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耳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8642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耳机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电话通信、传输音乐等。特别是现如今手机已然成为人们的必需品,耳机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根据耳机入耳的佩戴方式,通常可将耳机分为入耳式和挂耳式。入耳式耳机在使用当中是直接深入到人耳的耳道中,其具有一伸入耳内的出音管以及可拆卸套设在出音管上的耳塞;现有的入耳式耳机的耳塞与出音管的连接结构,通常采用在出音管上加工出用于卡接耳塞的环形凹槽或环形凸起,且需要在出音管内固定设置有透音网,导致其生产工序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安装腔,壳体外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出音管;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出音管的内端相对设置;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出音管的外端部,并具有与所述出音管连通的通孔;

耳塞,所述耳塞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与外部耳机线连接的后壳以及盖合设置在所述后壳上的前壳,所述后壳与前壳之间形成有所述安装腔,所述出音管设置在所述前壳上。

优选地,所述出音管的外端部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管以及套设于所述连接管外端呈环状的连接头,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以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出音管可拆卸的螺纹连接起来。

优选地,所述出音管的内端部向内凸设有一环形档沿,所述环形档沿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透音网。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音网分别与所述环形档沿和连接管之间分别设置有环形的弹性垫圈,两所述弹性垫圈分别与所述环形档沿和连接管抵持。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的外径大于所述出音管的外径,所述耳塞的内周缘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与所述连接头相卡持,以将所述耳塞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外端壁上还设置有第二透音网,所述连接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透音网的安装槽,且所述第二透音网由所述环形卡槽压紧在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耳塞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头上的套接管、以及由所述套接管的外端向外并朝向内端弯曲延伸形成的入耳部,所述环形卡槽设于所述套接管的内周缘。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的外缘上设置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出音管上,并将耳塞可拆卸的套设在连接件上,从而使耳塞与出音管相对固定,省去了在出音管上加工用以安装耳塞的凸起或凹槽,使出音管的结构更加简洁,便于生产,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入耳式耳机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入耳式耳机的局部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入耳式耳机。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入耳式耳机,包括壳体100、扬声器(未图示)、连接件30以及耳塞40;

其中,所述壳体100包括与外部耳机线连接的后壳20以及盖合设置在所述后壳20上的前壳10,所述后壳20与前壳10之间形成有安装腔101,所述前壳10上设有出音管11,该出音管11与所述安装腔101连通。

所述扬声器设于所述安装腔101内,并与所述出音管11的内端相对设置,其与耳机线电性连接,所产生的声音通过出音管11传出。

所述连接件30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出音管11的外端部,并具有与所述出音管11连通的通孔;所述耳塞40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连接件30上。

如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入耳式耳机,通过将连接件30可拆卸的连接在出音管11上,并将耳塞40可拆卸的套设在连接件30上,从而使耳塞40与出音管11相对固定,省去了在出音管11上加工用以安装耳塞40的凸起或凹槽,使出音管11的结构更加简洁,便于生产,成本更低。

具体地,所述出音管11的外端部设有内螺纹12,所述连接件30包括连接管31以及套设于所述连接管31外端呈环状的连接头32,所述连接管31上设有外螺纹33,所述外螺纹33与所述内螺纹12相配合,以将所述连接件30与所述出音管11可拆卸的螺纹连接起来。而耳塞40则可拆卸套接在连接头32上。

进一步地,所述出音管11的内端部向内凸设有一环形档沿13,所述环形档沿13与所述连接管31之间设置有第一透音网34。较佳地,所述第一透音网34分别与所述环形档沿13和连接管31之间分别设置有环形的弹性垫圈35,两所述弹性垫圈35分别与所述环形档沿13和连接管31抵持。如此,在安装时,依次从出音管11的外端放入一弹性垫圈35、第一透音网34、另一弹性垫圈35后,将连接件30的连接管31螺纹拧进出音管11内,以使连接管31的内端将第一透音网34以及两弹性垫圈35压紧在环形档沿13上,从而使第一透音网34夹紧在两弹性垫圈35之间。

具体地,所述连接头32的外缘上设置防滑纹,以便于抓持连接头32将连接管31螺旋拧紧在出音管11内,使得连接件30的旋进旋出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32的外径大于所述出音管11的外径,从而形成用于安装耳塞40的所述耳塞40的内周缘设有环形卡槽43,所述环形卡槽43与所述连接头32相卡持,以将所述耳塞40与所述连接件30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耳塞40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头32上的套接管41、以及由所述套接管41的外端向外并朝向内端弯曲延伸形成的入耳部42,所述环形卡槽43设于所述套接管41的内周缘。需要说明的是,入耳部42外表面形成为球面,当然,也可形成为椭圆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0的外端壁上还设置有第二透音网37,所述连接头3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透音网37的安装槽36,且所述第二透音网37由所述环形卡槽43压紧在所述安装槽36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00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如塑料、金属或陶瓷等材料,而后壳20与出音管11可通过一体成型也可采用分体式结构,第一透音网34和第二透音网37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其设计成网状结构,可供扬声器所产生的声音通过,并用于阻挡碎屑杂质等垃圾进入到出音管11或壳体100内,以避免声道被阻碍而音响声音的音质,且当第一透音网34和第二透音网37上的杂质过多而堵塞时,可拆卸耳塞40和连接件30以将第一透音网34和第二透音网37取出进行清除网上积累的异物,保证声道的干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