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耳机盒建立交互的无线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010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耳机盒建立交互的无线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收听设备,尤其是一种与耳机盒建立交互的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耳机都是有线的,需要左右两个耳机通过有线的连接方式组成左右声道,产生立体声效果,佩戴非常不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耳机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其中将tws技术运用到了蓝牙耳机领域,催生了一个新的产品:tws蓝牙耳机。由于tws蓝牙耳机不需要有线连接,左右2个耳机通过无线方式组成立体声系统,使得耳机听歌、通话、佩戴舒适性都得到了提升。

但是现有技术中tws蓝牙耳机的耳机盒开合状态检测不准确;系统无法复位以及无法准确检测耳机在耳机盒中的状态、无法与耳机盒进行信息交互等问题。而且一般耳机盒的电量只能通过指示灯知道大概的电量信息,无法准确知道耳机盒所剩电量。或者必须借助耳机的无线电才能知道准确的电量信息,没有耳机则用户无法得到电量状态。

进一步的,现有技术方案一般是固化好左右耳跟耳机盒,没法改变,比如丢了左耳或右耳或丢了耳机盒,无法单独购买其中一个产品,然后重新配对。或者有少数方案是通过充电顶针有线的方式来配对,需要额外的加载到充电线上的编码译码操作的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与耳机盒建立交互的无线耳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与耳机盒建立交互的无线耳机包括外壳、扬声器组件、降噪麦克风以及通话麦克风以及可再充充电单元、耳机传感器,所述耳机传感器根据耳机盒的盖上的磁铁检测耳机盒的盖处于闭合位置还是打开位置;和,

耳机处理器,所述耳机处理器接收并标记耳机传感器检测到耳机盒的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发送的开盖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递给盒处理器。(优点:通过耳机传感器检测耳机盒开盖情况,实时与耳机盒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的,当耳机处理器扫描到耳机盒处理器请求配对指令的ble广播后,修改耳机ble广播数据,类型改为配对。(优点:通过耳机盒处理器来控制耳机的配对,当其中一个耳机丢失时,剩余耳机还能再次使用,再次使用过程是只需要剩余耳机与另外的耳机再次与通过终端进行配对设置即可)

进一步的,一种与耳机盒建立交互的无线耳机还包括当耳机配对后,耳机处理器继续接收耳机盒处理器发送的广播内容,将对应耳机设置为主耳、副耳;当主耳开始连接副耳,连接成功后记录连接信息,并通过蓝牙spp、acl或ble自定义协议交换信息。(优点:对主副耳进行设置,有利于简化终端与耳机的交互过程。)

一种与耳机盒建立交互的无线耳机还包括当其中一个耳机掉落时进行耳机掉落提示并报警;其中,耳机掉落判断是另外耳机处理器检测到该耳机的rssi值,来判断该耳机掉落情况。耳机掉落情况具体判断过程是:主副耳配对后,通过无线方式一直维持连接,无线电模块会根据无线信号强度转换成距离单位,当超出距离时,发出报警信号。当靠近掉落耳机时,同样发出距离远近的提示,便于找回掉落耳机。(耳机掉落检测并报警提示,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进一步的,一种与耳机盒建立交互的无线耳机还包括当主耳掉落时,耳机处理器进行主副耳切换(优点是:主耳掉落时,进行主副耳切换,有利于终端与耳机的通讯,及时发送各种信号)。

进一步的,主耳电量低于某一个阈值,查询副耳电量及佩戴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主副耳切换(优点是:主耳电量低于阈值时,进行主副耳切换,提高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的,所述主副耳切换具体过程是主耳处理器将与终端连接的连接信息通过蓝牙spp、acl或ble自定义协议发送给副耳处理器,副耳处理器通过该连接信息与终端自动连接,成为新的主耳;之前的主耳变为新的副耳,实现主副耳切换。(优点是:通过连接信息的交换,重新确定设置主副耳身份,新的主耳能快速与终端新的连接,该方式简单且高效)

