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552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外放多应用侧出声BOX(扬声器模组)来配合扬声器单体,形成一个前腔,同时会有一个侧出声通道,高频声波在前腔形成共振峰来拓宽有效频带,同时也改善了整机正出声方式下容易进脏污、外观不好看等缺点。

由于手机整机内部留给扬声器模组的空间有限,侧出声通道长度通常在10mm左右,而且几乎所有的扬声器模组都有一个问题——在高频4-6kHz频段会有一个尖峰,但是人的齿音、辅音等杂音通常会集中在这个频段,因此如果在这一频段有峰值的话会造成播放音乐时齿音明显,给人带来不好的听感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终端设备,降低杂音能量,提高用户听感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扬声器,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出音孔,所述扬声器的出音端与所述外壳内的腔体形成与所述出音孔连通的音腔,所述音腔内设有用于吸收预定频率的声波的共振吸声结构,所述音腔包括前音腔和后音腔,所述前音腔对应所述出音端,所述后音腔靠近所述出音孔,所述共振吸声结构设置在所述后音腔。

进一步的,所述扬声器模组为侧出声扬声器模组,所述出音孔为位于所述扬声器出音端的侧面的侧出音孔。

进一步的,所述共振吸声结构设置在所述后音腔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共振吸声结构包括:

与所述外壳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为一槽体结构;

微穿孔板,设置在所述槽体结构的开口端,并与所述槽体结构配合形成空腔,所述微穿孔板上分布有贯通所述空腔与所述后音腔的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外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吸音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预定频率为4-6kHz。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扬声器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共振吸声结构的设置可有效吸收预定频率的声波而对其他频率的声波基本没有影响,通过共振吸声结构的设置来达到平滑频响曲线的效果,提高消费者的听感体验。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扬声器模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扬声器12,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出音孔13,所述扬声器12的出音端与所述外壳1内的腔体形成与所述出音孔13连通的音腔11,所述音腔11上设有用于吸收预定频率的声波的共振吸声结构,所述音腔11包括前音腔和后音腔,所述前音腔对应所述出音端,所述后音腔靠近所述出音孔13,所述共振吸声结构设置在所述后音腔。

从扬声器12的出音端至出音孔13的声波的传播路径上设置所述共振吸声结构,共振吸声结构可以吸收预定频率的声波,以降低杂音的能量,从而提高用户的听觉体验。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预定频率为4-6kHz。高频4-6kHz频段会有一个尖峰,但是人的齿音、辅音等杂音通常会集中在这个频段,共振吸声结构的设置可以吸声此频段的声波,从而降低杂音的能量以提高用户听觉体验。

所述共振吸声结构可位于所述音腔11内的任意位置,只要实现吸收预定频率的声波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模组为侧出声扬声器模组,所述出音孔13为位于所述扬声器12出音端的侧面的侧出音孔13。

所述共振吸声结构设置于所述后音腔,并不是正对扬声器12的正面或者背面,与出音孔13在扬声器12的同一侧,而不是与出音孔13相对,利用声波的指向性以及球顶的特性来有效的吸收所述音腔11中的预定频率的声波。本实施例中,所述共振吸声结构设置在所述后音腔的侧壁上。所述后音腔的部分侧壁上所述共振吸声结构,或者,所述后音腔的整体侧壁上设有所述共振吸声结构,以下介绍几种本实施例中所述共振吸声结构的设置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音腔11包括靠近所述扬声器12的第一侧壁111和远离所述扬声器12的第二侧壁112,所述第一侧壁111与所述第二侧壁11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112包括位于所述后音腔的第一区域,所述共振吸声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上。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11包括位于所述后音腔的第二区域,所述共振吸声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上。

为了增强所述共振吸声结构对特定频段声波的吸收效果,在本实施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上均设置所述共振吸声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共振吸声结构包括:

与所述外壳1连接的底板4,所述底板4为一槽体结构;

微穿孔板3,设置在所述槽体结构的开口端,并与所述槽体结构配合形成空腔2,所述微穿孔板3上分布有贯通所述空腔2与所述后音腔的多个通孔31。

如图1所示,箭头所示为气流的流通方向,也是声波的传播方向,由扬声器12的膜片推动空气振动,沿音腔11传播、经过前音腔、后音腔并最终通过出音孔13传入外界。在经过共振吸声结构时,如果声波的频率落在共振吸声结构的吸声范围内,那么此时共振吸声结构就会发挥作用,声波进入共振吸声结构后通过共振以及粘性损耗、微穿孔板3振动等消耗声波能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音腔11的第二侧壁112的第一区域上使用穿孔率p为3%的薄壁作为微穿孔板3,微穿孔板的材质与所述外壳1的材质相同(但不以此为限),厚度t为0.5mm,空腔2的高度D为2mm,微穿孔板上的通孔31为圆孔,直径d为0.8mm,根据公式:获得共振吸声结构的声波共振频率f0约为5kHz,其中在公式中p为穿孔率,即穿孔总面积与薄板的总面积之比,c为声速,常温下约为340m/s。将此尺寸的共振吸声结构设置在所述所述后音腔,所述后音腔的长度为12mm,宽度约12mm(即微穿孔板3的长度为12mm,宽度约12mm),那么微穿孔板3的总面积为144mm2,开孔率为3%,也就是说微穿孔板3的开孔面积约4.32mm2,开孔直径为0.8mm,每个通孔31的面积为0.5mm2,即微穿孔板3上设置大约8-9个通孔31。这样的共振吸声结构可以有效吸收以5kHz为中心频率的一个频段的声波,而人的齿音及辅音能量多集中在4-6kHz频段,这样就可以降低齿音部分的能量,提升主观听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所有尺寸都可以根据扬声器模组结构、设置扬声器模组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以及所需要吸收的声波的频段等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4与所述外壳1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4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外壳1上,但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腔2内填充有吸音材料,进一步增强特定频段声波的吸收。

所述吸音材料可以是吸音棉,但不以此为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扬声器模组。

共振吸声结构的设置可有效吸收预定频率的声波而对其他频率的声波基本没有影响,通过共振吸声结构的设置来达到平滑频响曲线的效果,提高消费者使用手机外放时的听感体验。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