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与发展,人们对拍照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希望在弱光甚至黑暗下也能拍出清晰逼真的照片。很多时候,照片的好坏取决于摄像头里感光芯片接受到的光的多少,感光芯片接收的光越多,呈现出来的照片越清晰。在黑暗下,若感光芯片能接受到部分光也可以拍出清晰逼真的照片。目前,摄像头基本是通过改变透镜镜片的数量或者将感光芯片表面做成凸镜等方式来增加感光芯片接收到的光线。这样需要对摄像头的结构做较大程度的改变,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摄像头,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的感光元件;
设置在所述感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透镜;
一端套设在所述透镜外,另一端套设在所述感光元件外侧的聚光组件,该聚光组件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为镜反射面,该镜反射面用于将射向该镜反射面的光线反射到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面。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与所述聚光组件接触的外周面为圆形,所述聚光组件为与所述透镜相匹配的环形套筒,该聚光组件的内壁包括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夹角小于90度的斜面,该斜面使所述聚光组件内部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向所述基板的方向逐渐减小,该斜面形成所述镜反射面。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从所述聚光组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开始向所述基板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从所述聚光组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聚光组件靠近所述基板的一端。
进一步的,该摄像头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聚光组件外,用于固定所述聚光组件的固定组件。
进一步的,该摄像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镜与所述感光元件之间的滤光片。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为红外滤光片。
进一步的,所述聚光组件内壁涂覆有镜面反射材料形成所述镜反射面。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包括多个镜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摄像头,及与所述感光芯片连接的图像处理芯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摄像头中设置聚光组件,且聚光组件的内壁形成镜反射面,在进入到摄像头的光线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射向聚光组件内壁的光线反射到感光元件的感光面,可以使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可以更多的进入到感光元件中,提高进入感光元件的光量,提升感光元件的成像质量。该摄像头结构简单,整体成本较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中聚光组件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中聚光组件聚光的光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中聚光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摄像头;110-基板;120-感光元件;130-透镜;140-聚光组件;150-固定组件;160-滤光片;141-镜反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摄像头中为了增加进入到感光元件的光量,通常通过改变光路结构,增加透镜镜片的数量,或者将感光元件的感光面设置成凸面镜的结构。这样的结构需要对摄像头的结构做较大程度的改变,结构较复杂,且成本较高。实用新型人发现,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会有一部分射向固定透镜的镜头支架的内壁上。由于现有的镜头支架通常选用VCM(氯乙烯)制作,使得镜头支架内壁呈现黑色,这样的镜头支架的内壁会将射向该内壁的光线吸收或将光线反射到其他方向,使射向镜头支架内壁的光线不能进入到感光元件中。
有鉴于此,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100,包括基板110、感光元件120、透镜130以及聚光组件140。
所述基板110可以为PCB电路板,其他元件可以设置在基板110上,基板110实现对其他元件的支撑作用。
感光元件120设置在所述基板110一侧。感光元件120可以包括感光芯片及必要的电路结构。感光元件120可以通过必要的电路结构与基板110连接,具体连接结构本申请不再赘述。
透镜130设置在所述感光元件120远离所述基板110一侧,外界的光线经过透镜130的折射进入到感光元件120内,感光元件120内可以包括多个感光二极管,通过将接收到的光线转变成电信号,实现对外界的成像。摄像头100成像的原理本申请不再赘述。本申请中透镜130包含的镜片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以为单镜片或多镜片的结构。
聚光组件140一端套设在所述透镜130外,另一端套设在所述感光元件120外侧。聚光组件140一端与透镜130固定,光线经过透镜130的折射进入到聚光组件140的内部空间,再射入到感光元件120的感光面。
如图2至图4所示,该聚光组件140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为镜反射面141,该镜反射面141用于将射入所述聚光组件140内壁的光线反射到所述感光元件120的感光面。光线在经过透镜130的折射后会有一部分光线射向聚光组件140的内壁,通过将聚光组件140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镜反射面141,可以将射向聚光组件140内壁的光线再反射到感光元件120的感光面上,使射向聚光组件140内壁的光线不会被浪费,使得经过透镜130折射后的光线可以更多的进入到感光元件120的感光面。聚光组件140可以采用高反射率的高分子材料制成,或者在内壁涂覆镜面反射材料(如通过塑料蒸镀)形成镜反射面141。经过透镜130折射后的光线一部分可以直接射入感光元件120的感光面,另一部分射向聚光组件140内壁的光线可以被镜反射面141反射后再进入到感光元件120的感光面。
通过设置聚光组件140,并将聚光组件140的内壁设置成包括镜反射面141的结构,可以增加进入到感光元件120感光面的光量,提高感光元件120的成像效果。
详细的,所述透镜130与所述聚光组件140接触的外周面为圆形,所述聚光组件140为与所述透镜130相匹配的环形套筒,该聚光组件140的内壁包括与所述基板110所在平面夹角(图2中的α)小于90度的斜面,该斜面使所述聚光组件140内部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远离所述基板110的一端向所述基板110的方向逐渐减小,该斜面形成所述镜反射面141。
聚光组件140的内壁的形状可以根据光线反射路径确定,通过将内壁设置成斜面的形状,该斜面相对于基板110所在平面倾斜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以尽可能多的将射向聚光组件140内壁的光线反射到感光元件120的感光面上。
聚光组件140与透镜130的固定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工艺需要确定,本申请并不做出限制。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斜面(镜反射面141)从所述聚光组件140远离所述基板110的一端向所述基板110的方向延伸。斜面延伸的长度可以根据对光线的反射需要确定。可选的,所述斜面从所述聚光组件140远离所述基板11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聚光组件140靠近所述基板110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斜面也可以为聚光组件140内壁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可以为垂直于基板110所在平面的竖直面。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该摄像头100还可以包括套设在所述聚光组件140外,用于固定所述聚光组件140的固定组件150。该固定组件150可以实现对聚光组件140的固定。固定组件150内部的形状可以根据聚光组件140外壁的形状确定,同时固定组件150的结构可以根据摄像头100所在设备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固定组件150还可以作为聚光组件140与基板110连接的媒介,聚光组件140可以卡接固定在固定组件150内,实现聚光组件140和透镜130的固定安装。固定组件150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该摄像头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镜130与所述感光元件120之间的滤光片160。所述滤光片160可以为红外滤光片160。通过设置滤光片160可以将射入感光元件120的光线中的影响成像的红外光线滤除,提高感光元件120的成像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摄像头100以及与感光元件120连接的图像处理芯片。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摄像头100中设置聚光组件140,且聚光组件140的内壁形成镜反射面141,在进入到摄像头100的光线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射向聚光组件140内壁的光线反射到感光元件120的感光面,可以使经过透镜130折射后的光线可以更多的进入到感光元件120中,提高进入感光元件120的光量,提升感光元件120的成像质量。该摄像头100结构简单,整体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