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声压定向扩音波导号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0922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高声压定向扩音波导号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音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声压定向扩音波导号角。



背景技术:

号角是指装在喇叭前边的一种特定形状的通道,它可以对声波进行压缩、放大,也可以对传播方向进行约束和改变。号角的长度以及开口大小,影响着该号角能够产生的最低频率截止点,密切关系着号角的声学特性。大多数音箱号角的形状是由小空间均匀过度到大空间的一种常规喇叭口形状,它对声音起到一个定向传播,改变频率,且改变特定频率的声压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高声压扩音音响通常采用普通号角或声阵列号角,但普通号角的指向性控制有限,且不便于进行组合或组合后存在严重的声学缺陷。而声阵列号角的结构及驱动电路均较为复杂,且声阵列号角的声指向性较差,只能朝向水平或垂直其中一个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声压定向扩音波导号角。

一种高声压定向扩音波导号角,由两对称的号角本体组合而成;所述号角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设置于主体部内的隔板组,两所述主体部围合形成一内腔,两隔板组相对接并将将内腔等分成若干分通道;所述内腔贯穿号角本体的前后两端,并于号角本体的前端形成出音口,于号角本体的后端形成喉口;所述内腔由喉口一端至出音口一端呈逐渐变大设置;所述隔板组于内腔内自喉口至出音口依次设有第一分岔位、第二分岔位、第三分岔位及第四分岔位,所述隔板组包括一主隔板、两分隔板、两次隔板及六梭形隔板;两所述分隔板分别设置于主隔板的两侧,其中,两分隔板自第一分岔位延伸至出音口处,两分隔板将喉口至第一分岔位处的内腔分隔成三等份;所述主分隔板自第二分岔位延伸至第四分岔位处,主隔板及两分隔板将第二分岔位至第三分岔位的内腔分隔四等份;所述次隔板自第三分岔位延伸至第四分岔位处。两次隔板、两分隔板及主隔板将分岔位至分岔位的内腔分隔成六等份。六所述梭形隔板自第四分岔位延伸至出音口处,两分隔板及六梭形隔板将第四分岔位出音口处的内腔分隔成九等份形成九分通道;该九分通道自喉口至出音口的总长度尺寸均相同,且各分通道在相同长度位置处的宽度也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主隔板、分隔板及次隔板均呈中空设置,主隔板、分隔板、次隔板及梭形隔板均呈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呈柳叶状设置,两分隔板呈合抱状设置于主隔板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及主隔板自喉口至出音口方向的侧边呈曲线形设置,所述次隔板及梭形隔板自喉口至出音口方向的侧边均呈外凸的弧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后端端部设有一安装板,主体部的内侧边上向外延伸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若干安装孔,两主体部上的安装孔一一对应。

综上所述,本发明高声压定向扩音波导号角在喉口至出音口的水平方向采用线阵列音箱中的波导技术,通过设置隔板组件,将内腔自喉口至出音口逐步等分最后形成多个分通道,且各分通道的长度相等,实现了声波的等距传播,有效的降低辐射声波的整波比,显著降低了相位失真,并提高声压级,使音量增大,且传播的距离更远。在垂直方向采用声波窄缝传输技术,使各分通道的同一长度位置的宽度均相同,从而可很好的增强垂直方向的指向性,提升扩音声压,能够在号角内腔产生特定的音场,传播出清晰、具有真实感、层次感和立体感的声音,以满足消费者的感官感受。此外,本发明的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且结构简单方便,便于组成阵列进一步增加扩音声压,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高声压定向扩音波导号角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号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声压定向扩音波导号角,所述高声压定向扩音波导号角由两对称的号角本体100组合而成。所述号角本体100包括主体部10及设置于主体部10内的隔板组20,两所述主体部10围合形成一内腔11,两隔板组20相对接并将将内腔11等分成若干分通道。

所述主体部10整体呈喇叭状设置,主体部10的后端向前端呈逐渐变大设置。所述主体部10的后端端部设有一安装板14,主体部10的内侧边上向外延伸设置有安装部15,所述安装部15上设有若干安装孔16,两主体部10上的安装孔16相对应,以便于采用紧固件将两主体部10连接固定。所述内腔11贯穿号角本体100的前后两端,并于号角本体100的前端形成出音口12,于号角本体100的后端形成喉口13。所述内腔11由喉口13一端至出音口12一端呈逐渐变大设置,且内腔11的侧壁呈弧形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喉口13呈圆形设置,所述出音口12呈方形设置,且出音口12在于喉口13。

所述隔板组20于内腔10内设有第一分岔位a、第二分岔位b、第三分岔位c及第四分岔位d,第一分岔位a、第二分岔位b、第三分岔位c及第四分岔位d自喉口13至出音口12依次并排设置。所述隔板组20包括一主隔板21、两分隔板22、两次隔板23及六梭形隔板24。所述分隔板22及主隔板21自喉口13至出音口12方向的侧边呈曲线形设置,所述次隔板23及梭形隔板24自喉口13至出音口12方向的侧边均呈外凸的弧形设置,从而可增长各分通道的长度。所述主隔板21、分隔板22及次隔板23均呈中空设置,主隔板21、分隔板22及次隔板23均呈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设置。

两所述分隔板22分别设置于主隔板21的两侧,其中,两分隔板22自第一分岔位a延伸至出音口12处,两分隔板22将喉口13至第一分岔位a处的内腔11分隔成三等份。所述主分隔板21自第二分岔位b延伸至第四分岔位d处,主隔板21及两分隔板22将第二分岔位b至第三分岔位c的内腔11分隔四等份。本实施例中,两所述分隔板22呈柳叶状设置,两分隔板22呈合抱状设置于主隔板21两侧。

两所述次隔板23分别设置于两分隔板22的外侧,所述次隔板23自第三分岔位c延伸至第四分岔位d处。两次隔板23、两分隔板22及主隔板21将分岔位c至分岔位d的内腔11分隔成六等份。六所述梭形隔板24自第四分岔位d延伸至出音口12处,两所述分隔板22将六梭形隔板24两两均匀分开,两分隔板22及六梭形隔板24将第四分岔位d至出音口12处的内腔11分隔成九等份形成九分通道17。该九分通道17自喉口13至出音口12的总长度尺寸均相同,且各分通道17在相同长度位置处的宽度也相同。从而使得该号角的水平指向性较宽,垂直指向性很窄且可以得到控制。同时,声压、声能更有效地在覆盖区内和必要高度内均匀分布,提高了声能利用效率;指向性得到优化。

此外,本发明的高声压定向波导号角可阵列组合使用,且阵列组合后的高声压定向波导号角在低音时可以耦合,高音又不相互干涉,满足对大声压、低失真场地的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高声压定向扩音波导号角在喉口至出音口的水平方向采用线阵列音箱中的波导技术,通过设置隔板组件,将内腔11自喉口13至出音口12逐步等分最后形成多个分通道17,且各分通道的长度相等,实现了声波的等距传播,有效的降低辐射声波的整波比,显著降低了相位失真,并提高声压级,使音量增大,且传播的距离更远。在垂直方向采用声波窄缝传输技术,使各分通道的同一长度位置的宽度均相同,从而可很好的增强垂直方向的指向性,提升扩音声压,能够在号角内腔产生特定的音场,传播出清晰、具有真实感、层次感和立体感的声音,以满足消费者的感官感受。此外,本发明的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且结构简单方便,便于组成阵列进一步增加扩音声压,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