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目标跟踪定位的电子围栏系统,尤其涉及移动目标无线定位跟踪的电子围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现有跟踪定位系统主要包括基于GPS、GSM和WCDMA等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跟踪定位地域广的优点,但存在着系统复杂成本高、功耗大续航时间短的缺点。
同时,当移动目标在GPS、GSM和WCDMA等信号无法覆盖的地域时,使得移动目标无法接受无线信号,导致无法跟踪定位。
比如:现有技术中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当所述共享单车位于GPS、GSM和WCDMA等信号无法覆盖的地域时,容易导致监管部门无法优先跟踪定位共享单车的合理存放与否。
再比如: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移动至隧道等GPS、GSM和WCDMA信号无法覆盖的地域时,容易迷失方向而发生碰撞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移动目标无法有效及及时跟踪定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
一种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包括设于移动目标的无线信号接收器及安全锁及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分布设置,相邻无线信号发射器的连线围成封闭平面几何空间;当所述移动目标位于所述多个无线发射器所围成的封闭空间内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互为无线通信,所述安全锁处于待锁状态;当所述移动目标未位于所述多个无线信号接收器所围成的封闭空间外时,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非互为通信,所述安全锁处于常开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目标包括微处理器,当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互为通信时,所述微处理器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所述安全锁处于待锁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目标包括速度感应器,所述速度感应器与所述微处理器对应电连接,当所述速度感应器感应到所述移动目标的速度趋近于零时,则所述微处理器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目标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对应电连接,当所述定位装置感应到所述移动目标的速度位于所述电子围栏内时,则所述微处理器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
一种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包括设于移动目标的无线信号发射器及安全锁、多个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多个无线信号接收器分布设置,相邻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连线围成封闭平面几何空间;当所述移动目标位于所述多个无线接收器所围成的封闭空间内时,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互为无线通信,所述安全锁处于待锁状态;当所述移动目标未位于所述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所围成的封闭空间外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非互为通信,所述安全锁处于常开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目标包括微处理器,当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互为通信时,所述微处理器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所述安全锁处于待锁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目标包括速度感应器,所述速度感应器与所述微处理器对应电连接,当所述速度感应器感应到所述移动目标的速度趋近于零时,则所述微处理器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处于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目标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对应电连接,当所述定位装置感应到所述移动目标的速度位于所述电子围栏内时,则所述微处理器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处于工作状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中增加设置互为无线通信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无线信号接收器,上述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块摆脱受束缚周边环境中GPS、GSM和WCDMA信号不佳或者缺失导致的无法精确定位的缺陷,无论周边环境中是否存在GPS、GSM和WCDMA信号,所述移动目标均可停放至设定的电子围栏确定的指定区域,优化停放秩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一种结构框图;
图2是图1所示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另一种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再一种结构框图;及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又一种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1包括移动目标10及电子围栏20。所述移动目标10与所述电子围栏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反馈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目标10的工作状态。
所述移动目标10包括速度感应器11、微处理器13、安全锁15及无线信号接收器17。所述电子围栏20包括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21,每二相邻无线限号发射器21的连线围成封闭平面几何空间。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21产生设定的无线信号传输至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对应产生控制信号。
所述移动目标10是共享单车。所述移动目标10内安装设置所述速度感应器11、微处理器13、安全锁15及无线信号接收器17。所述微处理器13分别与所述速度感应器11、安全锁15及无线信号接收器17电连接。
所述速度感应器11感应所述移动目标10的实时移动状态,并根据对所述移动目标的实时状态产生控制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13。所述速度感应器11对所述移动目标10的感应结果包括移动状态及停止状态。当所述速度感应器11感应到所述移动目标10的速度是零,则判断所述移动目标10处于非移动状态,即所述移动目标10处于停止状态;否则,所述移动目标10的速度为非零,则判断所述移动目标10处于移动状态。
所述微处理器13接收来自所述速度感应器11的感应结果,并根据感应结果对应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的工作状态。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的工作状态包括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所述安全锁15是用于锁定所述移动目标10。所述微处理器13对应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安全锁15的工作状态。所述安全锁15的工作状态包括待锁状态和常开状态。所谓待锁状态即是当操作人员按压安全锁15的开关按钮,则所述安全锁15即锁定。所谓常开状态即是无论操作人员如何按压,则所述安全锁15始终处于开启状态,无法被锁定。
