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喇叭组件、保护套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226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喇叭组件、保护套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喇叭组件、保护套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的喇叭出音口与后壳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如何既保证音质又不影响装配是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传统技术提供了一种喇叭装配方法,其使用泡棉封胶贴在喇叭出音口处,此类装配方法的成本低,操作简单,并且不会影响到后续装配。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传统泡棉封胶与喇叭出音口之间的粘结面积小,容易脱落,并且音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喇叭组件、保护套及移动终端,其解决了传统技术存在着封胶面积小并且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喇叭组件,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喇叭,其包括喇叭口,所述喇叭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合部;保护套,其套设于所述喇叭,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通孔,所述保护套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在所述第二卡合部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喇叭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喇叭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垂直,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所述喇叭口;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侧壁设置于所述喇叭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侧壁设置于所述喇叭的第一表面。

可选地,所述喇叭还包括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垂直;所述保护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设置于所述喇叭的第三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卡合部;所述第三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卡合部,所述第三卡合部卡合在所述第四卡合部内。

可选地,所述喇叭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中的其中一个第一卡合部的形状与其余第一卡合部的形状不一样;或者,所述保护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卡合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卡合部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卡合部的形状与其余第二卡合部的形状不一样。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的形状为凸起,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形状为凹槽。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套,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喇叭,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通孔,并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合部。

可选地,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垂直,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二卡合部。

可选地,所述保护套还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垂直,并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

可选地,所述第三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卡合部。

可选地,所述保护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卡合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卡合部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卡合部的形状与其余第二卡合部的形状不一样。

在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喇叭,所述喇叭包括喇叭口,所述喇叭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合部。

可选地,所述喇叭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垂直,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所述喇叭口。

可选地,所述喇叭还包括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垂直,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卡合部。

可选地,所述喇叭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中的其中一个第一卡合部的形状与其余第一卡合部的形状不一样。

在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喇叭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户使用封胶涂覆在喇叭的周边,然后,将第一卡合部卡合在第二卡合部内,并且使第一通孔与喇叭口连通,从而将保护套套住喇叭。一方面,由于保护套套设于喇叭口上,保护套与喇叭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其封胶面积也大,吸取杂音的面积大,因此,保护套不容易脱落并且输出音质比较好。另一方面,由于保护套与喇叭口卡合连接,保护套能够更加稳定地与喇叭口连接,还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喇叭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喇叭位于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喇叭位于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套位于第三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套位于第四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套位于第五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着图6的A-A”方向的截面图;

图8是图7中第一曲面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方便说明并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说明所使用的方位词均以附图所展示的方位为准。

本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组件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通过喇叭组件声音推送到外界,或者,通过喇叭组件采集外界的声音。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计算机、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电子书等等。

请参阅图1,该喇叭组件100包括:喇叭10与保护套20,保护套20套设于喇叭10。

请一并参阅图2与图3,喇叭10包括喇叭口102、第一表面104、第二表面106及第三表面108,第一表面104与第二表面106垂直,第三表面108与第二表面106垂直,喇叭口102设置于喇叭10的第二表面106上,喇叭10的第一表面104设置有三个第一卡合部,其分别为第一个第一卡合部1041、第二个第一卡合部1042及第三个第一卡合部1043。第三表面108设置有两个第三卡合部,其分别为第一个第三卡合部1081与第二个第三卡合部1082。

请一并参阅图4与图5,保护套20包括:第一侧壁201、第二侧壁203及第三侧壁205,第一侧壁201分别与第二侧壁203和第三侧壁205连接,第一侧壁201设置有第一通孔202,第二侧壁203设置有三个第二卡合部,其分别为第一个第二卡合部2041、第二个第二卡合部2042及第三个第二卡合部2043。第三侧壁205设置有两个第四卡合部,其分别为第一个第四卡合部2081与第二个第四卡合部2082。其中,第一侧壁201设置于喇叭10的第二表面106,第二侧壁203设置于喇叭10的第一表面104,第三侧壁205设置于喇叭10的第三表面108。

装配喇叭10与保护套20时,首先用户可以在喇叭10的表面涂覆封胶,然后,将保护套20的第一个第二卡合部2041对准喇叭10的第一个第一卡合部1041,第二个第二卡合部2042对准第二个第一卡合部1042,第三个第二卡合部2043对准第三个第一卡合部1043,第一个第四卡合部2081对准第一个第三卡合部1081,第二个第四卡合部2082对准第二个第三卡合部1082,最后,保护套20与喇叭10完成装配,此时,保护套20的第一通孔202与喇叭口102连通。