进一步的,主耳处理器接收终端处理器音量大小调节指令后,通过蓝牙spp、acl或ble自定义协议通知副耳处理器将音量改变为与主耳一致的音量;改变后,副耳处理器通过蓝牙spp、acl或ble自定义协议通知主耳电量更改成功。改变音量具体过程是:主耳收到终端的音量大小数据指令,通过主副耳之间的蓝牙spp、acl或ble自定义协议通道,将该音量大小指令转发给副耳,副耳解析音量大小数据后,改变扬声器输出到相应的幅度值。

进一步的,耳机电量信息通过耳机处理器发送给耳机盒处理器,耳机盒处理器以广播方式发送ble广播包给终端进行耳机电量信息无线ble广播。(优点是在耳机没有和终端建立连接的时候,也可知道耳机的电量信息)

进一步的,耳机复位过程: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并且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按键的复位信号时,则耳机盒处理器控制升压ic对电池的电量进行升压操作,耳机的比较器检测到升压ic输出的升压信号或者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按键的复位信号时,耳机盒处理器通过触点发送指定的复位时序,耳机的解析模块解析该特定的复位时序,则发送复位信号给耳机的处理器;耳机的处理器进行复位操作。

进一步的,采用升压方式用比较器作为解析充电盒端的复位指令,采用时序方式用可编程混合逻辑ic作为解析充电盒端的复位指令。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耳机盒复位耳机,保证了耳机外形的简洁的同时,不会因为耳机出现异常无法复位。

2,通过耳机盒执行配对操作,可以保持耳机设计的简洁的同时,使得用户可以灵活的更换耳机或着耳机盒。

3,快速的开关盖响应速度,不用经过中转操作,系统响应更快,用户体验更好。

4,耳机盒充电触点旁边设计磁铁与轻触开关,使得耳机在放入耳机盒时,通过磁铁的吸引力按压轻触开关,保证可以在开盖的时候执行配对操作,不会误触发或者连接不稳定。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耳机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耳机与终端(手机)连接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带有开关电路的终端(手机)与耳机连接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带有设备检测器的终端(手机)与耳机连接结构框图。

耳机相关附图标记:

1-左或右耳磁铁2-可充电电池3-红外传感器

4-耳机传感器5-通话mic6-降噪麦克风(ancmic)

7-加速度传感器8-左耳或者右耳一对充电触点

9-左耳或者右耳磁铁s或n极(定位)10-耳机处理器

11-耳机比较器或可编程混合逻辑ic12-无线电模块

13-左耳耳机(主耳或者副耳耳机)14-右耳耳机(副耳或者主耳耳机)终端(手机、ipad等)相关附图标记:

101-左耳(主耳或副耳)一对充电触点

102-右耳(副耳或主耳)一对充电触点

103-升压ic芯片104-耳机盒处理器105-耳机盒电池

106-耳机盒无线电模块107-按键

108-led109-开关电路

110-左耳磁铁n极111-右耳磁铁n极

112-左耳轻触开关113-右耳轻触开关

114-耳机盒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一、相关背景技术

1、缩略名词说明

tws(truewirelessstereo),真无线立体声

ble(bluetoothlowenergy),蓝牙低功耗

anc(activenoisecancellation),主动降噪,原理是根据puallueg的前馈有源消声系统(如图1、2),麦克风检测到噪声信号,经过电信号处理(将噪声180度反相,然后扬声器输出)。此时噪声经过声传播延时也抵达人耳,噪声跟扬声器发出反相噪声波形叠加相消。

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距离,进而根据相应数据进行定位计算的一种定位技术。

二、耳机基本情况介绍:

1、耳机包括以外壳、扬声器组件、可再充充电单元、降噪麦克风(ancmic),通话麦克风、耳机传感器以及耳机处理器;具体介绍:

1)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与纵向轴对准的杆部,所述杆部包括第一端部耳机盒第二端部;

2)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组件具有音频单元和邻近所述第一端部并从所述纵向轴线偏移的出音孔,其中所述音频单元包括音嘴和喇叭振膜等并对准以从出音孔发出声音;喇叭振膜,用于耳机的发声单元;出音孔,用于调节音质;音嘴,用于设置在耳道中,进行导音;

