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路系统及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8416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磁路系统及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路系统及一种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带有语音功能的通讯设备,例如便携式电话、掌上游戏机、手提电脑、膝上型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器及能够通过公共或专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其他涉别。而扬声器作为语音功能的播放装置,其内部的磁路系统直接关系到产品声学性能的提升。

相关技术中的扬声器的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及位于下夹板上的若干中心磁钢,然而简单地将中心磁钢设置在所述下夹板的表面,中心磁钢的上传递的磁通存在很大部分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磁路系统中,磁性能较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贴设于所述下夹板的中心磁钢以及设置在所述中心磁钢背离所述下夹板一侧的极芯,所述中心磁钢包括与所述下夹板相连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极芯相连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表面朝所述下夹板方向突出延伸有第一凸部,所述下夹板对应形成匹配并收容所述第一凸部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表面朝所述极芯方向突出延伸有第二凸部,所述极芯对应形成匹配并收容所述第二凸部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板包括正对所述极芯的底板以及自所述底板边缘朝向所述极芯方向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极芯及所述中心磁钢间隔设置并形成磁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下夹板上并与所述中心磁钢间隔设置的边磁钢,所述边磁钢与所述中心磁钢间隔设置并形成磁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极芯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表面完全重合。

进一步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极芯共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为凸台,所述第一凸部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夹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部为凸台,所述第二凸部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极芯的厚度。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包括外壳,还包括磁路系统,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外壳连接的振膜以及与所述振膜连接的音圈,所述音圈环绕所述中心磁钢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磁路系统,通过在中心磁钢上设置有凸台,在磁传导件上设置凹槽或者通孔,与所述凸台配合,使得中心磁钢与磁传导件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能够在磁路上获得更优的性能。从而所述发声器件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声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磁路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中心磁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发声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现有的磁路组件100中,中心磁钢110简单的贴合在所述磁碗120的底板121上,然后再在中心磁钢110上设置极芯130,这样的简单的平面贴合,磁路的磁性能较弱,不能满足高性能发声器件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针对此问题,提供了一种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钢和所述中心磁钢接触的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中心磁钢接触的面上设有凹槽,所述中心磁钢上设有收容于所述凹槽的凸台。中心磁钢上的凸台设置与所述凹槽内,有效地增加了中心磁钢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接触面积,传递了更多的磁通,同时凹槽与凸台的配合,为中心磁钢的安装提供了定位基准,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第一结构件可为与所述中心磁钢下表面贴合的下夹板和/或与所述中心磁钢上表面贴合的极芯。

具体地,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路系统200,包括下夹板220,贴设于所述下夹板220的中心磁钢210以及设置在所述中心磁钢210背离所述下夹板220一侧的极芯230,所述中心磁钢210包括与所述下夹板220相连的第一表面211以及与所述极芯230相连的第二表面212,所述第一表面211与所述第二表面2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211朝所述下夹板220方向突出延伸有第一凸部213,所述下夹板220对应形成匹配并收容所述第一凸部213的第一凹槽221,通过在中心磁钢210上设置第一凸部213,使得所述中心磁钢210相对于图1中的中心磁钢110能够提供更好的磁性能,同时所述第一凸部213和所述第一凹槽221配合,增加了磁通的传递面积,也方便了所述中心磁钢210与下夹板220配合安装;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凹槽与凸部的不仅可以单独设置在所述中心磁钢210与下夹板220之间,也可单独设置在所述中心磁钢210与所述极芯230之间,或者既在所述中心磁钢210与所述下夹板220之间设置,也在所述中心磁钢210与作数极芯230之间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二表面212朝所述极芯230方向突出延伸有第二凸部214,所述极芯230对应形成匹配并收容所述第二凸部214的第二凹槽231。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板220包括正对所述极芯210的底板222以及自所述底板222边缘朝向所述极芯230方向延伸的侧壁223,所述侧壁223与所述极芯230及所述中心磁钢210间隔设置并形成磁间隙250,通过侧壁223将磁通向所述极性230的方向上传递。

所述磁路系统200还可以包括安装在所述下夹板220上并与所述中心磁钢210间隔设置的边磁钢240,所述边磁钢240与所述中心磁钢210间隔设置并形成磁间隙250,用于容纳驱动件,例如,在所述磁间隙250中设置音圈300,音圈300通电之后,中心磁钢210和边磁钢240驱动音圈300振动。

所述极芯230在所述第二表面212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表面212完全重合,避免极芯230影响所述磁间隙250中安装驱动件。

为了使得所述磁路系统200的发出的磁通均匀,保证驱动效果,所述侧壁223远离所述底板222的一端与所述极芯230共面。

所述第一凸部213为凸台,所述第一凸部213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夹板220的厚度,保证安装中心磁钢210后,所述下夹板220的底面平整,避免影响其它部件的安装。

所述第二凸部214为凸台,所述第二凸部214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极芯230的厚度,保证了极芯230发出的磁通均匀。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凸台与凹槽,将中心磁钢产生的磁通更加有效地传递出,使得磁路性能更好。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基于上述提供的磁路系统,还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1000,包括外壳400和磁路系统200,所述磁路系统200设置在所述外壳400内。所述磁路性能200提供更加良好的磁性能,使得所述发声器件1000提供了更好的声学振动性能。

所述发声器件1000还包括与所述外壳400连接的振膜500以及与所述振膜500连接的音圈300,所述音圈300环绕所述中心磁钢210设置,通过下夹板220和所述极芯将所述中心磁钢210的磁通引出形成磁场环境,使得所述音圈300处于所述磁场环境中,具体地,所述音圈300设置在所述磁间隙250中,所述音圈300加电后,所述磁场环境驱动所述音圈300振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