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堆叠定位的线矩阵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042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便于堆叠定位的线矩阵音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矩阵音箱,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便于堆叠定位的线矩阵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大型演出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多,线距阵音箱的产生满足了大型演出活动对扩声的需求,线距阵音箱具有声压大,功耗小,声音品质优异等特点。但目前的线距阵音箱多只堆叠锁扣时存在难以定位的缺陷,因为目前一只线距阵音箱与另一只线距阵音箱堆叠锁扣时其实是应用锁扣件定位, 锁扣件本身配合间隙很小,而其中不同锁扣件之间距离又很大不便同时确认不同锁扣件是否同时到位,因此线距阵音箱多只堆叠锁扣时非常费时费力;目前也有采用推板定位再锁扣的方式,但这种推板造价高,有些工地也不便于展开操作。因而有必要针对现有线距阵音箱多只堆叠的定位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堆叠定位的线矩阵音箱,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矩阵音箱多只堆叠时难以准确定位,从而造成堆叠锁扣固定费时费力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堆叠定位的线矩阵音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箱体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吻合的定位凹陷,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凹陷位于同一条垂直于水平线的直线上;所述箱体的两侧上均设有前吊挂件与后吊挂件,所述前吊挂件与后吊挂件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且所述前吊挂件上活动安装有前链接件,所述后吊挂件上活动安装有后链接件。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凹陷与定位凸起咬合的接触面为球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后部的纵截面为梯形,且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凹陷分别位于箱体上部与下部的中心位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的前部并排设有高音号角扩音器与中音号角扩音器,且箱体前部的两侧还设有低音号角扩音器,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高音单元、中音单元、低音单元与音频处理模块,所述高音单元置于高音号角扩音器的后方,中音单元置于中音号角扩音器的后方,低音单元置于低音号角扩音器的前方。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低音号角扩音器为两个,中音号角扩音器与高音号角扩音器为一个,所述中音号角扩音器与高音号角扩音器在一条垂直于水平面的轴线上连为一体,组成连体号角器,两个低音号角扩音器分别置于所述连体号角器扩音器的两侧。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的前部还安装有高音铁网与低音铁网,高音铁网、低音铁网分别与连体号角器、低音号角扩音器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在箱体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定位凸起与定位凹陷,使得在两只线矩阵音箱堆叠时,当定位凹陷与定位凸起咬合后,两只线矩阵音箱即定位完成,再通过箱体两侧的链接挂件进行固定即可,从而有效的简化了线矩阵音箱堆叠时的定位难度,保证定位的准确性,提升线矩阵音箱堆叠安装的作业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堆叠定位的线矩阵音箱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用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箱体、2为定位凸起、3为定位凹陷、4为前吊挂件、5为后吊挂件、6为前链接件、7为后链接件、8为连体号角器、9为低音号角扩音器、10为高音单元、11为中音单元、12为音频处理模块、13为支架、14为低音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便于堆叠定位的线矩阵音箱,包括箱体1,该箱体1的上部设有定位凸起2,并且该箱体1的下部设有与前述定位凸起2相吻合的定位凹陷3,同时,前述定位凸起2还需与定位凹陷3位于同一条垂直于水平线的直线上;以保证两只线矩阵音箱堆叠时,上方的线矩阵音箱下部的定位凹陷3与下方的线矩阵音箱上部的定位凸起2能在同一位置上进行咬合,从而完成准确的定位;此外,前述箱体1的两侧上均需设置前吊挂件4与后吊挂件5,前述前吊挂件4与后吊挂件5上需设置多个定位孔,以便于通过螺栓进行安装;并且前述前吊挂件4上需活动安装前链接件6,后吊挂件5上需活动安装有后链接件7,进而在两只线矩阵音箱堆叠时,在通过前述的方式定位后,其中一只音箱的前链件6与后链接件7均通过螺栓分别安装于前吊挂件4与后吊挂件5上的定位孔中,进而形成矩阵固定为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箱体1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定位凸起2与定位凹陷3,使得在两只线矩阵音箱堆叠时,当定位凹陷与定位凸起咬合后,两只线矩阵音箱即定位完成,再通过箱体两侧的链接挂件进行固定即可,从而有效的简化了线矩阵音箱堆叠时的定位难度,保证定位的准确性,提升线矩阵音箱堆叠安装的作业效率。

正如图1与图2所示出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便于在两只线矩阵音箱堆叠进行上述方式的定位后可进行微调,可将定位凹陷3与定位凸起2咬合的接触面设置为球面,进而可通过球面滑移来调整两只线矩阵音箱堆叠后的实际位置;进一步,为方便进行前述的微调,且提升堆叠行为的准确性,最好将上述箱体1后补的纵截面设置为梯形,将前述定位凸起2与定位凹陷3分别设置于箱体1上部与下部的中心位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定位结构,发明人还对线矩阵音箱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得音箱的基本功能与同类音箱保持一致,参考图1与图3所示,具体为在箱体1的前部并排设置高音号角扩音器与低音号角扩音器,在箱体1的两侧设置低音号角扩音器,与之相对应的,再在箱体1的内部安装高音单元10、中音单元11、低音单元14与音频处理模块12,并使高音单元10置于高音号角扩音器8的后方,中音单元11置于中音号角扩音器的后方,低音单元14置于低音号角扩音器9的前方。

正如图中所示出的,可将低音号角扩音器9设置为两个,中音号角扩音器与高音号角扩音器设置为一个;而为了便于安装,可将中音号角扩音器与高音号角扩音器在一条垂直于水平面的轴线上连为一体,组成图中所示的连体号角器8,可将前述的高音单元10设置于该连体号角器8后部的高音安装孔上,将中音单元11设置于该连体号角器8后部的中音安装孔上;最后将两个低音号角扩音器9分别置于连体号角器8的两侧,与之相对应的,此种结构中箱体1内部的低音单元14也需相应的设置为两个,且正如前述所提到的,箱体1中也安装有高音单元10与中音单元11各一个。

优选的是,为避免上述连体号角器8与低音号角扩音器9在线矩阵音箱使用中受到损坏,还可参考现有技术,在箱体1的前部安装高音铁网与低音铁网(图中未示出),并使高音铁网、低音铁网分别与连体号角器8、低音号角扩音器9的位置相对应,通过前述的铁网在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也不影响声音的正常输出。

参考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线矩阵音箱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的大小与结构均完全相同,如图所示的进行堆叠;由于两只线矩阵音箱的结构完全一致,因而当定位凹陷3咬合于定位凸起2后即完成定位,然后再将上方线矩阵音箱的前链接件6与后链接件7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下方线矩阵音箱的前吊挂件4与后吊挂件5的定位孔上,由于每个线矩阵音箱上的前链接件6与后链接件7均为活动安装,因而在定位后链接件实际的固定位置可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安装位置,例如图中所示的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线矩阵音箱通过前链接件6与后链接件7安装在支架13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