3)可再充充电单元,用于设置在所述外壳中;

4)降噪麦克风(ancmic),通话麦克风(通话mic)与现有技术耳机中无差异。

更具体的,耳机传感器、耳机盒传感器都是霍尔传感器。

更具体的,耳机插入耳机盒中就是充电状态。插入耳机盒中关盖是充电待机状态。插入耳机盒中开盖是充电广播状态。

更具体的,耳机在开盖的耳机盒里边充电状态下才能配对;拿出去后,耳机就不能配对,耳机进入工作状态。关盖耳机就是不工作。

更具体的,耳机复位需要在耳机盒内进行,无论耳机盒盖是否打开。

更具体的,按键发送复位信号和配对信号是通过按键按下的时间长短来区分的。

更具体的,默认终端与主耳耳机连接,主耳与副耳连接。

主耳、副耳是左耳或右耳中的一个。其中,在耳机配对时才会将左耳、右耳分为主耳或副耳。

2、耳机盒给耳机充电过程相关:

1)、硬件条件是:无线耳机其中之一或者两个都放置与耳机盒中,并且无线耳机的左耳、右耳接触点分别与耳机盒中左耳右耳接触点良好接触;其中无线耳机盒盒中的左耳触点是一对触点;无线耳机盒盒中的右耳触点是一对触点;无线耳机中的左耳触点是一对触点;无线耳机中的右耳触点是一对触点;

2)、充电与复位过程:

21)充电过程:电池通过升压ic对左耳、右耳或同时两耳的充电模块充电。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耳机盒处理器控制升压ic对电池的电量进行充电升压操作(升压到5v,而复位状态是升压到7v或高于5v能让比较器产生复位动作的电压区间。为了让比较器判断出是充电状态还是复位状态,进行不同电压值的升压处理),升压ic输出的电量信息通过触点与耳机对应触点连接,对左耳、右耳或同时两耳的充电模块进行充电;耳机比较器未检测到变化的电压信号,不输出复位信号。

其中,左耳或右耳电量信息只有在开耳机盒操作同时,左耳或右耳的处理器通过广播方式广播左右耳电量信息给耳机盒的处理器,耳机盒处理器接收左右耳处理器的广播的电量信息,实时计算耳机盒给左右耳充电模块充电时间。

22)在上述充电过程基础上,还可通过设置开关电路更加准确的完成耳机充电;具体在上述充电过程基础上,将开关电路设置在升压ic与耳机盒触点之间,同时开关电路与耳机盒处理器连接。充电过程是:

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耳机盒处理器控制升压ic对电池的电量进行充电升压操作;同时耳机盒处理器根据检测到哪个耳机插入耳机盒中,选择开关电路的导通情况;控制升压ic输出的电量信息通过开关电路,通过耳机盒触点与耳机对应触点连接,对检测到耳机(左耳、右耳或同时两耳)的充电模块进行充电;耳机比较器未检测到变化的电压信号,不输出复位信号给耳机传感器。

3)采用升高压方式的复位过程(用升高压的方式就用比较器):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并且耳机盒的处理器检测到按键的复位信号时,则耳机盒控制升压ic对电池的电量进行复位升压操作(电压升到7v或高于5v能让比较器产生复位动作的电压区间,为了让比较器判断出是充电状态还是复位状态,进行不同电压值的升压处理),耳机的比较器检测到升压ic输出的升压信号,则发送复位信号给耳机的处理器。耳机的处理器进行复位操作,复位耳机设置。其中升压ic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触点与耳机对应触点连接,发送升压ic输出的升压信号给耳机的比较器。耳机复位后,发送方式广播,通知耳机盒复位成功,耳机盒控制led进行对应的状态指示。

