加会议;其中,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在多场景画面之间和多场景画面与电子讲稿之间切换并将切换结果进行编码处理生成实时视频流,切换显示便于主会场与远程参会者面对面交互。另外,本发明只需一台远程视频会议硬件终端设置于主会场,避免了每个会场都需要安装远程视频会议硬件终端,造成的会议系统成本非常昂贵的现象。同时,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可采用图文信息的形式进行交互,实现与主会场的参会人员、远程参会者之间的互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远程终端与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互动开会系统的结构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远程终端与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互动开会系统的结构框图,用于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与各个远程终端之间视音频交互与图文交互,包括:

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1,用于在多场景画面之间和多场景画面与电子讲稿之间切换并将切换结果进行编码处理,生成实时视频流,并将所述视频流上传至服务器;

具体地,所述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1包括会议录播主机11、连接所述会议录播主机的多角度多位置摄像机组12、及电子讲稿采集系统13;所述多角度多位置摄像机组,用于采集所述主会场内的前、后两个方向全景、中景、特写的参会人实时视频画面;所述会议录播主机,用于接收实体主会场内的各种拾音设备采集的音频数据;所述电子讲稿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实体主会场内计算机播放当前主讲人的电子讲稿画面;所述会议录播主机,还用于将多角度多位置摄像机组采集的参会人实时视频画面及电子讲稿画面,自动或/和手动切换导播,将切换导播的单一画面保存于本机,同时发送至实体主会场显示装置或/和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1按照自动或/和手动切换导播,将切换导播的单一画面保存于本机上。根据设置实时检测触发该实时视频流的触发标识事件,当检测到所述触发标识事件就切换对应的的实时视频流,从而实现追踪用户发言的动作或切换电子讲稿的目的,其中,触发标识事件可为按钮手动触发,或采用站立形式自动进行触发等。通过上述方式在实现与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的用户交互,便于用户能够清晰看到发言人或电子讲稿,传统视频会议只是视频对视频,视频画面不会跟着发言人进行切换,和传统视频会议相比,更具有针对性,方便参会者的发言人与大家面对面的进行互动交流。

所述实体主会场显示装置2,连接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或/和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呈现所述实体主会场显示装置切换后的实时视频流,或者,用于接收解码所述服务器转发的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视频流和所有远程参会者所使用的终端采集的实时视频流与图文数据,并在同一界面内的不同显示窗口同时播放;

具体地,实体主会场显示装置2可为显示屏、投影仪等显示设备。

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3,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其至少包含摄像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和计算机,预装有前端互动应用程序,该终端接收并解码服务器转发的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视频流和所有远程参会者所使用的终端采集的实时视频流与图文信息,并在不同显示窗口同时播放所述实时视频流与图文信息;还用于发送本终端采集的实时视频流和图文信息至服务器;

所述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3中的前端互动应用程序,进一步包括:

采集单元31,用于调用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中摄像模块与语音模块,采集当前远程参会者的实时视频流;

交互单元32,用于发送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当前远程参会者的实时视频流与图文信息,并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实时会场切换导播画面、以及该远程参会人与其他远程参会人当前视频画面与图文信息;

显示单元33,用于在同一显示界面内不同窗口分别显示实时会场切换导播画面、该远程参会人与其他远程参会人当前视频画面与有关互动各方的图文信息。

具体地,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3包括手机、计算机或平板设备中任意一种或几种,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3登录服务器,进入操作界面,即可播放主会场的实时视频流,也播放自己当前录制的分会场视频流,同时,可输入图文信息(图像信息或/和文本信息),主会场的参会人员也能及时看到各分会场的文字或文本信息,还可打开文本信息详细观看。

服务器4,安装有后台互动应用程序,连接该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以接收并转发主会场的实时视频流,连接该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以接收和转发参会者的视频流与图文信息。

具体地,所述服务器中的后台互动应用程序,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41,用于接收并存储来自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的实时视频流,还用于接收并存储来自所有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以接收和转发参会者的实时视频流与图文信息;

转发单元42,用于转发已接收的实时视频流和图文信息至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和所有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实体主会场显示装置分别与服务器之间网络连接,所述服务器与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之间网络连接,形成数据互联互通。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主会场的发送的实时视频流并将所述实时视频流发送至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同时,也接收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发送的分会场视频流以及图文信息,将其发送到主会场和其它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即可远程参加主会场会议,而无需专门依靠远程视频会议硬件终端,组件专门的网络;相对传统视频会议系统,性价比更高,更便携,也更容易推广。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手机、计算机或平板设备)可与主会场之间建立视频链接,达到远程会议的目的,使得参会人员无论身处何地,通过网络均能及时参加会议;其中,实体主会场录播设备在多场景画面之间和多场景画面与电子讲稿之间切换并将切换结果进行编码处理生成实时视频流,切换显示便于主会场与远程参会者面对面交互。另外,本发明只需一台远程视频会议硬件终端设置于主会场,避免了每个会场都需要安装远程视频会议硬件终端,造成的会议系统成本非常昂贵的现象。同时,远程参会者使用的终端可采用图文信息的形式进行交互,实现与主会场的参会人员、远程参会者之间的互动。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