移动终端从喇叭10推送声音时,声音从喇叭口102传播到外界。此时,保护套20能够很好地吸取杂音,从而提高音质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套20可以选择任意形状的硅胶套,以套住喇叭10。与传统技术具有区别的是:保护套20与喇叭10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其封胶面积也大,吸取杂音的面积大,因此,保护套20不容易脱落并且输出音质比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喇叭10可以只包括一个第一卡合部或第三卡合部,保护套20可以只包括一个第二卡合部或第四卡合部,装配喇叭10与保护套20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也能够很好地卡扣连接,从而将保护套20稳定地与喇叭10连接。同理,喇叭10还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卡合部(不仅是三个第一卡合部),保护套20还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卡合部(不仅是三个第二卡合部),从而实现喇叭10与保护套20地更加稳定地卡扣连接。

如图2与图3所示,喇叭10的三个第一卡合部与两个第四卡合部皆是凸起。如图4与图5所示,保护套20的三个第二卡合部与两个第四卡合部皆是凹槽。装配时,喇叭10对应的凸起卡扣在保护套20对应的凹槽内,实现喇叭10与保护套20之间的装配。在一些实施例中,喇叭10的三个第一卡合部与两个第四卡合部可以是凹槽,保护套20的三个第二卡合部与两个第四卡合部可以是凸起。亦或,喇叭10的三个第一卡合部与两个第四卡合部,或者,保护套20的三个第二卡合部与两个第四卡合部,还可以是其它卡扣件,在此并不局限于如图2至图5所示的形状与形式。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二个第一卡合部1042的形状与第一个第二卡合部2041或第三个第二卡合部2043的形状皆不同,例如:第二个第一卡合部1042的宽度大于第一个第二卡合部2041或第三个第二卡合部2043的宽度。因此,采用此类防呆措施,其能够使装配喇叭10与保护套20时,保护套20能够准确地定位到喇叭10,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同理可得,喇叭10的两个第三卡合部中各自形状可以不同,从而起到防呆作用。

如前所述,当喇叭10的三个第一卡合部可以是凹槽,保护套20的三个第二卡合部可以是凸起时,该至少三个第二卡合部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卡合部的形状与其余第二卡合部的形状不一样,同样起到防呆措施。

可以理解的是:无论在喇叭10或保护套20采用任何一种防呆措施,其根据本实施例所训导的内容作出的任意防呆措施的变换,其应当落入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套20中的第三侧壁205可以省略掉,亦即,保护套20通过第一侧壁201与第二侧壁203亦可以与喇叭10形成大封胶面积的接触,以进一步防止保护套20容易从喇叭10中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增大保护套20与喇叭10的封胶面积,使保护套20能够很好地固定在喇叭10上并且吸取更多杂音,保护套20还可以包括第四侧壁与第五侧壁(图未示),其中,第四侧壁连接至第二侧壁202与第三侧壁203之间,第五侧壁连接至第二侧壁202与第三侧壁203之间,第四侧壁与第五侧壁相对。

综上,一方面,由于保护套20套设于喇叭口102上,保护套20与喇叭10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其封胶面积也大,吸取杂音的面积大,相对于传统技术,保护套20的周边封胶面积比传统技术的封胶面积增大5倍以上,保护套20与喇叭10之间的粘结力也相应大大提高,因此,保护套20不容易脱落并且输出音质比较好。另一方面,由于保护套20与喇叭口卡合连接,保护套能够更加稳定地与喇叭口连接,还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保护套采用硅胶套,硅胶套属于软胶,硬度比较差,并且移动终端的外壳与喇叭装配时,由于外壳与喇叭之间的装配方式是过盈配合,因此,移动终端的外壳会经常磨损保护套,导致保护套出现破裂,返修时现象尤为突出。基于此,如图6至图8所示,保护套20还包括凸台207,凸台207设置于第一侧壁201的第一表面61,并且环绕第一通孔202。其中,凸台207包括第一曲面62与第二曲面63。第一曲面62设计有两个角度参数,A1的数值在6-10度,A2数值在150-175度之间,两个边之间用自然R角过渡。

移动终端的外壳与保护套20装配时,首先,外壳从第一曲面62开始接触,最后再将外壳与第二曲面63接触,从而使外壳与保护套20形成过盈配合。在此过程中,凸台207能够降低保护套10与外壳摩擦造成保护套撕裂、破损出现的概率,从而保证喇叭的音质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套,该保护套可以为如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保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喇叭,该喇叭可以为如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喇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