采用时序方式的复位过程(用时序的方式产生复位就使用可编程混合逻辑ic):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并且耳机盒的处理器检测到按键的复位信号时,则耳机盒控制升压ic打开关闭,产生指定的脉冲时序,耳机的解析模块解析该脉冲时序为复位时序,则发送复位信号给耳机的处理器。耳机的处理器进行复位操作,复位耳机设置。其中升压ic输出的脉冲时序通过触点与耳机对应触点连接,发送升压ic输出的脉冲时序给耳机的比较器。耳机复位后,发送方式广播,通知耳机盒复位成功,耳机盒控制led进行对应的状态指示。

31)在上述充电与复位过程基础上,还可通过设置开关电路更加准确的完成耳机复位;复位具体过程是:

采用升高压的复位方式:开关电路设置在升压ic与触点之间,同时开关电路与耳机盒处理器连接。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并且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按键的复位信号时,则耳机盒控制升压ic对电池的电量进行复位升压操作;耳机盒处理器根据检测到耳机插入耳机盒情况,选择开关电路的导通情况(例如,只有左耳插入耳机盒内时,则耳机盒处理器控制开关电路使得升压ic升压后的能通过触点直接对左耳耳机进行复位操作);耳机的比较器检测到升压ic输出的升压信号,则发送复位信号(升压信号比比较器的比较电压大,则产生复位信号)给耳机的处理器。耳机处理器进行复位操作。其中开关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触点与耳机对应触点连接,发送升压信号给耳机的比较器。复位器是按键。耳机复位后,发送ble广播,通知耳机盒复位成功,耳机盒控制led进行对应的状态指示。

采用时序的复位方式:开关电路设置在升压ic与触点之间,同时开关电路与耳机盒处理器连接。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并且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按键的复位信号时,则耳机盒控制对应开关电路打开关闭产生指定的复位时序;耳机的解析模块解析到指定复位时序,则发送复位信号给耳机的处理器。耳机处理器进行复位操作。其中开关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触点与耳机对应触点连接,发送脉冲时序给耳机的解析模块。复位器是按键,解析模块一种实现方式是用可编程混合逻辑ic。耳机复位后,发送ble广播,通知耳机盒复位成功,耳机盒控制led进行对应的状态指示。

3:左右耳耳机与耳机盒配对过程:

1)耳机盒收到按键发送的配对信号时,耳机盒处理器修改耳机盒的ble广播数据使得耳机进行配对。

具体过程是:

步骤1:耳机盒及耳机的霍尔传感器检测到开盖(磁通量由大变小)动作,处理器被唤醒,交替进行无线ble广播与扫描功能。

步骤2:耳机盒处理器接收到配对指令模块的配对指令时,耳机盒的处理器修改耳机盒的ble广播数据,指令类型为请求配对;

步骤3:耳机扫描到耳机盒请求配对指令的ble广播后,修改耳机ble广播数据,类型改为配对;耳机盒收到耳机的ble广播类型是配对时,记录耳机信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记录下耳机的mac地址。

步骤4:耳机盒收到耳机信息后,再修改ble广播指令为配对指令,带上耳机信息,确定初始的主从角色;

步骤5:耳机收到耳机盒ble广播的配对指令后,根据广播内容设置分别设置为主耳,副耳。然后进行耳机配对。

2)其中,耳机收到配对指令的配对具体过程是:

步骤11:主耳开始连接副耳,连接成功后记录连接信息,并通过蓝牙底层协议交换信息;

步骤12:主耳进入配对模式,终端可以搜索到主耳并配对连接;

步骤13:主耳与终端连接成功后,把与终端的连接信息同步给副耳。

步骤14:在不同的连接过程中,主,副耳耳机通过ble广播的形态将连接状态发给耳机盒,耳机盒处理器控制主,副耳led进行不同状态的显示。

4:耳机佩戴情况检测;具体是:当耳机处理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耳机被佩戴时,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判断耳机姿态,当加速度传感器三轴数据处于设定范围内,则认为耳机时正常佩戴。

三、耳机盒相关内容:

1、耳机盒基础介绍:

耳机盒至少包括外壳、盖、耳机盒传感器以及耳机盒处理器。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分别对应接收所述一对无线耳机的第一腔和第二腔,并使得无线耳机轴线与耳机盒底部平行;