所述电子围栏20包括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21。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21的数量至少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21与相邻的无线信号发射器21之间的连线依次串设,形成封闭的平面几何空间。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21持续发射无线信号。
请参阅图2,是图1所示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1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当所述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1工作时,所述电子围栏20持续产生无线信号。当所述移动目标10位于所述电子围栏20所界定的区域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21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互为无线通信,所述微处理器13对应控制所述安全锁15的工作状态,以方便用户操作以锁定所述安全锁15,其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所述速度感应器11感应所述移动目标10的移动状态;
在该步骤中,当所述移动目标10处于移动状态,则所述速度感应器11的感应结果为所述移动目标10的移动速度为非零,对应的,则所述速度感应器11持续感应,即持续步骤S11;当所述移动目标10处于停止状态,则所述速度感应器11感应到所述移动目标10的移动速度为零,则继续步骤S12。
步骤S12,所述微处理器13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处于开启状态;
在该步骤中,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处于常闭状态,即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当所述移动目标10停止时,则所述微处理器13对应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处于工作状态,即能够接收无线信号的状态。
同时,因为在所述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1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21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所以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21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互为无线通信,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包括红外通信、蓝牙通信、RFID通信等近场无线通信模式。
步骤S13,当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接收来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21所发出的无线信号,则所述微处理器13对应产生驱动信号控制所述安全锁15处于待锁状态。
在该步骤中,当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接收到来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21的无线信号,则认定所述移动目标位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21所围成的电子围栏20内,此时代表所述移动目标10到达目标地,操作人员可以对所述安全锁15执行锁定动作;当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未能接收到来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21的无线信号,则表示所述移动目标10未达到指定的目标位置,操作人员不能对所述安全锁15执行锁定动作。
重复步骤S11,直至所述安全锁15锁定,至此完成所述移动目标10的跟踪定位,并停止于目标电子围栏20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目标10是共享单车,所述电子围栏20所界定的区域为安全停放共享单车的区域,则当用户需要停放所述共享单车时,所述安全锁15对应导引用户停放共享单车至设定的电子围栏20内,避免所述共享单车的乱停放引起的管理混乱。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速度感应器11感应所述移动目标10的实时状态,不局限于零和非零状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当所述移动目标10的移动速度小于正常移动速度,则可以判断认为用户计划停止所述移动目标10,此时所述微处理器13对应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7处于开启状态。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3同样包括移动目标30和电子围栏40。所述移动目标30包括定位装置31、微处理器33、安全锁35及无线信号接收器37。所述微处理器33与所述定位装置31、安全锁35及所述无线线号接收器37对应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与上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惟区别在于:所述定位装置31对应感应所述移动目标30的实时位置,所述微处理器33根据所述定位装置31感应的位置结果,对应控制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37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再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5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减少使用所述速度感应器11及所述定位装置31。同时,所述无线线号接收器57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其实时扫描周围环境中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61所发出的无线信号。当所述无线线号接收器57接收到来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61的无线信号时,则所述微处理器53对应产生驱动信号控制所述安全锁55处于待锁状态,以方便用户对应执行锁定动作。当所述无线线号接收器57未接收到来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61的无线信号时,则所述微处理器53对应不会产生驱动信号控制所述安全锁55处于待锁状态,也就是说,所述安全锁55处于常开状态,用户无法对应执行锁定动作。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7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77设于所述移动目标70,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81设于所述电子围栏80。所述微处理器73对应控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77的工作状态,而不是控制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81的工作状态,同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77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81之间同样互为无线通信。
当然,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目标10不仅仅局限于共享单车,其还可以是无人机、随用户同步移动的共享雨伞、无人驾驶汽车、随用户同步移动的共享充电宝等,凡是旨在跟踪可移动的目标物体的概念皆属于本创作的宗旨。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1、3、5、7中增加设置互为无线通信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无线信号接收器,上述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块摆脱受束缚周边环境中GPS、GSM和WCDMA信号不佳或者缺失导致的无法精确定位的缺陷,无论周边环境中是否存在GPS、GSM和WCDMA信号,所述移动目标均可停放至设定的电子围栏确定的指定区域,优化停放秩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