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防丢的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0667发布日期:2018-06-01 21:57阅读:4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盗、防丢的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防盗技术,具体指一种防盗、防丢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普及以及其功能的多样化,这种价值高又能随处可见的通信工具往往成为小偷的主要偷盗目标,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手机被盗现象更是常有发生。由于手机内存储有很多的个人信息,因此它的丢失会给机主带来极大的麻烦。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现人们早已设计出多款防盗、防丢的手机壳来,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066308U的《一种防盗手机壳》,该手机壳由手机层和器件层组成,器件层中设有第一距离传感器,控制电路、信号接受器以及蜂鸣器,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距离传感器、信号接收器以及蜂鸣器相连;同时配置有遥控器,遥控器上设有控制开关、信号发射器以及第二距离传感器,控制开关与信号发射器相连,信号发射器与信号接收器通过无线连接。使用时,当手机从套中取出或连同手机壳一起偷走时,蜂鸣器会发出报警信号,因此能明显地降低手机被盗、丢失的现象。但由于遥控器与手机壳之间的距离是设定的,一旦需要根据具体场合进行调节时,则无法随意改变设置,并且没有寻找功能,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可按需进行距离改变设置的防盗、防丢的手机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盗、防丢的手机壳,包括有壳体、信号发射器和与信号发射器进行无线连接的信号接受器,所述信号接受器包括有控制模块、信号接受模块和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信号接受器位于与壳体相分离的载体上,所述的载体上还设置有用来控制信号接受模块开启的控制开关,同时还设置有与一比较器的反相端连接的距离设定模块,该比较器的同相端与信号接受模块相连,该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在所述的载体上设置有与距离设定模块连接的距离调控轮。

在上述方案中,较好的是还包括有支架,该支架包含有位于壳体背部的凸柱和铰接在该凸柱上的两支脚。以方便机主观看手机内容。

在上述改进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两支脚之间的夹角为30°~40°,以使手机摆放更为稳定。

在上述各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距离设定模块包括有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连接在运算放大器输出端与反相端之间的反馈电阻,其中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串接后连接在电源回路中,且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串接点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为能被所述距离调控轮驱动的可调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相互串联后与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相端。

在上述各方案中,较好的是,所述报警模块由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的震动报警模块、声音报警模块和灯光报警模块组成,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为了具有更多的实用功能,所述控制开关优选为与控制模块相连且具有寻找档位、防丢档位和位于寻找档位、防丢档位之间的关闭档位的拨动开关,以帮助人们能快速地寻找到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距离设定模块、距离调控轮以及比较器,因此根据按需随时就能方便地旋转距离调控轮来设定距离,当信号接受模块接受到的信号比距离设定模块的信号强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控制模块没有任何信号输出,说明手机在设定的距离范围内。当信号接受模块接受到的信号比距离设定模块的信号弱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工作,从而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以便人们及时获知手机已远离自身而需要及时寻找,故能有效地降低手机的丢失现象,且这种可以随时调节设定距离的结构,以及设有的寻找功能,更能满足不同人们在不同场合上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壳体背部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射器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收器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距离设定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载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该手机壳包括有壳体1、信号发射器2和信号接受器3,其中壳体1可以采用现有的手机壳,以用来供手机嵌入,起到保护作用。信号发射器2安装在壳体1上。为了方便人们观看手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壳体1背部还增设了一支架4,该支架4包含有位于壳体背部的凸柱41和铰接在该凸柱上的两支脚42,两支脚42之间的夹角α为30°~40°,这样两支脚42展开后,可以将手机支撑住,以方便人们使用。

上述信号发射器为常规技术,它安装在壳体的背部中间位置处,为了整体结构紧凑,上述支架4位于该发射器上。本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的原理框图见图3,该发射器包括有振荡模块、放大模块和发射模块,同时配置有为各模块提供电源的电池以及电源开关K1和发射信号灯D,当电源开关合K1上后,电池通过电阻R向振荡模块中的石英晶体振荡块施加电压,晶振起震,振荡信号通过放大模块后由发射模块发射,同时发射信号灯D被点亮。

上述信号接受器3与信号发射器2进行无线连接,该信号接受器3位于与壳体相分离的载体5上,载体5可以制成饰品或钥匙环等小物品,可以佩戴在机主身上。该载体5也可以制成如图6所示的笔的主体形状,笔头为报警灯。本实施例中,该信号接受器3包括有控制模块31、信号接受模块32和与控制模块31连接的报警模块,请参见图4,此处的控制模块31、信号接受模块32和与控制模块31连接的报警模块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如控制模块31可以采用型号为MCUPMS150C S08SOP8 8的单片机,报警模块可以采用震动报警模块33、声音报警模块34和灯光报警模块35中的任一种和任意两种的组合,本实施例中,报警模块由分别与控制模块31连接的震动报警模块33、声音报警模块34和灯光报警模块35组成。同时,载体5上还设置有用来控制信号接受模块32开启的控制开关K2和与一比较器U1的反相端连接的距离设定模块36,该比较器U1的同相端与信号接受模块32相连,该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31的输入端连接,并在载体5上设置有与距离设定模块连接的距离调控轮6。

上述距离设定模块36有多种电路来实现,本实施例中,优先采用如下电路,请参见图5,该距离设定模块包括有运算放大器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x和反馈电阻Rf,其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串接后连接在信号接受器的电源回路中,且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串接点与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端相连,第四电阻Rx为能被距离调控轮6驱动的可调电阻,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x相互串联后与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反馈电阻Rf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与反相端之间,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U1的反相端。

为了方便寻找,控制开关K2为与控制模块相连的三档位的拨动开关,即该拨动开关具有寻找档位、防丢档位和位于寻找档位、防丢档位之间的关闭档位。

在上述信号接受器3上配置有电池,该电池为报警模块和直流变压模块37供电,直流变压模块37再给控制模块31、距离设定模块36、信号接收模块32以及比较器U1提供所需的直流电压。

使用时,将壳体1套在手机上,载体5佩戴在机主身上,机主可以按应用场合的不同或个人喜好旋转距离调控轮6,以改变可调电阻Rf的阻值,即设定好手机离开自身的距离。然后打开电源开关K1,发射信号灯D闪烁,发射模块发射无线信号;同时将控制开关K2(即拨动开关)推至防丢档位处,接收器3的信号接受模块32接收到信号并放大此信号,信号接受模块中的接收信号灯7开始闪烁。此后,在机主活动过程中,若信号接受模块32接收到的信号比距离设定模块的信号强时,比较器U1输出高电平,控制模块31没有任何信号输出,说明此时手机在安全距离范围内。只有当信号接受模块32接受到的信号比距离设定模块36的信号弱时,说明此时的手机已离开设定的距离之外,比较器U1则输出低电平,控制模块31输出震动、声音、灯光的驱动信号,控制报警模块工作,以提醒机主及时寻找手机。

当将控制开关K2(即拨动开关)推至了寻找档位时,发射模块发射无线信号,同样信号接收模块32接收并放大信号,若信号接受模块32接收到的信号比距离设定模块的信号强时,比较器U1输出高电平,比较模块输出高电平,控制模块输出声音、震动驱动信号,相关报警模块发出滴滴声并产生震动,表示手机就在附近;当接收信号比设定信号弱时,比较模块输出低电平,不输出驱动信号,表示手机在设定范围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