盖,所述盖附接至所述外壳;并且能够在将所述耳机隐藏在盖内的闭合位置和将所述耳机从所述耳机盒取出的打开位置之间操作;

耳机盒传感器,所述耳机盒传感器根据盖上磁铁检测所述盖处于闭合位置还是打开位置;以及,

耳机盒处理器,所述耳机盒处理器接收并标记耳机盒传感器检测到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发送的开盖信号,以及接收并标记耳机传感器检测到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发送的确认信号;所述第二开盖信号是耳机的处理器通过无线方式传递给耳机盒处理器。

2、在1基础上,耳机盒还包括设备检测器,所述设备检测器包括与左、右耳磁铁分别对应的位置磁铁和轻触开关,当某一耳机插入耳机盒中时,轻触开关位于耳机磁铁与位置磁铁间;通过位置磁铁对应与该耳机一对电磁极相互作用,检测无线耳机左耳耳机或者右耳耳机是否分别放入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

包括左右耳分别对应的耳机盒磁铁和轻触开关,当耳机插入耳机盒中时,轻触开关位于耳机磁铁与耳机盒磁铁之间;实际检测中,当耳机插入耳机盒中时,耳机盒两个磁铁分别对应与无线耳机一对电磁极相处作用时,按压轻触开关产生电平变化,耳机盒处理器根据此电平变化,检测无线耳机左耳耳机或者右耳耳机是否放入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

硬件结构:耳机磁铁s极位于充电触点旁边,耳机盒磁铁n极也位于充电触点旁边,当耳机以正常的位置放入耳机盒,磁铁s与磁铁n相互吸引,帮助耳机与耳机盒触点正确对位并提供按压轻触开关的作用力。

轻触开关,位于耳机盒触点附近,在磁铁引力作用下,耳机前腔挤压轻触开关,触发电平变化。

耳机盒处理器识别电平变化,确定耳机插入,控制led灯进行指示。

耳机盒处理器识别电平变化,确定耳机插入,控制开关电路输出5v给耳机充电。

具体过程是:设备检测器包括轻触开关和与耳机喇叭附近磁铁极性相反的磁铁;耳机喇叭附近的磁铁与耳机盒对应位置的磁铁,互为南北极;

当无线耳机插入耳机盒中时,耳机与耳机盒通过耳机喇叭附近的磁铁与耳机盒对应位置的磁铁产生磁性吸引力。这个磁性吸引力加到轻触开关上,轻触开关是一种稍微用力压它就会产生电平变化的一种机械开关,故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轻触开关产生电平变化,即检测到左耳或者右耳无线耳机放入了耳机盒中。

3、还包括按键,用于当耳机盒收到按键发送的复位信号时,耳机盒处理器控制耳机产生复位信号。当耳机盒收到按键发送的配对信号时,耳机盒处理器修改耳机盒的ble广播数据使得位于耳机盒内的左右耳机进行配对。

31)耳机盒给耳机充电过程相关:

311)硬件条件是:无线耳机其中之一或者两个都放置与耳机盒中,并且无线耳机的左耳、右耳接触点分别与耳机盒中左耳右耳接触点良好接触;其中无线耳机盒盒中的左耳触点是一对触点;无线耳机盒盒中的右耳触点是一对触点;无线耳机中的左耳触点是一对触点;无线耳机中的右耳触点是一对触点;

312)、充电与复位过程:

1)充电过程:电池通过升压ic对左耳、右耳或同时两耳的充电模块充电。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耳机盒处理器控制升压ic对电池的电量进行充电升压操作(升压到5v,而复位状态是升压到7v为了让比较器判断出是充电状态还是复位状态,进行不同电压值的升压处理),升压ic输出的电量信息通过触点与耳机对应触点连接,对左耳、右耳或同时两耳的充电模块进行充电;耳机比较器未检测到变化的电压信号,不输出复位信号。

其中,左耳或右耳电量信息只有在开耳机盒操作同时,左耳或右耳的处理器通过广播方式广播左右耳电量信息给耳机盒的处理器,耳机盒处理器接收左右耳处理器的广播的电量信息,实时计算耳机盒给左右耳充电模块充电时间。

在上述充电过程基础上,还可通过设置开关电路更加准确的完成耳机充电;具体在上述充电过程基础上,将开关电路设置在升压ic与耳机盒触点之间,同时开关电路与耳机盒处理器连接。充电过程是:

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耳机盒处理器控制升压ic对电池的电量进行充电升压操作;同时耳机盒处理器根据检测到哪个耳机插入耳机盒中,选择开关电路的导通情况;控制升压ic输出的电量信息通过开关电路,通过耳机盒触点与耳机对应触点连接,对检测到耳机(左耳、右耳或同时两耳)的充电模块进行充电;耳机比较器未检测到变化的电压信号,不输出复位信号给耳机传感器。

313)复位过程: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并且耳机盒的处理器检测到按键的复位信号时,则耳机盒控制升压ic对电池的电量进行复位升压操作(电压升到7v,为了让比较器判断出是充电状态还是复位状态,进行不同电压值的升压处理),耳机的比较器检测到升压ic输出的升压信号,则发送复位信号给耳机的处理器。耳机的处理器进行复位操作,复位耳机设置。其中升压ic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触点与耳机对应触点连接,发送升压ic输出的升压信号给耳机的比较器。耳机复位后,发送方式广播,通知耳机盒复位成功,耳机盒控制led进行对应的状态指示。

在上述充电与复位过程基础上,还可通过设置开关电路更加准确的完成耳机复位;复位具体过程是:

开关电路设置在升压ic与触点之间,同时开关电路与耳机盒处理器连接。当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其中一个耳机或者两个耳机同时插入耳机盒中时,并且耳机盒处理器检测到按键的复位信号时,则耳机盒控制升压ic对电池的电量进行复位升压操作;耳机盒处理器根据检测到耳机插入耳机盒情况,选择开关电路的导通情况(例如,只有左耳插入耳机盒内时,则耳机盒处理器控制开关电路使得升压ic升压后的能通过触点直接对左耳耳机进行复位操作);耳机的比较器检测到升压ic输出的升压信号,则发送复位信号(升压信号比比较器的比较电压大,则产生复位信号)给耳机的处理器。耳机处理器进行复位操作。其中开关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触点与耳机对应触点连接,发送升压信号给耳机的比较器。复位器是按键。耳机复位后,发送ble广播,通知耳机盒复位成功,耳机盒控制led进行对应的状态指示。

32)耳机与盒配对过程包括:

步骤1:耳机盒传感器及耳机传感器检测到耳机盒的开盖动作,耳机盒处理器与耳机处理器交替进行无线ble广播与扫描功能;

步骤2:耳机盒处理器接收到配对信号时,耳机盒处理器修改耳机盒的ble广播数据,指令类型为请求配对;

步骤3:耳机扫描到耳机盒请求配对信号的ble广播后,修改耳机ble广播数据,类型改为配对;耳机盒收到耳机的ble广播类型是配对时,记录耳机信息,以及耳机mac地址。

步骤4:到耳机信息后,再修改ble广播指令为配对指令,带上耳机信息,确定初始的主从角色;

步骤5:耳机收到耳机盒ble广播的配对指令后,根据广播内容设置分别设置为主耳,副耳。

进一步的,耳机盒处理器以广播模式时,将主、副耳及自身的电量信息加载到耳机盒的ble广播包中进行电量信息无线ble广播。

五、耳机盒处理器还包括电量信息无线ble广播。

具体过程是:耳机盒传感器及耳机传感器检测到开盖(磁通量由大变小),耳机盒的处理器被唤醒,开始无线ble广播,耳机盒处理器采集电池电量信息,加载到广播包中;耳机盒不断切换广播模式与扫描模式。扫描模式时,收集到耳机的广播包信息,根据电量信息大小,控制主,副耳led进行不同颜色指示。耳机盒切换成广播模式时,将主,副耳及自身的电量信息加载到耳机盒的ble广播包中,终端识别到耳机盒的广播包信息,解析出电量信息,对耳机盒,耳机的电量进行显示。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